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鹏之徙于南冥》学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9032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选读《鹏之徙于南冥》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先秦诸子选读《鹏之徙于南冥》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鹏之徙于南冥释文题“鹏之徙于南冥”语出庄子逍遥游,原文为“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以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述了鹏展翅翱翔飞向南海的壮丽画面。文中庄子将大鹏与蜩、学鸠、斥对比,言明小与大的区别,然后由物及人说明世间万物均“有所待”而算不上逍遥的道理,最后指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逍遥,并得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结论。逍遥:没有什么约束,自由自在。游:各处从容地行走;闲逛。“逍遥游”即不借助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外力限制地自由自在地遨游。它旨在说明人应当摆脱一切外物的牵累,追求绝对自由。庄子认为,只有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无己”“无

2、功”“无名”的境界,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明主旨本课选文先借“鹏之徙于南冥”的故事将大鹏与蜩、学鸠、斥对比;然后由物及人讲述了宋荣子和列子的故事,从而从反面阐述了世间万物均“有所待”,算不上逍遥的道理,为从正面表明自己的观点蓄势;第二段庄子从正面直接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才是真正的逍遥,只有“无己”“无功”“无名”才能逍遥。庄子认定的这种逍遥的理想境界和理想人格,是对现实人生困境的超越,是一种安宁、恬静的心理状态,是对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的追求。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其中蕴含的一层层不断向更高的境界追求的思想,却是值得我们汲取的。1词语理解(

3、1)通假字北冥有鱼通“_”,_ 其翼若垂天之云 通“_”,_ 而后乃今培风 通“_”,_ 三飡而反 同“_”,_ 同“_”,_ 小知不及大知 通“_”,_ 汤之问棘也是已 通“_”,_ 此小大之辩也 通“_”,_ 而征一国者 通“_”,_ 旬有五日而后反 通“_”,_ 通“_”,_ 而御六气之辩 通“_”,_ 而爝火不息 通“_”,_ 藐姑射之山 通“_”,_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通“_”,_ 犹时女也 通“_”,_ 世蕲乎乱 通“_”,_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通“_”,_ 世世以洴澼为事同“_”,_答案溟海陲边陲凭依靠,凭借餐饭返回来智智慧矣了辨分别能能力又表示补充,追加返返回 变变化熄熄

4、灭邈远诳欺骗汝你祈祈求皲皮肤冻裂纩指新丝绵絮,也泛指绵絮(2)一词多义息志名置穷适让治举答案呼吸时出入的气,这里指风/气息志向/立志/记/记忆名字/命名/名声/说出安放/购置,买尽/生活贫困/走到尽头往/依照让给,让位给/责备/退让,谦让前“治”,治理;后“治”,太平,安定/部署/医治/整理,备办胜任/全/被攻下/提出,举出/举行,实行/起飞,振翼飞去/推荐,推举,选拔(3)古今异义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_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_今义: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众人匹之古义:_今义:大家;许多人。

5、腹犹果然古义:_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连词,假设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穷发之北古义:_今义:头发。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古义:_今义:愤怒;形容气势很盛。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古义:_今义:羊的角。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古义:_今义:哺乳动物,外形像家马。之二虫又何知古义:_今义:虫子;称具有某种特点的人(多含轻蔑意)。小年不及大年古义:_今义:农历十二月是30天的年份;指春节;丰收年。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古义:_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泛指著作。答案海动。虽然这样。一般人。饱的样子。草木。奋起、奋发。指羊角状弯曲而上行的旋风。田野上空蒸腾浮游的水汽。泛称动物。寿

6、命长的。错综华美的色彩以及花纹。(4)虚词归纳其而之答案代词,它的/连词,表选择,“是,还是”/代词,它/代词,他连词,表顺承/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动词,到、往/指示代词,这、此2词类活用(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_(2)置杯焉则胶:_(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4)不过数仞而下:_(5)而征一国者:_(6)而我犹尸之:_(7)我树之成而实五石:_(8)夫子固拙于用大矣:_(9)与越人水战:_(10)彼于致福者:_(11)德合一君:_(12)适莽苍者:_(13)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_(14)吾惊怖其

7、言:_答案(1)名词作动词,南行,向南飞(2)名词作动词,搁浅(3)名词作动词,向上飞(4)名词作动词,落在地上(5)使动用法,使信任(6)名词作动词,指在其位而无所作为(7)树:名词作动词,种植。实:形容词作动词,充满、填塞(8)形容词作名词,大的东西,大的作用(9)名词作状语,在水上(10)使动用法,使到来(11)使动用法,使满意(12)形容词作名词,指近郊(13)名词作动词,发光(14)为动用法,为感到惊讶、震惊3特殊句式(1)南冥者,天池也。(2)齐谐者,志怪者也。(3)是其言也,犹时女也。(4)名者,实之宾也。(5)海运则将徙于南冥。(6)覆杯水于坳堂之上。(7)鹪鹩巢于深林。(8)

8、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9)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10)奚以知其然也?(11)彼且恶乎待哉!(12)之二虫又何知!(13)物莫之伤。(14)归休乎君。(15)剖之以为瓢。(16)偃鼠饮河。(17)与越人水战。(18)请买其方百金。答:_答案(1)(4)判断句,(5)(7)介宾短语后置句,(8)(13)宾语前置句,(14)主谓倒装句,(15)(18)省略句。4语句翻译(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译文:_(2)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译文:_(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文:_(4)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

9、之,不亦悲乎!译文:_(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文:_(6)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译文:_(7)孰肯分分然以物为事!译文:_答案(1)鹏鸟向南海迁徙,翅膀击打起三千里高的水,它鼓动翅膀,积聚风力,乘风上飞,直冲九万里的高空,大鹏飞向南海是凭借六月的大风。(2)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那么极厚的风就在它的翅膀下了,然后才凭借着风;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能够阻遏它,然后才能够谋划飞向南方。(3)何以(为什么)上升到九万里的高空而飞向南方呢?(4)彭祖如今以长寿闻名,众人跟他比,不是很可悲吗!(5)所以那才智可以授予一官之职、行为合乎一乡之人、品德合乎一

10、国之君、能力取得一国信任的人,他们自己看待自己,也就像这蝉、学鸠、斥一样。(6)他们的精神专注,使人或物不生灾害疾病,而谷物丰熟。(7)谁肯纷纷扰扰把俗物当回事!文本名句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适莽苍者,三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3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5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文外名句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逍遥游)1文章在提出“逍遥游”之前为什么先强调“小大之辩

11、”?答:_答案就精神境界、气象和格局而言,明乎“小大之辩”才能明白抉择的目标和追求的方向。庄子认为“逍遥游”是人生至大至高的境界、气象和格局,在提出这一境界、气象和格局之前,他先提出了一系列较小的境界、气象和格局,比如“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宋荣子、列子等。由于先已明确了“小大之辩”的意旨,文章后半部分就不必再费力去剖析人生境界、气象和格局的“小大之辩”,而直接把它们放在“而征一国者”之后,层层提升和推进,使层次异常明晰。又由于文章前半部分以大鹏、小雀等确立的“小大之辩”,跟文章后半部分人生境界、气象和格局的“小大之辩”,有某种类比、映衬关系,所以其气势更加飞扬,文思更加

12、生动,颇有引人入胜之妙。2如何理解课文中的“大鹏”形象?答:_答案作者对“大鹏”的态度是矛盾的。首先作者对“大鹏”进行了否定,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同时又是热爱的。作者义正词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大鹏”形象体现了作者一种无法逾越的悲哀。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形象里,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但有所求的心灵无法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翔的悲哀。3惠子和庄子的大瓠之

13、争,可作怎样的理解?答:_答案这里蕴含着对“有用”和“无用”的认识问题。庄子认为只要“不凝滞于物”,则大小皆为可用。这是有用,有用必须超然物外,优游于忘我之境。当然,最好是无用。无用则无害,也无困苦,就可以逍遥自在,绝对自由了。因而无用就是大用,这是庄子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惠子则基于对现实的认识,自然限于一般的理解和困惑。鹏之徙于南冥这篇文章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哲理?这个哲理是什么?答:_答案庄子的散文有时像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像万般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先破后立,善用比喻、想象奇特。但是鹏之徙于南冥所表达的思想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是不满现实的自我超越的空虚。他企图以此达到逃避现实、保

14、存自己的目的。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只能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幻想。庄子的翅膀叶春雷人到中年,活着感觉越来越沉重。这种沉重就像一个人陷入沼泽,你拼命想挣脱泥水的围困,想让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从而从泥沼的吸引中脱颖而出,但是你似乎越挣扎,陷得越深。我感觉自己正陷入这种恐惧。我周围的生活就像一个巨大的泥沼,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时候我想到了庄子,想到了那个贫穷而中年丧妻的庄子。这只蝴蝶,或者大鹏。这是长翅膀的庄子,从人世的巨大泥沼中超脱出来从而变得轻盈无比的庄子。比起我生活的时代,庄子的周围才真正称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泥沼、一个恐怖的陷阱。庄子,包括和庄子一样地位卑微的“士”以及比庄子地位更加卑微

15、也更多数的“庶”,他们只是君主的猎物,被围困在君主的苑囿里。君主什么时候高兴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宰杀一只,纯粹为了娱乐。那是一个毫无生命尊严的时代,那是一个人命低于草菅的时代。庄子也是一只猎物呀,被君主围捕,但却冲破君主的包围圈,胜利大逃亡了。对于“士”,君主不是纯粹用刀剑来对付,他们还用蜂蜜和甜酒,用玉帛和铜币。他们要让一部分猎物成为自己的宠物,供自己取乐,同时也会为自己充当爪牙,去猎杀更加低级的“庶”。庄子被诱惑。楚王派使者持千金来了。楚王要降服这一只桀骜不驯的猎物。温柔的大网张开了,暗藏杀机。但庄子就是不入其彀中。庄子选择了突围。庄子冲天而起。庄子就是这样被逼出了一双翅膀。庄子从此不再是一

16、只猎物。庄子完成了自己。因为有了翅膀。因为舍弃。庄子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自由是什么?自由是你一无所有之后,还能自信地对所有的人说:“我富甲天下。”我们有这种气魄吗?没有。所以我们成不了庄子。庄子曾经向监河侯贷粟。因为庄子家贫。庄子从来不是迂腐的伯夷叔齐,庄子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庄子从来不向君主摇尾乞怜,像那些君主豢养的哈巴狗。庄子是有翅膀的人。庄子的灵魂在天上,在与天地精神相往还的浩渺宇宙间。庄子是能够吞吐宇宙的人,“抟扶摇直上者九万里”,庄子宁愿在污泥中曳尾,因为曳尾污泥,那是在与大自然肌肤相亲。庄子就这样拔地而起。庄子在我们灵魂的仰望中翩翩起舞。庄子是雄浑的,庄子也是妩媚的。庄子一会儿是大

17、鹏,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会儿是蝴蝶,流连戏蝶时时舞。庄子让当时的社会吃惊,更让后人吃惊。这个长着翅膀的怪物,滑过阴暗的宫廷,滑过君主的刀丛,竟然毫发无损。凭什么?凭他的一对翅膀。人到中年,我感到生命的沉重。因为我没有庄子的翅膀。说到底我没有庄子那样彻底的思想。思想使人轻盈,金钱使人沉重。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每个人都被捆缚在欲望的战车上,每个人都在冲锋陷阵,都在拼命拼杀。这是另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没有硝烟,但比起战国的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丝毫也不逊色。我们没有翅膀,我们只有欲望。沉重是自找的。庄子是战国时最伟大的散文家。因为庄子的散文也有一双翅膀。能够飞翔的散文才是好散文,而能够在飞翔中不被大风

18、刮散架的散文才是散文中的珍品。庄子的散文在历史的大风中飞翔了2 000多年,不仅没有散架,没有像羽毛一样被刮得无影无踪,反而在风沙的打磨中日益铮亮,这得益于庄子翅膀的轻盈,还有坚实。我飞不起来。因为我的沉重。这种沉重是污浊的,散发着生活的枯枝败叶的腐朽气息。我的生活中堆积着那么多腐朽的枯枝败叶,但我一点也不舍得丢弃,反而视若珍宝,所以我注定无法轻盈。还是不要胡言乱语了。让我们的心,老老实实地在股票与基金的浮沉中,飞翔一生吧。赏析像庄子这般心灵善飞的人,是那个善于表现的时代的硕果。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思想之花竞相绽放的时代。庄子是那个时代的一首诗,一首自由磅礴、灵气冲天的长诗。飞翔的庄子是因为他极少牵绊,以至于他的思绪上九天、下九渊,无所不达。他的笔墨华章,是梦境行程中的记录,那么窈兮冥兮,总是染上一层梦幻般的色彩,创造出超现实的幻觉氛围来。庄子的翅膀一文表现了作者因陷入生活困境而不能自拔的深切无奈,深刻地表达了对庄子思想的崇敬,对理想人生状态的强烈渴望。文章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写出自我困境和庄子的突围,为我们解读人生提供了鉴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先秦诸子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