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041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36.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丘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传世的论语共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等20篇。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孔子晚年整理诗书等古

2、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背景扫描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的最终被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孔子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确立了自己“仁”“礼”的学术思想,并把这种思想在开办教育的过程中传授

3、给自己的学生,后来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论语。单元导读本单元的内容共有七节,每一节基本围绕一个主题来选编论语中的材料,所选材料均为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学习这些文章,对于认知孔子思想、感悟现实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当仁,不让于师主要阐述孔子与弟子的关系,如孔子如何对待弟子,弟子如何看待老师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谈的是孔子的生存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论述孔子“仁”的学说,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主要内容是孔子对“义”的坚守;有教无类主

4、要阐述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则向我们阐明了孔子对于“学”这一概念的特殊认识。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释文题“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这句话反映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以说是“不识时务”,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是极难得的,也是值得敬佩的。明主旨本课五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5、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坚韧的品质。1词语理解(1)通假字长沮、桀溺耦而耕通“_”,_ 是鲁孔丘与 通“_”,_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通“_”,_ 通“_”,_植其杖而芸 通“_”,_ 使子路反见之 通“_”,_ 答案杰形容高大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尔你避躲避耘除草返回去(2)一词多义见与易答案看见,望见/会见/谒见,拜见/召见,接见/见识,见解/表被动,被/介绍,引见/显露/出现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连词,“与”“其”连用表选择/介词,跟/动词,参与换/改变/容易/轻视(3)古今异义遇丈人古义:_今义:岳父。子见夫子乎古义:_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

6、腐的人,含讥讽意。君子之至于斯也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子路从而后古义:_今义:一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明日,子路行以告古义:_今义:明天。答案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旧时对老师的称呼。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两个词,从,跟随;而,连词,却。第二天。(4)虚词归纳为而答案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动词,做/动词,担任,充当/介词,跟,同连词,表修饰/通“尔”,代词,你/连词,表并列/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2词类活用(1)耰而不辍:_(2)子路从而后:_(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_(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_答

7、案(1)名词作动词,用耰耕地(2)方位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留下(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洁;使乱3特殊句式(1)子路曰:“为孔丘。”(2)子曰:“隐者也。”(3)为仲由。(4)而谁以易之?(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6)奚自?(7)二三子何患于丧乎?(8)子路宿于石门。(9)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0)遇丈人,以杖荷蓧。(11)至,则行矣。答:_答案(1)(3)判断句,(4)(6)宾语前置句,(7)(8)介宾短语后置句,(9)(11)省略句。4语句翻译(1)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译文:_(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译

8、文:_(3)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译文:_(4)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译文:_答案(1)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不施行德政已经很久了。(2)人是不可以跟鸟兽同群的,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3)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伦理关系。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或主张。(4)就是那位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文本名句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4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文外名句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3君子居之,何陋之有?1.(论语八佾)2.(论语微子)3.(论语微子)4.(论语微子)5.(论语宪问)1文中写到楚狂接舆对孔子的嘲讽之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接舆的话中透露出一种对社会的无奈,对“往者”和“今之从政者”都失去了信心,可以说这正是他选择避世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他才说孔子是“何德之衰”。2你觉得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答:_答案类别相同不同孔子对混乱污浊的现实强烈不满力图改变现实,并且不屈不挠;重视社会道义的担当,对自我考虑较少长沮、桀溺、荷蓧丈人面对现实,不

10、想改变,选择了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不太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担当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他们属于消极避世之人。孔子知道世道不太平,但是他敢于去改变(积极入世),虽然有时候这种努力并没有起到什么效果,但是他的出发点和目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3你是如何理解子路“不仕无义”的思想的?这种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答:_答案儒家学说的支柱是伦理,试图用固定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来维系社会的安定。朱熹说“人之大伦有五”,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

11、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子路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的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朱熹说:“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徇禄也。”儒家认为“行义”和“行道”是不同的,“行道在君,必在遇而后行;行义在我,遇与不遇皆然”。4选文是如何塑造孔子这

12、一人物形象的?答:_答案正面体现:文中直接引用孔子的话“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思想境界,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先哲形象,用人物自己的话来体现其内心世界,显得说服力极强。侧面衬托:所选的这几段文字以正反两方面的衬托阐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在文中仪封人和晨门的话语都是侧面叙述,交代出了孔子改变天下无道现实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以及这种悲剧性的执着。另外长沮、桀溺和接舆则作为孔子的对立面出现,他们消极避世的态度和孔子积极入世的观点形成强烈对比,凸现了孔子的崇高思想境界。除此之外,选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极富特色,往往三言两语,使之情态毕见,富有个性。如第

13、2则中桀溺说完后“耰而不辍”,写出了桀溺的那种神态,使人物格外出色。接舆劝孔子一段,在他唱完后,写了一个场面:“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这之后便戛然而止,让人回味无穷。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是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的?答:_答案在我国传统中,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都是先秦儒家的大师。他们的人格和人生追求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模式。在以修身为立足点上,无论是进还是退,两者并无差异。但是,孔子对治国、平天下的追求更为执着。(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

14、可)想象的孔子孟宪实近些年国学再兴,国人振作,于是中国文化的人物代表孔子,日益受到国人的爱戴,不仅论语一书被人争相阅读,孔子之像也如雨后春笋,神州大地,纷然竖立。古代人物缺少形象记录,孔子像多用吴道子的画先师孔子行教像,而吴道子所作的画像自然也是根据想象。什么样的孔子形象最符合大家心目中的孔子,这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孔子的外表,史记的记载是“孔子长九尺六寸,俗谓长人而异之”。看来孔子在当时是真正的高人。对此,孔子像应该说最容易表现。但是作为雕像,多高更合理,显然需要考察多种条件,并非符合这个尺寸就一定是最好的。另外,孔子的学生曾经这样描写孔子的外表“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也就是说,孔子温

15、和而又严厉,威严但不凶猛,恭顺而安静。这个记载,对于孔子像的设计,十分重要。然而,一座雕像,不是连环画,不会把孔子的所有表情都表达出来。那么,一个比较恒定的孔子表情,应该是怎样的呢?把众多的元素,人们希望、想象和知识都集中表现在雕像的神情上,艺术家的水准,此刻无法不接受检验。普查网上能够搜集到的孔子像,可以说,有多少雕刻家就有多少孔子像。孔子像,如今在中华大地上,很容易就会幸遇,但是比较这些孔子像,如果没有文字注明“先师孔子”,恐怕没有什么人会相信,这些雕像竟然是在表现同一个人。不知道是雕刻家的问题还是我们敬仰者的问题,很多孔子像,一点都看不到孔子的影子,随便写上什么人的名字,都不会有人反对。

16、我的心目中,孔子不该如此。从历史印象上来说,应该选择孔子一生中最有代表性的时期来表现。孔子的一段话,历来被当作孔子自身的故事,那就是从十五岁而志于学到七十而耳顺。我以为,无论如何应该选择七十岁的孔子,那时候的孔子已经到达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种充分而理想的自由状态。这绝不仅仅是孔子个人的状态,后代中国人也把这看成了中国人的最高境界。所以,孔子的雕像,应该以孔子的七十岁为自然界标。七十岁的孔子应该是怎样的表情?经历了人生的所有阶段,周游列国,困于陈蔡,有家国而难报效,弟子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但是孔子毕竟完成了古籍的整理,教育出了一批人才,尤其是在理论上创立了儒家,成为中国人最重

17、要的道德与政治源泉。在古人的“三不朽”之说中,真能当得起“立德”者,孔子是争议最少的。在孔子最后的岁月,他的心态一定是最平静的,对于现实虽然依然有很多不满,但是他展望未来,信心十足。因为最后的岁月,孔子的工作目标已经不是现实,而是未来。因为对未来有信心,所以孔子的表情应该是平静中有喜悦,目光是略带沉思而远望。最后,孔子应该用怎样的身姿展望未来呢?思前想后,还是以为现在常见的身姿较好。孔子很恭敬地拱手而立,对于未来他有信心,但是这不妨碍他一贯的恭敬态度。未来是后生的天下,后生可畏。为什么?因为孔子的理想,儒家观念的普及,所有一切,都得指望后生。可畏,也是一种期待,恭敬的态度,并不排斥道义的嘱托。

18、当然,还有一个传统不能拒绝,那就是流传很久的吴道子所绘先师孔子行教像,正是恭敬的孔子,带出中国的礼仪之邦。但是,反对那种弯腰过分的姿态,最好就是直立身体,拱手于胸前的样子。然而,瞻仰了很多现在的孔子像,说实话,内心真的很恐慌,为什么就没有我心目中的孔子像呢?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陈一帆先生的孔子像,心悦诚服之后,也终于感到了踏实。这才是我心目中的孔子。温文尔雅、有德固勇、自信乐观、通达宽恕、心怀坦荡凡是孔子赞扬的美德,在这尊雕像中似乎都已经具备,凡是孔子强调的精神,这里都有展现。总之,我们能够想象的一切有关孔子的印象、故事和要素,一尊雕像都给予了表达。第一次被艺术品这样地震撼,我有了通神的感觉。后来,我才知道陈一帆先生此像,是获得大奖的,当时的评委会评语就一句话“先师的风范”。这是一句绝对到位的评语,顶得上我的千言万语。说来说去,那些我也不满意的雕像,缺的不正是先师的这种风范吗?赏析本文独辟蹊径,从古代画家的传统画作、孔子学生记述的孔子形象入手,然后写出自己心目中孔子的形象产生的原因,与上文形成对比。由浅入深,娓娓道来,揭示了作者心目中孔子的精神:温文尔雅、有德固勇、自信乐观、通达宽恕令人叹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先秦诸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