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世说新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四)(文海拾珠)(解析版) 2020年中考语文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3219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1章 《世说新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四)(文海拾珠)(解析版) 2020年中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01章 《世说新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四)(文海拾珠)(解析版) 2020年中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01章 《世说新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四)(文海拾珠)(解析版) 2020年中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01章 《世说新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四)(文海拾珠)(解析版) 2020年中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01章 《世说新语》-中学教材之国学拾粹(初中版)(四)(文海拾珠)(解析版) 2020年中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主要内容世说新语的内容主要是记述自东汉至魏晋文人名士的言行,尤重于晋。所记事情,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精神风貌为主。书中表彰了一些孝子、贤妻、良母、廉吏的事迹,也揭露和讽刺了士族中某些人物贪残、酷虐、吝啬、虚伪的行径,体现了一些基本的评价准则。但就全书来说,并不以宣扬教化、激励事功为目的。对人物的褒贬,也不持狭隘单一的标准,而是以人为本体,对人的行为给予宽泛的认可。高尚的品行,超逸的气度,豁达的胸怀,出众的仪态,机智的谈吐,或勉力国事,或忘情山水,或豪爽放达,或谨严庄重,都是作者所肯定的。即或忿狷轻躁、狡诈假谲、调笑诋毁,亦非不可有。从而也反映出士族阶层的多方面的生活面貌和他们的思想情趣。尽管士族

2、的实际生活,不可能如他们宣称的那样高逸超脱,但作为理想的典范,乃是要求摆脱世俗利害得失、荣辱毁誉,使个性得到自由发扬,精神得到升华。这种文化特征,在世说新语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世说新语按照类书的形式编排,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以类相从。其中,上卷四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十三门都是正面的褒扬。至于下卷二十三门,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的褒扬之意比较明显,如容止、自新、贤媛。有的看似有贬意,如任诞、简傲、俭啬、忿狷、溺惑,但也不尽然。有的确是贬责,如“谗险”中的四条,以及“汰侈”中的一些条目。也有许多条目只是写某种真情的

3、流露,并无所谓褒贬。既是真情的流露,也是一种风流的表现,所以编撰者也津津有味地加以叙述。世说新语中还有一些记载暴露了晋司马氏统治的黑暗恐怖和豪门士族穷奢极欲的生活,如汰侈篇中记载的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情形等。但总而言之,编撰者只是将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采集来汇编成书,态度是比较客观宽容的。主题思想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可以说是一部魏晋风流的故事集,也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按照冯友兰先生的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构成真风流有四个条件:玄心、洞见、妙赏、深情。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士族阶级的精神面貌与生活方

4、式。世说新语的大部分篇幅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士族名士风流自赏的情态。他们崇尚“自然”,主张适意而行,不受任何拘束,能欣赏山水的清音,喜怒忧惧不形于色,讲究仪容修饰,神态超逸,注意语言的“机警锋芒”与简约有味,好尚服药饮酒等,这些都是构成魏晋风流的内容。典型人物世说新语涉及到的各类人物一千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史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

5、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以下试举几例:1语言机警型达人名士必须思维敏捷、应答爽利、言辞隽永而意味深长,哲理精微而内容丰富。言语成为当时审视士人才华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如孔融,年仅十岁就凭借自己的聪明与机智见到了“时有盛名”的李元礼并巧妙回答了他的诘问;同时他对陈韪的反讽可谓高妙至极,颇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味,令人拍案叫绝。排调篇载,谢安始隐东山,后出仕为桓公司马,有人赠桓公药草远志,桓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郝隆便借机讥讽谢说:“此甚易解: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郝隆巧妙地借药名对谢安进行了讽刺,同时也表现出当时人对隐逸的推崇,士族即使身担要职,也要“不以

6、物务婴心”,做个“朝隐”名士。2任性放达式“狂人”魏晋名士大多追求潇洒自如、任情恣性的生活情趣,不愿被名教束缚。刘伶纵酒放达,脱光衣服待在屋里。别人见了不解,他却说:“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入我裈中?”(任诞)阮籍于母丧中仍饮酒食肉,司吏何曾认为这是有违风教的,并建议晋文王将其流放海外,而“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任诞)。王子猷大雪之夜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连夜冒雪赶去拜访,但刚到戴门前又折回家。外人奇之,王子猷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任诞)可见他们行事完全是凭兴之所至,不考虑外界因素。他们的举动都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这种任由情兴,不拘矩度,自由放达,正

7、是当时人所推崇的。3隐忍自控的高手除了乘兴任性之外,魏晋名士还讲究“雅量”,要做到深藏不露,喜怒不形于色。世说新语雅量中记载的故事就大写名士的雍容豁达。顾雍在群僚围观下棋的时候,突然得到丧子的噩耗,居然神色自若,继续下棋,同时用指甲拼命地掐手掌,以至流血染红了坐褥。一代名士嵇康在临刑之前,“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东晋与前秦淝水鏖战,力量悬殊,情势危急,国之兴亡,家之存绝,都在此一举。但当谢玄大败前秦的消息传来,正在与人下棋的谢安竟然是“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表现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因为临大事而有静气,才是超脱的风度。

8、4刚正不阿的义士简傲方正规箴等篇都记载了一些不阿附权势的人物。简傲篇载,钟会往访嵇康,“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一言。锺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锺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魏晋易代之际,政治险恶,士族中人即使不是趋附司马氏,也要竭力韬晦,全身远害。嵇康却敢于对司马氏的心腹锺会直言相讥,表现了他锋芒外露的性格。又如方正篇载王敦兄王含作庐江郡,贪污狼藉,敦护其兄,于众坐称其兄“在郡定佳”,当时的庐江人士都附和称赞,主簿何充却正色说:“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以致使“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5丰神俊朗的俊杰对某些优异人物仪表风采的关注,是因为这里

9、蕴涵着令人羡慕的人格修养。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曰:“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容止)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容止篇记时人对王羲之的评价:“飘若游云,矫若惊龙”,叹王恭“濯濯如春月柳”等等,不一而足。6性格不一的女性形象世说新语中所写的上层妇女,往往也有个性有情趣,不是一味地温顺贤惠。如贤媛篇载,谢道韫不满丈夫王凝之,回娘家对叔父谢安大发牢骚:“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假谲篇载,东晋名将温峤诈称为从姑刘氏之女作媒,自己却把她娶回了家,“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

10、疑是老奴,果如所卜!”温峤一时豪杰,又狡诈得有趣,所以新娘又高兴又好笑,她的放肆直言,爽朗之语如闻。艺术成就世说新语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这可视作本书在艺术上的总特征。世说新语中写了如此多的人物形象,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栩栩如生、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十六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

11、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到风浪,谢安“貌闲意说”,镇静从容,孙绰等人却“色并遽”“喧动不坐”,显示出谢安临危若安的“雅量”。世说新语虽然没有虚构,但却是有所提炼的,这番提炼就是小说的写作艺术。世说新语还善于把记言与记事结合起来,这也是世说新语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如雅量篇描写晋孝武帝见到彗星后的心情,他深夜入园对着星空举杯祝酒说:“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何时有万岁天子!”此言此行把他在见到彗星后故作达观的心理完全表露了出来。又如贤媛篇记李势妹在南康公主威胁之下所表现的神态和对话,反映了一个妇女不忘故国的悲痛心情。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12、透出种种机智和幽默。叙事语言能抓住关键,三言两语就把故事讲得清楚明白。人物语言的设计则符合人物的身份与个性,“克复神州”符合王导这位东晋三朝元老的身份,而“自杀伊家人,预卿何事”则只有生性残忍的王敦才可能出口。正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枕流漱石、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世说新语的文字,简洁隽永,笔调含蓄委婉。它没有过多的铺叙和描写,更绝少夸张之语。寥寥几笔,即能勾画出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这是因为作者采取了以貌取神的手法,删落枝叶,通过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出人物的性

13、格和精神面貌,抓住人物本身最有特征、最富意味的动作和语言,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它所记载的人物语言,大多是活的口语,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温峤娶妇条,写新妇的神态、口吻,活脱欲出。人的精神风貌、感情活动,本是微妙而难以捉摸的,渲染、描叙、说明,往往似有所得,而失之已多。相反,仅仅以简单的文字再现人物自身的活动,却可能得其神韵,作者对此道理拿捏准确。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世说新语对后代的影响最大,续书仿作蜂出。唐代王方庆的续世说新语、宋代王谠的唐语林、孔平仲的续世说、明代何良俊的何氏语林、清代吴肃公的明语林等,都是对世说新语的仿效之作。直到民国初年,还有易宗夔作新世说。同时,世说新语还给

14、后世的小说、戏曲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三国演义中的“望梅止渴”“七步成诗”等情节皆取自此书;“谢女咏雪”“子猷访戴”等故事,也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而“周处除三害”“弥衡击鼓骂曹”等戏曲,更是根据此书所记敷衍而来,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世说新语的编撰者刘义庆,生于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卒于宋文帝元嘉二十一年(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他是刘宋王朝的宗室,宋武帝刘裕的侄子,原为长沙王刘道邻次子,后出继给临川王刘道规。永初元年,袭封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谥康王,宋书南史有传。他尊崇儒学,晚年好佛,宋书刘道规传所附刘义庆传载其“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

15、,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世说新语可能就是他和手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庆本人。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七年级上册,选自世说新语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6、七年级上册,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选自世说新语咏雪)【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徐孺子赏月)1两篇文章各讲述了怎样的故事?2下列对文中语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一会儿雪大了。B公欣然曰:谢太傅高兴地说。C尝月下戏:曾经在月下唱戏。D必不明:一定看不见。3两篇

17、文中孩子们有什么共同点?4你认为徐孺子的“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好在哪里?5请你也像文中的孩子们一样,对某样事物做一个形象的比喻。【答案】1第一篇:谢家雪日聚会,儿女咏雪,谢公高兴大笑。第二篇:徐孺子月夜玩耍时,巧妙回答别人有关月亮的问话。 学#2C3都很聪明,比喻精美恰当。4把月亮中有物比作眼睛里有瞳仁,恰当生动地指出了某些事物存在的重要性。5答案示例:清晨,树林里鸟儿就像是百唱不厌的歌唱家,给大自然带来欢乐。点晴:试题考查对重点文言词语的理解。平时要注意积累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以及特殊词语的特定含义。平时要分类归纳积累,解题时,才能做到正确解答。3本题考查对文章

18、内容的理解及写作手法。第一篇文章写“谢家雪日聚会”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聪颖;第二篇文章写徐孺子巧妙回答问题,更体现其聪明智慧。另外,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解答时把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分析即可。 学【参考译文】【甲】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的人谈论诗文。一会儿,雪下得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比较。”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太傅高兴地笑了。这就是谢太傅大哥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乙】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让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会

19、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如同人眼中有瞳孔,没有它,眼睛就不明亮。”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

20、,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陈元方候袁公)【注】候:拜访、问候。称:称赞、赞许。履行:实践、做。绥: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法:效法。师:学习。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2)尊君在不不:(3)元方入门不顾顾:(4)下车引之引:7下列各句中“之”字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又数刀毙之。C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与人期行,相委而去。9袁公两问绵里藏针,颇有学问,但元

21、方两答精彩纷呈,请你说说元方第二答的巧妙之处。10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怎样评价元方这个孩子?【答案】6(1)约定。(2)不在,与“在”相对。(3)转头看。(4)拉,牵拉。7B8(陈太丘)与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9借用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10(1)机智、聪明,头脑灵活、能言善辩(2)守信、明礼、为人处世得体(意近即可)【解析】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8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文翻译的

22、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文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本题中翻译此句时,注意“期”是“约定”的意思,“委”是“放弃”的意思,“去”是“离开”的意思。翻译时,还要补出主语“陈太丘”,同时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翻译的流畅性。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先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人物的具体描写来分析元方的回答体现的巧妙之处。如:本文主要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其答话技巧的。面对袁公的咄人之词,陈元方巧用“典故”,表明“父亲和袁公不好互相仿效,各有特色”,

23、这样的回答,既体现了本人善辩的才能,又能尊重袁公,同时还顾全了父亲的面子。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中围绕这个人写的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本题中根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分析出其是一个“守信、明礼”的人;根据“用典故巧妙地回答了袁公”分析出他是一个“机智、聪明、善辩”的人。 学【参考译文】【乙】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

24、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心安理得地做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没有学孔子,孔子也没有学周公。”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25、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注】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奕世:几代。踧踖(c j):恭敬而不安的样子。11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父到洛(洛阳)B为司隶校尉(担任)C既通,前坐(以后)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12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是仆

26、与君奕世为通好也。(2)人以其语语之。(3)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4陈韪感到“大踧踖”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1D12D13(1)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2)别人就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3)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14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解析】【参考译文】孔文举十岁时,随他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有很大的名望,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必须是才子、名流和内外亲属,才让通报。孔文举来到他家,对掌门官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举回答道:“古

27、时候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就是老世交了。”李元礼和宾客们无不赞赏他的聪明过人。太中大夫陈韪来得晚一些,别人就把孔文举的话告诉了他,陈韪说:“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了未必出众。”文举应声说:“您小时候,想必是很聪明的了。”陈韪听了,感到很难为情。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明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可谓确评。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此处略举几例供学生积累。1难兄难弟语出世说新语德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原意比喻兄弟都非常好。今多指彼此曾共患难的人;也指彼此处于同样困难境地的人。2咄咄怪事语出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3一往情深语出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形容对人或事物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向往而不能克制。4卿卿我我语出世说新语惑溺:“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5拾人牙慧语出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