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准对点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334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准对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准对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准对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准对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精准对点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1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选择题知识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目前我国公民收入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劳动型收入、资产型收入、劳资混合型收入、技能声誉型收入等。我国公民存在多种收入类型最根本的原因是()A.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B.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C.我国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方式D.我国实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解析我国公民存在多种收入类型最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A当选;B不选,我国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不是根本原因;C不选,我国存在多种生产经营方式,属于无关选项;D不选,我国实行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不符合题意。答案A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

2、A.按需分配 B.平均分配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解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不能实行按需分配,故A排除。应实行公平的收入分配而不是平均分配,故B排除。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故D排除。答案C3.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在公有制经济中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进行的分配A. B. C. D.解析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中,故错;是按劳分配的地位,不属于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答案D4.在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

3、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A.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与企业的利益是联系在一起的B.按劳分配的实现与企业的效益是联系在一起的C.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能使企业中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D.按劳分配与按资本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理解。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一定是社会化的劳动,即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成功地实现交换,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所以,在效益不同的企业,付出同样劳动,所获报酬会不同。故选B。 答案B5.下列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

4、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按劳分配是一个永恒的范畴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对于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的理解。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说法错误,不选;按劳分配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只适用于一定经济条件下,即公有制经济当中,说法错误,不选;因此本题选择B。答案B6.老郝是某国有大型制造业的技术工程师,2018上半年所得薪金20万,年终奖金10万。老郝业余时间通过发明创造授权单位使用获得技术专利5万。同时老郝平时注重投资理财,一年下来购买股票获利3万,银行利息获利5 500元。全年老郝按劳分配的收入、按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是()A.200 000元、835 500元B.200

5、000元、300 000元C.300 000元、800 000元D.300 000元、85 500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国有企业属于公有制经济,因此,在国有企业的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共300 000元;个人技术专利转让所得属于按技术要素所得,购买股票获利、银行利息属于按资本要素所得,共计85 500元,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知识点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7.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其他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分配按劳动数量分配按劳动质量分配按要素分配A. B. C.

6、D.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符合题意;按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是按劳分配的标准,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D。答案D8.某种植大户利用自己的优势将周边一些农户的土地连片承包实行规模化经营,取得了可观的收益。该种粮大户的收入属于()A.按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C.按土地要素分配 D.按管理要素分配解析将周边一些农户的土地连片承包实行规模化经营已不是家庭联产承包制,应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A当选。答案A9.农民张某从村集体承包20亩土地搞大棚种植,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后,张某将这20亩地转包给了李某

7、,每年从李某处获得转包金。对农民张某的收入认识正确的是()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要素分配前者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后者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前者属于按劳分配,后者属于按要素分配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非劳动性收入A. B. C. D.解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承包集体土地经营并没有改变土地的集体性质,因此所获得的收入仍在公有制范围内,是按劳分配,土地流转后凭借土地经营权的转让收取的承包费是按要素分配,前者属于劳动性收入,后者属于非劳动性收入,符合题意;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10.微信“打赏”是读者在微信订阅号上阅读完原创文章后,如果认可这篇文章

8、,点击文章下方的“打赏”链接,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作者的行为。微信平台在汇总“打赏”后,会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这样的“打赏”()A.增加读者支出,会降低读者的消费体验B.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不利于提高作者收入C.体现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D.增加了微信平台的收入,提高了其经济效益解析微信平台在汇总“打赏”后,会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这样的“打赏”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也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C符合题意。“打赏”是读者认可后才支出的,这可以提高读者的消费体验,利于提高作者收入,

9、A、B是错误的;微信平台在汇总“打赏”后,会把所得金额如数支付给文章作者,微信平台未获得此笔收入,D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解析实施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B正确且符合题意;实施股权激励方式并没有改变我国的分配制度,A 说法错误;股权激励不属于按劳分配,不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

10、与发展,C说法错误;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地位,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12.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A.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 B.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D.土地要素参与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解析股份合作制以合作制为基础,使劳动合作和资本合作有机结合,而材料中是将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获得分红,村民并不一定是这个公司的劳动者,所以不是股份合作制,A不选

11、;C说法过于绝对,D说法不符合事实。故正确答案是B。答案B二、非选择题13.产权是经济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产权制度改革是指中国经济市场化道路上对所有制具体实现形式进行改革。某地农村的新集体经济普遍进行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制度创新,明晰各类生产要素产权归宿问题。改革开放至今,该村集体经济经历了办农业、办企业、办物业、搞资本运作4个阶段,主要形成了资产租赁型、企业股份型、农业开发型、联合发展型4种发展模式,建立起农村各方利益主体认可的分配机制,从共建到共享,实现了强村富民。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村是如何从产权制度改革

12、中受益的。解析材料中强调了“明晰各类生产要素产权归宿问题”,所以考生从该关键词“生产要素”“产权”等方面多角度分析对集体、个人等的积极意义。答案通过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方式,为集体经济的发展释放活力。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盘活资本,让一切有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实现强村富民。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共享收益,调动村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走向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14.江苏省某村将村级经营性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集体股占40%,用于

13、发展公共集体事业以及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津贴;个人股占20%,平均分摊到所有拥有本村户籍的村民;40%被设置为贡献股,按贡献大小取得红利。同时,每个村民可以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该村所实行的分配方式及其重要性。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该村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我国的分配制度。同时还要分别说明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积极意义。答案该村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该村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对工作人员的工资、津贴及贡献奖,都属于按劳分配。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村民以技术、资金、土地、管理等形式入股,获得相应收益,这属于按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版 > 必修1(经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