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渔 父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正确理解文章;2.通过对话分析感知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3.品评文本,对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和人生观。教学重难点对渔父和屈原的对话进行分析,从而深刻感知人物形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学习目标。2.介绍关于屈原的文化常识,导入新课。二、正音释字,读懂文章1.一读课文,要求既要读得准确,又要读得流畅,还要尽量读出感情。读完后纠正字音。2.请翻译较好的学生展示译文,朗读并解说难点。老师点评与纠正。三、分析对话,感知人物1.问题:这篇课文写了哪些人?主要写的是谁?是通过什么来写他们的形象的?明确:渔父、屈原,还有众人(世人),
2、圣人。主要写的是屈原和渔父。文章通过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来写人物形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语言描写,通过渔父和屈原的对话来写人物。2.问题:文中对话有几处?投影对话 对话,补充“对话”,指出结尾文字实写渔父飘然隐去,虚写屈原葬身汨罗,是生死抉择的行动“对话”。3.通过对话,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对话:请学生概述内容。分析渔父的话:补充“三闾大夫”资料: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掌管屈、景、昭三大姓的宗族事务。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屈原列传)让学生从渔父话中体会屈原形象的巨变:从
3、才能出众、踌躇满志的屈原到形销骨立、穷途末路的屈原。重点分析“何故至于斯”,指出“斯”字的三种解释“这个地方”,对应上文“游于江潭,行吟泽畔”;“这个模样”,对应上文“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步田地”,对应下文“是以见放”。潜台词:不必至于斯。分析屈原的话:指出众人浊醉,我独清醒。这里的“众人”是古今异义词,指“一般人”(师说中“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不是泛指楚国所有的人,而是有所特指,指楚国国内围绕在楚怀王周围的那些小人或庸人,影响屈原“美政”理想实现的人,此处应是屈原的愤激之词。关键词概括:渔父:惊问 屈原:清醒 众人:浊醉(2)分析对话请学生概述内容。分析渔父的话:指出三层含义
4、:第一层,渔父劝屈原应该像圣人(通达事理的人)那样不滞于物、随遇而安,第二层,渔父劝屈原应该像众人那样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表现中国的“染缸文化”;第三层,渔父责备屈原“深思高举”,思考和行为举止都异于常人,如同另类,结果使自己被放逐,可以说指责非常犀利也很现实。分析屈原的话,两个比喻,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绝不同流合污的态度;两个反问,表明自己不惜牺牲生命也要坚持高洁的理想,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淤泥而不染”、持察察之身、守皓皓之志的伟大人格。“染”与“不染”,表现出激烈的思想交锋。关键词概括:渔父:劝责 屈原:高洁 众人:随波逐流 同流合污(3)分析对话如何理解“沧浪歌”?(学生齐读、
5、讨论)解读渔父的“沧浪歌”,指出沧浪之水的“清”与“浊”分别喻指世道的清明与黑暗。缨:系帽的带子,联系“簪缨”一词,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这里指“做官”。深入指出“沧浪歌”是解读渔父的心灵密码,也是中国儒家文化为人处世精髓所在: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渔父在世道的“清浊”之间追求一种心灵的自由。请学生小结渔父的形象:隐去。(道不同不相为谋)形象特点:随遇而安,豁达超然,高蹈遁世。请学生小结屈原的形象:殉道(献身)。“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引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作赞。教师指出渔父形象的作用:线索作用,对屈原形象的对比和衬托作用。当这个视祖国命运高于一切、美政
6、理想高于一切、高洁品行高于一切的屈原勇敢而决绝地走向汨罗,他或许没有想到,他在走向死亡的同时,也走向了永恒,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辉煌的背影,影响了无数后来的志士仁人。屈原投身汨罗,千载之后仍有知音。后人评价:资料投影“屈原自杀,不是为了个人的失败,而是为了他不忍看见楚国之日趋覆亡之途。”(施蛰存)明确后人对他的理解。资料投影:“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余光中)明确后人为之敬仰。聆听歌曲屈原(蔡琴演唱)片段,资料投影歌词:笑傲人世是一份何等的情怀/众醉独醒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悠悠的江水诠释着亘古以来的萧条凄凉/取代水中你的惆怅,是岸上我
7、独自徘徊/龙舟的喧哗划出波波水纹/追思掠过江面片刻又将遗忘/也许你将年年享受五月的粽香/也许能带着另一次际遇,看一看江上的阳光。明确后人对他赞叹不已,也感怀不已。二读课文,带着对屈原的崇敬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四、深入思考,品评人物渔父文章虽然不长,但每一字每一句意味深长,耐人寻味,需要我们深入细部进行体味,并通过合作讨论得出深刻的见解。讨论1.对屈原被放逐的原因,文中屈原和渔父的表述各不相同。屈原认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渔父认为“自令放为”,你怎么看?明确:屈原从理想实现的角度去思考,认为自己的“美政”理想不能实现和个人的不幸遭遇是时代的悲剧,将自己的不幸和国家的衰亡、世
8、人的麻木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渔父则更多从生存遭遇的角度去思考,认为屈原不必自寻烦恼,完全可以做出更明智的选择,表现了明哲保身的生存智慧。这体现了两人理想观和处世态度的差异,正是这差异使他们的生死抉择如此不同,一个向死,一个向生。讨论2. 虽然渔父和屈原对“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重大命题的抉择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有没有相似之处?明确:屈原和渔父同样面临浊与醉的客观现实世界,同样都对社会有清醒的认识而无能为力,同样没有选择随波逐流,与众人共同混世。屈原,壮烈的死,以死明志,表现不屈的气节、殉道的精神;渔父,超然的活,以隐守志,表现自由的灵魂。他们都从内心深处作出了对人生极度负责的抉
9、择,以此提升了他们生命的价值,这两种情怀构成了中华民族深沉饱满的精神财富,源远流长,至今不息。他们的选择都影响了许许多多后来人,各有各的追随者。文天祥,史可法,谭嗣同等等追随屈原的足迹,可以说都为了国家而放弃了个人的幸福,为了理想大义而献身;渔父的隐者思想中体现的道家思想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苏轼、柳宗元等人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他们或渴望“侣鱼虾而友麋鹿”,或渴望“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当然,这两个人物虽然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渔父令人亲近,屈原令人敬仰。渔父的选择虽然明智,却有时代局限性。在国家或民族危亡之际,如果大家都学渔父隐于山水之间,那么未免有些冷漠、自私。而屈原的选择所代表的舍
10、生取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洁身自好的美好品格却永远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旋律,释放着正能量。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资料投影:“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屈原正是“中国的脊梁”的代表。结束语: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呢?最近热映的电影星际穿越或许给了我们一个答案。影片中布伦特博士吟出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的诗句“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死亡)”。这句话告诉我们,既要无畏死亡,坦然面对生命的“良夜”,又要珍爱生命,不“温和地”、勇敢地与生命抗争,享受生活的每一天。三读课文,要求读得感情饱满酣畅。五、课后习题写一篇随笔,谈谈你学完这篇课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