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3.2 醛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4377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3.2 醛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3.2 醛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3.2 醛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3.2 醛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3.2 醛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第二节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但是不属于醛的是()解析:醛的结构为RCHO,其中R为H或烃基,A项物质不含CHO,B、C、D项中含CHO,但B项物质CHO连接的不是H或烃基,所以B项为正确答案。答案:B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乙醛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 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C. 醛类既能被氧化为羧酸,又能被还原为醇D. 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醛和乙醇,消耗氧气的质量相等解析:乙醛的结构式为,其中CH3的四个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分子中含有醛基的有机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而含有醛基的物质除了醛外,还有甲酸及其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

2、等,这些物质并不是醛类物质;CHO在一定条件下既可被氧化为COOH,也可被还原为CH2OH;由于乙醛与乙醇含有相同的C、O原子,但H原子数不同,因而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醛,乙醇消耗O2的质量比乙醛的多。答案:C3. 为了鉴别己烯、甲苯和丙醛,可以使用下列试剂组的是()A. 新制Cu(OH)2悬浊液与溴水B. KMnO4酸性溶液和溴水C. 银氨溶液及KMnO4酸性溶液D. 新制Cu(OH)2悬浊液与银氨溶液解析:鉴别物质,需要反应时现象不同。见下表:己烯甲苯丙醛新制Cu(OH)2悬浊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红色沉淀溴水褪色分层,上层是红棕色,下层接近无色褪色KMnO4酸性溶液褪色褪色褪色银

3、氨溶液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银镜反应从表中现象可以看出A选项符合要求。答案:A4. 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 16%B. 37%C. 48%D. 无法计算解析:甲醛CH2O、乙醛C2H4O、丙醛C3H6O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n(C)n(H)12,m(C)m(H)61,w(O)19%69%37%。答案:B5. 一氧化碳、烯烃和氢能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称羰基的合成,如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CH3CH2CHO。则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得到的醛共有()A. 2种B. 3种 C. 4种D. 5种解析:由题意可知,由C

4、H2=CH2可制得CH3CH2CHO,则由丁烯可制得C4H9CHO,因C4H9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故C4H9CHO也有四种同分异构体。答案:C6. 某有机化合物X,经过下列变化后可在一定条件下得到乙酸乙酯。则有机物X是()A. C2H5OHB. C2H4C. CH3CHOD. CH3COOH解析:由图示可知X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因此属于醛。答案:C7. 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五种反应的是()解析:本题需弄清所学官能团Cl、OH、CHO的主要性质,选项A、C、D含有CHO,能发生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选项A、B含有OH,能发生取代、消去、氧化等反应;选项C还含有CH

5、=CH,能发生加成、氧化等反应;选项D中含有Cl,能发生取代反应,因其邻位碳原子上无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当然选项D中含有 (酮基),也能发生加成反应,综上所述,仅有选项A能发生题设的五种反应。答案:A8. 已知两个醛分子在NaOH溶液作用下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生成一种羟基醛:乙醛与丙醛在NaOH溶液中最多可以形成多少种羟基醛()A. 1种 B. 2种C. 3种 D. 4种解析:乙醛、丙醛在NaOH溶液中发生自身加成可以有乙醛与乙醛、丙醛与丙醛、乙醛与丙醛(乙醛中打开C=O)或丙醛与乙醛(丙醛中打开C=O),共4种。答案:D9. 某学生做乙醛的还原性实验时(如图),加热至沸腾,未观察到红

6、色沉淀,分析其原因可能是()A. 乙醛量不够B. 烧碱量不够C. 硫酸铜量不够 D. 加热时间短解析:乙醛还原氢氧化铜的实验要求在碱性环境中进行,而题中所给NaOH的量不足。硫酸铜过量时,其水解会使溶液呈酸性,导致实验失败。答案:B10. 某饱和一元醇和饱和一元醛的混合物共3 g,跟足量的银氨溶液完全反应后,可还原出16.2 g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醛一定是甲醛B. 此醛可能是乙醛C. 混合物中二者的质量比是13D. 不可能有此种醛解析: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通过计算判断物质的种类,特别注重考查甲醛的特殊结构。n(Ag)0.15 mol由RCHO2Ag得:n(RCHO

7、)0.075 mol如是乙醛则质量为0.075 mol44 gmol13.3 g3 g所以只可能是甲醛:HCHO4Agm(HCHO)30 gmol11.125 g。答案:A11. 香兰素是重要的香料之一,它可由丁香酚经多步反应合成。有关上述两种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1 mol丁香酚只能与1 mol Br2反应B. 丁香酚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C. 1 mol香兰素最多能与3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D. 香兰素能够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解析:丁香酚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所以与Br2发生反应时,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可以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可以与Br2发生加成反应

8、,所以1 mol丁香酚可以与2 mol Br2发生反应;丁香酚中的酚羟基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A、B错;香兰素分子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醛基,1 mol香兰素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香兰素中的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所以D正确。答案:D12. 肉桂醛是一种实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8A、B可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B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是醛基、碳碳双键 A、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A能发生银镜反应A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只有解

9、析: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26,错;A、B都能被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氧化,现象相同,错;B中含氧官能团只有醛基,错。答案:B二、非选择题1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乙醛溶液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分析乙醛的结构和性质,同学们认为溴水褪色的原因有三种可能(请补充完整):溴在不饱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溴与甲基上的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_。为确定此反应的机理,同学们作了如下探究:(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上述第_种可能被排除。(2)有同学提出通过检测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作进一步验证,就可确定该反应究竟是何种反应原理。此方案是否可行?_,理由是_。(3)若反应物Br2与生成物Br的物

10、质的量之比是12,则乙醛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乙醛具有还原性,被溴水氧化(1)(2)不可行反应都有酸生成(3)CH3CHOBr2H2OCH3COOH2HBr14. 如图所示,a中放置附着氧化铜粉末的石棉绒,向a中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观察到石棉绒上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固态物质,同时c处的U型管中有无色液体生成(假设X气体全部反应,各处反应均完全)。(1)X可能是_(填序号)。A. H2B. COC. H2和COD. CH3CH2OH蒸气(2)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c处液体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_,检验该物质的操作步骤是_,其现象为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本题综

11、合考查了H2、CO、CH3CH2OH和CH3CHO等物质的还原性。H2、CO和CH3CH2OH蒸气都可以使a中的黑色粉末(氧化铜)变成红色物质(铜)。但H2和CO被氧化后的产物分别是H2O和CO2,它们在通过碱石灰后均被吸收,c处的U型管中不会有无色液体生成。因此,X只能是CH3CH2OH蒸气,c处的U型管中的无色液体为CH3CHO。CH3CHO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被银氨溶液或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利用这两个反应可检验乙醛的存在。答案:(1)D(2)CH3CH2OHCuOCH3CHOCuH2O(3)CH3CHO取少量c处的液体于试管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H3

12、CHO2Cu(OH)2CH3COOHCu2O2H2O(或用银镜反应) (1)该反应的生成物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_(填序号)。银镜反应酯化反应还原反应(2)某氯代烃A的分子式为C6H11Cl,它可以发生如下转化:结构分析表明E分子中含有两个甲基且没有支链。试回答:有关C的说法正确的是_。a. 分子式为C6H10O2b. C属于醛类,且1 mol C与足量的新制Cu(OH)2反应可得4 mol Cu2Oc. C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d. 由D催化氧化可以得到C写出下列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AB:_,_;DE:_,_。解析:(1)按题给信息知,当双键碳原子上连

13、有氢原子时,能在Zn、H2O存在下被O3氧化得到醛。醛的官能团是醛基,醛能发生银镜反应和还原反应(如与H2加成),但不能发生酯化反应。(2)根据有机物AE的相互转化图可知,A为卤代烃,B为烯烃,C为醛,D为醇,则E为乙酸酯。由E的分子式C10H18O4可推知其分子中应含有2个、2个CH3、残基为C6H12,只有构成(CH2)6才能得出符合题意的E,则E的结构简式是答案:(1)醛基(2)acd2CH3COOHHO(CH2)6OHCH3COO(CH2)6OOCCH32H2O酯化反应16. 实验室可利用甲醇、空气和铜制备甲醛。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沸点/水溶性甲醇65混溶甲醛21混溶如图是

14、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试回答:(1)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A管的X是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C中应装的试剂是_。(4)在仪器组装完成后,加试剂前都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添加药品后,如何检验(乙)装置的气密性?_。(5)两种装置中都需加热的仪器是_(填“A”、“B”或“C”),加热的方式分别为_。实验完成时,都应先停止对_(填“A”、“B”或“C”)的加热,再_。实验完成时,先打开D处气球的铁夹,再撤去酒精灯,打开铁夹的目的是_,其工作

15、原理为_。(6)你认为哪套装置好?_(填“甲”或“乙”),理由是_。解析:在解答本题时,应前后通读,使得后面的为前面“服务”的内容能够提炼出来(如A试管的加热问题、C和D的作用等),从而能更好地答题。(1)根据题目所给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可以知道利用Cu或CuO来催化反应,所以直接用气体(空气或氧气)在铜丝的催化下反应(这时只好水浴加热),用(甲)装置;也可以间接用CuO作氧化剂,同时催化反应,用(乙)装置。由于(甲)装置反应时,气体与甲醇接触充分,生成的甲醛浓度大,(甲)装置比(乙)装置好。答案:(1)空气(或氧气)2CH3OHO22HCHO2H2O(2)CuO CH3OHCuOHCHOH2OCu(3)H2O(4)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口伸入水中,手握试管A,若试管C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5)ABA水浴加热,B酒精灯加热B撤出C中导管防止倒吸气球内空气进入反应装置,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6)甲 制得的甲醛溶液浓度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 > 选修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