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7-2光的粒子性(共44张PPT)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82904 上传时间:2019-09-10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4.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7-2光的粒子性(共44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7-2光的粒子性(共44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7-2光的粒子性(共44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7-2光的粒子性(共44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17-2光的粒子性(共44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物理选修3-5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2 光的粒子性,光是什么?,光是一种电磁波,有波长和频率 c =,不同颜色的光频率不同,光的颜色(频率)由光源来决定,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速会变,但频率不变。,不同颜色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都等于c。,不同颜色的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频率大的速度小,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是电磁波,光的偏振现象进一步说明光还是横波。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又从理论上确定了光的电磁波本质。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当人们以为光的波动理论似乎非常完美的时候,又发现了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的新现象光电效应现象。对这一现象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使得人们对光的又一本质性认识得到了发

2、展。,课本P30,17世纪明确形成了两大对立学说,牛顿,惠更斯,微粒说,波动说,19世纪初证明了波动说的正确性,由于波动说没有数学基础以及牛顿的威望使得微粒说一直占上风,19世纪末光电效应现象使得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提出了光子说:光具有粒子性,对光学的研究,从很早就开始了 ,光的发展过程,T/年,波动性,粒子性,1801,托马斯杨 双缝干涉实验,1814,菲涅耳衍射实验,赫兹电磁波实验,赫兹发现 光电效应,牛顿微粒说占主导地位,波动说 渐成真理,实验装置,一、光电效应现象,一、光电效应现象,当光线照射在金属表面时,金属中有电子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光电子: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 光电流:

3、光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电现象 光包括不可见光,使锌板发射出电子的光是弧光灯发出的紫外线。,阅读课本P31第一段,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电流表:测光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两极之间的电压大小滑动变阻器:改变两极之间的电压大小,光电管,阅读课本P31第二段,实验表明:保持光频率、光强不变,增大UAK,G表中电流达到某一值后 ,即达到 值。 保持光频率不变,增大光强,饱和电流 。,I,O,UAK,Is,黄光(强),黄光(弱),不再增大,饱和,增大,1.存在饱和电流,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Is,实验结论: 存在饱和电流,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越 。饱和电流越

4、,,大,多,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Is,I,0,UAK,Is,黄光(强),黄光(弱),UAK=0时,Is =0吗?,怎样才能让电流减小为0?,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反向电压的获取,使光电流减小到零的反向电压.,+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vC,当加反向电压时,如右图所示:,光电子作减速运动。设其中速率最大的是Vc;,最大的初动能,U=0时,I0,,因为电子有初速度;,则I=0,式中UC为遏止电压,2.存在遏止电压UC :,U,K,A,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实验表明:,对于一定颜色(频率)的光,无论光的强弱如何,遏止电压 的。,I,I,黄光( 强),黄光( 弱),遏 止

5、 电 压,蓝光,U2,U1,光的频率改变时, 遏止电压是否会改变?,都是一样,也会改变,2.存在遏止电压,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实验结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遏止电压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弱无关, 光的频率v越高,遏止电压越 。,大,二、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2.存在遏止电压,经研究后发现:,3.存在截止频率c,对于每种金属,都相应确定的截止频率c 。,当入射光频率 c 时,电子才能逸出金属表面;,当入射光频率 c时,无论光强多大也无电子逸出金属表面。,乙丙,则( ) A 用三种入射光照射金属a ,均可发生光电效应 B 用三种入射光照射金属c ,

6、均可发生光电效应 C 用入射光甲和乙同时照射金属c,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D 用入射光甲照射金属b ,可能发生光电效应,A,5、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 A、改用红光照射 B、增大绿光的强度 C、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改用紫光照射,D,以上三个结论都与实验结果相矛盾的,所以无法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来解释光电效应。,实验结论,经典电磁理论,入射光的越强,饱和电流越大,强度越大,逸出的光电子数越多,光电流越大,遏止电压只与频率有关,而与强度无关。,遏止电压应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如果光较弱,只要积累足够长时间,电子获得足够能量就会形成光电子,存

7、在截止频率c 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截止频率,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能量的可以随时间积累,对比,吻合,不符,不符,不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在能量子假说的基础上提出光子理论,提出了光量子假设。,光电效应解释中的疑难,1.光子说(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阅读课本28页”能量子”和课本32页最后一段,回答以下问题:,(1)在空间传播的光是连续还是是一份一份的?,(2)光子的能量与什么有关系?,(3)光子的能量如何表示?,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Eh ,表示光的频率,h 叫普朗克常量,h

8、6.6310-34焦耳秒,2.光电效应方程,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叫做这种金属的逸出功.,EkhW0,阅读课本32-33页,回答以下问题:,逸出功:,有:W0= h0,不同金属,其逸出功 同。,不,光电效应方程:,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的能量h后,一部分能量用来克服金属的 ,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 ,即: 。,逸出功W0,初动能Ek,或,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3.用图象表示光电效应方程,(2)由曲线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极限频率:图线与轴交点的横坐标0。 逸出功:图线与Ek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W0E。 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1)最大初动能Ek与

9、入射光频率的关系图线如图,4.对光电效应的实验现象解释:,光强较大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时产生的光电子多,因而饱和电流大。,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发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就不能发生光电效应; 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秒。,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影响饱和电流、截止频率、遏止电压的因素 1、只要入射光频率超过截止频率,饱和电流的大小只与单位时间内的光子数有关。 2、

10、截止频率只与金属的逸出功有关,即只 与金属的种类有关。 3、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和逸出功有关。,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解释光电效应的时候,实验测量尚不精确,加上这种观点与当时的理论大相径庭,因此并未被物理学家们广泛承认,甚至被说成是“在思辨中迷失目标”的“冒昧的假设”。,光电效应理论的实验证据,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花了十年时间做光电效应实验,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相比较,在1915年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两种方法得到的普朗克常量h 在0.5%的误差范围内一致,又一次证明了“光量子假说 ”理论的正确。,光电效应显示了光的粒子性

11、。光子不但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三.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爱因斯坦由于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和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由于研究基本电荷和光电效应,特别是通过著名的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获得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例题:由密立根实验(Uc和v的关系)计算普朗克常量,EkhW0,可以用于自动控制,自动计数、自动报警、自动跟踪等。,5.光电效应在近代技术中的应用,1.光控继电器,可对微弱光线进行放大,可使光电流放大105108 倍,灵敏度高,用在工程、天文、科研、军事等方面。,2.光电倍增管,应 用,光电管,光,电源,电流计,I,A,K,光在介质中与物质微粒

12、相互作用,因而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散射。,2.康普顿效应,1923年康普顿在做 X 射线通过物质散射的实验时,发现散射线中除有与入射线波长0相同的射线外,还有波长比0更大的成分。,四.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正在测晶体对X 射线的散射,1.光的散射,3.康普顿散射的实验装置:,晶体,光阑,探 测 器,0,散射波长,四.康普顿效应,经典电磁理论在解释康普顿效应的困难,根据经典电磁波理论,当电磁波通过物质时,物质中带电粒子将作受迫振动,其频率等于入射光频率,所以它所发射的散射光频率应等于入射光频率。即:如果入射X光是某种波长的电磁波,散射光也应该是X光!不会出现波长更长的波。,四.康普顿效

13、应,四.康普顿效应,光子理论对康普顿效应的解释,若光子和外层电子相碰撞,光子有一部分能量传给电子,散射光子的能量减少,于是散射光的波长大于入射光的波长。,若光子和束缚很紧的内层电子相碰撞,相当于光子与整个原子碰撞,由于光子质量远小于原子质量,根据碰撞理论,碰撞前后光子能量几乎不变,波长不变。,四.康普顿效应,4.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1)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光量子”假设;,(2)首次在实验上证实了“光子具有动量”的假设;,(3)证实了在微观世界的单个碰撞事件中,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康普顿于192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康普顿的成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早期的几篇论文中,一直认为

14、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是由于“混进来了某种荧光辐射”;在计算中起先只考虑能量守恒,后来才认识到还要用动量守恒。,四.康普顿效应,5.吴有训对研究康普顿效应的贡献,1923年,参加了发现康普顿效应的研究工作.,19251926年,吴有训用银的X射线(0 =5.62nm) 为入射线,以15种轻重不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在同一散射角( )测量各种波 长的散射光强度,作了大量 X 射线 散射实验。,对证实康普顿效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动量、能量是描述粒子的,频率和波长则是用来描述波的,光子的能量:,光子的动量:,五.光子的动量,课堂小结,1.光电效应现象,3.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及其对实验结论的解释,EkhW

15、0,解释截止频率,解释饱和光电流,解释瞬时性,入射光越强,单位时间中发射的光电子越多,光电子的能量只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入射光的频率低 于截止频率(极限频率)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2.光电效应规律,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子说的实验证据:康普顿效应,6. 能引起人的视觉感应的最小能量为10-18J,已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约为0.6m,则进入人眼的光子数至少为 个,恰能引起人眼的感觉.,练习,3,练习,7、在可见光范围内,哪种颜色光的光子能量最大?想想看,这种光是否一定最亮?为什么?,在可见光范围内,紫光的光子能量最大,因为其频率最高。,紫光不是最亮的。,一为光强,,因为光的亮度由两个因素决定,,二为人眼的视觉灵敏度。,在光强相同的前提下,由于人眼对可见光中心部位的黄绿色光感觉最灵敏,因此黄绿色光应最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物理 > 人教版 > 选修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