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720 上传时间:2019-11-25 格式:PPTX 页数:42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4.1 传统文化的继承》ppt课件(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1 传统文化的继承,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领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课标要求,内容索引,达标检测,新知导学,素养提升,新知导学,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中的、具有_ 的文化。 2.传统文化的表现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 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 。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知识梳理,相对稳,现实生活,定性,基本形式,凝固的艺术,重要标志,提示 错误。建筑,被称为

2、凝固的艺术。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 ,是中华民族 的重要组成部分。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具有深刻影响。 试判断:传统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内涵,价值观念,社会发展,灿烂文化,3.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 中,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得以延续。 (2) 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 ,同时,它的 又能够因时而变。 (

3、3)鲜明的 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 请思考:传统文化是固定不变的吗?,相对,现实生活,提示 不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但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基本特征,具体内涵,民族,精神纽带,4.传统文化的作用 (1)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如果能 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 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 作用。 (2)消极作用:如果 ,传统文化也会起 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请思考: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传统文化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已经过时了吗?,精神,顺应,提示

4、判断文化过时与否,要看它能否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这时它就是不过时的;反之,它就是过时的。,积极,一成不变,阻碍,1.区分相对稳定性与鲜明的民族性,重点突破,2.文化的双重性与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解析 童谣属于民间文学的范畴,温州童谣流传至今,体现了对传统文艺的继承,B符合题意; 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典例1 “正月灯,二月鹞,三月麦管做吹箫”这首温州童谣,让我们重新拾起了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童谣是时代背景的镜子,保存着民间文学的精华,值得我们重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来看,温州童谣流传至

5、今,属于 A.传统思想的继承 B.传统文艺的继承 C.传统习俗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典例运用,典例2 中国的“家风”文化注重挖掘传统美德,注重典型家风家训的传播,同时将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赋予家风家训新的时代内涵。这反映了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千变万化的 C.传统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独立性,解析 今天我们仍然传播“家风”的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和谐,并赋予家风家训新的时代内涵,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A符合题意; B、C、D说法错误。,1.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1)对民族、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 ,克服

6、传统文化的 ,才能兴旺发达。 (2)对个人: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 ,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正确态度:“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1)保持、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 要求的、 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 。,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知识梳理,消极作用,积极作用,全面发展,取其精华,批判继承,社会发展,积极向上,发扬,(2)改造、剔除: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 东西,必须“ ”,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试判断:保护好古村落有利于全盘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移风易俗,腐朽的,提示 错误。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正确认识传统文

7、化的现实价值 (1)从社会发展看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是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重点突破,(2)从个人成长看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不断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典例3 对如何传承、发展、用好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一套方法论

8、:“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告诉我们,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 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认为它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袱 运用其去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利用其精华同时也要克服其糟粕 A. B. C. D.,典例运用,解析 从材料中“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可知,符合题意;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财富,落后的、消极的传统文化是社会包袱,不能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既是社会财富也是社会包袱,也不能片面地说运用它去促进社会发展,表述错误。,典例4 彩礼文化

9、,自古有之。古代,婚有六礼,其一为纳彩。合理的彩礼是一种仪式化交流,有利于情感表达,但天价彩礼则将婚姻明码标价,容易激起攀比心理,败坏社会风气。这说明彩礼文化 A.属于落后文化,要予以剔除 B.属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C.属于腐朽文化,要依法取缔 D.属于外来文化,要加以排斥,解析 彩礼文化,自古有之,合理的彩礼有利于情感表达,但天价彩礼败坏社会风气,这说明彩礼文化属于传统文化,要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做到批判继承,B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说法错误。,知识结构,素养提升,材料一 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大,从尊祖敬宗的宗教祭祀仪式演化为以尊亲事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

10、从以“事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演化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传统孝文化,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1)材料一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哪些特点?,议题:传统文化是包袱还是财富?,答案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得以延续。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与现

11、代文明社会相适应。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2)结合材料一,说明传统文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答案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优秀、先进的文化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传统孝文化顺应经济、政治生活的变迁,有利于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材料二 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讲述了24个古人非同寻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孝敬父母,都做出了常人所不能为的举动。但“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

12、”“哭竹生笋”的故事迷信思想严重。 (3)“二十四孝”是财富还是包袱?,答案 面对“二十四孝”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二十四孝”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能够推动社会进步的,就是财富;对于“二十四孝”中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如果不加分析地照搬,它就会成为包袱。,答案 要想子女好,自己先敬老。 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任意两条即可),(4)应该怎样继承“二十四孝”,发挥孝文化的积极作用? (5)请你就弘扬孝文化写两句宣传标语。(要求:句式精炼、朗朗上口),答案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二

13、十四孝”中文明的、合乎理性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愚孝的、迷信的内容要“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素养感悟 (1)政治认同:通过对我国孝文化特点和作用的探究,感悟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认同我们的中华文化,增强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通过探究“二十四孝”是财富还是包袱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看待传统文化。 (3)公共参与:通过让学生就弘扬孝文化写宣传标语的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孝文化,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孝亲敬老,增强社会责任感。,达标检测,一、选择题 1.对绝大多数漂泊他乡的人来说,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回家过年仍然是不变的选择。即使路途

14、再远,交通再难,仍然是“年年恐归年年归”。这表明 A.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能对人产生积极影响 B.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D.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是永恒不变的,3,4,5,6,7,8,9,2,1,解析 过年回家与亲人团聚是一种传统习俗,即使路途再远,交通再难仍然要回家,B符合题意。 其余三项观点均错误。,解析 传统思想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错误; 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批判继承,错误。,2.徽派古村落、古民居是徽文化的“活化石”。在长期保护实践中,黄山不仅创造了异地搬迁的“潜口模式”,还创造了西递、宏村的整体保护开

15、发和呈坎等原地保护、重点维修、成片开发等多种模式。黄山重视保护古村落、古民居是因为 传统建筑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保护好古村落有助于承袭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 B. C. D.,3,4,5,6,7,8,9,2,1,3.“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A

16、. B. C. D.,3,4,5,6,7,8,9,2,1,解析 继承传统文化对“浩然正气”的崇尚,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体现其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故排除; 传统思想至今影响深远,入选; 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才能推动社会进步,说法错误,排除。,3,4,5,6,7,8,9,2,1,4.在民族内部,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是男是女、年龄长幼,都凝聚在一个共同的文化之下。例如,只要是汉族人,大家都过春节、清明节、中秋节,过年都要吃年夜饭、贴春联、放鞭炮,这些都是汉族成员彼此认同的基本依据。这表明 各民

17、族文化一律平等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稳定不变 A. B. C. D.,3,4,5,6,7,8,9,2,1,解析 材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符合题意; 材料体现的是文化的民族性及其作用,没有体现民族文化的平等性,与题意不符;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说法错误。,3,4,5,6,7,8,9,2,1,5.“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光辉灿烂,国家要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以传统文化来治国理政。”下列对这一观点的科学解读有 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启示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

18、富的治国智慧 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精华所在 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A. B. C. D.,解析 用传统文化来治国理政,说明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启示,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智慧,符合题意; 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不完全是精华,排除;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说法错误。,3,4,5,6,7,8,9,2,1,6.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材料说明 A.文化为人们的生存提供栖身之所 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C.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资源 D.民族文化控制着人们

19、的价值取向,3,4,5,6,7,8,9,2,1,解析 中国诗词大会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说明经典古诗词丰富了今天人们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情操,为我们提供了精神养料,证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的文化资源,C符合题意。 文化是精神产品,不能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排除A; 材料强调优秀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B不符合题意; D“控制”说法错误。,3,4,5,6,7,8,9,2,1,7.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

20、。“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 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 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 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 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 B. C. D.,3,4,5,6,7,8,9,2,1,解析 人们的传统丧葬观念、清明祭扫方式随着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说明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正确;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不变,但具体内涵是可以变化的,错误;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的观点错误,不选; 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说明传统孝道文化

21、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正确。,3,4,5,6,7,8,9,2,1,3,4,5,6,7,8,9,2,1,8.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指出:“传统节日的发展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不是回到过去。”这启示我们 抛弃传统文化才能实现真正的发展 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时代精神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我们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 B. C. D.,解析 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不能全盘抛弃,说法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不符合题意; 正确且符合题意,当选。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 9.厦门中山路是著名的现代商业街,同时又富有极其

22、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到处都是历史建筑。在厦门的老城区里,还保存着相当数量的老建筑,怎样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是当前旧城改造中亟须认真研究的问题。中华街道,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中,积极探索着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一个城市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在于这个城市本身。近年来,厦门在城市建设中强化特色,着力延续历史文脉,留住骑楼“灵魂”;有效利用厦门本土文化和历史人文资源,在文化上保持闽南历史文脉,让现代酒店、民宅与现存的无数幢历史建筑相协调,保留人们喜爱的“最厦门”城市风貌,充分展现中山路的发展脉络、人文特色和丰富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山路的经验对我国城市建设的启示。,3,4,5,6,7,8,9,2,1,答案 (1)中国古代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市建设要注重保护传统建筑,为继承传统文化提供物质载体。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城市建设要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 (3)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为其注入时代精神。城市建设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3,4,5,6,7,8,9,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版 > 必修3(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