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222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7课 访李政道博士 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访李政道博士必备知识巩固训练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这个人最善于玩弄权术,看风使舵,。(2)他这个人真是,似乎没有他办不到的事情。(3)他在村里横行霸道,最终被公安机关绳之以法。A神通广大左右逢源无所不为B左右逢源无所不为神通广大C左右逢源神通广大无所不为D神通广大无所不为左右逢源答案C解析左右逢源:形容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形容办事圆滑。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极大,办法极多。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李政道博士多年来与中国密切的保持着联系,并以他独特的影响力为中国科技发展乃至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

2、的贡献。B最近北大成立生物物理中心,主任汤超就是“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计划”培训出来的。C对现在的年轻人,如何才能做到文科和理科的均衡发展?D我认为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候都不可能全面,要求一个人非常全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答案D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是“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B项搭配不当,“培训”应改为“培养”。C项成分残缺,应是“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这项工程李政道早于1971年第一次回国时就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后来,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于1988年建造成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造成功显示了中国科技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我国高能物理研究的

3、进步,吸引了该领域的许多物理学家前来进行科学研究,使我国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李政道对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李政道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造和营运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它除了被用于开展凝聚态物理、能源、材料、生物、医学、化学、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外,还生产产品向国外出口。A BC D答案C解析为总起句,说明李政道的另一贡献,放在第一位;分别从提出及建成时间、研究内容、意义方面来说明工程的有关情况;照应第一句。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梁启超说:人之生也,与忧思俱来,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你们都知道我是感情最强烈的人

4、,但经过若干时间后,总能拿出理性镇住它,。这一点你们虽然不容易学到,但不可不努力学学。A所以感情不致牵动我,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B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妨害我的事业,糟蹋我的身子C所以感情不致牵动我,妨害我的事业,糟蹋我的身子D所以我不致受感情牵动,糟蹋我的身子,妨害我的事业答案D解析全句陈述对象是“我”,可排除A、C两项。根据递进关系排除B项。5阅读下面的新闻报道,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面对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出了破解良方:“一对一”的精英教育。作为首届“创新中国论坛”的主席,李政道做了

5、题为“求答钱学森之问:中国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旨报告。李政道从钱学森的求学之路讲起,参照钱学森曾经就读的加州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师生比例,得出观点“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的人才,需要如钱学森先生和他求学时代的老师冯卡门教授一对一的精英教育经历”。以2009年为例,加州理工学院有大学生951位,研究生1 179位,教授和研究员299位,大学生与教授研究员的比例约为3.21;麻省理工学院有大学生4 232位,研究生6 152位,教授和研究员1 707位,大学生与教授研究员的比例约为2.51。李政道说3.2和2.5都在一个层级上。而这一比例国内许多大学恐怕做不到。答:答案李政道破解“钱学森之问

6、”,培养杰出人才要实行“一对一”教育。6李政道博士在访谈中说:“一个年轻人是做自然科学的,十七八岁进大学,如果在美国的话,头两年是不分科的,什么课都可以选,后两年才分专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近日就我国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问题公开征求意见。请在下面两个观点中选定你支持的一个,并陈述你的理由。(1)反对文理分科: (2)赞成文理分科: 答案(示例)(1)(反对文理分科:)进行文理分科容易掩盖一些人潜在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文理分科后,理科生不再学历史、地理,可能导致人文情怀的缺失。(2)(赞同文理分科:)现行的高考制度如果不改革,取消文理分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多学科同时学

7、,易出现浅尝辄止、各科都学得不精的情况。关键能力突破训练掌握比喻论证追源课本记者:您在获诺贝尔奖后的演说中,给瑞典的大学生们讲了一个孙悟空的故事,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李政道:记得。我先把背景讲一下。诺贝尔奖到今年已经设立了100周年,它有相当长久的历史。颁奖典礼拿奖的顺序是,物理排在第一位,化学第二位,然后是生物、医学、文学。经济学奖和和平奖是后来加的。1957年12月10日颁奖那天,正是瑞典大学传统上的学期结束的日子,学生们到我们举行宴会的地方来庆祝、唱歌。以往这个时候是由文学奖得主代表所有得奖者来回答问题的,但是,那天学生们指名要我来回答,因为他们觉得我看上去和他们年纪差不多。那年文学奖

8、的得主是加缪,法国的一位作家,文章写得非常好。我就给学生们讲了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孙悟空觉得自己神通广大,结果它落在如来佛的手里,它看到五根柱子,但是怎么跳也跳不出去。这正好像我们做科学的人掌握在自然界的手里一样,我们觉得自己对科学的了解广而且深,可相对来说,与科学的真理还相差很远。李政道引用孙悟空的故事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答案李政道引用孙悟空的故事来说明道理,这是比喻论证。这段话的言外之意有三:我本人虽获奖,但不足挂齿;人类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任重道远;借此机会宣传中国文化,因为这样的场合本是由文学奖得主发言,由中国文学切入,能更好地与听众交流。对接高考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

9、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使用比喻论证法,可以使文章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使用比喻论证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而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

10、等结合起来使用。答题路径:喻证法的一般思路:提出观点(或分论点)建立比喻在比喻中分析、阐发得出普遍性结论印证观点。由于这种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即时对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优等的心,不必华丽,但必须坚固。因为人生有太多的压榨和当头一击,会与独行的心灵,在暗夜狭路相逢。如果没有精心的特别设计,简陋的心,很易横遭伤害一蹶不振,也许从此破罐破摔,再无生机。没有自我康复本领的心灵,是不设防的大门。一汪小伤,便漏尽全身膏血。一星火药,烧毁绵延的城堡。(毕淑敏造心)1这段话运用了什么论证手法?试分析

11、其表达效果。答:答案比喻论证。如毕淑敏借助于“不设防的大门”这一喻体来比喻不坚固的心,来论证一颗坚固的心灵必须具有“自我康复本领”,否则这样的“没有精心的特别设计”“简陋的心”,就“很易横遭伤害一蹶不振”,甚至“也许从此破罐破摔,再无生机”。段尾博喻的妙用,使文章如一幅幅铺展的水墨画卷,如一片片排闼而来的山中美景,又如一曲曲萦绕耳畔的美妙的旋律,让人觉得理趣可感可触,叹赏不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加里宁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一位杰出的宣传鼓动家。一次,他向某地农民代表讲解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尽管他作了详尽严谨的论证,听众始终茫然而不得要领。有人问:“什么对苏维埃政权来说更珍贵,是工人还是农民

12、?”加里宁乘机反问:“那么对一个人来说,什么更珍贵,是右脚还是左脚?”全场静默片刻,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农民代表们都笑了。2加里宁是如何运用比喻论证的?有何作用?答:答案(1)加里宁用“右脚”和“左脚”对一个人的意义来比喻“工人”和“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意义。(2)作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点明了“工人”和“农民”对苏维埃政权来说同等重要的观点,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

13、,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3本文哪里运用了比喻论证?请分析其作用。答:答案 “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运用了比喻论证,该句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一个人开始大手大脚花钱,他总是有条界线的,这就是限于自己的劳动所得。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手大脚花惯了,那条劳动所得的防线也不见得就是马其诺防线,即使是马其诺防线,也是可以被自己的贪欲攻破的。4试分析文段中的论证手法。答:答案本段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手法,文段把人贪婪的界限比喻成二战中的马其诺防线,形象生动,从反面证明了自己的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