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8757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0届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厦门 2020 届高三(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3分,共 48分)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都是学校,其中,商代叫序,周代叫库,“观太学”中的“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B沛公居山东时山东,指崤山以东。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秦人称崤、函谷关以东的地区为“山东”,为一个地域性的泛称。C庐冢,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六艺也指礼、乐、射、御、书、术六种

2、技能。2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旦日飨(犒劳)士卒/将(愿,请)子无怒,秋以为期/微(假如没有)太子言,臣愿得谒之B再拜(连拜两次)献大王足下/持千金之资币(礼品)物/尽收其地,进兵北略(掠夺)地C纵一苇之所如(往)/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阻挡)项王乎?/愿大王稍假借(原谅,宽容)之D阙(侵损)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何可胜(尽,完)道也哉/秦之遇将军,可谓深(刻毒)矣3下面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芳菲菲其弥章 悟言一室之内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因击沛公于坐,杀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长乐王回深父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A BC D4下面加

3、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项伯即入见沛公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渐见愁煎迫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D见笑大方 府吏见丁宁5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齐国虽偏小,我何爱(吝惜,舍不得)一牛/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B抑本(推究本源,考查)其成败之迹/肉食者鄙(卑贱),未能远谋C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弊病,缺点)/前太守逵察(考察后加以推荐)臣孝廉D自京师乘(冒着)风雪,至于泰安/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台阶)6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危险)矣/北邀

4、当(主持,执掌)国者相见B为所识穷乏者得(通“德”,感激,感恩)我欤/三日断五匹,大人故(仍旧)嫌迟C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之/多谢(告诉)后世人,戒之慎勿忘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参与)焉/适(适逢)得府君书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的意思与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其后名之日“褒禅”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孰能讥之乎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如土石何A/ B/C/ D/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侣鱼虾而

5、友麋鹿 火尚足以明也 慧褒始舍于其址 屈心而抑志兮 籍吏民,封府库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A/ B/C/ D/9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吾属今为之虏矣 大王来何操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忌不自信 父母宗族,皆为戳没A/ B/C/ D/10下列各句中不全为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 分)(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愿举国为内臣/左右既前,斩荆轲C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D行李之往来/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不同寻常)之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3 是。靠着“祖传秘方”,有

6、些“老字号”青春永驻,活力四射(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_。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新自救的老字号。20 世纪 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 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_。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美国“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牙膏品牌_。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

7、时的民族情感。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在时代变迁的喧嚣中,只守住经营诚信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1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可是守着秘方“讨饭吃”的老字号,却也不在少数B可是“讨饭吃”的老字号,守着秘方的也不在少数C可是因守着秘方面“讨饭吃”这类老字号不在少数D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讨饭吃”的老字号守着秘方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只守住工艺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B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工艺独特的秘方6只守住代

8、代相传的工艺独特的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B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江河日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各有千秋B每况愈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平分秋色C每况愈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平分秋色D江河日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各有千秋阅读下面的文盲文,完成 1418 是。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请,勣

9、曰:“子无为嫌。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再迁水部员外郎。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俄知左史事。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廥寖虚。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怀,怀于有仁。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

10、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或曰:“已议。”即皆报可。(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佗:他。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B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

11、之/C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D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理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经,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注重考察考生对经书记诵能力,也有少量的经义阐发。B水部,唐朝尚书省下设有水部,水部司职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负责各地区的河渠修理和灌溉事宜。C四夷,指古时中原华夏族(汉族别称)对周边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即东夷、南蛮、西狄和北戎的合称。D帑廥,指钱粮府库。一般称贮谷建筑为仓,贮米建筑为廪

12、,贮文书档案的建筑为府,贮金帛财货、武器的建筑为库。16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张文瑾与高宗、李等人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地刻画了张文瓘为言的形象特点。B文章描写李赠物这一情节,巧妙刻画了张文瓘及其同僚的性格特点,体现了作者运用写作技巧的独具匠心。C针对高宗造宫室、征四夷的做法,张文瓘在其谏言中,运用举例论证等方法。采用骈散结合的语言,成功说服了高宗。D文章描写了囚犯们因张文瓘贬谪移职而难过流泪的细节,从一个侧面表明张文瓘执法公允、深得人心。二、把上面课外文言文中的加横线句子由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7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5 分)18

13、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隋监未远,不可不察。(5 分)三、默写(8 分)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 分)(1)离骚中揭露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背弃忠直,苟合于世,以求容媚的句子是:_。(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万物不变的角度指出人与江河山川一样延绵不绝,不必自卑的句子是_ _。(3)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弯度合乎圆规,“_ _,_ ”,是火烤使它这样的。(4)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的错误态度。四、古诗鉴赏(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2021 题。石鼻城苏轼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

14、山。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 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写曾经是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一派太平的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B颔联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C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地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滑滑的流水。21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6 分)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本是共

15、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224 题。一颗未出鹰的枪弹丁玲“娃娃,甭怕,咱是一个孤老太婆,还能害你?”老太婆亲热地望着面前张皇失措的孩子,“你是嗯,咱知道。”这孩子大约十三岁大小,迟疑地望着老太婆。远处一望无际的原野,没有一个人影,连树影也找不到一点。“还是跟咱回去吧,天黑了,你往哪儿走,万一落到别人手上”窑里黑勉勉的,他不敢动,听着她摸了进去。“不要怕,娃娃!”她把灯点着了。灶里的火光舔在他们脸上,锅里有热气喷出来。陕北的冬天,孤冷的月亮那黯淡的光辉涂抹着无际的荒原,流落的孩子却拥抱着甜美的梦:他又回到队伍,继续当他的马夫,继续同司号兵玩着孩子跟在老太婆后边去割草。蒙着尘土的

16、沙路上,寻不到杂乱的马蹄和人脚的迹印。他热切地望着远方,他们大部队到底走得离他多远了呢?他懊恼着自己。那天正在野外放马,突然飞机来了,他藏在一个小洞里,听着外面连绵不断的爆炸声。洞口塌了。等他好不容易爬了出来,就只剩他一人了。他大声地叫喊,凭着感觉一路狂奔,却没遇到一个认识的人后来才遇着老太婆。有人送来包谷做的馍,还有人送来羊毛袜子。有着红五星的帽子仍揣在怀里,他不敢拿出来。大家都高兴地盘问着:“你这么一个娃娃,也当红军,你娘你老子知道么?”天真的、热情的笑浮上了孩子的脸。他暂时忘去忧愁,重复着在小组会学来的话:“红军是革命的军队,是为大多数工人农民谋利益的,要团结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去打日本

17、”看见那些围着他的脸露出无限的羡慕,他就更高兴了。老太婆也扁着嘴笑:“咱一眼就看出了这娃娃不是咱们这里的人,你们看他那张嘴多灵呀!”有一夜,跟着狂乱的狗吠,院子里响起了庞杂的声音,马嘶声、脚步声和喊声一齐涌了进来。烧着火的孩子,心在剧烈地跳:“难道自己人来了么?”“呼!”窑门被枪托撞开了。冲进来的人一边骂,一边走到灶边,“哼,锅里预备着老子的晚饭吧。”孩子悄悄看了一眼,他认得那帽子的样子,那帽徽是不同的。他的心一下紧缩起来。有人眼光扫到老太婆脸上。她瑟缩地坐在地下,掩护地身后的孩子。“这老死鬼干嘛老挨在那儿,藏着什么!”老婆子一动,露出了躲在那里的孩子。孩子被抓到跟前。一个兵打了他一耳光。“老

18、子有枪先崩了你!”孩子大声嚷叫,因为愤怒,倒一点也不惧怕了,眼睛里燃烧着火焰。“什么地方来的!”拳头又落在他身上,“听口音,他不是这里人!”孩子一声不响,只是咬紧牙。门突然开了,门口直立着一个人,屋子里顿时安静下来。“报告连长,有一个小奸细!”连长走了进来,审视着孩子,默然坐到矮凳上。“可怜咱就这一个孙子,咱要靠他送终的。”老太婆嚎哭起来。几个围观的老百姓壮着胆子附和:“是她的孙子。”连长凝视着那双直射过来的眼睛,下了一道命令:“搜他!”几十双眼睛都集中在连长手上;一把小洋刀、两张纸票子、一顶黑帽子。纸票反面有一排字,“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家银行”。帽子上闪着光辉的红色五星。看着它,孩子心里

19、更加光亮了,静静地等待判决。“这么小也做土匪!”“招来吧!”连长问他。“没有什么招的,任你们杀了吧!不过红军不是土匪,我们不骚扰老百姓,四处受人欢迎,我们对东北兵也是好的,争取你们一道打日本,有一天你们会明白过来的!”“这小土匪真顽强,红军就是这么凶悍!”他的顽强虽说激怒了一些人,但也得了许多尊敬。连长仍是冷冷地看着他,又冷冷地问道:“你怕死不怕?”这问话似乎差辱了他,他不耐烦地昂了一下头,急促地答道:“怕死不当红军!”围拢来看的人一层一层地在增加,多少人在捏一把汗。连长不动声色,只淡淡地说道:“那么给你一颗枪弹吧!”老太婆又嚎哭起来了。许多人的眼皮沉重地垂下了,有的便走开去。但没有人,就连那

20、些凶狠的家伙也没有请示,要不要立刻执行。“不,”孩子却镇静地说,“连长,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你可以用刀杀掉我。”忍不住了的连长,跑过来用力拥抱着这孩子,他大声喊道:“大家的良心在哪里?日本人占了我们的家乡,杀了我们的父母妻子,我们不去报仇,却老在这里杀中国人。看这个小红军,我们配和他相比、配叫他土匪吗?谁还要杀他,先杀了我吧”声音慢慢地由嘶哑而哽住了。孩子觉得有热的东西滴落在他手上,衣襟上。他的眼也慢慢模糊了,隔着一层水雾,那红色的五星浮漾着,渐渐地高去,而他也被举起来了!2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的环境描写富有表现力。“没有

21、一个人影”的原野衬托孩子与大部队走散后的彷徨,“孤冷的月亮”则反衬孩子做美梦时的温馨。B有着“红五星”的帽子先被隐藏,后被发现,最后“红五星”“渐渐地高去”,“红五星”的多次出现隐含人物心理变化,暗示小说主题。C老太婆一开始就了解小孩的身份却对他呵护备至,百姓也乐意与这个小红军亲近、为他打掩护,这些都反映人们对红军的信任与拥护。D小说结尾看似突兀却在情理之中。连长和他的东北军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孩子的视死如归、英勇无畏让连长彻底改变了立场。23小说标题“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24小说在塑造“小红军”的形象时是如何做到真实可信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

22、析。(6 分)六、作文(60 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教育的幸福,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懂事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今年高考,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某中学考点外,一个身着黄色 T恤的高个男孩,走到母亲跟前,突然跪下来,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反应不及的母亲一下子被这幸福懵住了,双手抱住孩子的头哭了出来,原来为了儿子,母亲李女士停掉了服装生意,专门陪读陪考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此事对即将步入高三的你一定有所触动,请给你的父母或老师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声。学校拟组织高三年级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演讲选手,写篇演讲稿。如果你是现场

23、的目击者,会引发你哪些感触与思考?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语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术”应为“数”,)2C(“当”意思为“对等、比得上”)3A(除外都有通假字:章彰,悟晤,振震,坐座,蚤早,父甫)4B(都解释为“被”。A 拜见;召见,接见。C 看见;通“现”。D 被:我)5B(见识浅陋)6D(刚才)7B(指示代词,“那,那些”:(2)代词,“洞”: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表示反问语气,“难道”:9 代词,指代自己。)8C(意动用法,以为侣;形容词作动词,明,照明:名词作动词,舍,筑舍定居;使

24、动用法,屈,使受委屈:名词作动词,籍,登记:名词作状语,侧,从旁边。9D(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10B(A婚姻:古义:儿女亲家/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B“内臣”古今意义相同/左右:古义:周围侍从;C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长者:古义:品德高尚之人;D行李:古义:出使的人/非常:古义:不同寻常:今义:很)11A【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仔细阅读括号

25、所在的上下文,可知括号中要填写的句子的主语应承上文的主语“老字号”。A 项,承接上文的主语“老字号”,强调陈述主体。B 项和 D项都将陈述对象弱化,把句子改换成了存现句式,削弱了句子表达的语气。C 项因果关系混乱。故选 A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

26、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仔细阅读划线句子“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论述应先具体再抽象,根据原文语境,应先叙述守住“秘方”,再叙述守住“传统”。“秘方”所在分句的顺序应该是“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据此分析,故选C。13C【解析】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选成语填空,要求学生答题前先将空格所在的前后语境读明白,然后结合成语的意思用法等进行判断。第一处,每况愈下:多表形势、境况越来越坏。中性词,多含无奈、不满意味。江河日下:多指国势、事物发展的没落。感情色彩和语义较重。根据语境“京城八大楼之

27、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湖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此处选用成语“每况愈下”;第二处,闻名遐迩:远近闻名。好整以暇:既严整有序又从容不迫的样子。此处是说云南白药在疗伤方面远近闻名,选用成语“闻名遐迩”;第三处,脱胎换骨,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浴火重生: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得到升华。此处是说云南白药经过考验,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得以获得重生,选用成语“浴火重生”;第四处,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高低。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比喻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特色。此处是把云南白药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诸如牙膏上,云南白药以防

28、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不分高低,选用成语“平分秋色”。故选 C。14B15C(应为“北狄”“西戎”。)16D(“张文瑾贬谪移职”错,原文是“拜侍中,兼太子宾客”,指升官。选项曲解文意,事件错误。二、文言文翻译。(14 分)17至于你的才华,没有什么不能干好的,哪里需要用赠物(的方式来警策)?(若:至于:解释为“像”也可以。施:施展。焉:哪里。三点各 1分,大意2分。)18我愿意去安抚他们,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抚:抚慰、安抚。监:通“鉴”,引申为“教训”。察:省察。三点各 1分,大意 2分。)【参考译文】张文瓘字稚圭,是

29、贝州武城人。隋大业末年,迁徙家庭到魏州的昌乐。(张文瓘)幼时丧父,他侍奉母亲、兄长,凭借孝友闻名乡里。贞观初年,(他)考取明经博士,被补任并州参军。当时李勣任并州长史,(李勣)曾经赞叹着说:“稚圭,(是)当今的管仲、萧何,我比不上他。”李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都为李勣饯行,李勣用佩刀、玉带赠给属僚二人,但是没有东西赠送给文瓘。文瓘把心中的疑问向李勣请教,李勣说:“你不要疑忌。像属僚中的某某,做事犹豫缺少决断,所以我用佩刀赠给他,想使他遇事能果断:属僚中的某人行为放纵缺少检点,所以我用玉带赠给他,使他遵守各种规章法令。而像你这般才华,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施展的,哪还用得着赠送什么礼物(来警策)呢?

30、”李勣就极力推重引荐张文瓘。(张文瓘)后升任水部员外郎。当时,他哥哥文琮是户部侍郎。因按照当时的制度,兄弟不许并居台阁,张文瓘又被调任云阳县令。屡加升迁,官至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乾封二年,又升任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于是和李勣同为宰相。不久,兼任左史事。当时唐高宗造蓬莱、上阳、合壁等宫殿,再征讨四方少数民族,京师马厩养官马万匹,宫家储藏钱币和粮食的府库逐渐空虚。张文瓘上谏言说:“王者养育百姓,使百姓安逸就会富足而且安康,使他们忧劳就有怨恨而致反叛。秦、汉时期广征四夷,大建宫室,到秦二世时就土崩瓦解,汉武帝末年百姓人口减半。所以制治应在国家没有动乱之时,保国要在朝廷没有危险之际。人没有永远不

31、变的心,(而)对仁需要归心。我愿意去安抚百姓,不要使(他们)因劳累而产生怨愤。隋朝的教训离今天不远,(我们)不能不省察。”高宗皇帝认为张文瓘的谏言很正确,(因而)赐给(张文瓘)缯锦百段,因为(张文瓘)的谏言裁减了几千匹马厩里养的官马。(张文瓘)改任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到十几天,裁断疑案四百件,被判罪的人没有怨言。(张文瓘)曾经患小病,囚犯一起吃斋祈祷,希望(张文瓘病好)马上回到岗位上。当时因为(张文瓘)执法公平仁恕,人们把他比作唐初曾任大理寺少卿的大臣戴胄。后来(张文瓘)官拜侍中,兼太子宾客。许多囚犯听到张文瓘升官调离大理寺,(人人)都垂泪,(张文瓘)得人心就是这样。(张文瓘

32、)性格严肃正直,不曾曲法宽容。朝廷各部门的奏议,他都用心纠举驳正,所以皇帝信任他委派他(的事多)。有时张文瓘因病请假移交的事务急于办理,其他宰相上奏事宜,皇帝一定要问“与文理讨论过了吗?”如果没有议过的,皇帝就说:“到(张文瓘)那里和他一起共同筹划这件事。”有时(奏事人)说:“已经和(张文瓘)议过。”皇帝就说上奏的事都准奏了。三、默写(8 分)19(1)背绳果以追曲兮 竞周容以为度(2)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每空 1分,共 8分,错一个字该空就不得分。)四、古代诗歌阅读(9 分)20B(“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21

33、(6 分)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答对一点得 2分,言之成理即可)五、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小题,15 分)22D(“连长一开始对红军与抗日心存排斥”于文无据,从连长后面的慷慨陈词可以看出,他更有可能原本就认同抗日的,这样他的突然转变才更符合人之常情,所以说他“彻底改变立场”也是不对的。另外,最能打动连长的,不是“孩子视死如归的英勇无畏”,而是孩子“还是留着那颗枪弹吧,留着去打日本”的话语背后那种至死不忘抗日的决心。)23指向小说的情节,

34、连长要给孩子一颗枪弹,最后却没有执行。(2 分)象征着小红军,他虽未上场杀敌,却有坚定的信念与抗日的决心。(2 分)象征着一切抗日的力量,它们凝聚在一起,必将摧毁敌人。(2 分)24人物描写真实自然。写孩子离开集体的彷徨,初见生人的戒备,被人羡慕时的高兴,其言行心理等细节符合其年龄特点。(2 分)情节发展合情合理。想念部队、宣传抗日等情节突出小红军的坚定信仰,为后面不畏死亡、坚持抗日的举动做好铺垫。(2 分)环境描写反映现实。对陕北自然环境以及老百姓、东北军等社会环境的真实刻画,使小红军的形象有了现实基础。(2 分)六、作文(60 分)25作文立意参考;题目材料一共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属于说理

35、性文字,“教育的幸福,首先在于能够培育出懂事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第二段文字截取今年高考结束考生跪谢母亲的画面来展现考生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显而易见,这两段文字都是指向“感恩”“珍惜”。然后看材料所给的任务,本题有三个任务,要求考生从中选取一个任务进行作文。第一个任务,针对材料中的事件给老师或父母写一封信,这信件之中应是表达对老师和父母的感恩之情,感谢老师这些年的教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第二个任务学校拟组织高三年级举办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你作为演讲选手,写篇演讲稿。写好这篇作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什么是感恩。宽泛的说就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的情感比感谢要深切、要

36、厚重、要丰沛。(二)对谁感恩。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和范围。在写作范围上同学们一定要拓宽选材空间,可以思考的范围有:回顾历史,放眼社会,倾听大自然,展望未来。在写作对象上同学们要倾注丰富情感,可以寄托的情感的载体有人、物、景、事等。(三)感恩的原因。这是这篇作文的写作缘由。感恩,充实着我们的生活;感恩,塑造着我们的心灵:感恩,使世界变得美丽:感恩,使我们拥有爱心,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但现代社会中有很多缺乏感恩的表现:对父母辛苦的无动于衷、对老师付出的漠然置之、对动物受伤的冷眼相待、对别人危难的缺乏同情、对民族忧患的缺乏关注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展现自己与写作

37、对象之间发生的事件交往、情感交流和独特体悟。很多事情、很多情感值得我们写入作文。可以参考的有:父母亲的爱惜、呵护,老师们的指导、教诲,朋友间的关心、提醒,陌生人的帮助、风险,大自然的恩赐、赋予,失败后的鞭策、启迪。(四)怎样感恩。感恩需要真诚,它应该来自心灵的深处;感恩需要爱,它是幸福的另一种表达:感恩需要细心呵护,它应该来自平凡的生活:感恩需要提升境界,它应该来自博大的胸怀;感恩应该远离冷漠,拒绝自私,对心胸狭窄勇敢地说“不”。最后还要注意文体特点,作为演讲稿,要有针对性、可讲性和鼓动性。第三个任务,“如果你是现场的目击者,会引发你哪些感触与思考”,这就需要考生先简述事件,并对事件中的男生做法进行评价,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现象来谈自己的感受。其他问题:无标题扣 2分:不足字数,每少 50个字扣 1分;不足 600字者,评到 36分以下:每 1个错别字扣 1分,重复的不计,总扣分不超过 3分;卷面书写不佳,酌情扣 2一 5分;偏离题意 36分以下。选择书信或演讲稿,格式不对扣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开学测试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