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0200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12课 兰亭集序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2课兰亭集序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多义实词。2.品赏作者笔下景物的清雅朴素之美,并进而了解作者对山水钟情的性灵。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癸丑()(2)会稽()(3)修禊() (4)清流激湍()(5)流觞() (6)游目骋怀()答案(1)u(2)kui j(3)x(4)tun(5)shn (6)ch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虽趣舍万殊:_答案通“趋”,趋向,前往。2.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是日也古义:_今义:形容词,对,正确(跟“非”相对)。(2)茂林修竹古义:_今义:修理,整治。

2、(3)所以游目骋怀古义:_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4)信可乐也古义:_今义:书信。 (5)向之所欣古义:_今义:方向。(6)列坐其次古义:_今义:次序在第二的,副的;质量差,品质差。(7)及其所之既倦古义:_今义:连词,连接并列的名词性词语。(8)曾不知老之将至古义:_今义:曾经。(9)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_今义:文雅。答案(1)代词,这。(2)高。(3)用来 (4)实在。(5)过去。(6)近旁,旁边。(7)等到。(8)竟然。(9)这次集会的诗文。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修(2)致(3)期(4)次(5)集(6)临答案(1)动词,治,从事某种活动/形容词,高/形容词,长(2)名词,情趣/

3、动词,得到/动词,表达(3)动词,会合/名词,限度/动词,约会/名词,古代丧服的名称(4)名词,近旁,旁边/动词,编排/动词,驻扎(5)许多文章或诗歌编辑在一起,形成一本名词,书/动词,聚集/动词,停留(6)动词,面对/动词,至、到/副词,将要、快要4.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足以极视听之娱:_(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_(3)曾不知老之将至:_(4)引以为流觞曲水:_(5)所以游目骋怀:_(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7)齐彭殇为妄作:_(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_答案(1)副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2)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有贤德的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3)

4、形容词用作名词,年老之境(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5)动词的使动用法,游,使放纵;骋,使开畅(6)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做一样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齐(8)数词用作形容词,一样,相同5.写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之(2)虽(3)于(4)以(5)所以答案(1)与“所”连用,指所达到的情景、地步/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音节助词,不译(2)连词,虽然/连词,即使(3)介词,在/介词,对/介词,到(4)介词,把/目的连词,用来/介词,因(5)用来,带有名词性/的原因6.说出下列句式类型(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_(2)会于会稽

5、山阴之兰亭:_(3)当其欣于所遇:_(4)亦将有感于斯文:_(5)晤言一室之内:_(6)引以为流觞曲水:_(7)死生亦大矣:_答案(1)定语后置句(2)介宾短语后置句(3)介宾短语后置句(4)介宾短语后置句(5)省略句,省略介词“于”(6)省略句,省略介词宾语“之”(7)判断句7.翻译下列文中的句子(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译文:_(2)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_(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文:_答案(1)人们彼此相处,很快就度过一生。有的发自内心,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6、;有的把情怀寄托在所喜好的事物上,不拘形迹,放纵逍遥。 (2)以前感到欢快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了陈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终将以生命的结束为最终的结局。 (3)(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看做一样是荒诞不经的,把长寿和夭折等同起来是凭空编造的。 三、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2.课外名句有关“生死”的名句(1)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

7、口占示家人(2)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一、作者简介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居会稽山阴。曾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他卓越的书法艺术获得了后世的普遍赞扬,人称“书圣”。他书写的兰亭集序,笔法妍丽劲健,为千古书家之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著有王右军集。二、背景展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日,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王羲之与谢安、孙绰、许询及王羲之子侄献

8、之、凝之、涣之、元之等41位文人墨客在兰亭修禊雅集。王羲之、孙绰等26人当场赋诗,共得37篇。王羲之将这些诗句汇集起来,结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了一篇序,共324字,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三、文学常识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2.禊事:古代习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初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子停在谁的面前,谁就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文白对译但凡大仁大智者都愿寄情于山水,青山可以沉淀人的思

9、想,绿水可以洗涤人的心灵,使原本被世俗蒙蔽的双眸明亮如初,使原本扭曲浮躁的心灵恢复平静,使尘世的烦恼成为过眼云烟。千年往事的兰亭盛会便是一次文人与山水结合的人生乐事,也是一次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升华。“书圣”王羲之从这次盛会中体悟到了什么呢?他想通过这篇序文传达出哪些人生感悟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珠联璧合、堪称绝世之作的兰亭集序吧!(1)在图示中“记叙、抒情、说明”后的空缺处分别填上相关内容(每个空格限四个字)。(2)在最右边的空缺处分别填上表示作者情感变化的一个字。答案兰亭盛况人生感慨作序目的乐悲1.本文是一篇书序,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文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答:

10、_答案(1)作为书序,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作诗情形、成书经过和本书的意义。(2)死生亦大矣。2.作者写兰亭的景色时突出了什么特征?与作者的“情”有何关系?答:_答案文章写兰亭的景色突出了“淡雅”的特征,阴历三月的江南,山涧水渚之间,绿树成荫,鲜花吐艳,但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言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一切尽显淡雅。而这景物正是作者淡雅心境的客观反映。东晋之时,玄学盛行,名士们对山水的欣赏,不仅“目遇”,而且“神游”,到自然中去,并认真观察思考,不只

11、是怡情养性,还可以“明理”和“悟道”。3.在本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答:_答案(1)开头写宴集之乐,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想到人生苦短,不禁“痛”从中来;接着作者批判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慨叹死生的重大意义,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最后以悲叹作结,感情起伏有致,情真意切。(2)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暗含着作者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是敢于直面人生、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4.文中有一句“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

12、的?答:_答案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权贵。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流水,随波荡漾,漂到哪里就是哪里。他们认为,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我也认为,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人活得窝窝囊囊,有人活得志得意满;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人死得默默无闻,有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毛泽东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

13、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自己的生命轻易地悄悄逝去。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慨“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情调有些低沉,你觉得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的?答:_答案(观点一)有些消极。文末承接上文“死生亦大矣”的“痛”而来,询古问今,由己悲人。古人、今人都对这同一话题有同样的感慨,都避免不了生命殒灭的规律,魏晋时代,士大夫多崇尚老庄哲学,意志消沉,不思进取,这对王羲之不会没有影响。(观点二)悲叹并不等于悲观。文章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曲水而引发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情随事迁,感慨系之”,

14、愉悦闲适的情绪顿时转向激荡,流露出一丝感伤情绪,但到篇末,进一步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了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又趋于平静。正因为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流传后世,以承袭前人,启示来者。景物描写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在作者笔下,所有浓艳之物皆不见踪影,唯山、水、林、竹、天、风而已。看山,言其“崇”“峻”而舍其青翠;绘竹,言其“修”而舍其绿;写水,言其“清”而舍其碧;叙气候,亦只言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而已。技巧点拨我们如何才能让景物描写有更有特色呢?第一,抓住景物的特征,全面细致地观察和刻画。第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描写景物的顺序通常有两种:时

15、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第三,展开合理想象。第四,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最后,要注意精心锤炼语言。迁移运用请你写几段文字,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景物。不少于300字。答:_答案(示例)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非常清静,船上只有机器的响声。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

16、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有时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然而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镶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地冲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生就是生,死就是死,

17、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运用示例人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是这样的诗人。他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2.课外素材史铁生:在死神眼下笑看生死史铁生21岁因冰雹冻雨,致双腿残疾,后来又不幸患上尿毒症。59年的生命历程,他近4

18、0年在轮椅病榻上度过。他的生命总徘徊于泥沼,踯躅于低谷。坏掉的肾脏全靠透析维持。常年的透析,无穷尽的针刺,血管成了蚯蚓状,躯体犹如蜂窝。但残酷的病魔没磨灭其意志,困苦的生活未困顿其精神,史铁生不懈地读书、思考、写作,始终坚持、坚守、坚忍不拔。他说:“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和悲壮从不屈中获得骄傲,从苦难里提取幸福,从虚无里创造意义。”有坚韧壮行,生命怎能不挺立挺拔?他达观到超脱,指引自己的人生路径:“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他在作品里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展现了他自己如何在生活中活出了意义

19、,这些或许都是他过往的经历留给他的精神财富。他曾表示:“对待生死我选择一种乐观的态度,让我如此幽默地看待生死还得感谢卓别林。”选材感言数十年间,史铁生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度过了绝望而迷茫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沉思想。在他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和散文病隙碎笔中,他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人生问题,这些关于生死、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透彻思考,都是他留给文学界和读者的精神财富。他的写作意义和价值,已经超越了文学本身。透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思考的东西有很多,他作为一个残疾人,远比健全人思索得更宽广、更透彻。他超脱,但关注现实,关注对生命意义的终极思考。 永和九年的那

20、场醉祝勇东晋永和九年的暮春,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同朋友在山阴兰亭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文人雅集,行“修褉”之礼,曲水流觞,饮酒赋诗。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提起一支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写下一篇兰亭集序。1 600多年后,我们依然能够呼吸到那年春天的明媚。东晋时代的郊游,畅饮,酣歌,书写,都变得轻快起来,少了“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的曲折和吞咽,连呼吸吐纳都通畅许多。王羲之到了兰亭,才算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或者说,就在王羲之仕途困顿之际,那份从容、淡定、逍遥,正在会稽山阴之兰亭,等待着他。曲水流觞式的风雅,让后世许多帝王将相艳羡不已,纷纷效仿,而王羲之最向往的,却是拯救社稷苍生的功业。他曾

21、官至会稽内史、右军将军,但官场的浑浊,容不下一个清风白袖的文人书生。他,入世,却不按官场的既定方针办,他不倒霉,谁倒霉呢?果然,王羲之被官场风暴,径直吹到会稽。离开政治漩涡建康,让他既失落,又欣慰。他离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却离自然越来越近。和朋友们相约雅集的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有的刀光剑影都被隐去了,岁月被这缕阳光抹上一层淡金的光泽。唯有此时,人才能沉下来,呼应着自然的启发,想些更玄远的事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从这文字里,我们看到王羲之焦灼的表情终于松弛下来。我们看见了他的侧脸,被蝉翼般细腻和透明的阳光包围着,那样的柔和。他忽然间

22、沉默了,面对天地自然,面对更加深邃的时空,他对生命有了超越功利的思考,那份快乐自不必说,而他的忧伤,则是缘于这份“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因为人的生命,就如这暮春里的落花,无论怎样灿烂,转眼之间,也会消逝得无影无踪。死亡是对生命最大的限制,在这个限制面前,王羲之潇洒不起来。兰亭集序里文字开始时还是明媚的,是被阳光和山风洗濯的通透,是呼朋唤友、无事一身轻的轻松,但写着写着,调子却陡然一变,文字变得沉痛起来,那是因为对生命的追问到了深处,便是悲观,是一种与生俱来、又无法摆脱的孤独。兰亭集序寥寥三百二十四字,把一个东晋文人的复杂心境一层一层地剥给我们看。庄严繁华的背后,是永远的凄凉。打动人心的,是美

23、,更是这份凄凉。唐太宗痴迷于兰亭集序,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道出了人生的大悲慨,触及了他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就是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唐太宗以他的自私,把王羲之兰亭集序的真迹带走了,令后世文人陷入永久的叹息中而不能自拔。但人们依然想把它“追”回来,他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式去“追”,那就是临摹。历朝历代,太多的书者,都加入到浩浩荡荡的临摹阵营中,他们密密麻麻地站在一起,仿佛依次传递着一则古老的寓言。但这并非机械的重复,而是在复制中,渗透进自己的风格和时代的审美趣味。于是兰亭集序借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手,反反复复地进行着表达,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像一个人一样,经历着成长,蜕变,新陈代谢的过程。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化,

24、像中国文化这样陷入深深的文字崇拜。这种崇拜,通过对兰亭集序的反复摹写,复制,表现得无以复加。公元6世纪的一天,一个叫周兴嗣的员外侍郎接到梁武帝的圣旨,要他从王羲之书法中选取1 000个字,编纂成文,要求是这1 000个字不得有所重复,周兴嗣煞费苦心,终于完成了任务,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篇千字文。从此开始,每代人开蒙之际,都会读到这样的文字:“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琅琅的诵读之声,一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每个人在学习知识的起始阶段,都会与那个遥远的王羲之相遇,王羲之的字,也成为每一代中国人的必修课,贯注到中国人的生命记忆和知识体系中。兰亭集序,一页古老的纸张,

25、就这样形成了一条漫长的链条,在岁月的长河中环环相扣,从未脱节。在后世文人、艺术家的参与下,兰亭集序早已不再是一件孤立的作品,而成为一个艺术体系。它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强大的有机体,有着超强的生长能力。兰亭集序的流传过程,与中国人的时间观和生命观完全同构每一次死亡,都只不过是新一轮生命的开始。王羲之或许不会想到,正是他对良辰美景的流连与哀悼,对生命流逝、死亡降临的愁绪,使一纸兰亭集序从时间的囚禁中逃亡,获得了自由和永生。如果说时间是流水,那么这一连串的兰亭集序就像曲水流觞,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要端起这只杯盏,用古老的韵脚抒情,而那新的抒情者,不过是又一个王羲之而已。死去的王羲之,就

26、这样在以后的朝代里,不断地复活。由此我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象有无数个王羲之坐在流杯亭里,王羲之的身前、身后、身左、身右,都是王羲之。酒杯也从一个王羲之的手中,辗转到另一个王羲之的手中。这不是醉话,也不是幻觉,既然兰亭集序可以被复制,王羲之为何不能被复制?王羲之身后那些接踵而来的临摹者,难道不是死而复生的王羲之?大大小小的王羲之、长相不同的王羲之、来路各异的王羲之,就这样在时间深处摩肩接踵。很多年后,我来到会稽山阴之兰亭,迎风坐在那里,一扭身,就看见了王羲之,他笑着,把一支笔递过来。这篇文章,就是用这支笔写成的。(摘自祝勇故宫的风花雪月,东方出版社出版)读后启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值得称道的地方很多,

27、人们一般从文学及书法的角度来探讨其魅力与意义,本文虽然也大略谈及了兰亭集序文本中所透露出的生死观,也简要梳理了这幅书法作品对后世的巨大影响,但此文的重心并不在此,本文以此为介质,探讨了中国文化的成长、蜕变及新陈代谢的过程。王羲之用兰亭集序表达出自己对生死的深刻认识,他的思考引发后人对人生的思考,后人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个人感受和时代审美,使这种思考延续、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能跳出一般人看待兰亭集序的思维窠臼,从大文化的视角重新审视这篇作品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体现出了作者的匠心独具。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之十二友善1.名句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北宋张载正蒙乾称译文百姓,都是我的

28、兄弟姊妹;万物,与我都是天地所生。解读张载是北宋时期儒家学者,发扬儒家的仁义修身等思想,主张将自我的完善与对社会的使命相结合,提出了著名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子语录语录中)的人生理想,为后世所推崇。正蒙是张载用以阐述哲学理论的著作,其中乾称中的部分文字,通过阐发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点,强调了仁爱的培养要从个体向家庭推广,并进而影响社会。这篇文字被张载刻在其教育学堂的西面墙壁上,因此又称西铭。在他看来,天地万物既然是一体,因此人与人之间就应当相互友善对待,相亲相爱,这样才是天地的本来状态,人类也才会有更好的发展。这一观点对中国文化影响极大,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严复

29、、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都对之有所继承和发扬。2.名句交善人者道德成,存善心者家室宁,为善事者子孙兴。明方孝孺幼仪杂箴二十首柱铭译文和善良的人交友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心存善念的人家族能够和谐安宁,做善事的人子孙能够繁衍兴盛。解读明代大学者方孝孺,因为卷入了明成祖朱棣和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争夺,成为政治牺牲品,被夺取政权的朱棣“灭十族”,制造了当时的大惨案。他之所以能够在政权更替中坚决拥护朱允炆的“正统”信念,正是由儒家思想的道义观所决定的。胡适先生曾高度评价:“方孝孺是明初一个了不起的人。我们的圣人孔夫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提倡有杀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这是我们的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为独立的思想、独立的人格而殉道的不少。方孝孺就是为主张、为信仰,为他的思想而杀身成仁的一个人。”方孝孺认为好人会有好报,虽然他的人生结局悲惨,但他的美名传扬千古,“计利应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这正是善良的终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