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杭县初中 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段水平测试试题(满分:150 分; 时间:120 分钟)提示:答案要写在答题卷上,使用黑色签字笔工整书写,不超位、错位、越界答题。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1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12 分)(1)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念天地之悠悠,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不畏浮云遮望眼,_。 (王安石登飞来峰)(4)莫笑农家腊酒浑,_。 (陆游游山西村)(5)落红不是无情物,_。 (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6)_,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 (周敦颐爱莲说)(8)黄梅时节家家雨
2、,_。 (赵师秀约客)(9)_,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10)陋室铭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_,_”的主旨,同时也为下文的赞颂埋下了伏笔。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创作,后经聂耳谱曲后,这部音乐作品响彻中华大地,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B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乐府民歌,写的是一位女子代父从军的故事。 C“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人,他们因为在散文创作上成就突出而获此称号。D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
3、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6 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吟诵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飞舞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 cu( )的快乐?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 甲 (A. 诞生 B.由来)。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澄澈,
4、家家户户都 乙 (A.扶老携幼 B.尊老爱幼),兴高采烈地来到空旷之地放风筝。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不但是一种娱乐游戏,而且是人们享受大自然恩赐( )的一项体育运动。(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 分)纯 cu( ) 恩赐( )(2)在文中甲、乙两处选择后面括号中符合语境的词语填空(填序号)。(2 分)2甲:_ 乙:_(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关联词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不必写原句)(2 分)二、阅 读 (70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4-5题。(5 分)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首联从远望的角度写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岱宗”指泰山。B.“割”字描绘了泰山分割天色,山南山北明暗不同的画面,突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C. 颈联对仗工整,描绘层云变幻,归鸟翱翔,表现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D.前六句写诗人仰望泰山,欣赏其高大雄奇之美,末两句则写登上泰山顶峰后的内心感慨。5. 诗的尾联常被后人引用并赋予其新的意义,请问新的意义是什么?(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题。(16 分)【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
6、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 ,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
7、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 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垒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南岐之人)【注释】瘿:读 yng。颈瘤,俗称大脖子病。 焦:细瘦干枯。6.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湮于沙上 湮: (2)转转不已 已: (3)及见外方人至 至: (4)焦而不吾类 类: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南 岐 在 秦 蜀 /山 谷 中 其 水 甘 /而 不 良 凡 饮 之 者 辄 病 瘿3B. 南 岐 在 秦 蜀 /山 谷
8、 中 其 水 /甘 而 不 良 凡 饮 之 者 辄 病 瘿C. 南 岐 在 秦 蜀 山 谷 中 /其 水 甘 而 不 良 /凡 饮 之 者 辄 病 瘿D. 南 岐 在 秦 蜀 山 谷 中 /其 水 甘 而 不 良 凡 饮 之 者 /辄 病 瘿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 9. 甲、乙两文揭示的共同道理是什么?(3 分)(三)阅读课文老王选段,完成 10-12题。(12 分)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
9、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他只说:“我不吃。”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
10、我不是要钱。”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10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语言质朴,描写细腻而真实,平和的语调中,时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B第段中的“镶嵌”是比拟、夸张的写
11、法,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当时身体僵直的形态。C老王给作者送鸡蛋,一是因为他不吃鸡蛋,二是他想用简单实在的方式来表达谢意。D第段中画线部分是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对不幸者的关爱和同情。11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让人感到可怕。4作者什么要这样写?(4 分)12选段中,作者的善良具体表现在哪些行为上?请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回答。(5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题。(22 分)向一棵树鞠躬王崇亚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
12、,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 一阵微微的风,
13、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
14、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5我看见
15、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老 人 背 负 着 那 棵 老 榆 树 走 了 , 一 个 自 言 自 语 的 老 人 背 负 着 另 一 个 不 言 不 语 的 老 人 , 走了 。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13. 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开头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效果。 B. 第段画线句写出了榆树安分守己,不得不屈从命运的生存态度。C. 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贯
16、穿这篇文章的线索。D. 作者构思巧妙,托物寓意,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十分契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14第段说“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4 分)15请根据文章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 段 画 线 的句子。( 5分)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16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4 分)17本文第段画波浪线部分和下面的链接材料都使用了相同的插叙写法,请比较它们在写作意图方面有何不同。(6 分)【链接材料】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
17、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 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课文紫藤萝瀑布)(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8-20题。(10 分)【材料一】有文字记载,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就开始栽培茶树。商朝前,茶因珍贵而被当作祭品。商朝后,茶发展成为贡品。春秋时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西汉时茶已成为一种商品。进入唐代,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传播有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使臣渡海前来学习中国
18、文化,茶树种子和饮茶方法由此传到日本。公元 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还作为重要的商品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公元十七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6海路传播陆路传播朝鲜 日本 欧洲各国遍布全球美洲和大洋洲中亚、西亚 俄国公元四世纪末 公元九世纪 公元十七世纪 公元十八世纪公元七世纪 公元十八世纪初茶的传播时间图【材料二】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的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
19、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中国茶文化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茶风俗、茶文化。【材料三】“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促进共同发展。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18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茶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栽培茶树。B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C中国茶传播广泛,其中中亚、西亚国家是通过海路传播的。D中国茶文化将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中发挥重
20、要作用。19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3 分)20. 阅读【材料一】,请分别简要说明中国茶传播到日本和荷兰的情况。(4 分)(六)名著阅读,完成 21-22题。(5 分)2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 分)(1)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可利用海洋来发电。 ( )(2)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堕落,逐渐成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人。 ( )(3)曹先生是一个平凡的教书人,有知识、讲道理、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共产主义,所以待人宽和民主,被祥子认为是“圣
21、人”。 ( ) 22阅读下面选自名著中的语段,按要求作答。(2 分)“你上哪儿?”老程问。“人和厂子,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这一句话说尽了祥子心中的委屈,羞愧,与无可奈何。他没别的办法,只好去投降!一切的路都封上了,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7虎妞。他顾体面,要强,忠实,义气;都没一点用处,因为有条“狗”命!因为哪两件事导致了祥子的“投降”?请分别用一句话简述。(2 分)三、作 文 (60 分)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在本学期第三单元课文中,我们认识了阿长、老王、父亲、卖油翁等“小人物”,他们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
22、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小人物”。请以 我身边的“小人物”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得套作和抄袭;不少于 500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上杭县初中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学段水平测试七 年 级 语 文 答 题 卷二 (70 分)题号 一(20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三(60分)总 分(150分)得分温馨提示:错位答题、越界答题无效!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12分) (1)_ (2)_(3)_ (4)_(5)_ (6)_(7)_ (8)_(9)_ , _。(10)_, _。2.(2分) (
23、)3.(6分)(1)(2分) 纯 cu( ) 恩赐( )(2)(2分) 甲:_ 乙:_(3)(2分) 二 、阅读(70 分)(一)(5 分)4.(3分) ( )5.(2分) (二)(16 分)6.(4 分)(1)_ (2)_ (3)_ (4)_ 7.(3 分) ( )8(6 分)(1)_(2)_9.(3分)_(三)(12 分) 10.(3分) ( )11.(4分)_12.(5分) _(四)(22 分)13.(3分)( )14.(4分) _ _ 15.(5分)_ _ _ 16.(4分)17.(6分)(五)(10 分)18.(3分) ( )19.(3分) _20.(4分)_(六)(5 分) 21.
24、(3分)(1)( ) (2)( ) (3)( )22.(2分) 三、作文(60 分)题目:_100200300400500600700上 杭 县 初 中 2018-2019学 年 第 二 学 期 期 末 学 段 水 平 测 试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 (20 分)一、20 分1.(12 分)(每空 1分。错 1字扣 1分。)(1)谈笑有鸿儒 (2)独怆然而涕下 (3)自缘身在最高层 (4)丰年留客足鸡豚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商女不知亡国恨 (7)濯清涟而不妖 (8)青草池塘处处蛙 (9)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10)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2.(2 分) A 3.(6 分
25、)(1)(2 分) 粹 c (2)(2 分) B A (3)(2 分) 把“不但而且”改为“既也”(或“既又”)。(说明: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二、阅读(70 分)(一)5 分4.(3 分) D 5.(2 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其他如志向远大、积极进取、乐观自信等,意思对即可)(二)16 分6.(4 分)(1)埋(埋没) (2)停(停止) (3)来(来到) (4)像(类似)7.(3 分) C 8.(6 分,每句 3分)(1)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或大水)带走呢?(2)我们这地方(或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哪里用得着(或:为什么要)除去呢!9.(3 分)(
26、意对即可)示例一:做任何事情不可囿于自己的见识而主观臆断。示例二:一个人不能孤陋寡闻自以为是,用自己片面的看法去看待事物。译文:南岐处在今四川和陕西的山谷之中,那里的水甘甜但是水质很差,凡是喝了它的人就会得颈瘤病,所以那里的居民没有一个是不得颈瘤病的。等到外地人来了,一群小孩子和妇女聚过来围观,并嘲笑他说:“那人的脖子真奇怪啊!又细又瘦而一点也不像我们! ”外地人说:“你们那脖子上高起了东西是因为得了颈瘤病,不找好药来治你们的病,怎么反而认为我脖子细瘦呢?”南岐人说:“我们乡里的人全都是这样, 哪里用得着除去呢!”他们终究不会知道自己是得了病。(三)12 分10(3 分) C 11(4 分)突
27、出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老王在如此情况下还为作者送东西,反衬老王内心的善良。 (各 2分,意对即可)12(5 分)(答到其中 5点即可,每点 1分。完全照抄原文语句回答的不给分。)对老王的病感到吃惊; 询问老王身体情况; 接了鸡蛋、香油后表示感谢; 给老王钱; 礼貌对待老王(或:给老王开门,目送他下楼梯。); 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 担忧他怎么回到家。(四)22 分13(3 分)B 14(4 分)生长环境极其恶劣; 姿态矮小、细弱、佝偻、伤痕累累; 有安分朴实、顺势而为的生存智慧; 有忍受苦痛、顽强生长的精神。 (各 1分)15(5 分)运用比喻、反复、对比手法(3 分
28、),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榆树面对苦难坚强隐忍的精神(1 分),突出强调了老人和榆树在生活经历和生活态度上的共性(1 分)。 (赏析部分意对即可) 16(4 分)内容上写出了“我”被老人和榆树的精神所感动,表达了“我”的崇敬之情。结构上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各 2分) 17(6 分)本文插叙老人的生活经历(1 分),突出老人的艰辛曲折(1 分),表现他坦然面对磨难的顽强精神(1 分)。 链接材料插叙藤萝花十多年前的不幸遭遇(1 分),突出了眼前紫藤萝的蓬勃生机(1 分),为下文作者的深入思考做铺垫(1 分)。 (各 3分,意思正确即可)(五)10 分18(3 分)C 19.(3 分)养生及药
29、用价值(或商业价值); 高雅的艺术价值与蕴含的中华传统礼仪价值; 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每项各 1分)20.(4 分)(1)公元九世纪(或唐朝时),被派遣到中国学习文化的使臣传回日本。 (2)公元十七世纪,通过海运贩卖到荷兰。 (各 2分。时间 1分,方式 1分。)(六)5 分21(3 分)(1) (2) (3)22(2 分)第二次买车的希望破灭(或:祥子积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老马与小马祖孙的遭遇,使祥子意识到不是有了车就有了一切。 (各 1分)三、作文 (60 分) (按中考评分标准)类 别 内 容 语 言 结 构一类(5460分)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
30、体,中心明确。通顺,有文采,有个性。完整,条理清楚,分段恰当,详略得当。二类(4553分)较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较通顺,较有文采。较完整,有条理,能够分段,有详有略。三类(3644分)基本切题,思想感情健康,内容简单、欠具体。大体通顺。 基本完整,分段不恰当,详略不够得当。四类(2635分)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空泛,中心不明确。不够通顺。 不成篇。五类(025分)不切题,思想感情不够健康,内容太空泛,无中心。属抄袭文章。极不通顺。 不成段。评卷宜从二类卷切人,根据类别酌情评分。无题目扣 2分,每少 50字扣 1分,错别字每 3个扣 1分(重现不计,最多扣 3分) ;卷面整洁,字迹美观工整的可奖励 23 分(最多加到满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