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2060 上传时间:2019-10-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 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的体现,故A错误;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是元素周期律的体现,故B错误;C.结构决定性质,则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故C正确;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周期律的体现,故D错误;答案:C【点睛】元素的性质随着核

2、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规律,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2.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 稀有气体元素【答案】B【解析】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往往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常用来制作半导体材料,所以答案选B。3. 下列关于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B. 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C. 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D. 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

3、所在的周期数【答案】D【解析】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故A错误;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B错误;C、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A族元素除氟元素外其它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故C错误;D、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获得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层不变,元素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所以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故D正确;故选D。4.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B.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 P、S、Cl最

4、高正价依次升高D. Li、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逐渐增多,A正确;B、N、O、F是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错误;C、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为+5、+6、+7,逐渐升高,C正确;D、D、Li、Na、K、Rb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的金属性依次增强,D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5.下列物质中,有极性共价键的是( )A. 单质碘B. 氯化镁C. 溴化钾D. 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

5、价键是极性键,则A、碘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A错误;B、氯化镁中只有离子键,B错误;C。溴化钾中只有离子键,C错误;D、水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正确,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键判断【名师点晴】掌握化学键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一般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容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容易形成共价键,如果是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由不同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是极性键,解答时注意灵活应用。6.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B. 化学键可以使离子相结合,也可以使原子相结合C. 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产物

6、分子中化学键形成D. 非极性键不是化学键【答案】D【解析】A化学键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A正确;B形成化学键的微粒可能是离子也可能是原子但不能是分子,B正确;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C正确;D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都是共价键,化学键包含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D错误;答案选D。7.下列关于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位于周期表中第4周期B. 氢氧化铷是弱碱C. 在钠、钾、铷三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D. 硝酸铷是离子化合物【答案】D【解析】【详解】A.Rb位于第五周期第IA族,在K元素的下方,故A错误;B.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R

7、b的金属性大于K,KOH是强碱,则RbOH也是强碱,故B错误;C.碱金属元素中,单质的熔点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在钠、钾、铷中,铷的熔点最低,故C错误;D.硝酸铷属于盐类,是由Rb+和NO3-构成的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答案:D8.下列实验中,不能观察到明显变化的是( )A. 把一段打磨过的镁带放入少量冷水中B. 把Cl2通入FeCl2溶液中C. 把绿豆大的钾投入水中D. 把溴水滴加到KI淀粉溶液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因镁与冷水反应比较缓慢,现象不明显,故A正确;B、因Cl2与FeCl2溶液反应:Cl2+2FeCl2=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现象明显,故B错误

8、;C、因钾与水剧烈反应:2K+2H2O=2KOH+H2,钾迅速熔化成一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有火焰产生,现象明显,故C错误;D、因单质溴与KI溶液反应:Br2+2KI=I2+2KBr,I2遇淀粉变蓝,现象明显,故D错误;故选A。考点:考查了镁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的相关知识。9.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D. 单质的氧化性按X

9、、Y、Z的顺序增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非金属性XYZ。非金属性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B.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C.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D. 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答案】C【解析】【详解】A.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收能量,成键释放能量,因此必然伴随发生能量变化,A正确;B.化

10、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就是由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引起的,B正确;C.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越多,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越多,因此与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有关,C错误;D.化学反应中的过程就是由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断键和成键都有能量变化,因此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之一,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C。11.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 kPa时,1 molC(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的热能。据此,试判断在100 kPa压强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1 mol C(石墨)比1 mol C(金刚石)的总能量高D. 金

11、刚石和石墨为同位素【答案】A【解析】【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说明石墨的总能量低于金刚石所具有的总能量,石墨较稳定,A正确;B、能量越低的物质越稳定,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错误;C、在100kPa时,1mo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kJ的热能,因此1molC(石墨)比1molC(金刚石)的总能量低,C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二者互为同素异形体,D错误。答案选A。12.对于100mL 1mol/L盐酸与锌粒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升高温度;改用

12、100mL 3mol/L盐酸;多用300mL 1mol/L盐酸;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增大反应速率,可增大固体表面积、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加入催化剂或形成原电池反应等。【详解】适当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改用100mL 3molL1盐酸,酸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多用300mL 1molL1盐酸,酸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用等量锌粉代替锌粒,增大固体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故选:B。13.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

13、成保护层B. 白铁(含锌)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C. 红热的铁丝与水接触表面形成的保护层D. 铁与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ZnSO4溶液时,可使反应加速【答案】B【解析】【详解】A.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电极,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铝和氧气直接接触发生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故A错误;B.铁、锌和合适的电解质溶液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能构成原电池,发生的反应为原电池反应,锌为负极,被腐蚀,铁为正极被保护,故B正确;C.没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红热的铁丝和水反应生成黑色的Fe3O4,同时生成H2,故C错误;D.铁与H2SO4反应时,加入少量ZnSO4溶液时,由于铁

14、不能置换出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没有原电池反应,故D错误;答案:B【点睛】原电池形成的必要条件: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形成闭合回路。14.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数据是A. v(A)0.5 molL1s1B. v(B)0.3 molL1s1C. v(C)0.8 molL1s1D. v(D)1.0 molL1s1【答案】B【解析】【详解】在相同条件下,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要比较反应速率,要转化为同一种物质表示,均用反应物B表示。A将反应物A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反

15、应B表示,v(B)=0.25molL1s1;Bv(B)0.3 molL1s1;C将反应物C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反应B表示,v(B)0.27molL1s1;D将反应物D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为用反应B表示,v(B)=0.25molL1s1;可知B项中反应物B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本题答案选B。15. 下列每组的三种物质中,两边的固体均有导线连接,插入中间的液体中,其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A. Zn | H2SO4(稀) | CB. Cu | 酒精 | AgC. Zn | CCl4 | CuD. Fe | H2SO4(稀) | Fe【答案】A【解析】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

16、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解:A、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所以能组成原电池,故A正确B、乙醇是非电解质,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四氯化碳是非电解质,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两电极活泼性相同,故D错误故选A16.在2L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 2NH3,经一段时间后NH3的物质的量增加了2.4 mol,这段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 /(Ls),则这段时间为( )A. 6 sB. 4 sC. 3 sD. 2 s【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一可逆反应中

17、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v(NH3)=v(H2)=0.6mol/(Ls)=0.4mol/(Ls),反应速率=,所以反应时间=3s,故选C。考点:考查了反应速率的有关计算的相关知识。17.工业生产硫酸时,其中一步反应是2SO2 + O2 2S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增大氧气的浓度可提高反应速率B. 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速率C. 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D. 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都为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增大氧气的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目增加,反应速率增大,A正确;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B正确;C加入催化剂,

18、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反应速率增大,C正确;D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应反应没有停止,速率不为零,D错误,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名师点晴】该题难度不大,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点是平衡状态的理解,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平衡状态具有逆、等、动、定、变等特点。18.下列气体的主要成分不是甲烷的是( )A. 沼气B. 天然气C. 煤气D. 坑道气【答案】C【解析】煤气主要成分是氢气和C

19、O,所以C正确,其余主要成分都是甲烷。答案选C。19.将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混合后,在漫射光的照射下充分反应,生成物中物质的量最大的是 ( )A. CH3ClB. CH2Cl2C. CCl4D. HCl【答案】D【解析】【分析】甲烷分子中4个H均可被取代,甲烷第一步取代生成等量的HCl和一氯甲烷,在后续的取代中氯代甲烷总的物质的量不变,而HCl不断增多,因此其物质的量在生成物中最大。【详解】甲烷分子中4个H均可被取代,甲烷在发生取代反应时,除了生成有机物之外,还有氯化氢生成,且有几个氢原子被取代,就生成几分子氯化氢,所以氯化氢的量最多。故选:D。20.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

20、H溶液为电解质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气通入正极,氧气通入负极B. 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不能达到100%C. 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 2H2OD. 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氢气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是负极。氧气化学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是正极。故错。故选A。考点:燃料电池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燃料电池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熟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21.鉴别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三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将它们分别(

21、)A. 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的石灰水B. 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C. 点燃,先后罩上干燥的冷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D. 点燃后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通入溴水【答案】C【解析】A、甲烷、一氧化碳和氢气均不能和溴水、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先后通入溴水和澄清石灰水,均无现象,A错误;B、点燃后罩上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但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燃烧的产物均有二氧化碳产生,无法鉴别,B错误;C、干燥的冷烧杯中出现水珠的是甲烷和氢气,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的是甲烷和二氧化碳,现象各不一样,可以鉴别,C正确;D、点燃后罩上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甲烷、

22、一氧化碳的燃烧产物均能使其变浑浊,通入溴水,均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D错误。答案选C。22. 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 氯气与氢气的反应B. 氯气与甲烷反应C. 氧气与甲烷反应D. 次氯酸的分解【答案】C【解析】【详解】A.氯气与氢气可在光照或点燃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故A不选;B. 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物和氯化氢,故B不选;C. 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光照条件下不反应,故C选;D.次氯酸不稳定性,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盐酸和氧气,故D不选;答案:C【点睛】常见的光照条件的反应:烷烃与卤

23、素的取代反应,氢气与氯气的化合反应,浓硝酸的分解,次氯酸分解,银盐的分解等。23.研究证明,用放射性13553I治疗肿瘤可收到一定疗效,下列有关13553I叙述正确的是( )A. 13553I是碘的一种同素异形体B. 13553I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C. 13553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4周期A族D. 13553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2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又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且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53135I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135535329,D正确;由同一种元素写出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

24、形体,该微粒是核素,不是单质,A、B不正确;53135I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A族,C不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原子的组成、同素异形体的判断以及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的计算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高考中的常见题型。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核素、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和含义,以及判断依据,然后灵活运用即可。24.二氟甲烷是性能优异的环保产品,它可替代某些会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产品,用作空调、冰箱和冷冻库的致冷剂。试判断二氟甲烷的结构有( )A. 4种B. 3种C. 2种D. 1种【

25、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所以其中的任何两个H原子被F原子取代,产物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因此二氟甲烷的结构简式只有一种。选项为D。考点:考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及结构简式的知识。25.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2A(g)+B(g)2C(g)已达平衡状态的有( )A、B、C的百分含量相等;单位时间,消耗a mol B,同时生成2a mol C;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0.5a mol B;外界条件不变时,物质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外界条件不变时,气体总分子数不再变化;A、B、C分子数之比为2:1:2A. 除外B. 除外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反应达到平衡状

26、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不再变化,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A、B、C的百分含量相等,不一定各组分浓度不变,不能证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单位时间,消耗a mol B,同时生成2a mol C,是正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单位时间,消耗a mol A,同时生成0.5a molB,符合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所以外界条件不变时,物质总质量不随时间改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错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即分子数不同,所以外界条件不变时,气体总分子数不再变化说

27、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确;A、B、C分子数之比决定于开始加入物质的多少和反应限度,与平衡状态无关,错误;答案选D。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2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主族周期IAIIAIIIAIVAVAVIAVIIA0二三四(1)在这些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碱性最强的是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4)在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5)在与的单质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28、_,可用什么化学反应说明该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K (2). F (3). Ar (4). (5). HClO4 (6). KOH (7). Al(OH)3 (8). Na (9). Cl (10). Cl2 (11). 2NaBrCl22NaClBr2【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来回答;(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应该是稀有气体元素;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写法来写;(3)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来回答;(4)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5)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可以根据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来证明。【详解】由元素在

29、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N,为F,为Na,为Mg,为Al,为Si,为Cl,为Ar,为K,为Br;(1)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失电子能力最强的是K,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F,得电子能力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就强;答案:K;F;(2)上述元素中只有A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性质不活泼,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答案: Ar (3)根据元素周期律:周期表中,同周期从左到右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上述元素

30、中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该酸为HClO4,K的金属性最强,则KOH的碱性最强,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答案:HClO4;KOH;Al(OH)3;(4)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减小,则Na的原子半径最大,Cl的最小;答案:Na;Cl(5)同主族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溴单质,可以通过水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来证明,即2NaBrCl22NaClBr2;答案:Cl2;2NaBrCl22NaClBr227.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

31、应生成盐和水,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A _ ,B_,C_,D_,E_(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 。(3)写出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4)比较C、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用化学式表示)_ 。【答案】 (1). Na (2). Al (3). Si (4). P (5). Cl (6). (7). Al(OH)3+NaOHNaAlO2+2H2O (8). H3PO4H2SiO3【解析】【分析】由“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32、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知,在A、B、E 中必定有Al,由“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和“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4”可知,C为Si,又由“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所以D为P,所以只能B为Al,A为Na;E可能为Cl或S,当E为S时,不满足“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所以E只能为Cl,根据题目要求和元素性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来解答。【详解】由“这3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皆能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可知,在A、B、E 中必定有Al,由“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和“C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

33、外层电子数少4”可知,C为Si,又由“D元素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比最外层电子数多3”,所以D为P,所以只能B为Al,A为Na;E可能为Cl或S,当E为S时,不满足“A、B、E 3种原子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所以E只能为Cl。(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B为Al,C为Si,D为P,E为Cl;答案:Na;Al;Si;P;Cl; (2)A与E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为NaCl,用电子式表示其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为;答案:(3)A、B两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Al(OH)3,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NaOHNaAlO2+2H2O;答案:Al(OH)3+NaOHNaAlO2+2H2O

34、(4)C为Si,D为P,非金属性P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越强,因此H3PO4H2SiO3;答案:H3PO4H2SiO328.选择适宜的材料和试剂设计一个原电池,完成下列反应: Cu+ 2Ag+ = Cu2+2Ag。(1)负极材料:_、正极材料:_ ; 电解质溶液:_(2)写出电极反应式:正极:_ ;负极:_ 。(3)原电池中电子从_极流出, 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流向_极(填写电极名称“正”或“负”)。【答案】 (1). 铜片 (2). 石墨 (3). AgNO3溶液 (4). 2Ag+2e-=2Ag (5). Cu2e-=Cu2+ (6). 负 (7). 负【解析】【分

35、析】(1)根据电极反应式,负极升失氧,正极降得还进行分析;(2)根据正极降得还,可知正极银离子得电子生成银单质;根据负极升失氧,可知负极铜失电子生成铜离子;(3)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内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详解】(1)根据电极反应式,负极升失氧,正极降得还,先确定Cu作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硝酸银,则再选石墨(或活泼性比Cu弱的金属)为正极;答案:铜片 石墨 AgNO3溶液 (2)根据正极降得还,可知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Ag+2e-=2Ag;根据负极升失氧,可知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答案:2Ag+2e-=2Ag;Cu2e-=Cu2+(3)原电

36、池中,电子从负极流出经过外电路流向正极;内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阳离子向正极移动;答案:负 负29.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1)将影响反应速率条件填在空格处。实 例影响条件 食物放在冰箱里能延长保质期_ 实验室将块状药品研细,再进行反应_ 用H2O2分解制O2时,加入MnO2_ 实验室制备H2时,用较浓的硫酸与Zn粒反应_(2)如图所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的浓度变化,分析图像,回答问题:该反应生成物是_。2min内,C的反应速率为_。该反应的方程式为_。在其他条件下,测得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s),此时的反应与800时相比,_。A比

37、800时慢 B比800时快 C和800时速率一样【答案】 (1). 温度 (2). 固体表面积 (3). 催化剂 (4). 浓度 (5). B和 C (6). 0.05 mol /(Lmin) (7). 2A2B+C (8). B【解析】【分析】(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催化剂以及固体的表面积大小等,从实验的目的考虑选择的措施;(2)由图象可知,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B和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则A为反应物,B和C为生成物,由反应的浓度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c(A):c(B):c(C)=0.2mol/L:0.2mol/L:0.1mol/L=2: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

38、式为2A2B+C,根据=计算反应速率;【详解】(1)冰箱内温度较低,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可延长保质期;答案:温度;固体表面积的大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实验室将块状药品研细,可加快反应速率;答案:固体表面积;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用H2O2分解制O2时,加入MnO2,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能较快生成气体;答案:催化剂;对于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用较浓的硫酸与Zn粒反应,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但浓度不能过大,如是浓硫酸则不能生成氢气;答案:浓度;(2)由图象可知,A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B和C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加,则A为反应物,B和C为生成物;答案:B和C(C)=0.05mol/(Lmin);答案:0.05mol/(Lmin)由反应的浓度的变化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c(A):c(B):c(C)=0.2mol/L:0.2mol/L:0.1mol/L=2:2: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2B+C;答案:2A2B+C;当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s),则用C表示的速率为:(C)=0.025mol/(Ls)=1.5 mol/(Lmin),根据的结果(C)=0.05mol/(Lmin),此时的反应与800时相比,比800时快;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期中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