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课练(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4476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课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课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课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课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政治人教版必修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课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课练 (六) 我们的中华文化对应学生用书 P35 一、选择题1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 ”这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绵延不绝 B统领世界文化C传承文明,开拓创新 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答案 A解析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振兴传统工艺,有利于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和原因,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不断传承,A 项符合题意, D 项不符合题意。B 项“统领世界文化”说法错误。C 项“开拓创新”不符合题意。2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 春秋经传集解等 44

2、78 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 62 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 古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A B C D答案 D解析 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符合题意。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

3、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错误。观点错误,古籍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其他国家也有。32017 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此节目不仅摘得收视率桂冠,也在全国掀起一股学习背诵古诗词的热潮,其原因在于( )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 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入胜 吟诗赏诗全民动员,古诗新作A B C D答案 A解析 题目中,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之所以能够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其根本性的原因在于优秀文

4、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故入选。在题目中没有体现。是背诵古诗词热潮的结果而不是原因。选A。4汉字能够表情达意,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如图例 )。 这主要说明汉字 ( )A记载思想和语言,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B文化内涵丰富,包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价值C传承着人类文明,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D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答案 B解析 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A 项错误;“汉字能够表情达意,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丰富的人生哲理”说明汉字内涵丰富,包含着许多中华文化的价值,B 正确且符合题意;文字传承着人

5、类文明,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C 项错误。D 项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为 B。5地名承载着大量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坐标,要充分挖掘,系统整理地名文化属性信息,抢救保护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免得人们“找不到回家的路” 。这是因为地名(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和特定象征 蕴藏着个人情感和人们的价值认同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A B C D答案 A解析 抢救保护优秀传统地名文化是因为地名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正确;地名不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不选;地名蕴藏着个人情感和人们的价值认同,所以我们要抢救和保护地名文化,正确;传统文化具有相

6、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地名不具有这个特征,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 A。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繁荣、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就应( )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继承和吸取外来文化 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A B C D答案 D解析 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应吸取的是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且“继承”用词不当,错误;我们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错误。正确,故选 D。7诺

7、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说“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他没有用处” “文学无用论”致辞富有哲理,耐人寻味。以急功近利心态观察,文学是“无用” ,从“风物长宜放眼量”考虑,文学“有大用”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文学艺术(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 B C D答案 D解析 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正确

8、;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错误。故选 D。8喝酒是中国人迎宾待客的方式,但各地喝酒方式不同,如云南人先吃饭后喝酒,其他地方则相反。山东人、蒙古人豪爽,上海人谨慎。这说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中华文化辉煌灿烂 地域文化既有自身个性,又包含中华文化的共性 中华文化有区域性A B C D答案 D解析 中国人都把喝酒作为迎宾待客的方式,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共性,但不同地区方式不同,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区域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色,正确。无从体现,故选 D 项。9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

9、字,其中许多词语源于少数民族语言。如“胡同”来自蒙古语, “萨其马”来自满语,许多民族乐器在汉语称谓上也多采用少数民族语言的谐音,这表明( )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融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推广普通话有助于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不同民族的语言的融合可以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A B C D答案 A解析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材料中“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其中许多词语源于少数民族语言”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相互交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正确;与材料主旨无关;错误,因为文化的差异不能消除。故选 A。10

10、俗语说:“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该俗语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原因,这主要表现为中华文化( )A求同存异 B兼收并蓄C推陈出新 D博大精深答案 B解析 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材料中“沧海不遗点滴、泰岱不弃拳石”体现了吸收、借鉴,故 B 说法正确;A 与题意不符;C、D 两项没有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题意不符。11新的考古发现,在中国的东西南北中都有早期文明的生长点,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单元的、直线的,而是呈“多元一体”状态,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最

11、终“合和”成中华文化。这一观点看到了( )A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而成B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C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D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融合同一而成答案 A解析 题目中, “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是单元的、直线的,而是呈多元一体状态,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最终合和成中华文化”表明了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共同熔铸而成。故 A 项表述正确,入选。B 、C 两项表述与题意无关。D 项“同一” 表述错误,排除。12李克强总理表示,希望孔子学院坚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加深中外文化交流,使“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得到传承和发扬。这说明( )中华文化

12、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特性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因相互借鉴而逐渐趋同 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能够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A B C D答案 B解析 通过孔子学院传承和发扬“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是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体现,说明在文化交流中,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能够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符合题意。中的“趋同”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如何处理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与题意无关。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由央视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起了数千万网民的热议,收视率迅速登顶。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国

13、人提笔忘字,已成常态,汉字书写面临危机。不少网民认为,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其理由有:“听写的每一个汉字、词语背后都有一则文化典故或历史故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 ”“汉字听写大会上,竞赛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使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产生文化交流、碰撞。 ”“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就是全民自我教育的过程,不少人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也有网民认为,汉字听写难以起到拯救汉字文化危机的作用。其理由为:“把娱乐与文化混杂,观众在写错字的尴尬中哄堂一笑,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

14、化重任。 ”“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局限于纯粹文化,影响狭隘。 ”(1)假如你赞同“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理由。(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 (1)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听写有利于了解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汉字听写所产生的文化碰撞,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营造学习汉字文化的良好氛围。(2)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数千年来

15、,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解析 第(1)问,可以从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交流中的作用角度分析。比如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听写所产生的文化碰撞,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等。第(2)问,可以直接从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作用角度展开分析。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之一;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等。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戏曲作为唯一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800 年兴盛史、300 个声腔剧种和 5 万个剧目累积量、生生繁

16、衍至今而顺势进入现代社会的舞台艺术门类,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的唯一存活体,以自身的独特与丰富,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戏曲对于中古以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形成了全面覆盖。汉族地区有京剧、秦腔、山西梆子、豫剧、黄梅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白剧、藏剧、侗剧、傣剧。不同的剧种又各有自己的曲调和表演特色,形成对多样审美风格的覆盖。材料二 从上世纪初,西方戏剧大量进入中国。对此,中国戏剧一一拥抱。在尽情吸收西方话剧、歌剧、音乐剧、芭蕾的营养后,中国戏剧也走出了国门,特别是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哪些基本特征?(2)结合材

17、料二,谈谈你对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的认识。答案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中国戏曲有着数千年历史、800 年兴盛史,生生繁衍至今,成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样式的唯一存活体,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特征。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中国戏曲的独特性、区域性和民族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中国戏剧一一拥抱西方戏剧体现了这一点。“兼收并蓄” ,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中国戏剧吸收西方话剧、歌剧等的营养,说明了这一点。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平等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用中国戏曲演绎的西方经典剧目受到了外国戏迷的空前欢迎,体现了这一点。解析 第(1)问,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两个特征即可。本题为体现类试题。回答时要先通过审读设问,联系教材知识即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具体表现,然后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到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相契合的内容。第(2)问,审题时首先要明确材料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包容性,并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是如何体现的;其次要明确包容性的重要意义,并概括这一意义在材料中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版 > 必修3(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