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全册优秀教案设计(86页)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456 上传时间:2018-08-19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全册优秀教案设计(8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全册优秀教案设计(8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全册优秀教案设计(8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全册优秀教案设计(8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人教版】(中职)语文职业模块服务类:全册优秀教案设计(8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学要求一、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二、结合有关段落,简要说明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法。三、认知文中所采用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两种论据,简要说明这些论据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课文分析指导一、内容解读这是一篇论述严谨、说理平易、文风朴实的论说文。作者围绕“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这一中心论点,逐层深人地论述了成才的途径,着重论述了学习语文和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3 段,谈自学的意义,自学成才的标准,自学的内容,指出自学是成才的重要途径。第一段,首先提出一个判断:“自学,是我们当今造就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指出

2、自学成才的意义。第二段,诊释“成才”这一概念,提出了成才的标准。首先用设问引出人们的习惯看法,对“成才”的内涵加以界定;而后又用三个“凡是”构成的排比句,阐述自己的观点,扩大了“成才”的外延,以纠正人们的习惯看法的局限性,为下文深人论述做准备。第三段,对自学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加以阐释。同样先用设问引人话题,简洁地概括出自学的内容,不外乎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接着分析论述这二者的辩证关系,强调“必须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学好专业知识” ,告诫人们“为了学习并深人钻研专业知识,非学好基础知识不可” ;最后,进一步界定了“基础知识”的范畴“大致相当于中学的文理两科的知识” ,为下文正式导人论题做好

3、了铺垫。第二部分:4-8 段,针对社会上 “重理轻文”的风气,提出文理并重、相互为用的思想,论述了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第四段,在前文的基础上深人一步,论述文理两科的关系,联系社会实际,旗帜鲜明地提出“要搞国家建设,当然需要科学技术,但文科也不能偏废”的观点。首先,针对社会上流行的“重理轻文”的不良风气,提出文理并重, “互相支持、相互为用” ,二者不可偏废的思想;而后强调指出,中学阶段文理两科“都是基础,都应该学好” ,缺一不可(自学成才的正确态度也应是文理“并重” “都应该学好, ) ;接着从广义上阐释文科知识的范畴,并用假设复句指出“重理轻文”的危害,强调掌握文科知识的重要

4、性,并引用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的话,进一步阐明文科知识不能偏废,自然引出下文。第五段,论述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性。首先,用一个设问句承上启下,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各行各业的实际,用说理论证的方法,阐述“文”的主要内容是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 ,语不通,文不达,听不懂看不懂别人说的话写的文章,自己说的话写的文章别人也听不懂看不懂,怎么能与人交流思想?怎么能够成才?并结合解放初我党十分重视语文教育的实例,印证自己的观点,有力地论证了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的重要作用。第六段,从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角度,论述学习我国历史、懂得古代文化的必要性。首先指出我国有古老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

5、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可以丰富我国人民而且可以丰富世界人民的精神文明的宝库” ;而后强调指出,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好好学习我国历史,学习、懂得古代文化,积累丰富的文史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第七、八段,着重论述对待古代文化应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文章围绕孟子中“尽信书,不如无书”一句展开论述。第七段首先谈古代读书人的学习方式,接着叙写了古代读书人因读书不求甚解,弄不懂“尽信书”的含义而闹出的笑话,为下文的论述张本;紧接着,在第八段中,作者指出,要立志成才,必须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去研究古代文化,学会理解领悟,懂得灵活运用,才能从古代文化中汲取精华,才能“成才” ,并用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和“以粮为纲”两个

6、事例,分析印证了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哲学意蕴,进一步论证了对待古代文化的正确态度。这两段的论述,一正一反,对比鲜明,生动形象,说理深透。第三部分:9- 10 段,以自学成才成功的例子和文史知识推动理科专业研究的典型例子,归纳出“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的结论。第九段,列举两个自学成才的典范:鲁迅和郭沫若。二者均是弃医从文,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的文史知识并成为著名的文学家。第十段,论述其他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学习古代文化,懂得文史知识的必要性。作者以许德琦、竺可祯两位科学家为例,有力地证明了文史知识对推进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在列举上述典型事例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指出:“自然科学工作者

7、如果具有广泛的文史知识,不但能推动本身的科学研究,还能反过来影响文史研究。 ”并水到渠成地得出全文的结论:“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而后,作者进一步指出,掌握文史知识的关键在于锲而不舍,勉励青年一代克服困难,坚持不懈,打好基础,自学成才。综上所述,本文围绕“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这一论点,层层深人地展开议论,先从自学成才的途径人手,说明“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接着通过阐述文理知识的相互关系,进一步证明“成才要有文史知识” ;而后又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行各业都需要语文知识、学习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是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自然科学工作者要有文史知识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并归纳出任何领域的任何一

8、个自学“成才”者,都必须具备丰富的“文史知识”基础,而只有具备了这一基础,才能成为“有相当素养的中国人” ,才能真正“成才”这一结论。全文层层深人,最后水到渠成,首尾呼应。二、写作特点1.归纳论证方法的运用。首先,文章通过理论观点的归纳来论证中心论点。如关于语文知识在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作者从两方面来阐述,先说语文知识搞好各行各业工作的重要性,再讲语文知识对继承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学好语文知识的重要性可以阐 述很多,但作者只举出其中重要的两条,这样就从个别性的论据推导出普遍性的结论,这属于理论归纳法。其次,作者通过典型事例的归纳来论证。如在论证“获得一定的文史知识是自学成才的基础

9、”这一观点时,就选择了鲁迅和郭沫若这两个典型事例。鲁迅、郭沫若都是弃医从文,从“文”这方面说,他们也是自学成才者。显然,文史知识是他们成为文学家的基础。总之,无论是理论上的说明,还是生活中的事例,都从个别性的论据推导出普遍性的结论,而且理论归纳和实例归纳互相补充,使说理更加充分。2设问修辞手法的运用“什么叫成才?” “自学,学什么?” “为什么掌握语文知识在学习中占这样重要的地位呢?”这三个设问句分别用在课文第 2、3、5 段的开头,从而引出该段论述的内容和观点。这样,一问一答,在表达上显得自然亲切,也使论题和作者的观点更加明确。3.语言平易,文风朴实。作者非常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始终站在青年

10、读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文章以一位长者与青年谈话的方式娓娓道来,态度平易和蔼,用词浅显明了,语调亲切自然。文章语言平易,文风朴实,字里行间蕴含着对青年一代的谆谆告诫之意,洋溢着关爱与激励之情,语重心长,深人浅出,说服力强。重点难点分析本文是一篇说理性很强而又浅显易懂的文章。理解文中所讲道理,懂得文史知识对于成才的作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理解掌握本文所运用的归纳论证方法,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通过阅读分析及相关训练引导学生把握。教学建议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用速读的方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与设问句,梳理文章论证的逻辑与结构,理解文章所讲的道理。理解并把握文中“归纳法”的运用及

11、其作用。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文本,认知文中所采用的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两种论据,理解这些论据分别证明的观点,结合相关段落,学习领悟归纳说理论证法的要旨,通过训练,学习运用这一方法进行论证说理。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一、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人阅读文本,并能结合自身实际,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参考答案:1.文史知识是任何领域的任何一个人成才的基础,只有具备这一“基础” ,才能有成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 。而这“基础”和“素养” ,对任何一个成才者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意思对即可)2.这一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学生只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文章要点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二、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设问这一修辞方

12、法在文中的作用,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参考答案:(见写作特点 2)三、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文中重点段落,掌握归纳论证法。参考答案:(见写作特点 1)相关资料一、作者简介周培源,江苏宜兴人。1924 年毕业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 ,后出国留学。192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28 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和最高荣誉奖。1928 年至 1929 年先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和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学校从事研究工作。1929 年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36 年至 1937 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在爱因斯坦指导下,从事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宇宙论的研

13、究。1943 年至 1946 年,在美国先后从事流体力学湍流理论的研究及战时科学研究。其间,被选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理事。1947 年 4 月回国。1949 年 5 月后,周培源相继担任清华大学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主席团成员、学部委员,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世界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并历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波友好协会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主席,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

14、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59 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8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980 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80 年和1985 年两次获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具有卓越贡献的校友”奖。周培源是享誉中外的科学家,是我国理论物理与力学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他早年师从海森保、泡利、爱因斯坦等当代物理学大师,在他们的指导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从上世纪 20 年代开始,在长达 70 年的岁月中,他一直从事物理学基础理论中难度最大的两个方面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引力论和流体力学中的湍流理论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节选自

15、周培源同志生平 ,载民主与科学1993 年第 6 期)二、周培源先生二三事(易石)三年半拿下三个学位1924 年秋,周培源先生从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高等科毕业,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取得赴美留学资格。在美留学期间,周先生惜时如金,利用有限的时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学习奇迹。1926 年,他获得了芝加哥大学的学士学位。仅仅相隔六个月之后,他又通过了芝加哥大学的硕士学位考试。1927 年,周培源先生追随他仰慕已久的密立根教授(192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来到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28 年,他成为全美年内数学和物理学领域毕业的四十九名博士之一!他撰写的博士论文在爱因斯坦引力论中具有旋

16、转对称物体的引力场 ,因“起点高、难度大” ,答辩时受到高度赞扬,被评为“最佳论文” 。周培源先生用三年半的时间,一鼓作气,连续攻读下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学位,完成了一般优秀学生需六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创造了清华留学生乃至中国留学生史上的奇迹,使美国学界为之震惊,在国内学界更是有口皆碑。因此,有人称周培源先生为“清华第一高材生” 。后来,有人向周培源先生探问用三年半时间连拿三个学位的奥秘,周先生淡淡地说:“勤奋。别人都休息时,我到处去选课,所以很快就修满了学校规定的学分。 ”勤奋出真才。1929 年秋,年仅 27 岁的周培源先生接受清华大学聘请,成为清华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不跟爱因斯坦合

17、影1936 年,利用清华大学教授连续工作五年可带薪休假一年的规定,周培源先生来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院,参加由爱因斯坦亲自主持的相对论研讨班。这次学习机会,周先生得以与他衷心崇敬的世界科坛大师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一年中,周先生认真聆听爱因斯坦的教诲,曾就广义相对论引力论的坐标问题,向大师请教。这对周先生以后的相对论研究,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爱因斯坦也非常看重这位来自中国的青年学者。一次促膝谈心时,爱因斯坦还向周培源先生谈起他 1922 年去日本讲学途经上海时的情景,对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临回国前,周培源先生到爱因斯坦家中,与大师话别。在书房里,望着穿着简单随意、头

18、发蓬乱、面含慈祥、眼贮智慧的爱因斯坦,周先生心潮起伏,他要把大师此时此刻的形象永远地定格下来。于是,周先生取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拍下了这一瞬间。1955 年 4月 18 日,爱因斯坦逝世,这帧珍贵的照片在人民日报首次发表。正是这帧照片,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认识”了颇具艺术家气质的爱因斯坦。许多年后,周培源先生的女儿问父亲:“您跟爱因斯坦关系如此密切,当时,为什么不跟他合影留念呢?”周先生这样回答:“他是那么伟大的人,我怎么可以随便和他照相呢?”这句话,道出了周培源先生对爱因斯坦的崇敬之情,从中也可看出周先生是一个多么谦逊、诚实的人啊!我得二等奖比较合适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周培源先生调整了自

19、己的研究方向,由相对论转向湍流理论的研究。理由很简单,周先生认为,相对论是长期的理论课题,不能直接用之于抗战,而如能攻破湍流奥秘,飞机、船舰都可以减小阻力,亦会避免因空气涡流引发的飞机失事等等,大敌当前,科学家理当以科学来拯救祖国湍流是流体力学中最困难的研究领域,很多科学家都不敢涉足,甚至有人说希望死后去向上帝求证。但周培源先生却在这个领域整整奋斗了 53 年,最终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突破,成为国际公认的湍流奠基人。为此,北京大学力学系一直坚持要为周培源先生的湍流理论请奖,学校同意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但身为 1982 年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的周先生知道后,坚决不同意申报。可学校态度更为

20、坚决,最后,周先生只好同意了。周先生考虑到自 1956年以来的二十多年间,我国一直没进行过这样的评奖,提出申请的人很多,其中不乏享有国际声誉的大科学家,便提笔给直接主持评奖工作的钱三强写信,建议应该把一等奖授予王淦昌、陈景润等同志,自己得个二等奖比较合适。1982 年,国家科委授予周培源先生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周先生在评奖过程中不计名利、顾全大局、实事求是的作风,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赞赏,赢得了与获奖本身同样难能可贵的荣誉。(选自少儿科技2003 年第 1 期)科学与艺术教学要求一、了解科学与艺术的相同之处,懂得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的,理解科学、艺术、创造力、真理等标志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概念

21、及其相互关系。二、学习本文以事例为主,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三、分析文章清晰的论证过程,学习作者严谨的论述语言。课文分析指导一、内容解读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本源是一致的,它们都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来源于人类的智慧与创造;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进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作为一名科学家,李政道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或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和提高创造力,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

22、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论述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围绕这个中心,作者进行了具体的论证。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 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科学与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作者慧眼独具地谈到了艺术与科学的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人类的创造力” , “追求的目标”“真理的普遍性” 。第二部分(2-10 段)紧承上文,对中心论点加以具体论证。可以分为两层:1. (2-6 段)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强调艺术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 。他

23、指出,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人们深藏在内心的情感,并用李白和苏轼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咏月的诗句及莎士比亚作品加以佐证,说明有创造力的艺术作品其生命力可以穿越时空,可以唤起不同时代的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的、对外部世界既已存在的内心情感。作者指出,这种“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 。让人们明白,艺术创造力虽不是人人都有,但有创新的艺术珍品超过时空限制的美好的情感表现,接受者欣赏者多能产生共鸣,而且唤起的反响越强烈越普遍,接受和欣赏的人越多越广泛,表现这种情感的艺术就越优秀,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2. (7-10 段)谈科

24、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 。作者首先指出,就像“艺术家的创造”一样,科学家运用人类的智慧,创造性地将自然界的现象通过“新的准确的抽象” , “结晶”为自然定律,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 。接着指出, “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 ,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变的,并且列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1887 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 1900 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等事例,说明科学原理虽然艰深,少有常人能够理解,但科学原理的应用则普遍进人每一个人的生活。对于

25、科学来说,解释的对象越多,应用得越广泛,就越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第三部分(11-12 段)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 “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11 段,作者首先指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不完全相同:科学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是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抽象与总结,是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外部世界的,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则是植根于整个人类的。同时作者强调,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尽管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着很强的关联,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的论述。在 12 段里,作者指出:艺术和科学都需要智慧,而发展智慧又需要情感因素。并用两个反问句强调二者相互依存的关系

26、,从而阐明“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连的” 。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一个充满哲理的结论:“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就“如一个硬币的两面” ,准确而科学地诊释了科学与艺术的关系。二、写作特点1.本文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李政道先生旁征博引,结合中国古诗词、西方戏剧艺术与科学理论等诸多典型例证,加以高屋建领的精辟分析,全面而有力地说明了科学与艺术的关联性。本文 2 至 4 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 ,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第 5 段又举了莎士比亚的例子,说明中外同理。这些事例拉近了文章所要

27、阐述的抽象概念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生动而有力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艺术珍品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第 10 段举了“迈克耳孙和莫雷在 1887 年做的光速实验”和“普朗克在 1900 年发规的黑体辐射公式”的事例,论证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并让我们明白,科学原理虽然艰深,少有常人能懂,但科学原理的应用则普遍进人每一个人的生活。而且“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既用典型事例证明了科学的普遍性,也对读者进行了一次近代知识的教育。2.条分缕析,层次分明,逻辑性强。在本文中,作者首先提出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

28、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是真理的普遍性。然后分别论述“艺术”和“科学”的两个方面,而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又都是先论述创造力,再论述普遍性,最后再综合论述艺术和科学的相同点。这种条理分明的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3.议论与说明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文章在议论的同时穿插了许多说明性文字,如对自然定律的说明、对物质基本结构的说明等;而且文中所举的一些例子,也都带有一定的说明性。如:“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 1887 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 1900 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 世纪的科技

29、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 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 ”由于这些科学术语或原理离一般人的生活较远,读者不易理解,作者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中用准确的语言对其加以科学的说明,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论证的道理,也使本文在词语的运用上具有平实、准确、严谨的特点。这是我们写作时应该学习和借鉴的。重点难点分析本文内容深刻,概念较抽象。作者的观点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很难处于一个可以平等交流的平台。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中所举事例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之上;教学的难点则应注意帮助学生深人理解作者严谨准确的论证语言,进而较好地理解把握

30、科学与艺术两者的关系。教学建议本课教学可首先引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在默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文章局部进行重点关注、反复阅读,使学生能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提炼出文章论点;然后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而后可通过问题的设置(如:找出点明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理解它们;什么是科学的“创造力”和“普遍性” ,如何理解它们,找出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方面的“异” ,说说它们的关系;说说“科学和艺术的关系是同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相联的”表现等等) ,引导学生对一些关键语段进行朗读、讨论、探究,在感受和理解文章严谨的论证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章思想内

31、容的理解和把握。思考与练匀参考答案一、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深人阅读文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参考答案:艺术与科学有两大相同点: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二、此题意在帮助学生理解议论与说明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并学会运用。参考答案:文章在议论的同时穿插了许多说明性文字,如对自然定律的说明、对物质基本结构的说明等;而且文中所举的一些例子,也都带有一定的说明性。如:“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 1887 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 1900 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 世

32、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 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等,才得以存在。 ”由于这些科学术语或原理离一般人的生活较远,读者不易理解,作者在严谨的逻辑推理中用准确的语言对其加以科学的说明,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论证的道理,也使本文在语言的运用上具有平实、准确、严谨的特点。这是我们写作时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三、本题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文中重点段落,进一步学习理解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作用。参考答案:本文 2 至 4 段中举了李白的把酒问天和苏轼的水调歌头 ,说明不同朝代的不同作者写同一题材咏月,虽然有相似和不同,却同样感动着不同时代的人们。这些事例拉近了文章所

33、要阐述的抽象概念与读者已有的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生动而有力地说明了自己的观点:艺术珍品具有“真理的普遍性” 。四、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将课本知识拓展延伸到生活之中,搜集一些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事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生活等方式来学习语文。本题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可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所搜集的事例或故事只要能够说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即可。 (例如:“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 ,杂技、魔术、戏法里有许许多多物理、化学、心理学的原理。 )相关资料一、作者简介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 年 11 月 25 日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19

34、44-1946 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 年人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 年 6 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1960 年历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 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4 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教授,1984 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教授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1957)、法国国立学院布德埃奖章(1969, 1977)、伽利略伽利莱奖章(1979) 、意大利共和国最高骑士勋章(1986)、埃马诺瑞那爱瑞奇科学和平奖( 1994)等。他是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59)、

35、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4) 、意大利林琴科学院院士(1986)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57)和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李政道教授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以及其一些对称性不恒的发现,是极为重要的划时代贡献,为此,李政道教授和杨振宁教授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1946 年,20 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三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

36、了博士论文答辩,被誉为“神童博士” ,其时年仅 23 岁。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 年 30岁时便成为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从 70 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在李政道教授的建议和安排下,自 1979 年开始,有几十位中国学者到国外学习和培训,他们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 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的 Br-PC 方案,并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合作,使Br-PC 工程在选择方案、进行设计和建设中都

37、得到了美国高能物理界的帮助和支持,对撞机能如期建成,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 c-r 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这与他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为使年轻人尽快成才,李政道教授除在国内开设长期讲座外,还倡议并创立了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计划(CUSPEA ) ,在 1979-1989 年的 10 年内,共派出 915 位研究生,并得到美方资助。1985 年,他又倡导成立了中国博士后流动站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并担任元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顾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6 年,他争取到意大利的经费,在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创立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并

38、担任主任,每年回国亲自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并指导C ST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对提高科技人员的水平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北京现代物理中心;其后,在浙江大学成立了浙江近代物理中心,在复旦大学成立了李政道实验物理中心。他是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 11 所大学的名誉教授。1994 年 6 月 8 日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二、感受李政道艺术是科学的血脉(左赛春)为了能从最佳角度捕捉到李政道教授演讲时的镜头,我席地坐在第一排贵宾桌前的地毯上,离他的演讲台只有两米远。这也许是整个会场中离他最近的位置了,李政道教授就这样从镜头深处向我走来。平生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我从小敬慕的李政道先

39、生,感觉这位科坛巨匠比我在任何书刊和网页上所见的照片都更有神采和魅力。他是一位世界级顶尖科学家,却有着诗人的浪漫和艺术家的洒脱。他的演讲可以说是思接千载,可条理性、思辨性却丝毫不乱。让人感觉,跳动在这位 75 岁的著名科学家胸膛里的,分明还是一颗年轻的心脏。虽然长期旅居美国,李政道教授的中文仍十分流利,略带江浙口音。他的语速不快,但很有穿透力和感染力,语言十分幽默。他的知识面极广,对深奥的科学现象进行着简约而富有哲理的诊释。李政道说,他研读屈原的名篇天问时,发现这是大诗人用诗的形式写就的宇宙学论文,屈原在 2500 年前就在诗中巧妙运用了几何学和物理学的对称性原理,提出了地球是圆的,可能是个东

40、西、南北不一样长的扁椭圆球体。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一系列观察,李政道认为: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与艺术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但是必须搞清楚科学与艺术为什么能结合、结合的基础是什么、它们的结合对当代科学、艺术和社会文化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理论问题。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李政道提出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构想:第一,科学与艺术的本源是一致的,两者都来源于人类的智慧与创新;第二,科学与艺术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是用人类的想象、人类的创新手法唤起人们意识里的情感,这种情感越真挚,表现的艺术就越优秀,反响就越普遍,就越能够跨越时空。科学是用创造性的思维和劳动对自然界进行研究与探索;第三,科学与艺术是

41、人类不同的文化范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它们的结合和交流符合自身的发展需要,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第四,科学与艺术结合有利于科学、艺术和整个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因为,科学可以因艺术情感的介人更富有创造性,艺术可以因吸取科学智慧而更加绚丽多彩。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历史上伟大的艺术家、哲学家、科学家大都是具有博大人文精神的思想家,他们都是超功利、超时空,追求生命真谛的实践者和体验者,他们都具有美好的情感和创造美好情感的才能。正如李政道教授所说:“科学的目标是准确的回答和求解,但是科学家不可能找到所有的答案,也没有最终的答案,只能增加答案,而

42、增加答案和了解客观世界的动力是美好的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创造力,这和创造艺术的动力完全相同。 ”聆听李政道的理论,有如沐春风之感。当演讲结束,他在我的镜头中由清晰变得模糊,而科学与艺术在我心中却越发清晰起来。(选自 2001 年 11 月 1 日经济日报) ) )三、李政道: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红娘” (施宝华)去岁金秋,我国科学界和艺术界的名流汇聚在首都炎黄艺术馆,就杰出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主编的科学与艺术大型画册出版进行座谈。画坛大师昊冠中操着浓重的江苏口音激动地说:“我年轻时上浙大也是学自然科学的,后来才走上艺术的道路。可是,我一直以为,科学和艺术是不搭界的。后来,李政道教授回国,经常同我

43、聊天。他认为,科学与艺术都源于人类的创造,都追求着真理的普遍性,都追求真、善、美。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密不可分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他还出了题目,让我们创作。通过实践,我逐渐接受了李先生的观点。科学和艺术的本质是一致的,只是后来社会分工把它们分开了。现在,科学与艺术之间已经架起了桥梁,我们就可以同科学家合作,携手开辟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新天地。所以,今天,我们应该感谢李政道先生,是他充当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红娘夕,是他鼓励我们画界的同仁致力于科学画的创作。”吴冠中先生的话引来了一片掌声。在会上,科学家朱光亚、甘子钊,画家华君武、袁运甫、刘巨德也作了精彩的发言。吴冠中先生将李政道教授喻为科学与艺术结

44、合的“红娘” ,非常贴切,它生动地反映了李政道教授多年来孜孜不倦地为促进科学与艺术的沟通所作的贡献。李政道教授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杰出物理学家,在科学疆场上驰骋了半个世纪,成就显赫,饮誉世界。他虽久居海外,但却有着殷殷炎黄情,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十分钟爱,且常以学者的目光去探询历史文化的底蕴,每每提出独特见解。他研读屈原的天问发现,这位写下了不朽诗篇的大诗人对自然界有惊人的洞察力和卓越见地。他认为天问是这位大诗人运用几何学原理,通过精确的推理,以气势磅礴的诗句写就的我国最早的宇宙学论文。李政道列举诗中的内容来证明他的这个独特见解。屈原天问中有这样两段:“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限多有,谁知其数?东

45、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堕,其衍几何?”李政道解释说,诗中的“九天”是指天球的九个方向:东方为苍天(啤天) ,东南方为阳天,南方为炎天(赤天) ,西南方为朱天,西方为颖天(昊天、成天) ,西北方为幽天,北方为玄天,东北方为变天,中央为钧天。李政道说,在上面所引的第一段诗中,屈原进行了以下推理:假定天空的形状是半球,若地是平的,天地交接处必定会充满奇怪的边边角角。到底是什么东西放在那里呢?它又属于什么呢?宇宙的这种非解析几何形状不太合理,因此,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屈原就此推论说:地和天是不可能互相交接的,地和天可能都是圆球形,天像蛋壳,地像蛋黄,各自都能独立转动。李政道接着说,上面所引的第二

46、段诗,说明屈原又进一步推论:地球的形状也许不是纯圆球形,它的东西直径与南北直径之间哪个更长一些呢?这就是说,赤道圆周与极径圆周哪个更长呢?李政道从物理学家的角度分析说,屈原是准确地运用了几何学和物理学的对称性原理。这位生活在公元前 4 世纪的大诗人不仅爱国忧民,还对自然界进行极富想象力的探寻和思考。他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曾提出这样的科学设想:地球是圆的,而且可能是个东西、南北不一样长的扁椭圆球体。这真是个令人惊奇的科学推断!15 世纪哥伦布作环球探险证实了地圆说。16 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直到近代,科学家们才测量出赤道半径为 6 378 公里,极半径为 6 357 公里地球确是一个东西长、南

47、北短的扁椭圆球体。李政道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讲学时,看到了一片甲骨。这片甲骨上的刻文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一次新星爆发的情况。文中有“新大星并火”的字眼,所谓“新星”就是爆发的一种变星体,它会使星的亮度在几天至一个月内增强一万至十万倍,如“火”一样。李政道特别指出,甲骨文“新大星”中的新字右边一撇被刻成了一个箭头,且指向一个奇特的方向。这种具有极高艺术性的象形文字表达出了极为珍贵的科学发现。李政道说,在这片甲骨之后契刻的另一片甲骨上则记录着,这颗“新星”的亮度已明显下降了。两片甲骨记录了这一“新星”的爆发过程,表明在古老的文字中,就有了艺术化的科学发现的表达,生动地说明科学与艺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48、李政道以物理学家的独特视角审视了中国文化中的许多现象,逐步形成了对科学与艺术关系的新认识。他认为,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人们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真挚,唤起就越强烈,反响就越普遍,反映这种情感的艺术就越优秀。科学,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是对自然界现象进行的新的准确的概括和抽象。科学家的概括和抽象阐述越简单,应用就越广泛,科学发现和创造就越有价值。李政道进一步认为,艺术家对情感表达的创造,科学家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源于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都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不同的是,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他所揭示的自然规律的普

49、遍适用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科学家以外的世界,而艺术家追求的普遍性虽然也是外在的,但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从这个观点出发,李政道再去审视历史文化中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就更清楚了:科学和艺术在人类历史初期是融合在一起的,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的细化才逐渐被分开。这种“分开”既有其进步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使从事科学的人对艺术一窍不通或者仅仅作为业余爱好,而从事艺术的人,对科学也往往全然无知。这种绝然分割的局限思维对各自从事的科学或艺术事业无疑是个损害。如果我们的科学家能了解艺术,那么丰富的艺术的创造和情感的丰富,可以帮助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创造;而我们的艺术家如果了解科学,那么科学知识和创造精神也可以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洗自 2001 年 5 月 27 日科学时报 ,有删节)走向社会教学要求一、理解文中场景设置的作用。二、理解作者用新奇的比喻说明某种道理的方法,懂得这些比喻的含义。三、梳理文中的忠告与建议,认真思考对自己的启示与教育。四、品味文章幽默而形象生动的语言。五、学习作者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体会文中流露出的父辈对子女的挚爱深情。课文分析指导一、内容解读亚伦亚达是美国影视明星,主演过杏林春暖等影片。本文是他在康涅狄克大学某次毕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 > 职教语文 > 人教版 > 职业模块服务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