(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8977 上传时间:2019-12-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专用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精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题型研训六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1.(2019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悯农馆”里展示的劳动场景,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种密移疏绿毯平,行间清浅縠纹生。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阴阴阡陌桑麻暗,轧轧房栊机杼鸣。A.织布插秧车水打稻B.织布车水插秧打稻C.打稻插秧车水织布D.打稻车水插秧织布解析要从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入手,理解诗句所对应的劳动场景。中的“连枷”是答题的关键,连枷是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籽粒掉下来的农具。所以这两句诗和“打稻”有关。中的“绿毯”是答题的关键,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刚插好的秧苗的特点,“清浅縠纹

2、”说的则是水。所以这两句诗和“插秧”有关。这两句诗出自苏轼的无锡道中赋水车。“分畴”是说田间的分区,“走云阵”形容水流淌进稻田后的样子。“刺水”句的意思是,秧苗像绿针一样刺出水面。所以这两句诗和“车水”有关。“车水”即用水车排灌。中的“机杼”是织布机,所以这两句诗和“织布”有关。据此确定答案为C。答案C2.(2018江苏卷)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A.下围棋荡秋千抖空竹放风筝B.抖空竹荡秋千下围棋放风筝C.下围棋放风筝抖空竹荡秋千D.抖

3、空竹放风筝下围棋荡秋千解析句,“乐手无踪”却有洞箫声,“盘丝任翻飞”,可知诗句说的是抖空竹。句,“好风相送上瑶台”,可知诗句说的是放风筝。句,“设机关”“仅存边角”,可知诗句说的是下围棋。句,“来”以为是“神女从云下”,“去”以为是“姮娥到月边”,可知诗句说的是荡秋千。答案D3.(2017江苏卷)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一组是()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十年幕府悲秦月一卷唐诗补蜀风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秋天一鹄先生骨春水群鸥野老心A. B. C. D.解析题干中要求“适合悬挂在杜甫草堂”的对联,那么对适用对象提出要求。“为闻庐岳多真隐别有天地非人间”写的是桃花源;“狂到世人皆

4、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写的是李白。答案D4.(2016江苏卷)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往事历历,所有的记忆都在时光里发酵,散发出别样的味道。B.“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洗去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远逝的古人。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青葱少年总是信心满满,跃跃欲试,渴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大显身手。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初春的细雨淅淅沥沥,撩拨了无数文人墨客心中关于江南的绵绵情思。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D项,出自李煜的浪淘沙令,此句中的“阑珊”意为“将尽”,借此表现在晚春时节无

5、限的伤春、惜春之情,和语句中的“初春”矛盾。其他选项选用的诗词均合乎语境。答案D练后思悟思考1:通过做题,这些高考题目之间考查内容上有什么相似点?思考2:对联题目和诗句理解题目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通过做题你收获了哪些文化知识?提能一对联解题策略【典例】 (2016江苏卷)文化宫为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古琴评书昆曲木偶戏B.昆曲评书古琴木偶戏C.古琴木偶戏昆曲评书D.昆曲木偶戏古琴评书答案B技法运用第一步:审

6、清题干,解读信息。要求找与“评书、古琴、昆曲、木偶戏”对应的对联。第二步:研究对联,对应考题。中的“真面目”“笙歌”“古衣冠”反映的是历史故事,是表演之内容和配乐,所以对应昆曲;设疑、绘声绘境、巧设连环等,是评书的惯用技法,目的是生动、吸引听众;弹奏出“阳春白雪”的是古琴,“高山流水觅知音”关乎的是琴师俞伯牙与知音钟子期;形象地说出“木偶戏”的特点。第三步:前后勾连,筛选作答。即学即练1.下列对联与可使用场所对应恰当的一项是()(3分)三代鼎彝昭日月一堂图画灿云霞龙蛇蜿蜒归梨枣鸟兽飞腾入简笺有迹可循模传墨本无体不备意在笔先白首壮心写大海青春浩气画高山A.古董行刻印社碑帖馆书画社B.古董行书画社

7、刻印社碑帖馆C.碑帖馆刻印社古董行书画社D.碑帖馆书画社刻印社古董行解析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第句为古董行;古代印书的木刻板多用梨木或枣木刻成,所以称雕版印刷的版为梨枣,第句为刻印社;根据“模传墨本”一词可知第句为碑帖馆;根据“画高山”一词可知第句为书画社。答案A2.小张是刚上任的女秘书,公司老总让她亲自上门送三副对联,她最合适的选择是()(3分)(1)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步步春(2)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3)辛勤浇灌敢叫梓楠成大木呕心沥血能让枯藤发新枝A.(1)送给乔迁新居者(2)送给过大寿者(3)送给老师B.(1)送给老师(2)送给过大寿者(3)送给乔迁新

8、居者C.(1)送给过大寿者(2)送给乔迁新居者(3)送给老师D.(1)送给乔迁新居者(2)送给老师(3)送给过大寿者解析弄清楚送的目的,分析准对联的内容。(1)句讲屋和门,景色好、笑声多,同房子有关;(2)句讲人像松柏一样年纪长,同长寿有关;(3)句讲辛勤浇灌、呕心沥血,同培育有关。答案A3.学校成立若干学生社团,要从下列对联中选出内容适合的三副,分别送给戏剧社、文学社、摄影小组,以示祝贺。这三副对联依次是()(3分)现出庐山真面目留住秋水旧丰神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常向秋山寻妙句又驱春色入毫端天涯雁寄回文锦水国鱼传尺素书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A. B.C. D.解

9、析“现面目”“留旧神”,表现了摄影的特点。写学术研究。“妙句”“毫端”表明是创作。是说书信。形象地说明了演员的特点。答案C提能二理解诗句解题策略【典例】 下列各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中年人或老年人见了青年,觉得不胜其健羡之至,而青年人却似乎不能充分了解青春之乐。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B.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C.你对孩子一般儿爱,不问男的女的,大的小的,也不想到什么“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只拼命地爱去。D.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根线的

10、长度,足够绕地球三匝,随卫星上天。答案B技法运用第一步,体会诗句内涵。B项,“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指天上众多的鸟儿高飞远去,无影无踪了,连仅有的一片孤云也不肯稍驻片刻,独自远远地飘走了,山中显得格外幽静。在诗人看来,世间万物都厌弃他,离他而去。诗句反映的是一种惆怅之情。第二步,体会阐述文字。“我向来过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这个句子反映的是一种闲适之情,句中所引用的诗文不符合语境。第三步,比较确定答案。即学即练1.依次在下面横线上填入诗句,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_”,抗战时期的梅兰芳生活在日寇占领的北平,面对物质上的困顿和日伪的时时骚扰

11、,他坚决拒绝日本人所谓纯商业性质的“邀请演出”。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的夫人去世后,总有人让老先生续弦,启功先生引用“_”的诗句婉言谢绝,他宁肯孤独终老,也不愿续娶。词人辛弃疾从小舞枪弄棒,何尝有什么身体疾病?金瓯缺,山河碎,国家破败成了他最大的心病,“_”的诗句传达出他深沉的忧伤。A.时穷节乃见天长地久有时尽已是黄昏独自愁B.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难为水西北望长安C.居高声自远天长地久有时尽西北望长安D.居高声自远曾经沧海难为水已是黄昏独自愁解析可结合诗句意思,联系句子的具体语境分析作答。这里语境是梅兰芳在国难面前,尽管身处艰难,但仍表现出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的民族气节,所以填“时穷节乃见”;“曾经沧海

12、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话的意思: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以沧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隐喻爱情之深广笃厚,见过大海、巫山,别处的水和云就难以看上眼了,除了诗人所念、钟爱的女子,再也没有能使“我”动情的女子了,所以填“曾经沧海难为水”合适;“西北望长安”向西北眺望故都汴京和北方的大好河山,可惜重重关山遮住了我们的视线。表达了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这一思想感情。所以填此句合适。答案B2.下列各句中,引用的诗词名句与上下文文意衔接不当的一项是()(3分)A.老同志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顿觉烦扰少了,闲暇

13、多了,油然而生出“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况味,这些都是自然的,时间一久便适应了。B.老同志的辛勤哺育和无私教习,让这些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80后”们快速成长为学校工作的生力军,这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啊!C.当我国中部和西部大片区域的自然优势、人文优势和政治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时候,“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向必将发生根本性变化。D.“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中秋月圆的时节,她举起酒杯遥望大洋彼岸,默念着丈夫和儿子的名字,祝一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析“雏凤清于老凤声”出自唐李商隐韩冬郎既席为诗相送因成二绝,诗意为雏凤的鸣声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清圆。现往往用来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哲理。文句意只是

14、表明“80后”们的快速成长,而没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味。答案B对联、诗句理解(含古代文化常识)(40分钟39分)1.以下四副对联分别对应四位文学家,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A.韩愈班固屈原苏轼B.韩愈司马迁屈原李清照C.欧阳修司马迁贾谊苏轼D.欧阳修班固贾谊李清照解析“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是歌颂韩愈。所谓“金石文章”,是指韩愈的文章“掷地有金石声”,这是赞扬韩愈文章做得好,掷地有声。所谓“空八代”,源自

15、苏轼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认为自从汉魏八代以来,只有韩愈的文章符合道统,是直接继承圣人文章。“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写了司马迁刚直不阿的精神,奋发图强的努力,勾画了司马迁坎坷的人生路,还有他写成史书的伟大历史意义。“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天”,上联“三户”指楚,史记项羽本纪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下联“九歌”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代屈原。这副屈原祠联在艺术表现上的妙处,是综合了用典、借代、双关、嵌字等多种修辞手法。上联“招魂”一语双关,也指屈原的作品招魂。下联除嵌有九歌之名外,“呵壁”一词又利用双关和借代,暗藏天问之名。“大河百代众浪齐奔

16、淘尽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李清照,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为李清照纪念堂题写的对联。要联系选项中作家的生平、评价和贡献,抓住“八代”“信史”“九歌”“词苑、女儿”等词语即可推导出答案。答案B2.(2019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书院是中国古代民间教育机构,下列对联中不适合悬挂在书院的一项是()(3分)A.东林讲学以来必有名世南方豪杰之士于兹为群B.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先在秀才时C.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D.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解析D项,内容不适用于书院,适用于祠堂。答案D3.(2019扬州中学四模)下列诗句没有做到对仗工整的一项

17、是()(3分)A.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B.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C.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解析依据词性、结构不难判断。答案C4.下列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的一组是()(3分)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A. B. C. D.解析“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由“茱萸”和“登高”可知,这两句诗中涉及的节日是重阳节,故应为秋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意思是“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八月”指的是阴历的八月,属于秋季。“梅子金黄杏子肥

18、,麦花雪白菜花稀”,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这是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东风”即“春风”,属于春季。答案B5.下列括号内的缩句,与原句的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A.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人群登上了大堤。)B.当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获得金牌的喜讯传来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激动。)C.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林中长着野蔷薇。)D.离开祖国四百年的游子今天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今天回到母亲的怀抱。)解析这是考查学生压缩概括的能力。要求缩去句子的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和补语,保留主语、谓语和宾语。A项,主语是“我们”

19、,谓语是“登上”,宾语是“大堤”。C项,主语是“旷地附近”,谓语是“长着”,宾语是“野蔷薇”。D项,主语是“游子”,谓语是“回到”,宾语是“怀抱”。答案B6.下列各项中,填在空格处与上句对仗最工整的一项是()(3分)走进书房,抬头可见墙上挂着的横幅:友古今善士,_。翻阅书卷,书中的人物纷至沓来。沉浸于别人的世界比照自己,鞭策自己,你将会不断获取前进的动力。荷笔当锄,你的精神家园将种满稚嫩的庄稼,也许远离丰收的季节,但心里装着一个秋天。A.凝笔墨之香 B.聚天地精华C.读中外奇书 D.落笔撼五岳解析本题解答主要着眼于使用语言时话题是否一致、语序是否合理、语句是否呼应或句式是否统一。复习策略上要注

20、意以下几点:一要提高语境意识,从题目中寻找答题的已知条件。二要从内容入手,思考语言形式。语言形式的一切变化都源于所表达内容的变化,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完全由所要表达的内容来决定,要遵守从内容入手来思考语言形式的原则。题中“古今”一般对“中外”,形式上是动宾结构。答案C7.下列城市宣传语,最为合情、合理的一项是()(3分)A.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B.合肥:两个胖胖欢迎你C.无锡:无锡是个好地方D.天津:天津卫,天津味解析A项,换个城市也可用,比如杭州、桂林等。B项,有丑化市民和城市形象之嫌。C项,在雷雨中,这是一句令人伤心的台词,借用不合理。答案D8.下面文段中最符合作者想法的一项是()

21、(3分)生活开始变得简单:简单地吃,简单地睡,简单地面对人生中一切复杂烦琐非常规律。因为没有惊喜,也无须想象在正常行事之外,还有什么事情会来破坏已经安排好的一切。但总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场景,像是餐桌上的一对咖啡杯,沙发上随意摆放的一双靠枕,在不经意之间,引起我无尽的想象。真要说还有什么值得我期待的,大概也就是将一张张日历撕下的过程,因为那提醒了我,别离的苦涩终会换来甜美的报偿。A.人生从来多憾,还君明珠泪垂B.别后思君之甚,欣信相逢有期C.春尽絮飞不留,随风吹落谁家D.爱情犹如春梦,醒来方知是空解析文段的主旨体现在段落的后半部分,抓住“但总有一些无关紧要的场景在不经意之间,引起我无尽的想象”和“

22、因为那提醒了我,别离的苦涩终会换来甜美的报偿”,可概括答案。答案B9.下列楹联与场所不匹配的一项是()(3分)A.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文庙)B.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书房)C.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心意成一家。(宗祠)D.法云广荫无遮会,慧日高悬有相天。(寺院)解析A项,“杏坛”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因此匹配文庙是符合的。B项,“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意思是,胸中藏有万千个词汇凭你调用,即使笔下有千钧重,写作起来也能挥洒自如。可以与书房匹配。C项,该项讲的是对文学意趣的追求,用于宗祠不当。D项,“法云广荫”是与佛教有关,说其是寺院楹联是符合的。答案C10.下列诗

23、句中不含有神话传说的一项是()(3分)A.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C.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D.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解析D项,所写对象为王昭君。答案D11.下列诗句与荷花无关的一项是()(3分)A.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B.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C.当轩对尊酒,四面芙蓉开。D.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解析这是王维的红牡丹中的前两句,写牡丹枝叶的情状。浓绿的叶子,安闲而静雅;绿色的叶子中,盛开着一朵朵红艳的牡丹。答案D12.古人常借“杜鹃”寄寓哀怨、悲苦的情思。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这种情思的一项是()(3分)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C.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D.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解析“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出自明朝诗人苏世让的初见杜鹃花,描写了杜鹃花盛开报春的景象。其他三项中的“杜鹃”均指杜鹃鸟,在古诗中诗人多借杜鹃鸟这一意象倾诉悲苦、哀怨之情。答案B13.下列诗句所描写的景色依时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A. B.C. D.解析为春,为夏,为秋,为冬。答案B- 1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