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造宣言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一个集体当中,每一个活人之塑像,是这个人来一刀,那个人来一刀,有时是万刀齐发。倘使刀法不合于交响曲之节奏,那便处处是伤 hn,而难以成为真善美之活塑像。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谐。教育者也要创造值得自己 chng 拜之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晴。(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塑像(s) 倘使(tng)伤 hn(痕 ) chng(崇)拜(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画龙点晴”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画龙点
2、睛” 。(3)文中“倘使”的“使”的意思是“假使”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中伤(zh n) 懒惰(du) 鲁钝 (dn)懦夫(nu) 豢养(hu n) 灌溉(i)3填空。(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 ”,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 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法国(国籍) 雕塑家 、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思想者 青铜时代等。歌德,德国(国籍) 思想家、文学家 、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等。(2)易经又称周易 ,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 (人名)在狱中所作。4九年级某班学习陶行知的创造宣言后,领会到从点滴做起,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的道理。而“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3、美德,所以班里以“中国梦孝先行”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发展中 ,积累了许多关于孝的名言警句,请你写出两句。示例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2)2017 年 10 月 29 日,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活动2017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播出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请你概括下面材料中李家帮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来自河南的“没有血缘、但我有孝心”的李家帮,获评“最美十佳孝心少年” 。他是一个被收养来的孩子,在他的三口之家里,奶奶眼
4、睛失明,爸爸无法行走,家帮就成了家里的“当家人” 。12 岁的家帮从七八岁开始就独自上山拾柴了,家帮拾柴火只能走到深山里去捡一些枯死的树枝,往往一走就是半天,山里陡峭,摔跤更是家常便饭。家里的重活、累活,家帮总是抢着干,不让父亲操心。有时间就陪伴在失明的奶奶身边,不让她感到孤单。示例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勤劳勇敢,孝敬老人等。(3)活动结束后,王莹同学写了一篇倡导孝行的片段,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自古至今,A 孝成为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的首要标志。孝是什么?孝是“常回家看看”的那份心意,孝是功成名就后的丰厚报答,孝是父母重病卧床时的细心照管。孝是心灵里盛开的鲜花。B它比自然界的花
5、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A处画线句是病句 ,可改为: 孝不孝成为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的首要标志。B处画线句成分残缺,可在 “散发着”后添加“清香” 。助人应追求润物无声的境界杨国营倘若需要他人资助,你是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以弱者的姿态公开向对方求助,还是希望对方能在静静伸出援手的同时替你保护隐私?答案恐怕显而易见。近日,中国科技大学实行了十几年的“隐形资助”政策,赢得众多网民点赞。原来,该校通过校园卡消费数据统计,对每月就餐 60 次以上,平均每次费用分别在 4.0 元和 3.7元以下的男、女生,发放 160 元生活补助。 “隐形资助”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补助的同时,保护了年轻
6、学子们敏感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了“润物细无声”式的关爱。此举拉近了学生与母校间的心理距离,彰显了大学的人文关怀,受到普遍赞誉是意料当中的事。但可惜的是,并不是每一所学校都有这样的认知高度。以学生补助为例,上网随意检索,就能查到媒体曝光的不少“反面教材”:让学生公开演讲,哭穷比惨,甚而引发一些学生为了得到补助而造假、作秀。学校这类做法屡屡受到批评,因为它隐含着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歧视,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如此一来,即便学生获得了资助,他们对学校的感恩之情,恐怕也会被抵消殆尽。“不食嗟来之食”的故事在我国广为人知,可见古人早在千百年前就知道,即便对暂时处于困境中的人施以援助,也不能无视被援助者
7、的感受。否则,援助就可能在不经意间蜕化为冰冷的施舍,对于被援助者可能是难以承受之重。最近,甘肃定西残疾高考生魏祥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上周,魏祥正式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教育好故事:学生身残志坚、自立自强,高校关爱学子、尽显风范。但与此同时,社会的过度关注,也让魏祥母子承受了较大压力。这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即便是善意,也要以更为妥善的方式传递,尤其要注意保护当事人的隐私,呵护其自尊心。助人为快乐之本,但助人者的快乐,也要建立在尊重被帮助者的前提之上。前几年,“暴力慈善”在社会上引发争议,受到不少批评,原因即在于此。没有人强大到可以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也没有人弱小到不能在任何方面
8、给他人以帮助。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帮助过他人,也或多或少地得到过他人的帮助。如果我们换位思考,把自己摆在被帮助者的位置,或许就会多一份仁慈与敬畏。(选自人民日报 ,有改动)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助人应追求润物无声的境界。(意思对即可)6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事实论证(或举例论证),列举魏祥接受帮助后母子承受了巨大压力的事例 ,证明“善意,也要以更为妥善的方式传递” ,从反面证明了中心论点,也与上文形成对比,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意思对即可)7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帮助过他人,也或多或少地得到过他人的帮助。所以,帮助或被帮助时时处处都在,我们要懂得换位思考,为别人就是为自己,帮助别人时要追求润物无声的助人境界。(意思对即可)8纵观全文,你认为怎样“助人”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润物无声的境界”?照顾受助者的自尊心和感受,静静伸出援手,同时替人保护隐私;尊重受助者,学会换位思考,多一份仁慈和敬畏;及时、主动、真诚地帮助别人,采用受助者能够接受的妥善方式,避免“暴力慈善” 。(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