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乎往而不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05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恶乎往而不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恶乎往而不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恶乎往而不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五、恶乎往而不可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颐隐于齐B不翅于父母C果以恶骇天下D此古之所谓县解也答案C解析A项“齐”通“脐”,肚脐。B项“翅”通“啻”,只、仅仅。D项“县”通“悬”,倒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C解析C项都译为“厌恶”。A项主宰、统治/君主。B项来/因为。D项爱惜/喜爱。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子环而泣之B大冶必以为不祥之金C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镆铘!”D恐吾无其实答案B解析B项古今义均为“认为”。A项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C项古义:跳

2、跃。今义: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D项古义:实在的政绩。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内保之而外不荡也(代水)B子祀曰:“女恶之乎?”(代你,即子舆)C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代灵府,即心)D寡人丑乎,卒授之国(代这,即国家)答案C解析A项应代“像水一样平静”。B项应代“得病后丑陋的模样”。D项应代“他”,即哀骀它。5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的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唯命之从是必有异乎人者也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不爪剪恶乎往而不可哉不得复使A/B/C/D/答案B解析为被动句,为宾语前置句,为判断句。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

3、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十八年,简宫僚,召拜

4、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注起用

5、,皆力辞。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注边才:治理边疆的才能。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B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C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D洪先幼慕罗

6、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答案C解析“洪先幼慕罗伦为人”显然不能断开,故排除A、D两项。“好之欲往受业”中“好之”是“喜欢它”的意思,“欲往受业”是其做法,故排除B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B“修撰”为官名。唐代史馆有修撰,掌修国史。宋有集英殿右文殿等修撰,至元时,翰林院始设修撰,明清因袭之,一般于殿试揭晓后,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即授翰林院修撰。C“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为父母守丧

7、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D“谥”为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去世后,根据他们的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蕴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答案D解析“给予一个蕴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错,应该是“蕴含善恶评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洪先志向远大。他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B罗洪先犯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

8、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答案B解析文中说“来岁朝正后”,是建议太子来年临朝。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译文:_(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译文:_答案 (1)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数天后刘瑾倒

9、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2)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以有治理边疆的才能为由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参考译文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旧时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地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数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声。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喜欢它,想前往拜师求学,因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嘉靖八年,(罗洪先)考中进士第一名,

10、授官修撰,马上请求辞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这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有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非常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坐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皇帝)下诏弹劾请假超过期限的官员,他才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睡草席枕土块、吃素食,不进厅堂,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是如此守丧。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官员,(罗洪先)被召任为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太子临朝,皇太子出宫驾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皇帝多次声称有病不

11、上朝,忌讳臣子说让太子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就都是我的事。”县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请求有关部门均衡处理,有关部门就交托他来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有弊病就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书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率领

12、友人亲自拿来救济。流窜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罗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以有治理边疆的才能为由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当初,(罗洪先)请假回家,经过仪真,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有富人犯了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罗洪先)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过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辞,没有同意。隆庆初年死去,赠官光禄少卿,谥号文庄。三、语言表达10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选择合适的句式,补写下面

13、的句子。文人的情趣和性格似乎与游走在他们笔下的物有了一种微妙的牵系。庄子笔下有蝶,李白笔下有猿,鲁迅笔下有狼,郭沫若笔下有凤,臧克家笔下有马,钱钟书笔下有猫,齐白石笔下有虾,金庸笔下有鹿几千年行走的路上,_,也同时隐没着老虎、狮子般的狂妄和戾气。屈原笔下的香草,刘禹锡笔下的陋室,_,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舒婷的笔下的橡树几千年寻觅的途中,中国的文人在那些神性的物体上隐忍着自己心酸的诉求和寄望,也同时消磨着铁屋子里的悲愤和怨气。答案中国的文人在那些灵性的动物上寄予着自我婉约的中庸和超脱。(或:中国的文人在那些灵性的动物上寄予着自我内敛的宽容和修为。)欧阳修笔下的亭,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老舍笔下的茶馆,

14、沈从文笔下的古城,冰心笔下的小橘灯,许地山笔下的落花生,海子笔下的麦地。解析这两组句子虽然内容不同,但句式完全一致,所以这两处要写什么,写多少,都可互为参考。第一处主要是改动寄托对象及所寄托的情怀;第二处主要是举例,按照第一句的个数,必须补足四个,还要注意前后语意的连贯。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_,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可不考虑。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然而,_,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_。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依从”。答案(示例)(而)说服只着眼于结果即便是好的说理再好的说理也无法对他产生实际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先秦诸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