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8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6页)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264 上传时间:2018-08-17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8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鄂教版】2018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鄂教版】2018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鄂教版】2018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鄂教版】2018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6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鄂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目 录第一单元 到生物园里学科学 11 认识土壤 .12 种子发芽 .43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64 根朝哪边长 .85 茎往哪边长 .106 植物怎样“喝水” .12自由研究 15第二单元 学习用品 177 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178 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199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2110 各种各样的纸 .2311 纸是怎样造出来的 .26自由研究 28第三单元 课外活动 2912 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 .2913 玩气球 .3314 打篮球 .3615 小小降落伞 .3816 玩“潜水艇 .4117 沉浮的秘密 .43自由研究 46第四单元 文艺汇演

2、 4818 锣鼓声声 .4819 声音的旅行 .5020 不同的声音 .5421 舞台灯光 .5722 反射光 .6023 美丽的彩虹 .62自由研究 64第一单元 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 认识土壤教学目标:探究: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主要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份构成的。2、在探究问题土壤中有什么时,能独立思考发表意见,个人或小组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方案。知识:1、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研究土壤成分的实验。2、会记录探究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根据事实资料研讨问题,得出结论。情感:通过讨论,知道土壤对植物及人类的作用,大致知道怎样保护土壤,树立爱护土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

3、土壤的主要成分是由空气、水、黏土、砂、腐殖质等成分构成的。教学难点:在实验中能自己提出问题,并能进行实验研究。教具准备:便于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 时: 2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实验探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问:同学们,土壤是动植物、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土壤?对于土壤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问: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些什么?启发学生提出有关土壤的问题。问:土壤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问题:土壤主要是由什么成份构成的?三、作出预测问:根据你平时的了解,你认为土壤里都有些什么?学生:水、空气、杂质、化肥、泥土、砂等。四、室外观察、采

4、集土壤。问:要想清楚地了解土壤的成分,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采集土壤需要些什么工具?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准备:铁锨、小铲、小桶等。五、室内探究。思考:土壤中是否有刚才谈到的物质呢?怎样才能弄清楚?你能想出多少种研究方法?学生:用手捏、手是湿的,说明土壤里有水师:按照你们想到的方法,去研究土壤中到底含有哪些物质,看能有哪些发现。学生:填写活动报告单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汇报:你采用什么方法,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讲述:那些死去的动植物腐烂后变成了腐殖质。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这些研究方法,还能用哪些方法对土壤进行研究?用火烧,土壤中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第 2 课时教学内容:实验总结教学过程:一、研讨问题,通过以上

5、的研究,你知道了土壤中都有哪些成分?1、整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捏土壤 手是湿的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空气)搅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几层,上层黏土,下层砂烧土壤 有烧头发的味道(腐殖质)2、根据学生对土壤成分找到的多少进行评价。二、拓展延伸1、土壤中除了这些成分外,还有别的物质吗?目的:(1)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土壤秘密的兴起。(2)引导学生谈谈土壤中污染物的问题。2、土壤中的这些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3、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适当介绍“保护土壤小知识”。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开始提出的其他问题,留作学生课外研究作业。三、

6、课后练习1、土壤的成分有 、 、 、 、 等。2、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中含有空气的?2 种子发芽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的种子是多种多样的,种子是生命的,种子都有呸根、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出植物的茎和叶,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知识:能应用工具观察种子的胚根和胚芽。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并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情感:通过观察种子,训练学生认真细致观察物体的习惯。通过坚持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教学重点:种子有胚根、胚芽。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实验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教具准备:蚕豆、菜豆、花生等,镊子、放大镜、解剖刀、白纸等。教学方

7、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1、让每小组学生展示浸泡过的种子。2、提问: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关于种子,你想研究哪些问题?3、整理学生提问,引入今天的教学课题。二探究结构谈话:观察种子。学生汇报,让学生充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整理信息。介绍胚根和胚芽,讲解: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小组讨论:观察不同的种子,你有什么发现?三、研究讨论:1、研究学生提出的另一个问题:一粒种子发芽后才能长成一株植物,那么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2、各小组讨论。3、汇报讨论,推测的情况。(需要水、土、空气、温度、阳光等)4、小组商议:你们小组准备研究种子发芽的“哪一个问题”,需要设计什么样

8、的实验进行探究?5、各小组交流汇报。教师板书。6、分组实验探究。要求:(1)小组的每个人找到实验材料。(2)按本组探究的问题和设计的方案动手在家中实验。(3)每天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并做好记录。7、23 天后,教师组织各小组学生在班上交流“探究的问题”、“实验经过”、“发现的情况”等。8、各小组小结:9、把发芽的种子种在盆中,下节继续探究其他问题。3 向上长还是向下长教学目标:探究: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向地性。知识:1、知道环境对植物根生长有影响。2、能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植物的向地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在长期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毅力。教学重点:知道环境对植物根

9、的生长有影响。教学难点:了解植物的根适应环境的特性。教具准备:师:玉米种子四粒,装好土的花盆。生:玉米或各种菜豆种子,纸巾、塑料袋、铁架台。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谈话提问: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生长?是向上长呢还是向下长?这样吧,让我们共同把这四粒种子分别按胚根朝上、朝下、朝左、朝右四个方位种进花盆里。请学生汇报猜测情况。二、设计实验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的方法。学生汇报实验方法和步骤。师生共同筛选认为科学的实验方法。三、学生分组实验。四、验证猜想谈话,如果你完成了上面的实验和观察记录,就可以涂亮智慧星,根据你们观察到的现象,谁来说

10、一说种子发芽后根的生长方向?学生汇报。(可能有三种种子的根会向下生长,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生长;种子的根会向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现在我们共同种下去的种子一定发芽了,大家想一想知道它们的根是向哪个方向生长的?好吧,我们来看一看吧。五、扩展与延伸谈话:你预测对了吗?植物受地球引力的吸引,想地里生长,这叫植物的向地性;植物的幼苗向有光的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植物的向光性;根还有向着水湿方向生长的特性,这叫向水性。这些都是植物根的生长特性,我们下节课将 继续研究。4 根朝哪边长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特点。知识:能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

11、通达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观察能力,以及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的能力。情感:在设计对比实验中,愿意与人合作、交流,形成注重证据的意识。教学重点:知道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具有向水性的特性,了解根系在土壤中的意识。教学难点:根据自己的猜测大胆设计对比实验。教具准备:刚发芽的菜豆、锯末、浅盒、盛水容器、棉线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展示植物根的生长实例(或图片),问: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提出问题或自己的猜测,导出探究问题。三、实验设计1、实验假设,在土壤水分分布不均时,根是否总会向着水分比较多的额地方生长。2、设计方案,提出要求:实验方案要科学合理,处理好刺激方向和根运动方向的位

12、置关系。方案设计要便于操作和观察,注意实用性、实效性和可重复性。3、合作探究活动。(1)引导学生展示实验方案,叙述实验过程。自我评价实验效果。(2)合作研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3)根据实验设计,探讨改进及创新实验的方法。(4)实验评价。四、总结延伸(四、五天后)1、交流观察记录,发现的现象有什么相同点?2、实验的结论和推测是一致的吗?3、植物的根有向水性,在生长的过程中还会向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请接着实验观察。向对比实验中一个盒子中放入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料,另一个盒子中则不放,过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盒子中的植物生长情况有什么不同?5 茎往哪边长教学目标:探究: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

13、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知识:到校园或大自然中细心观察植物茎的特点,推测茎的生长特性,并能自行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细心观察并做好记录,根据接的事实归纳分析茎的向光性。情感:通过对茎的观察、推测、实验、记录等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科学的兴起,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品质,在实验活动中培养他们认真细致习惯。教学重点:知道茎的向光性是植物器官受单向光照射所引起的弯曲生长现象。教学难点:植物茎的生长特点。教具准备:硬纸盒、白纸、剪刀、小尺子、记录本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 导入问题: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那么,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呢?2、平时

14、生活中你对树枝的生长情况有何发现?二、观察树枝生长情况1、划分小组观察区域2、提出观察要求和注意事项:(1)观察时一定要认真细致;(2)要尽量与组员合作观察;(3)注意安全;(4)不伤害树木。3、小组活动。4、活动情况交流,交流以小组代表发言的方式进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茎的生长有向光特性。三、讨论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研究茎的向光特性。1、提问:我们怎样科学合理地观察到茎的生长呢?2、讨论:我们应选用什么幼苗作为观察的对象?用什么材料做盒子罩住幼苗?用多长时间来观察?怎样保育幼苗长得更快更旺?怎样把观察结果记录得更好?3、交流。4、小组讨论:为了能更有效地研究发现茎的生长特征。应怎样实

15、验效果更好?5、课外进行实验观察听见。6、指导做好观察记录表。四、总结与拓展1、整理记录并发现出茎有向光性。2、农业种植倡导“合理密植”说明了什么科学道理?3、植物茎的向光特性对植物自身生长有何意义?你有何启发?6 植物怎样“喝水”教学目标:探究: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并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知识: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学会周密思考。情感:体会到植物也和人一样有有生命需求,有生存的本领,意识到搞科学研究必须有严谨、认真的态度,体验合作交流的落乐趣。教学重点:知道植物靠根“喝水”,然后利用茎输送水分。教学难点:能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水,茎能运输水分。教具

16、准备:植物的根、小量筒、红水、食用盐、小刀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实验探究一、导入问题:同学们,我们校园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工人师傅经常给它们浇水。可是,我发现他们浇水时,主要把水洒在土壤里,是是怎么回事?2、大家都认为植物依靠根“喝水”,那么,你们见过的根是什么样的吗?3、学生汇报。二、观察植物的根。1、根究竟是不是同学们说的样子呢?还有没有其他特点,老师这里准备了很多新采集的植物的根,现在分发给大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植物的根是一样的吗?有哪些不同?有哪些相同?并把观察结果记录在书上表格里。2、分发材料,分组观察记录。3、汇报与交流。4、归纳整理:植物的根是不

17、一样的,有的根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有的植物根粗细差不多(叫须根)。根也有共同点:根都很长、很多,根的尖端长有许多白色绒毛(叫根毛)。5、提问:(1)根很多、很长,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2)根毛壁薄,对植物“喝水”可能有什么好处?6、从根的特点上看,根具备“喝水”条件,但根长在土壤里,我们看不见,根到底能不能“喝水”呢?三、设计实验1、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证明根能“喝水”呢?2、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方案。3、交流和指导。(1)你为什么这样设计?(2)哪一种方法既科学又简单?(3)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4)选择什么样的内器装水便于观察?(5)怎样知道试管内的水有没有减少?(6)怎

18、样才能防止水不从其他地方散发(蒸发)掉?(7)能不能想一个办法让我们能看见水是否进入植物体内?4、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并制作实验装置。5、预测一下:试管里的水将会怎样变化?可能会看到哪些现象?四、课外探究因为短时间内现象不明显,所以请大家把装置放在教室窗台上,定时观察,并认真做好记录。下节课继续研究。第 2 课时教学内容:实验证明一、 引入问题。1、上节课,同学们做的实验结果什么样的?2、学生汇报和交流(边展示边说明)。(如: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叶脉里都有红水)3、这些现象能证明什么呢?(根能吸收水分、水分被输送到植物全身)4、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跑到”植物全身的呢?5、学生作出推测。二、观

19、察探究1、你认为茎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2、学生猜测3、茎里面到底有没有大家推测的构造呢?下一步该怎么办?4、学生汇报与交流。5、我们发现有两种切法:横切和纵切。6、学生分小组活动:切开茎,并仔细观察。7、讨论:这些构造可能有什么作用?三、归纳小结:1、根据我们的研究,讨论总结:植物是怎样“喝水”的?2、汇报和交流。3、将获得的结论用自己的话写下来。4、给自己涂“智慧星”。5、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需要“喝水”。需要营养,更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照顾。想一想:我们以后该怎样对待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自由研究教学目标:探究:通过调查,查询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知识:培养学生独力研究问题、动手试验和

20、进行较长期观察活动的能力。情感:通过让学生寻找各种方法,尝试不同做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力研究问题、动手试验和进行较长期观察活动的能力。教学难点:调查、查询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教具准备:观察记录本。教学方法:自由研究教学过程:一、 导入1、我们知道植物一般生长在土壤中,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温度)、水和空气。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植物离开土壤还能不能生长?通过问题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联想生活中长黄豆芽、绿豆芽等实例,引出无土栽培。2、在远离大陆的海岛、在沙漠、在高原、守卫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蔬菜,解决吃的问题。同学们想不想学习无土

21、栽培技术?3、 在查阅资料和访问调查等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无土栽培是怎么回事?(2)哪些植物可以进行无土栽培?(3)怎样进行无土栽培?(4)尝试能否用海绵代替土壤栽培植物?4、根据自己学习的无土栽培方法,这一种自己熟悉的植物进行无土栽培实践活动。5、要求学生进行较长期的观察,把研究过程和效果记录在表格中。也可以布置学生在实践后、写一篇科学小论文。二、活动总结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教师进行小结。第二单元 学习用品7 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教学目标:探究:能说出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并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知识:能用多种方法观察学习用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2、,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情感:能积极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问题。教学重点:能按自己的分类标准对学习用品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对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教具准备:铅笔、钢笔、圆珠笔、削笔刀、卷笔刀、文具盒、笔袋、橡皮、水彩笔、直尺、三角板、量角器、圆规、各种纸、改正液、透明胶带等。教学方法:分析归纳教学过程:一、 指导学生认识常用的学习用品。问:你带来了哪些学习用品?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学生说教师板书。接着,让学生说说什么是学习用品?学习用品与我们有什么关系?(使学生知道“凡是在学习中用到的物品就是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与

23、我们的学习密不可分,是我们的亲密伙伴。我们爱惜学习用品。二、 指导学生将学习用品按不同标准分类1、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学习用品,你能给他们分类吗?按什么标准分类,可以分为哪几类,每一类有哪些学习用品?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分类方法。3、教师归类板书。三、指导学生观察各种学习用品,提出研究问题。1、问:面对这些学习用品,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你想研究什么问题?2、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学习用品,可以用看一看、摸一摸、按一按、捏一捏、用一用、试一试等办法,能发现哪些有趣饿现象?能提出几个为什么?哪些是你想研究的问题?3、小组内交流、讨论。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学生交流,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对提

24、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问题。5、教师告诉学生,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课外你们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8 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教学目标:探究:1、能发现使圆珠笔芯伸缩的原因是有弹簧,通过实验能发现弹簧的特征。2、能举例说出与弹簧有类似特点的物体,会做物体弹性实验,并能感受到弹力的存在。知识: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什么是弹力和弹性。情感:能举例说出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好处。教学重点:认识弹簧的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弹簧的特征。教具准备:圆珠笔、气球、篮球、足球。教学方法:实验研究教学过程:一、 导入。1、谈话,在学习中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笔就是圆珠笔

25、,说说你喜欢用那种圆珠笔?为什么?2、针对你喜欢的圆珠笔,你能提出哪些研究的问题?3、这节课我们研究圆珠笔芯为什么能方便地伸缩?二、研究笔芯能伸缩的原因。1、先按压几次笔芯能伸缩的圆珠笔,猜想是什么原因?2、要验证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应该怎么办?学生说出方法后,让学生将圆珠笔拆开,看看里面有什么?3、当学生发现有小弹簧后,引导学生观察是不是里面的弹簧在起作用?怎样验证?4、导入,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方便地伸缩呢?弹簧究竟有什么特点?5、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用手拉,弹簧会变长。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用力压,弹簧会变短。松手后弹簧又回到原来的长度。在拉压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当用手向外拉弹簧的时候

26、,弹簧有一种力在向里拉;当用手向下压弹簧的时候,感到弹簧有一种力在向上顶。这就是弹簧的特点。三、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也有类似弹簧的这些特点?如:橡皮筋、气球、篮球。2、反复拉、压、按这些物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3、认真分析实验记录,有哪些发现?4、用弹性的知识解释“弹簧是怎样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的?四、应用与拓展1、当人们发现了物体的弹性之后,就把弹性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请举例说说,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学生举例之后,教师出示图片或实物。2、课外拓展。9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教学目标:探究:会做笔杆上橡胶套的对比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说出橡胶套的作用。建立摩擦力的慨念,能说出什么是摩擦

27、力。知识:1、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对比实验,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结论。2、能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情感:能积极主动地做各项对比实验,体验探究的乐趣和与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及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是什么。教学难点:什么是摩擦力及摩擦力的应用。教具准备:中性笔、木块、木板玻璃、砂纸、毛巾、平板测力器。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 引入研究课题。1、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比较各种圆珠笔,问:(1)你有什么发现?(2)橡胶套有什么作用?2、学生回答:如:写字时手感觉好一些,放在桌子上不滚掉,手得牢固些等。二、对比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慨念。橡胶套到底有什么

28、作用?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1、用两支同样的,笔杆上有橡胶套的比得笔,将其中一支笔的橡胶套取下来,然后用两支比得笔分别试一试,一只手捏住笔杆一端,另一只手捏住笔杆,从一端滑向另一端,反复比较体验。说出有什么不同感觉?2、分别将两支笔用两只手按在桌子上,向前推动有什么不同?(感觉到有橡胶套的笔向前推动比较困难,好像有一种力阻碍着向前滑动。 )3、根据以上两个实验的感受,说说笔杆上的橡胶套究竟有什么作用?从而导出摩擦力的慨念。三、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1、提出问题进行猜测:从问题“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入手,推测是什么原因。如:软的、不光滑、表面粗糙等。2、设计实验:是不是这些原因增大了摩擦

29、力,想一种办法做实验证明。看谁想出的办法好?3、实验证明。教师从学生说出的各种方法中选一种便于研究的方法进行实验。用木板、玻璃板、砂纸、毛巾等放在同一块木板上用弹簧称拉,记录每次的拉力各是多少。4、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记录,你发现什么规律?(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四、应用。1、笔杆上的橡胶套为什么会增大摩擦力?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紧,不喁滑落。 )2、出示教材中的图片或实物解释人们是如何运用摩擦力的?3、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利用了摩擦力?举例说明。五、课外拓展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还有哪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设计实验继续研究。10

30、各种各样的纸教学目标:探究:能通过各种各样纸的观察,发现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知识:1、会用各种感觉、借助简单的工具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2、能举例说出纸的各种特点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情感:会利用纸的不同点制作一件纸品。教学重点:了解各种各样的纸,发现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教学难点:能对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进行实验和研究。教具准备:红色墨水、橡皮檫、火柴、直尺、放大镜、各种纸等。教学方法:观察研究建议二课时第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说一说,哪些地方用到了纸?2、你见过哪些纸?这些纸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3、怎样找出纸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二、研究纸的不同点1、分小组借助各种

31、工具找出各种纸有哪些不同。2、汇报观察结果。如:颜色、软硬、粗糙度、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3、小组讨论:你们小组打算从哪些方面怎样研究这些纸的不同?4、汇报讨论结果。(1)颜色:用眼睛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2)软硬:用手试,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3)光滑与粗糙:用手摸,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4)厚度:用手摸 目测 用直尺测量。(5)吸水性:用滴管 用纸条(6)抗拉力:5、各组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案进行观察实验,重点研究纸的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并作好记录。6、汇报实验结果。7、归纳小结:说一说这些纸有哪些方面的不同。三、拓展和应用1、人们利用纸的这些特点,为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服务。举例说说在

32、哪些方面利用了纸的什么特点?2、纸还有其他方面的不同,课后继续研究。第 2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不同的纸有很多方面的不同。那人们为什么都称它们为“纸”呢?说说各自的看法。二、研究纸的相同点1、刚才你们说的这些相同点,是不是正确,怎样检验?2、实验观察(1)观察纸由纤维组成;(2)观察纸易燃烧;(3)观察纸“怕水” ;(4)观察纸能写字。3、汇报实验结果。4、归纳总结纸的相同点:纸都是有纤维构成的,易燃烧,浸水后变软易破,纸能写字等;三、纸的应用1、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说说下面这些物品利用了纸的什么特点?2、你还知道哪些纸制品利用了纸的不同特点?

33、四、设计制作纸制品1、你打算制作一件什么纸制品?2、形式制作。3、展示作品,说一说各部分分别用了什么样的纸。4、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11 纸是怎样造出来的教学目标:探究:能说出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用废纸制造再生纸的作用。知识:1、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并能说出造纸过程。2、能说出节约用纸的意义,知道今后应该怎样节约用纸。情感:能积极主动地与人合作制造再生纸。教学重点:知道造纸的主要原料和纸的主要成分。教学难点:了解造纸厂的造纸过程和方法,会用废纸制造再生纸。教具准备:纸、家用搅拌器、废纸、纱布、过网等。教学方法:实验观察教学过程:一、导入1、纸是我们学习和

34、生活的亲密伙伴,你知道是用什么原料制造的,是怎样纸造出来的吗?2、教师介绍造纸的主要原料和主要成分。二、介绍造纸厂的造纸过程。1、你想知道我们用的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下面就请到造纸厂去参观考察。了解造纸过程。2、让学生叙述造纸厂的主要过程。三、动手制造“再生纸”1、我们已经知道造纸需要大量的木材,消耗大量的树木,树木对人类生存起什么作用?为了减少造纸对树木的破坏,还可以用什么原料来造纸?(农作物、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 )2、用废纸作原料生产再生纸有什么好处?结合造纸厂的造纸过程,想一想,生产再生纸需要哪些步骤和方法?3、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出造纸步骤后,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造再生纸。教师指导:

35、(1)泡入水中的纸一定要撕成很小的碎片或用餐巾纸、卫生纸等易泡软的纸;(2)泡软的纸一定要搅拌成均匀的纸浆;(3)纸浆一定要在过网上倒均匀;4)一定要把水分吸干后在取出制造好的纸。四、认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1、通过动手造一张在生纸,你有什么感受?2、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3、关于造纸和用纸,你还知道哪些情况?4、课后调查。自由研究教学目标: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学习面临的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提高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问题。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学习面临的问题的意识。教学难点: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收集写不出字的笔芯。教学方法:观察研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的圆珠笔芯中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了。同学们平时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二、探究1、笔芯里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帮忙想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怎么让这样的笔芯再写出字来?2、学生独立(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收集来的有墨汁但写不出字的笔芯,找出问题的原因,并想办法让这些笔芯写出字来,把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在科学笔记本上。3、交流研究的结果和解决问题后的感想,对研究活动开展得好的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人教鄂教版 > 四年级下册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