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9969 上传时间:2019-11-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专题五欧洲宗教改革:第1课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标要求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第1课“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目标导航1.了解天主教会在西欧强大的统治势力。(重点)2.理解教义教规是天主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主要手段,教会的专制与堕落是其内部危机的主要表现。(难点)3.认识宗教改革的必然性。(难点)一、权倾欧洲的教皇国1.基督教的产生与发展(1)产生: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2)发展公元392年,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因罗马教区的声誉,其主教获得了“教皇”称号。1054

2、年,基督教分裂为西部的天主教和东部的东正教。2.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竭力提高教会的地位先提出“双剑说”,声称王权来自教会;后提出“太阳月亮说”,认为国王的权力来自教皇。11世纪末,建立了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举制度,12世纪初又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2)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12世纪末,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拨离间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借组织十字军东侵之机,进一步增强教皇的实力,提高了罗马教廷的威望。(3)教会疯狂敛财:控制欧洲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向所有的信徒征收“什一税”,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概念阐释中世纪: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

3、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这一时期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基督教对人民思想的禁锢,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痛苦。传统上认为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慢的时期。二、天主教会的落后、专制、堕落和野蛮1.落后(1)思想基础:信仰高于理性,信仰的内容主要来自圣经。(2)教义教规:一神说和创世说、原罪说、末日审判说、禁欲说。2.专制(1)教会加紧了对人们思想信仰的控制。(2)牢牢控制圣经的解释权,甚至禁止俗人在没有神职人员带领的情况下阅读圣经。3.堕落(1)教会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2)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大肆出售赎罪券。4.野蛮(1)天主教对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

4、斥之为“异端”,并予以野蛮的迫害。(2)教会为维护自己在信徒心目中的权威,巩固自己在宗教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设立宗教裁判所,并从西班牙开始,逐步推广到欧洲各地。思维点拨(1)罗马教廷鼓吹教权高于王权,竭力控制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还不断干涉欧洲各国的政治权力,迫使各国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2)宗教异端思想的产生有其特定的环境,它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是在力量弱小的形势下的反映,是促进宗教改革的先声和滥觞。思维拓展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市民阶层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

5、宗教的力量,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三、天主教面临的种种挑战1.背景(1)1500年前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北欧及意大利的一些地区发展起来。(2)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统一国家和国内市场的要求,同时提出了以自己为中心,重新认识人的价值,建立新的文化体系的要求。(3)在新兴资产阶级的推动下,王权得到加强,国家体制逐步完备,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2.表现(1)政治领域: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2)经济领域:专制君主、银行家和商人、中小贵族、新兴资产阶级、下层贫民,都想通过反对教会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3)思想领域:早期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

6、威提供了思想源泉。归纳总结(1)天主教会的大一统神权统治造成了欧洲的贫穷、落后、愚昧和国家的动荡,在1416世纪严重阻碍了欧洲的发展进程。(2)宗教异端运动是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本质是市民宗教改革运动或资产阶级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它们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前奏。(3)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欧洲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因。知识图示主题宗教改革的背景史料一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

7、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恩格斯史料二任何时候我进入教廷神职人员的房间,总是看见神父和银钱商在一起,忙于鉴别钱币的成色和计算数目,面前堆着成堆的钱币。一位西班牙官员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再审讯,予以烧死。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史料解读处划线部分说明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弱小的资产阶级还未找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反对天主教会。处划线部分表明天主教会搜刮了巨额财富。处划线部分说明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思想不择手段。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提示形式:

8、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或宗教“异端”的形式)。原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实力强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当时意识形态领域只有宗教和神学,没有先进理论可以依靠。(2)据史料二,这位西班牙官员对天主教会的观察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天主教是怎样维护其统治的?这与当时的哪一运动有关?提示实质:天主教会已成为赚钱敛财的机器。形式:建立宗教裁判所残酷迫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运动:宗教“异端”运动。宗教改革的背景(1)必要性(根本原因):天主教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经济、思想、生活)。(2)可能性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9、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要求反教会,进行反封建斗争。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形成和民族国家的崛起,要求摆脱天主教会控制。思想文化因素:“异端”思想、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直接因素:在思想文化、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出售赎罪券,聚敛钱财,其经济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1.15世纪,欧洲中产阶级与国家君主觊觎教会巨大的地产和各种金银珠宝、艺术作品等巨额可动产财富,同样让他们垂涎的是以什一税的形式从各个国家源源不断流入罗马的税收,以及大量的诉讼费、特许费和豁免税。这导致了()A.人文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B.近代欧洲革命的相继发生C.教权与世俗权力的矛盾严重D.信仰危机在

10、欧洲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15世纪时欧洲资产阶级、王权与天主教会在经济上的矛盾,人文主义思潮产生于14世纪意大利的商业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王权的政治革命,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信仰危机问题,故D项错误。2.天主教会之所以在德意志有很大影响力,主要原因是()A.教权高于王权B.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C.德国是四分五裂,未能统一的民族国家D.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答案C3.从思想上为宗教改革奠定基础的有()宗教“异端”思想的盛行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民族国家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A. B.C. D.答案B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基督

11、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认为上帝是人和宇宙的造物主,全知全能,至高无上;而人生来有罪,卑微渺小,无足轻重,只有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神和教会,才能求得来世“天国”永生,享受自由和幸福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他们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者但丁说,就人所完成的业绩而言,人的高贵超过了天神。莎士比亚说,人具有高贵的理性,人具有伟大的力量,人的行为像天使,人的智慧像天神。材料二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

12、,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人文主义者薄伽丘和瓦拉等人认为现世的纵情享乐就是幸福,拉伯雷认为追求财富和个性自由就是幸福。上述材料均引自朱寰主编的世界中古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述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的观点。(2)说明基督教会和人文主义者观点对立的背景和性质。答案(1)基督教会主张以神为中心,宣扬神的权威,其实质是通过宣扬人对神的从属关系,继续维护封建依附关系;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所谓来世的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中实行禁欲主义,其实质是要人们忍受现世被压迫被剥削的苦难,从而维护封

13、建剥削和压迫制度。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颂扬人性的高贵,提高人的权威,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制度下人对人的从属关系,斩断形形色色的封建束缚,使资产阶级能够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人文主义者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与幸福,其实质是追求现世的政治经济地位,建立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2)背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的束缚。性质: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斗争。解析第(1)问,综合比较分析基督教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的不同点,先归纳两者的观点,进而对其思想的本质进行分析,史论相结合。第(2)问,在第(1)问的基础上,第一小问从经济、政治两个角度分析;

14、第二小问考查基督教会与人文主义者观点对立的本质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本质。基础达标1.下图是1581年欧洲印刷的世界地图。世界被描绘成三叶草形状,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其中心是耶路撒冷。导致此图产生巨大错误的最主要原因是()A.基督教神学世界观的影响B.交通通讯技术的落后C.人们对世界认识能力有限D.天文地理知识匮乏答案A解析抓住题干关键信息“代表基督教国王统治的三大洲”,材料说明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对中世纪欧洲的巨大影响,A符合题意。2.1416世纪,天主教会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表现是()A.天主教会垄断神权B.天主教会控制王权C.天主教会拥有大量地产D.天主教会征收“什一税”

15、答案C3.人们在一座古老建筑的墙上发现了一幅画(下图),它反映了西欧中世纪某个阶段的政教关系。其特征是()A.教皇拥有无上的权威B.教皇成了君主的人质C.教皇和君主各持权柄、互不干涉D.教皇和君主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答案D解析图片中是一位教皇和一位国王,国王手执宝剑,教皇手握权杖,一左一右,坐在同一权力宝座之上。很明显,这反映了他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利用的关系。4.1073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继任后颁布敕令:罗马天主教会系由上帝独立建立,只有教皇才能任命和废黜主教,如果有人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教廷将不予承认。这说明在中世纪的欧洲()A.教权高于王权 B.王权与教权平等C.王权高于教权 D.王

16、权与教权互不干涉答案A解析注意历史阶段特征在解题中的应用。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从世俗界接受主教的职位不能得到教廷的承认,这恰恰符合中世纪的欧洲教权高于王权的特点。5.观察下图,在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很多这种“异端”裁判所,主要是为了()A.维持社会稳定 B.压制各国王权C.维护教会权威 D.打击各种犯罪答案C解析“异端”裁判所的职责是审判并镇压“异端”,压制同教会说教不符的学说和思想,以维护教会权威。6.恩格斯在评价14世纪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威克里夫的宗教主张时说,他是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他主要追求的是“廉价的教会”。恩格斯称威克里夫为“城市异教的著名代表”,主要是因为其主张代表了()A.城市教会的

17、利益B.城市贵族和市民的利益C.资产阶级的利益D.英国国王的利益答案B解析威克里夫主张宗教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和教士,宗教教规及仪式完全没有必要,这实际上代表了城市贵族和部分市民不满教会掠夺,要求发展工商业的需要。能力提升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联合为一个巨大的政治体系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最后,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约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材料二16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使得互不了解的各国人民突

18、然接近起来,并且通过新的共同信仰,紧密联合在一起。维登堡大学教授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系统阐发了宗教改革的主张,得到大多数师生的支持。该大学的自由教育吸引了布鲁诺前往。卡尔文在巴黎大学接受过严格的思想训练,他的基督教原理被认为是16世纪最有学术价值和最严谨的宗教著作。他创办了日内瓦学院,毕业的传教士被派往荷兰、英国等地;他的宗教改革主张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卡尔文教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大学对推动宗教改革

19、所起的作用。答案(1)16世纪,天主教会是阻碍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天主教会神化了教权,迫使世俗王权屈从于教权,以维护其封建统治;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等级制度;天主教会是重要的封建势力。要推翻教会的特权地位,推动社会进步,必须进行宗教改革。(2)欧洲大学影响并推动着宗教改革。大学教授凭借丰富的宗教知识,掀起宗教改革运动;大学教育有利于形成严谨的宗教改革理论;大学之间对宗教改革的论争,改变了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宰地位,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大学教育推动了欧洲各地宗教改革的发展,对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封建制度的巨大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教阶制”“它本身就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