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388 上传时间:2018-08-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单项选择题 图至图为一组景观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时期到图时期的变化过程(图时期到图 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河流中游)。读图回答 12 题。1依据图中信息,从到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情况是( )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 B河流的含沙量增大C结冰期变长 D无变化2图示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反映了( )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稳定性 D地理要素的孤立性解析:1.B 2.B 第 1 题,从图中可知从到林地减少,耕地增多,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第 2 题,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与植被、地形

2、等有关,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18泰州期末测试)如图为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读图完成 34 题。3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 BC D4不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是( )A BC D解析:3.A 4.C 第 3 题,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流量大小差异和是否有结冰期,其差异主要受流域内降水和气温的影响,属于气候对水文的影响。第 4 题,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是长期水土流失形成的,是地理环境的综合表现。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变率大,植被覆盖率低等使流水对地表侵蚀作用加强,与相关。地貌对水文的影响在该地区主要表现为河流流速较快,泥沙含量

3、多,这是地貌对水文的影响。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56 题。5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环境要素的相互制约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6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 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地下径流增多解析:5.A 6.C 第 5 题,图示反映了自然环境中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体现了同一区域环境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第 6 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腾作用减弱,降水量减小;由于植

4、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下渗减少,故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变化增大。大约在 4 000 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现在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已超过 4 500 m,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结合下图完成 78 题。7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8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

5、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解析:7.B 8.C 第 7 题,青藏高原地势高,形成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发育了冻土和冰川,对应气温低,对应空气稀薄,对应太阳辐射强。第 8 题,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故 A 项相符;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故 B 项相符;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应是较薄,故 C 项不相符;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故 D 项相符。二、双项选择题(2018无锡测试)如图为东亚某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读图回答 910 题。9该国气候、地形、植被、河流等要素之间的整体性表现在

6、( )A以海洋性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B河流水量充足,山地水土流失明显C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D地形条件复杂,导致森林茂密且种类单一10某科考队赴该国实地科考,发现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主要是( )A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B受沿岸暖流的影响C受山地地形的影响D受多火山、地震地质条件的影响解析:9.AC 10.AB 第 9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为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但夏季较为集中,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流水量较大,山地地势起伏较大,流水侵蚀作用较强;地形坡度大,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地形条件复杂,导致森林茂密且种类繁多。

7、第 10 题,该国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范围的北界纬度明显高于同一大陆其他国家,是非地带性的表现,其可能原因是该国受沿岸暖流的影响,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高,气候分布北界纬度较高。11(2018江苏东台月考)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例如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这种变化包括( )A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B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C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D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解析:选 AB 积雪是水体的一种,由于水体的热容量比较大,能够对气温起到调节作用,积雪面积减少,对气温的调节作用降低,导致地表温差加大;积雪面积较少,岩石裸露,遭受外力的风化、

8、侵蚀将加剧,容易导致岩崩现象;积雪的变化与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没有直接联系;积雪减少,说明气温升高,所以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升高。12如图为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此图可以说明(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B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的C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D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解析:选 AC 由图可以看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碳的循环过程牵涉到了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多个圈层。三、综合题13(2018泰州调研)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是辽河上游西辽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 下表是通

9、辽市水文站的河流断流统计表。时段 断流年数 断流天数 径流量/亿 m319911995 年 1 61 9.6219962000 年 5 817 4.4320012007 年 7 2 555 0(1)读材料一,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说明大兴安岭对图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2)读材料二,分析河流两岸沙地扩大的直接原因。(3)说明人类活动对西辽河流域沙尘暴多发的影响。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东部季风区,冬季时大兴安岭阻挡了冬季风,减小了冬季风影响。夏季时大兴安岭抬升了夏季风,图示区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降水较多。该山脉是河流的源地,提供了水源。大兴安岭可以阻挡风沙,减少风沙危

10、害。第(2)题,根据材料二表格可知,该地河流断流年数增多,断流天数增多,径流量减小,所以两岸沙地面积扩大。第(3)题,人类活动中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工程建设、开矿等造成植被破坏,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人类不合理用水导致地表水缺乏,造成西辽河流域沙尘暴多发。答案:(1)阻挡了冬季风,减小了冬季风影响;抬升了夏季风,使夏季降水较多;河流的源地,提供水源;减少风沙危害。(2)断流年数增多,断流天数增多,径流量减小。(3)人类活动中过度开垦、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工程建设、开矿等造成植被破坏,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人类不合理用水导致地表水缺乏。14读南美洲部分区域图,回答问题。图中反映了南美洲 45S 附近大陆西岸在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及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解析:解题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原理,从地形、气候、植被、水文等要素的联系进行描述。答案:地形隆起使山地东部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减小,逐渐演变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湖减少,地表水匮乏;植被退化,以耐旱植物为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减小,土壤肥力下降;大风天气增多,风力加大,风蚀地貌广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