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049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释文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语出论语为政,意思是说,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的生存智慧,他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无知,要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从孔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庄子也是先秦时期的一位文化巨人。他曾经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事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用有限的生命,来面对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相对于自己的无知而言,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孔子告诫我们,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

2、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从孔子的告诫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无知。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集中反映了孔子生存的大智慧,孔子的很多观点,诸如要正视自己的无知,并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无知;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地改正错误;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要以诚信为本,取信于人;要坚守自己的志向节操,经得起各种考验;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等,都闪耀着理性的光辉,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教会我们如何立身处世。1词语理解(1)通假字由,诲女知之乎通“_”,_ 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通“_”,_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通“_”,_ 无欲速,无见小利 通“_

3、”,_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通“_”,_ 答案汝你智聪明蚀亏损毋不要凋衰落(2)一词多义信过舍答案名词,信用,诚信/动词,相信/副词,实在/名词,信物/通“伸”,伸张/名词,使者,指媒人动词,走过,经过/副词,过于/名词,过失,过错/动词,犯有过错/动词,责备/动词,拜访,探望/动词,超过表数量,三十里为一舍/名词,房舍/动词,舍弃/动词,止,息(3)古今异义是知也古义:_今义:判断动词,表肯定。足食,足兵古义:_今义:军人,军队。答案这。兵器,武器装备。(4)虚词归纳而答案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连词,表修饰2词类活用(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2)足食,足兵

4、,民信之矣:_(3)小人之过也必文:_答案(1)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2)使动用法,使充足(3)名词作动词,掩饰3特殊句式(1)是知也。(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其何以行之哉?(4)于斯三者何先?(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答:_答案(1)(2)判断句,(3)(4)宾语前置句,(5)介宾短语后置句。4语句翻译(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_(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译文:_(3)小人之过也必文。译文:_(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译文:_(5)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译文:_答案(1)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啊

5、。(2)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看见了;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慕他。(3)人格卑下的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4)严于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5)就好像大车没,小车没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文本名句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文外名句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2礼之用,和为贵。3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1.(论语为政)2.(

6、论语卫灵公)3.(论语卫灵公)4.(论语子张)5.(论语子张)6.(论语卫灵公)7.(论语卫灵公)8.(论语子路)9.(论语为政)10.(论语颜渊)11.(论语子罕)12.(论语子罕)1儒家认为该怎样面对自己的错误呢?答:_答案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这句话是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过错,一定会掩饰。儒家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犯不犯错误,而在于犯了错误是否能够勇敢地面对。人只要有文过饰非的念头,就是小人了。总之,正视错误是很重要的,而接下来改正错误也很重要。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正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2如何理解

7、“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句话的深刻含意?答:_答案这句话是说,人能光大道义,而不是道义能弘扬人,即强调人对“道”的一种主观能动性,应该主动地去实施仁义、道德之事,不要坐等别人对自己实施仁德之事。其实,孔子在这里意在强调修养自身、扩充自己、提高自己的重要性,反对以道来装点门面、哗众取宠的行为。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答:_答案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对我们有以下启示: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

8、就有了求知的动力;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 曲阜寻根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和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庙的天贶殿,被誉为东方三大殿。近年农历八月廿七日孔子诞辰,都要在孔庙大成殿奏中和韶乐,演八佾舞,向至圣先师顶礼膜拜,把今人引入远哉悠悠的春秋末岁西狩获麟的古老风气之中。我是暮春三月到曲阜开“鲁迅与孔子学术研讨会”的,未能躬逢其盛。站在清朝雍正皇帝手书的“大成殿”金字匾额下方挡驾的绿栏杆之外,远远地望着头戴十二旒冕,身着十二章王服,手捧镇圭,一如古代帝王威仪的孔子坐像,敬则敬矣,却没有多少亲切感。当一个人被历代权贵显儒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际,我

9、辈平民书生只有敬而远之的份儿。记得多少年前,到处绘作“横眉冷对”的鲁迅肖像,连孩童也问他爸爸:“鲁迅爷爷很厉害吧?”圣人、伟人能否带点人情味?鲁迅晚年对此有所警觉,有所疑惑。他孝其母而爱其子,写了答客诮诗,自我辩解道:“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他写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向被视为非孔之作,其实行文提示权势者的利用和后儒的僵化,使民众对孔子唯有恭谨,却不亲密,又于孔子生前落魄,身后暴荣,体悟到人生荣辱如白云苍狗的悲凉感。这对后人如何看待伟人(包括孔子和鲁迅本人)和伟人之学,是富有启迪价值的。吾非孔门圣裔,这番曲阜寻根是要寻文化之根。中国成为数千年文明古国而不堕,成为礼仪之邦而富有风流儒雅趣

10、味,甚至士人阶层列为“四民之首”成为历代社会的共识,孔子之功是不可没的。但圣人也是人,其学唯有与时俱进、从善如流、不断生发新机,后人寻根时,才会感到与其血肉相连。在大成殿盘龙翔凤、金碧辉煌的灵光中,我感到圣人离我弥远,感到寻根的失落。唯有回首殿前一株挺拔苍翠的桧树,辨读“先师手植桧”的刻石,才渐渐辨认出孔子的身影,似乎这位身材魁梧的慈祥老人也荷锄培土,和我们一道参加植树节。孔子种植的桧相传有二株,唐朝封演封氏闻见记称:“曲阜县文宣王庙内并殿西南各有柏叶松身之树,各高五丈,枯槁已久。相传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树枯死。”原树历经兵灾火劫,在废墟上重生,在祸难后仅存的树桩上复发新条。今存者已历二百六十

11、年风雨,老干如铁,繁枝似盖,显示了在风火雷电中不可摧磨的生命力,其树冠已在同大成门争日光中越过大成门的屋脊了。孟子万章下载:“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孟子这段话,为孔子形象定型化。于今的孔庙,已竖起“金声玉振坊”“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组合成坚强的自南而北的孔庙中轴线,比生命力,先师手植桧终于日益一日地高出大成门屋脊,便是极妙的象征。因为这时存在一条深植于泥土,并不息地抽出枝叶而迎接日日其新的阳光的根。曲阜“三孔”中引起我流连仰慕的树木,还有孔府花园的五君子柏。这株经历四百余年风雨的柏树,有若匪夷所思的巨

12、掌伸出五指,采摄阳光和云霞,拥抱着寄居其间的一株古槐。我钦佩其博大胸襟,在树前留影。我想,柏与槐的根系是无心自立门户的,它们互相纠结,共同抗御风雨雷电。一者树枝如虬,一者翠叶婆娑,相互掩映,相互扶持,各抒所长,荣辱与共,创造了“五柏抱槐”的旷世奇观。由根深叶茂,我联想到水源。老根无水,其生命势必枯竭,是不能重生的。孔子的根,孔子的降生地在尼山,那里的水名曰“智源”。我这次来去匆匆,未及踏访。据阙里志山川:“沂水出鲁城东南,尼丘山是也;流下注为智源溪。”其他有观川亭,相传是孔子观五川汇流之处。孔子在川上叹光阴易逝,一川秀水融会着多少浩茫的人生感触。孔庙之旁有孔子故宅,大概能唤起游人的亲切感吧,但

13、它已改作奉祀孔子先人的家庙,而且每个先人都封了王爵,宅中有孔子当年饮水的古井,据称那井水是“既清且渫”的,如今已成暗浊的止水。井旁有乾隆皇帝手书“故宅井赞碑”。镌刻有这位盛世君王的“饮水拜师”铭文:“我取一勺,以饮以思,呜呼宣圣,实我之师。”不过,井之四周已筑起雕花石栏、四角碑亭,俨然“圣水”的模样。这也就失去了我去年在绍兴鲁迅故居看百草园中的水井,尚能联想到少年鲁迅听蟋蟀弹琴、看云雀高飞、挖掘何首乌、采摘覆盆子的自然趣味了。赏析这篇文章作者从游历曲阜的“三孔”写起,点面结合地向我们展示了“孔子坐像”“孔子手植桧”“五君子柏”“孔子故宅水井”等景点,表达了对孔子的尊敬之情。但同时也感到了“寻根的失落”,因为作者看到了权势者对孔子的高捧和利用,民众对孔子的恭敬和疏远,感到圣人离自己很遥远。文章语言简洁,文采斐然,可读性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先秦诸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