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鸿门宴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139 上传时间:2019-11-22 格式:PPTX 页数:83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鸿门宴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第14课 鸿门宴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第14课 鸿门宴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第14课 鸿门宴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第14课 鸿门宴ppt课件(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文言文(3),鸿门宴 “楚霸王”项羽,你生逢乱世,相机而起;你勇冠三军,义薄云天;你叱咤风云,裂土封王。你曾一度左右着历史的进程,随着乌江渡口的那一道长剑血光,你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但你留给世人的启示传承至今。你是英雄,你是那崛起于巨鹿之战,转于鸿门宴,指挥七十余次战役从未失败的大将军。你是侠骨柔情,重情重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铁血男儿。 陈情表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李密,在亲情与忠臣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最终,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

2、至深的“孝”的乐曲。 段太尉逸事状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耿介正直、敢于为民请命、维护正义、为政清廉的仁人志士。在吏治多腐败的封建社会,他们出污泥而不染,就像茫茫夜空中璀璨的星斗,身上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成为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中坚力量。唐代的段秀实就是其中之一。 游褒禅山记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远大志向,但真正可以踏上成功彼岸的人却为数不多。其实,探寻“志”的过程正如入华山洞的过程,“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当我们离目标越来越近时,会发现路变得越来越暗,越来越窄,兴许有时还会碰上电闪雷鸣的坏天气。大多数人会被这样的情景吓坏,或是埋怨暴雨后的小路过于泥泞,因此不愿再前进,

3、于是,他们就这样背离成功而去。而那些“不怠”的人终会在黑暗中发现那个代表着希望的小光点,然后在柳暗花明中找到落脚的终点站。 郑伯克段于鄢 古今中外,宫廷的内部斗争,构成了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也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唏嘘不已的悲剧,当然也有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于是我们听到了“只因生在帝王家”的无奈感叹,于是我们看到了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经典传奇,可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却是手足相残、同室操戈,留给我们的只有一声声长长的叹息 报任安书(节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司马迁无疑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他在挫折面前表现得坚强乐观,在逆境中仍然心怀理想,并为之奋斗。在身心都受到严重摧残时,他记住该

4、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逆境磨炼了他的意志,他在与现实的斗争中得到了锻炼,人格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伟大,他生命的价值也在奋斗和与困境的搏斗中得到了升华。,单元导览,第14课 鸿门宴,司马迁,核心素养目标,语言目标:积累文中重点实词及特殊句式。 思维和审美目标:1.把握文中所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注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2.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方法。,激趣导入,大家听说过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么?“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个成语的原话是什么,出自哪里,大家知道么?它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公元前206年,在新丰鸿门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这也是项羽和刘邦之

5、间的一次事关宏图伟业以及性命的宴会,那么鸿门宴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各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鸿门宴。,文本精准导读,主题群文通读 读项羽,文本读写联动,文本精准导练,文本精准导读,一、诵读全文,解释加颜色词的意思,并回答段后问题。,(第1段)沛公军( )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 )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 )飨( )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 )时,贪于财货,好( )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6、( ),此其志不在小(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请概括段意:_,驻扎,称王,明日,用酒食犒赏,崤山以东,喜欢,宠幸,小的方面,通“彩”,彩色,项羽闻讯,欲攻打刘邦。,(第2段)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 )留侯张良。张良是( )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请概括段意:_,与交好,这,到,项伯告密张良。,(第3段)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 )大王为( )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

7、( )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 )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臣活( )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 )事之。”张良出,要( )项伯。 请概括段意:_,替,谋划,通“拒”,把守,同“纳”,接纳,抵挡,本来,交好,使活,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通“邀”,邀请,张良引荐项伯。,(第4段)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曰:“

8、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 )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与非常( )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 )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 )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请概括段意:_,儿女亲家,登记,偏义复词,进入,意外的变故,详细,通“背”,背弃,通“早”,早点儿,沛公许诺项伯前来谢罪。,(第5段)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 )善遇之。”项王许诺。 请概括段意:_ (第6段)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

9、( )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请概括段意:_,趁机,项羽答应项伯善遇刘邦。,使跟从,率领,合力,通“隙“,隔阂,刘邦请罪。,(第7段)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 )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 )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 )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 )属( )皆且( )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

10、饮,军中无以( )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 )蔽沛公,庄不得击。 请概括段意:_ (第8段)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 )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面朝东,屡次使眼色,趁机,你,辈,群,将要,项王留饮,项庄舞剑。,没有什,么用来,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目的,让进入,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 )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 )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

11、:“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 )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 )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 )足( )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 )为大王不取也!” 请概括段意:_,怒目,眼角,倒扣,吃,尚且,哪里,樊哙救危。,值得,尽,小

12、人之言,私下,(第9段)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请概括段意:_ (第10段)坐须臾,沛公起如( )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 )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 )行。沛公

13、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 )我至军中,公乃入。” 请概括段意:_,往,到,项王默然。,谦让,砧板,拿,持,刘邦脱险。,丢下,取道,由小路,估计,(第11段)沛公已去,间( )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 )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 )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 )之虏矣!” 请概括段意:_ (第12段)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请概括段意:_,接近,顷刻,两

14、次,哪里,被,张良留谢。,刘邦杀曹无伤。,二、请结合课文在下图空缺处填出相应内容。,(1)围绕“鸿门宴”的“宴”字,课文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并填写在图中空缺处。,宴 前,宴 中,宴 后,(2)情节展开的精彩之处集中体现在“三起三落”中,请简要概括并填入图中空缺处。,范增举玦,项王默然,项庄舞剑,樊哙闯帐,项伯翼蔽,项王赐酒肉,微任务活动一 准确翻译重点句子,1.(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译文:_ _ (2)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译文:_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_,我叫人去望他头上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

15、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沛公现在有急难,(我)逃走是不讲道义的,(我)不能不告诉(他)。,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译文:_ _,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华,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微任务活动二 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2.结合课文中的描写,从鸿门宴斗争中简要概括刘邦、项羽各自的性格特点。,答案 (1)项羽:自矜功伐、“为人不忍”。轻信项伯,许诺善遇刘邦,一不忍;听信刘邦,不应范增,二不忍;宽容樊哙,产生相惜之心,三不忍;不究逃席,安然受璧,四不忍。以上“不忍”皆缘自项羽的

16、自矜功伐,这一切不仅使他丧失了杀刘邦的时机,而且导致最终的“乌江自刎”。 (2)刘邦:既胆怯又勇敢,闻项怒则怯,赴宴会则勇;既机智又狡诈,拉项伯、先责己是智,骂鲰生、责告密者是诈;既能屈又能伸,先破秦先道歉,居下座无怨言,出而未辞觉失礼;既知人善任又善纳忠言,以张良为佐并听从其建议等。,3.“鸿门宴”是一次楚汉双方主要人物的聚会,作者活灵活现地展现了人物形象。请分析作者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这种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举例简要分析。,答案 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中各个层次对应的人物都做了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项羽决定消灭刘邦。可听了项伯“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7、,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的话后,改变了主意。等听了刘邦的一番谎话后,不但原谅了刘邦,而且出卖了曹无伤。他刚愎自用、拙于应变、自大轻敌、寡谋轻信的性格使他由军事上的有利形势渐渐变为被动。而刘邦却善于征求身边人的意见,随着情况的变化,机智地采取行动,在与项羽的鲜明对比中突出了他善于用人、能言善辩、足智多谋、外柔内刚、能屈能伸、狡诈多端的性格。其他还有张良的多谋善断,项伯的简单糊涂,范增的奇谋善辩,都在对比手法的灵活运用下被塑造了出来。,微任务活动三 分析人物的写作手法,4.“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作者详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答案 (1)描写方法:课

18、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如“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动作描写,如“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虽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2)写作目的:既衬托了项羽,又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了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座;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微任务活动四 赏析精彩语言,5.鸿门宴中的语言描写很有特色,

19、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请试举一例进行分析。,答案 鸿门宴中的语言描写凝练、传神,极富个性化。文中往往三言两语甚至几个字就使人物的性格、神态纤毫毕露,而且独具特色。譬如刘邦问过张良这么一句话:“君安与项伯有故?”这句话看似随便问问你怎么与项伯有些交情呢?实则寓意很深,可以想见刘邦的为人。试想当刘邦乍一听到张良转述项伯带来的消息时,本已陷入极度惊恐之中,而张良又是他倚为左右手的谋臣。即使惊慌,但在自己信任的谋士面前,仍不忘考察一下张良到底与项伯有什么关系,从而判断他们的话是否可信。这句出现在十分紧迫形势中的似乎无关紧要的问话,恰恰显现出了刘邦的机变。刘邦在了解了张良与项伯过去交往的情况后,他立即

20、极力拉拢项伯,这就更进一步突出了刘邦的奸诈。,有人说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但苏轼却认为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你是如何看待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答案 (示例一)项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只是举手之劳,但他没有动手。结果后来刘邦成了他最大的对手,他被逼乌江自刎。可见他的优柔寡断使他走向了灭亡,“妇人之仁”是不可取的。 (示例二)项羽既是胜利的勇士,又是失败的英雄;他胜得漂亮,败得悲壮;活得痛快舒展,死得慷慨激昂。项羽无疑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他将牢牢地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虽经千年的冲蚀、涤荡,依然历久不衰,魅力无穷。,助读材料,一、司马迁及其成就,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废

21、寝忘食,他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含垢忍辱,他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我们当然可以从各方面去看司马迁,但即单以文章论,他也已是可以不朽了!试想在中国的诗人(广义的诗人,但也是真正意义的诗人)中,有谁能像司马迁那样有着广博的学识、深刻的眼光、丰富的体验、雄伟的气魄呢?试问又有谁像司马迁那样具有大量的同情,却又有那样有力的讽刺,以压抑的情感的洪流,而使用着最造型的史诗性的笔锋,出之以唱叹的抒情诗的旋律呢?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再没有第二人!,司马迁使中国散文

22、永远不朽!司马迁使以没有史诗为遗憾的中国古代文坛依然令人觉得灿烂而可以自傲!司马迁使他笔下的人的活动永远常新;使他笔下的人的情感,特别是寂寞和不平,永远带有生命;司马迁使雄才大略的可以和亚历山大相比的汉武帝也显得平凡而黯然无光! 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注】 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10岁起就读于长安;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38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图书典籍,

23、太初元年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李陵事件”被捕入狱,翌年遭受宫刑。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二、写作背景,秦王朝施行暴政,致使“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要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三、文学知识,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

24、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间共3 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鲁迅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必备知识积累卡片,一、字词句知识 1.通假字,2.古今异义词,3.多义实词,4.重点虚词,5.词类活用,6.特殊句式,二、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1)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2.课外名句,(1)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3)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25、史记高祖本纪 (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三、文化常识,1.“沛公欲王关中”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崤山之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4.“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左司马:官名,职责是执行军法。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6.“项王、项伯东向坐”东向坐:面朝东坐,是尊位。,主题群文通读读项羽,一、写“项羽”的诗歌 题乌江亭 杜 牧 胜败兵

26、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赏析】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一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做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是真正的“男子汉”呢?这句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拔山河、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英雄”的称号。,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建议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一语,认为这表现了他的气

27、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的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实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 第四句“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赏析】 这是王安石针对杜牧的题乌江亭诗作的一首诗,表现了王安石对项羽失败的看法。杜

28、牧的题乌江亭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二、写“项羽”的散文 至今思项羽 冯金彦 一个大英雄。 如果历史能公正地确定一个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项羽应该是一个值得大写的人。 首先项羽是一个人。 项羽不是神,不是寺庙里供奉的塑像,在香烟的缭绕中,孤独地享受一份虚荣的清冷。 项羽不是鬼,不是苟且于历史之中、

29、现实之中的魅影。不像秦桧,为求一时之荣,一时之光,让自己,让后代千秋万代受耻辱。,项羽是一个高大的人,一个血肉丰满的真汉子,为情而痴,为义而醉的汉子,他胜就胜个热烈,败就败个悲壮,敢于坦然地面对和接受生活或者说命运。他不肯过江东,其实过了江东又有什么呢?项羽不是韩信,不会为了明天的再崛起而受胯下之辱,不会在阴影中生活下去。 也许是看了太多苟且者的形象,也许是面对了太多卑鄙者的伎俩,项羽把高贵作为自己生命的底线,不让世俗的功利玷污了自己灵魂的洁白。 在历史上,很难找到这样的英雄。 在乌江边,一个英雄倒下去。 一个英雄倒下去和一个小人倒下去,不是一个姿势。 项羽是一个敢于放弃的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0、,放下,对一个人的一生是非常重要的,对一个民族也是很重要的。太多的人,放不下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不下权力,放不下金钱,放不下欲望。而项羽却在这一刻,把所有的东西都放下了,权力、爱情、荣华富贵甚至自己的生命。,乌江隆重地用飞溅的浪花,接走了一个高贵的生命,一个和汨罗江上飘逝的屈原一样悲壮的生命。 和屈原不一样的是,项羽是悲壮而去的。而屈原更多的是怨,是不被重用之后的失落,是一个得不到伯乐欣赏的千里马的悲鸣。 在失败里苟且对项羽没有生命意义,在项羽看来,那些被刘邦称为智慧的小伎俩,又能够维持几天刘家的江山。花自飘零水自流,靠一点小技巧可以打下来一个江山。可治理一个国家,造福一方百姓,仅仅靠小伎俩,

31、行吗?一个没有智慧的人,给他一个权力,一个江山,也不是一个奖章,而是一个刺猬。不信,我们看,在历史的海滩上,一个浪打过来,留在沙滩上回不去的不只是死去的沙子,更多的是活着的螃蟹。 英雄倒了下去。,【赏析】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一代英雄。首先项羽是一个人。项羽是一个高大的人,一个血肉丰满的真汉子,为情而痴,为义而醉的汉子。作者把他与韩信、屈原对比,“项羽把高贵作为自己生命的底线,不让世俗的功利玷污了自己灵魂的洁白”,他是“悲壮而去的”。,大英雄只能被岁月杀死。 大英雄不能倒在别人的剑下,大英雄不能倒在床上。 就在这乌江的悲鸣中,项羽把自己打倒了,并且拒绝起来,只留一股豪气在人间。

32、大英雄的豪气像胡杨一样,倒下去也一千年不烂。(有删改),项王故里 梁 衡 项羽的家乡在苏北平原,两千年来不知几经战火,文物留存极少,而他的故里却一直没有被人忘记。清康熙四十年,时任县令在原地竖了一块碑,上书“项王故里”四个大字。这恐怕是第一次正式为项羽立碑,由是这里就香火不绝,直到现在有了这个旅游城。城内遍置各种与项羽有关的游乐设施,其中有一种可在架子上翻转的木牌,正面是项羽、虞姬等各种画像,翻过来就是一条条因项羽而生的成语。如:破釜沉舟、取而代之、一决雌雄、所向披靡、拔山扛鼎、分我杯羹、沐猴而冠、锦衣夜行、霸王别姬讲解员说她统计过,有一百多条。现在我们常用到的成语总共也就一千来条,一般的成语

33、辞典收入三四千条,大型辞典收到上万条,项羽一人就占到百条。要知道他才活了三十一岁呀,政治、军事生涯也只有五年。,后人多欣赏他的武功,倒忽略了他的这一份文化贡献。项羽少年时不爱读书,说“书足以记姓名而已”。未想他自己倒成了一本后人读不完的书。汉代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司马迁写了这样一个人物,塑造了这样一个英雄,就影响了我们民族的历史两千年,而且还将影响下去。 汉之后,项羽成了中国人说不尽的话题。史家说,小说家写,戏剧家演,诗人咏,画家画,民间传。直到现在,他的故里又出现了这个旅游城,城门、大殿、雕像、车马、演出、射箭、投壶、立体电影、仿古一条街。项羽是民间筛选出来的体现了平民价值观和生活旨趣的人

34、物,人们喜欢他的勇敢刚烈、纯朴真实,就如喜欢关羽的忠义。历史上的“两羽”一勇一忠,成了中国人的偶像。这是民间的海选,与政治无关,与成败无关,是与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青史丹心并存的两个价值体系。一个是做人,一个是爱国。,项羽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儿却儿女情长。他少不读书,临终之时却填了一首感天动地、流传千古的好歌词:“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他杀人如麻,却爱得缠绵,在身陷重围、生死存亡之际还与虞姬弹剑而歌,然后两人从容自刎。他是一个性情中的人物,艺术境界中的人物,有巨大的悲剧之美。他身上

35、有矛盾,有冲突,有故事;而其形象又壮如山,声如雷,貌如天神,是艺术创作的好原型,民间说唱的好话题。连国粹京剧都专为他设了一个脸谱。全国北至河北南到台湾,“项王祠”、“项王庙”又不知有多少,百姓自觉地封他为神。南迁到福建的王姓奉霸王为自家的保护神,台湾许姓从大陆请去项羽塑像建庙供养,以保佑他们平安、幸福。这就像商人把关羽奉为财神。没有什么理由,就是信,自觉地信。,但项羽毕竟是曾活动于政治舞台上的人物,于是他又成了一面历史的镜子。可以看出来,太史公是以热情的笔触、惋惜的心情刻画了这个人物。后人也纷纷从不同角度褒贬他,评点他,抒发自己的感慨。鲁迅说,一部红楼梦有的见淫,有的见易。一个历史人物,就如一

36、部古典名著,能给人以充分的解读空间才够得上是个大人物。唐代诗人杜牧抱怨项羽脸皮太薄,说你怎么就不能再忍一回呢:“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代的李清照却推崇他的这种刚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毛泽东则借他来诠释政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项羽是一面历史的多棱镜,能折射出不同的光谱,满足人们多方位的思考。而就在这个园子里,在秋风梧桐与黄河古槐的树荫下,我看见几个姑娘对着虞姬的塑像正若有所思,而一个小男孩已经爬到乌骓马的背上,作扬鞭驰骋状。(有删改),【赏析】 本文作者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项羽的形象:若从政治夺权斗争的

37、成功与否看,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但他的个性复杂与人格独特却是自古至今令人难下绝对定论的人物。他不仅是个英雄形象,被人尊为保护神,在他身上寄托着人们向往和平、幸福的理想;他更是一个文化形象,他是历史上的一面镜子,他留给后人的是众说纷纭的文化话题,给人以多样的文化启示。他是个多色彩的人物,刚烈坚强又优柔寡断,雄心勃勃又谦谦君子,欲雄霸天下又留恋家乡,八尺男儿却儿女情长。他是可以与关羽、岳飞、文天祥相提并论的一个历史人物,他给人的更多的是做人的启示。,微思考,两首古诗、两篇文章都是读项羽的,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写项羽的?,答案 两首古诗的观点形成对比,杜诗写出了一种惋惜,王诗写出了一种历史的客观。

38、至今思项羽这篇散文写出了作者对项羽英雄气质的讴歌和赞美,项王故里从更全面的角度分析了项羽的功与过。,微写作,你读项羽,读出了什么?请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思考。,答案 略。,文本读写联动,【素材点击】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角度运用】 分清主次矛盾;做事要有大的格局;不拘小节。,【精彩运用】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者要高瞻远瞩,不要被眼前的小事羁绊。曾国藩以方圆谋人生,坚持着“定准方向,不把心思花在小事上”的信条;越王勾践,在失败后以当奴隶于吴为“小节”,卧薪尝胆,十年积蓄,一朝灭吴,最终成就了立国的大事;韩信不拘于胯下之辱,最终成了西汉的开国功臣。这些成大事者其志不在

39、小,将目标放远,从大局着眼,不拘小节,最终获得了成功。,动作描写出神韵(二),【课文借鉴】 “鸿门”一宴,惊心动魄,扣人心弦。动作描写虽然不多,但极为精彩。如“樊哙闯帐”中的动作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把樊哙无所顾忌、无所畏惧、英武非凡的形象刻画出来。,【运用点拨】 描写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作,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在运用这一手法时也要注意,不是人物的所有动作都要写,所选取的动作应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语言要简练准确。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选择人物在重大事件中、在关键时刻的动作来进行描写,这种动作最能

40、突出人物的思想品质。 (2)人物的动作,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由一系列的动作构成的。因此要善于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动作,准确而恰当地运用动词,将人物的动作描写得形象鲜明,具有活力。 (3)人物动作的描写要全面,不仅可以写四肢的动作,还可以写躯干、头、脖子的动作。人物的脸部变化,也可以放在动作描写的范围内。,【即时训练】 试加入适当的动作描写使下面语段中的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我仔细打量着我的同桌,1.60米的个头,不胖也不瘦,剪的是“板寸”头;往下看,两道黑眉下一双大眼睛,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黄色短衫,下身穿一条白色运动裤,脚穿一双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着一个网兜,里面是一个

41、篮球。,答案 (示例)我仔细打量着我的同桌,1.60米的个头,不胖也不瘦,剪的是“板寸”头;往下看,两道黑眉下一双大眼睛,眼睛一眨一眨地,眼神中透出聪颖,还有些许的顽皮,鼻直口阔,脸色略微有些发黑;上身穿一件黄色短衫,下身穿一条白色运动裤,脚穿一双球鞋;他左手拎着书包,右手拎着一个网兜,里面是一个篮球。他终于被我看得不好意思了,不自然地冲我笑笑,低下头去看地面了,右脚尖在地上轻轻地擦着。,文本精准导练,1.下列句子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距关,毋内诸侯 吾得兄事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范增数目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拔剑切而啖之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

42、王 A. B. C. D.,解析 “距”通“拒”,“内”同“纳”;“倍”通“背”;“郤”通“隙”;“要”通“邀”;“蚤”通“早”。,1,2,3,4,5,6,7,8,9,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解析 B项均为动词,道歉,谢罪。 A项副词,便,就/介词,趁机。 C项副词,于是/副词,才。 D项疑问代词,哪里/疑问副词,表反问,怎么。,1,2,3,4,5,6,7,8,9,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乃令张良留谢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旦日至鸿门,谢曰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安在 君安与项伯有故,3.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活用,

43、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 B.吾得兄事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解析 C项“从”是使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1,2,3,4,5,6,7,8,9,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为击破沛公军 B.将军战河北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卫士仆地,解析 C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均为省略句。,1,2,3,4,5,6,7,8,9,5.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 “幸”用法相同。 B.“秋豪不敢有所近”中,“豪”通“毫”,“秋毫”是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 毛,比喻极

44、纤小的事物;“近”为形容词用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谦辞,用于称自己的行为,表示私自、私下; “为”音wi,动词,意为“认为”。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足下”是 对人的尊称。,解析 “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是“幸亏、幸好”的意思。,1,2,3,4,5,6,7,8,9,1,2,3,4,5,6,7,8,9,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译文:_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译文:_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5、? 译文:_ _,项伯也拔剑起舞,总是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沛公,项庄无法行刺。,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是想刺杀沛公啊!,干大事的人,不拘小节;行大礼的人,不必讲究小的谦让。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正是鱼和肉,还告辞什么呢?,1,2,3,4,5,6,7,8,9,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鸿门宴中,樊哙用来说明大丈夫行事应该不拘小节的两句是“_,_”。 (2)鸿门宴中,比喻一个人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两句是“_,_”。 (3)鸿门宴中,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无须过分注重礼节的句子是“_,_,_?”,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如今人

46、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1,2,3,4,5,6,7,8,9,8.在横线上补写三个句子,要求句式整齐,构成排比句。 项羽本纪是一出有着史诗般气魄的历史悲剧,其中,有成功的英雄,也有失败的豪杰。鸿门宴以传神的笔触,写出了项羽磊落的气概,_,_,_,范增无奈的心情。,张良机智的安排 刘邦圆滑的表演 樊哙忠勇的行为,1,2,3,4,5,6,7,8,9,9.空缺部分是下面一段文字的中心句,请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概括。 。 当年刘邦夺取咸阳后,听从大臣们的劝告,把秦王朝的金银财富一概封存,同时约法三章,撤出咸阳闹市,还军霸上。刘邦此举,使项羽的谋士范增大为惊惧,从刘邦“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即可断定刘邦其志不小,有取天下之心。历史上也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在历经苦难之后经不住腐朽生活的侵蚀,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答案 一个不慕富贵而清贫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人;相反,一个贪恋于荣华富贵、“珍馐佳肴”、“花天酒地”的人,必无远大志向。,文言文中的名词活用,就是在句子中,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把名词临时转化为别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