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0506 上传时间:2019-10-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二单元检测试卷(B)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检测(B)(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蜀道(sh)暮砧(zhn)鱼凫(f)钩连(u)B.渚清(zh)凋伤(dio)霜鬓(bn)塞上(si)C.商贾()六幺(yo)幽咽(y)宵柝(ch)D.抚膺(yn)锦瑟(s)霓裳(shn)栈道(zhn)思路解析:A项,“砧”应读“zhn”;C项,“柝”应读“tu”;D项,“裳”应读“chn”。答案: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

2、们无所适从。(2)对于什么是企业人才,与会者,但有一点得到公认,引领未来企业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领导才能、谈判能力和全球思维三大能力。(3)蒙娜丽莎的微笑为什么是最美的?500多年来,人们一直对此,即使是同一个观者,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有所不同。A.莫衷一是各抒己见各执一词B.各执一词各抒己见莫衷一是C.莫衷一是各执一词各抒己见D.各抒己见莫衷一是各执一词思路解析:“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不肯相让。“各抒己见”指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莫衷一是”指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1)句中有“互不相让”,说明大家都坚持自己的观点,故用“各执一词”;(2)句中说有一点是公认的,“各执一词

3、”“莫衷一是”强调的是不同,故用“各抒己见”;(3)句强调的是不同,故用“莫衷一是”。答案:B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代文明不仅带来了理性化、工业化、市场化、都市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这样美好的社会制度,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B.晚清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对中国的征服,使中国文化的底气显得有些不足。C.文学是人类认识自己生存状态,追求生命意义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人类离不开文学,更离不开文学所承载的文明。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思路解析:A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不仅”后的分句应与“

4、而且”后的分句位置调换。B项,主语残缺,“由于”和“使”去掉一个。D项,否定不当,“切忌”和“不要”去掉一个。答案:C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这如同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而初看到西湖、峨眉的北方人却惊讶于它们的奇景。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就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

5、形象。A.所以我们要缩小这种距离,真正看到事物本身的美B.只有与事物近距离接触,才能真正看到事物本身的美C.只有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才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D.只要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就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思路解析:文段的话题是说有一定的距离才能见出事物本身的美。先提出观点,之后类比说明,最后举例分析原因。紧扣语境“这如同生长在西湖或峨眉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眉实在也不过如此,而初看到西湖、峨眉的北方人却惊讶于它们的奇景”得出所填内容。答案:C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听筝唐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

6、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筝唐张祜绰绰下云烟,微收皓腕鲜。夜风生碧柱,春水咽红弦。翠佩轻犹触,莺枝涩未迁。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1)柳诗第三联中,“独”与“空”的使用极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5分)(2)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请做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2)柳诗表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内心的离愁别恨,从“独夜”“空楼”“离别恨”等词可以看出作者的这些感情。张诗表现了诗人

7、听筝时陶醉于美妙的筝声的心理感受,从诗歌中明朗的景物描写、轻快的基调和“芳音何更妙”等处可以看出。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小题2分)6.根据提示填空。(1)王维使至塞上时既目睹了“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苍凉,更看到了“,”的壮美。(2)白居易琵琶行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句子是:“,!”(3)杜甫在登高中,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仇而悲愤的句子是:“,。”答案:(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诗人多难朱鸿两年之前的一个晚上,我邀几

8、个朋友到少陵原去。少陵原在长安南部,古已有之。唐王朝浩浩荡荡近乎三百年,不但有巍峨之长安,而且有秀丽之洛阳,其皇帝,特别是女皇帝武则天陛下,很喜欢游动于两京之间。但它的贵族却一直热衷于栖息韦曲,因为韦曲平川一片,清流多带,为风水宝地。韦曲就在少陵原的脚下,少陵原就在韦曲的岸上。少陵原于韦曲仿佛是一道屏障,有了少陵原,韦曲才显得宁帖和安妥。鸟瞰韦曲,少陵原则是绝妙的立足点。杜甫总是以“少陵野老”和“少陵布衣”自居,是因为他的祖先留了一点旧宅和老田在这里。他困于长安的那些年,不得已住在了少陵原,自耕自耘,补贴生活。有一天我突然想,杜甫在少陵原是会经常看到住在韦曲的那些贵族的,我问自己,不知道看到肥

9、马新车、云衣霞裳,杜甫是什么心情。仲夏之夜,少陵原高高在上,足以游弋目光,放纵思想。宇宙之大,星辰之小,清风之爽,空气之纯,还有月辉之明,蟋蟀之唱,无不助言论之兴。我和几个朋友席地而坐,任意臧否,气氛颇为轻松和随便。不过都是文化人,遂所有问题都在文化范围内。评议最多的,是杜甫;评议最深的,也是杜甫。仿佛坐在了杜甫的菜园而不多多研究杜甫,就是对先生不公正似的。那天晚上,我和几个朋友还讨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这便是诗人的命运为什么多蹇。这个问题在少陵原一提出,我便看见辉煌的长安的街上出现了一支诗人队伍,他们密密麻麻,比肩而来,接踵而去。长安的大街当然是宽阔的、平坦的,根本不会有什么石头和砖头,但他们

10、却走得磕磕绊绊,满是伤痕。他们衣冠不华,精神不振,有的则怒发千丈长,愁纹三尺深。我很困惑,不过也在理解。我想,无论如何,唐朝应该属于中国历史上一个开明和宽松的时代。既然在这样一个时代,诗人都不会有好的命运,那么在别的黑暗时代的诗人将怎样呢?我以为,唐朝的诗人有典型的意义。唐朝固然伟大,不过唐朝依然是官本位,人的价值表现为一元。在这样一个社会,凡是人,无不想进入管理者或统治者的队伍,因为管理者或统治者就是官,它意味着权力和财富。官是受到社会普遍尊重和羡慕的,当了官,显然就是有了价值。唐朝的诗人,即使他是一个天才,他也妄想以自己的艺术活动而实现其价值。诗人的作品如李白之诗和李贺之诗,现在的人可以把

11、它们推为稀世之宝,绝代之珍,但在当时,它们却充其量只是进入唐政府的敲门砖与通行证。诗人进入了唐政府,变成了管理者或统治者,才会显出自己的价值;然而作为诗人,仅仅是诗人,他却是没有多少价值的。在长安的大街上徘徊的那些诗人,都是希望到唐政府去工作的,不过这非常难。它几乎是一种搏斗,甚至是一种鏖战,往往失败者多,胜利者少。仅仅是进士及第这一关,便会使一茬一茬的诗人摔倒在地,爬不起来。也许幸运的诗人通过科举之路变成了管理者或统治者,从而感觉荣光,不过诗人一般皆难以得意到底。事实是,诗人的下场常常都是很悲哀的。原因在于,权力领域的游戏是复杂的,往往是在黑箱之中操作,可诗人却是以美的标准考量生活,于是容易

12、看见丑,看见恶,看见了就怒气冲天,喜欢批评,加之诗人过于率真,好激动,遇到问题也不会迂回,所以总是碰壁。可以验证一下,在唐政府工作的诗人,谁不是碰壁碰得头破血流啊?那么诗人的命运怎么才能彻底改变呢?我以为,唯有诗人的作品进入市场,并在市场中可以交换,从而产生利润。唯有到了这样一个时代,诗人才能摆脱攀援之累,依附之羞,甚至不进入管理者或统治者的队伍一样骄傲地在天下行走。它应该是这样一个社会,它颠覆了官本位的秩序,人的价值能够表现为多元。令我欣慰的是,在中国诗人颠沛流离了几千年之后,这样一个社会终于渐渐出现了。它是一片绿色的田野,透过迷蒙的水雾,我已经闻到了一股新鲜的稻香;它是一群飞翔的鸽子,在阳

13、光之下,我已经听到了翅膀摩擦气流的音响;它是横排天边的一派晚霞,尽管大云诡谲,它却绚丽奇幻,而且我已经看到了像雪浪一样在夜空涌动的星辰。(节选自夹缝中的历史)7.简要概括散文第二段有关少陵原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交代了少陵原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引出下文中对杜甫的描写,并和作者设想杜甫在少陵原看到住在韦曲的贵族奢华生活的内容相照应。8.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和作用。(6分)参考答案:唐代任何一个诗人都期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在官本位的社会中他们却无法通过艺术活动去实现自身价值。承接上文中谈到的唐朝人的价值观的内容,引出下文中李白、李贺等人悲剧命运的必然性。9.

1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诗人的命运为什么多蹇”。(5分)参考答案:科举制度的残酷;官位至上的价值观;权力领域的游戏过于复杂;诗人率直、好激动的性格及考量生活的标准不适宜官场;没有形成诗人的作品能进入市场,并可以交换,从而产生利润的时代。10.文章的结尾,作者想象了一幅绚丽奇幻的原野图景,试探究这样的结尾有什么样的深刻意蕴。再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诗人价值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6分)参考答案:第一问:形象地描绘出诗人们像“飞翔的鸽子”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用这幅美丽的图景烘托出作者心目中理想社会的美景已经崭露头角;以这幅绚丽奇幻的原野图景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增添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文章的韵味。第二

15、问:稳定的社会环境;统治者重视人才;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五、语言文字运用(10分)11.下面是关于“通俗”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横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字。(6分)“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平易浅显是指通俗,。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白居易,王安石誉之为“白俚”。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道破了通俗的秘密。参考答案:俗不可耐是指庸俗有意识地追求通俗通俗并非脱口而出12.结合意象特点,展开合理想象,把下面的诗句扩展成一段意境优美的

16、景物描写。(4分)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思路解析:此题属于“情景描绘”中的“古诗意境扩展”题,这类题不是诗句的简单翻译。要抓住主要意象,如“星”“野”“月”“江”,然后根据意象特点,充分调动联想和想象,就会还原出古诗优美的意境。答案:示例独坐舟中,天地一片静谧,星星低垂,好像和平原挨在一起,夜色下的原野是如此广阔;江面上的月影,随水波明灭,犹如从大海中涌出。多么雄浑壮阔,又多么孤独寂寥。六、写作(60分)13.请以走进唐诗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这道题让我们抒写近距离接触唐诗的感受。走进唐诗,可以体会瑰丽奇美的诗歌意境,聆听雄浑浪漫的天工异曲,感受

17、超尘物外的宁静淡泊。写作时,可以吟咏诗句借以抒情,可以展开联想与想象,同李白一起举杯共邀明月,与杜甫一同忧国忧民参考例文走进唐诗唐诗,文学艺术百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它光彩夺目,摇曳多姿,千百年来,为人传诵不衰。走进唐诗,便走进了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走进唐诗,走近初唐“四杰”,与王、杨、卢、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从而理解了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那份诚挚,“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的羁旅思愁;懂得了杨炯“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豪迈高歌;知晓了卢照邻“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的那份凛然气节;感受到了才高位卑的骆宾王“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的悲怆,“此地别燕丹

18、,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的万千感慨。走进唐诗,走进唐诗里的“战场”。感受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悲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抑郁悲愤;体味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浓浓乡思,“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荡气回肠;悲叹高适“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李颀“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的无限凄凉;叹息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壮烈与无奈。走进唐诗,最爱“诗仙”的飘逸洒脱、侠风道骨。欣赏他“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的放浪不羁,“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率真自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9、”的冲天豪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真挚情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太白更为我情所独钟。朝别黄鹤楼,午至庐山望飞瀑;朝发白帝城,夜至“碧山”会故友;“将进酒”后“把酒问月”,诗情大发,作蜀道难,慨叹仕途维艰;独坐敬亭山,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一生借酒高歌的李白,让唐诗的苗圃里酒香四溢,醉倒了一代又一代人。走进唐诗,最敬忧国忧民、怀揣天下的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寄寓着他无尽的悲愤,“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表达着他深深的忧虑,“三吏”“三别”充满着他血泪般的控诉,“

2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飞扬着他的美好夙愿。曾有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雄心,品尝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激动惊喜,“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的悲凉与无奈;也曾享受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闲适与清心,沉浸在“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念中,忧伤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的叹息里。起起伏伏的人生,曲折出一个千古流芳的“诗圣”。走进唐诗,一颗心便如轻轻迎风而翔的风筝,穿越历史长空,亲近着一颗颗厚重深远的心灵。走进唐诗,感到充盈与满足,生命在体验中升华;走进唐诗,走进一种别有洞天的境界,人生在经历中丰实;走进唐诗,我今生永远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