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2讲 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70863 上传时间:2019-06-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6.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2讲 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2讲 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2讲 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2讲 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第3部分 专题16 第2讲 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2讲 强化整体阅读,准解选择题一、怎么读紧抓两点,巧用三步 1紧抓两点“两点”是指内容和艺术特色,内容即“写什么”与“为何写” ,艺术特色即“怎样写”。这两点,是理解所有文学类文本的关键。因此,我们只要能够抓住内容(写什么、为何写) 和艺术特色( 怎样写),无论是读文还是解题便可收事半功倍之效。2巧用三步真 题 示 例(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

2、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

3、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杈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 “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

4、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

5、有谁不带着罐头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小小世界。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隐隐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有删改) 信 息 提 炼步骤一:厘清文脉层次,知晓散文“写什么”一、关注标题明趋向“窗子以外”换言之就是窗子外面的风景,这就透露出作者通过窗子观察世界的意图。文中作者的所见所思,皆由“窗子”而来, “窗子”是一个物象,更是贯穿全

6、文的线索。二、由点到面分层次段第段突出话题“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引起第段对窗外乡下人背影的详细描点写,这两段是引发全文的由头。第段就在此基础上明确题旨:窗子以外。第一层:描写窗外乡下人的背影,引出“永远是窗子以外”的感叹。面题源对接 此处有助于判断后面 A 项的正误。段第两段都强调“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这所有的“热闹” “紧张”全点在“窗子以外” 。第二层:描写窗外的世界,感慨窗内的观者无法感知。面题源对接 此处有助于判断后面 B 项的正误。段第两段写要借旅行跳出窗外,可“不管你走到哪里” “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点在的” 。第三层:转笔写尽管身体移出窗外,但心灵仍跳不出窗外,不会真

7、正走进“窗子面以外”的世界。题源对接 此处有助于判断后面 B 项的正误。步骤二:分析表达技巧,弄清散文“怎样写”第段以“话从哪里说起”一句设问开篇,写出了一种渺茫之感。题源对接 此处有助于判断后面 D 项的正误。第段分别从视觉(背影)、嗅觉(烟草味) 和听觉(梆子声)的角度细致描述窗外的四个乡下人。这些描写,表露出“我”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题源对接 此处有助于判断后面 A 项的正误。第段写“许多时髦的学者” “架上科学的眼镜” “瞭望”的情景,是用调侃的方式来讽刺他们所谓的“考察” 。题源对接 此处有助于判断后面 C 项的正误。步骤三:体会意图主旨,理解散文“为何写”第段写到“没想到不管你走到

8、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不管你的窗子朝向哪里望,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 。由此可知,作者意在表现“有形的窗子”是客观事物,隔开了自我与外在的场景;而“无形的窗子”是心态和观念的限制,造就了自我与外界的隔膜的观点。尝试答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第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C本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

9、“科学的眼镜” ,到陌生的地方“瞭望” ,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 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解析 B 项,由最后一段中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 “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等表述可知, “窗子”一直存在,通过健康的旅行,获得深刻的认识的想法并不能实现,此项错误。2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 答案 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不同的生活场景;

10、指“无形的窗子” ,即心态与观念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解析 要理解“窗子”的意思,需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关于“窗子”的描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阅读原文可以发现,第段都写到了窗子。第段写“我”看到铁纱窗外面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第段提到铁纱窗、玻璃窗,第段写“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都在窗子以外,第段写书房窗外的情形:这几段提到的窗子都是具体的。第段写即便是出门旅行,也“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 , “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 ,这里说的就是心理上的“窗子” ,结合全文来看,这心理上的“窗子”就是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3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

11、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 转“我”为“你” , “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静审视的态度;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 ,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解析 解答本题可按照如下步骤:第一步:指出手法。题干中已明确指出“交替使用你和我 ”的手法。 第二步:分析内容。分析使用 “我” “你”两个人称时写的具体内容。使用“我”时,描写的是自己看到的世界和内心的感受;当“我”转为“你”时,“你”成为了描写的对象, “我”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来描写。第三步:概括效果。转“我”为“你” ,这种转变说明作者的态度是冷静和客观的。当“我”和“你”两个人称同时使用时,人称转换灵活, “我”

12、和“你”可以彼此审视,带有反思意味。二、怎么解一标二找三比较1先看高考怎么考知题目从哪里来(以窗子以外第 1 题为例)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选项解构 命题规律A第(2)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乡下人形象内容(写什么)。语言特点艺术特色(怎样写)。人们的感受内容(写什么)。思路分析艺术特色(为何写)。B既然所有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永远都只在窗子之外,那么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窗外风景内容(写什么 )。体会含意内容(写什么 )。C本

13、文写“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眼镜” ,到陌生的地方“瞭望” ,是以调侃的方式来讥刺他们的“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罢了。“学者”形象内容(写什么)。 表现手法艺术特色(怎样写)。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思路分析艺术特色(为何写)。1题干明示了“内容艺术特色”的共同特征,选项亦从“内容” “艺术特色”两方面命制。2选项内容方面多是概括分析,艺术特色方面多是判定分析。2再知解题怎么办明解题往何处想速解选择题三步骤解题示范 (以上面 A 项为例)第一步,标注选项关键词第(2)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

14、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第二步,回归原文找对应选项中有“第(2)段”的明示,原文中的第(2)段即是答题区间。第三步,细读文本作比较第(2)段描写乡下人的背影,有肖像、动作的细腻描写,与选项 A 的“描写” “ 背影”和 “笔触细致 ”的表述一致;这些描写表露出 “我”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与选项 A 中的“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表述一致;第(2)段末提到“铁纱窗以外 ”,接着第(3) 段发出“永远是窗子以外”的感叹,这又与选项 A 中的“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表述一致。故 A 项正确。(2018福建福州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我们的家园陆 梅这

15、一年半载,凡有时间,总想着回故乡。 “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 ”我耳旁回响着鲁迅的叹息。这个我频频回望的故乡早被夷为平地,碎砖块水泥柱无序地裸呈,断裂处醒目的砖红惊心动魄,脚踩上去竟生出无由的慌乱感。明明是自己的家啊,纵使家已成瓦砾,那也是熟稔的故土。细细想来,是因为静,止息的没有人烟的静。到处是瓦砾堆和疯长的野蒿草,间或窜出一只白猫,无声一晃,转眼不见。我的不安和心惊又添了几分,我是谁?我来这里干什么?父母已搬去小镇安顿,最牵念的那棵老桂树也已易主如果非要有个理由,就是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我确是为着大狗阿黄去的,捎带看一眼辛夷花树。每次去看阿黄,亲眼看着它急急吞下一根又一根香肠,想象它

16、饱一餐饥一顿的日和夜,我都不忍直视,更不敢遥望它的未来。与其说我是对这只狗心存愧疚父母家已不容许再养一只狗不如讲我是无法直面我的失魂落魄。是啊,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恰是在这般心绪下,我随友人去了一趟金华的古村落。村落名都很好听:寺平村、岭下坡阳古街、岭下釜章村、塘雅、琐园很契合浙西徽派建筑的古雅美意,白墙黛瓦马头墙,门楣窗扇梁柱遍饰雕刻,砖雕木雕石雕各般讲究。尤其敞阔聚气的厅堂“立本堂” “崇德堂” “崇厚堂” “敦睦堂”端的是儒家“忠孝为本,耕读传家”的敦本敬祖之风。春阳早上,信步在窄长街巷里穿行,确有一种回乡的亲切。这个“乡” ,是我们熟悉的远去年代的投影。曾经,我们的祖辈在这样的老房

17、子里繁衍生息。一个大家族衍生出多个小家庭,外姓融入儿女成家,子孙满堂,村落自然而成。久之,家训、族谱、人伦秩序、乡规民约与古老的建筑一起构成了一个信仰的空间。繁体的“鄉”字,右半边是“郎” 。郎在外行游求学、为官经商都把“乡”带在身边,所谓“乡愁”就是这样一份对故乡的牵挂。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湖畔海河乃至最初的生命记忆、性格情感早就融在你我的血液里,成为我们一辈子的基础和精神依托。可是,从哪一天起,村落空寂郎不回城市化进程在改变着社会结构,城市人口涌动,村落荒芜少人烟,这是近些年我们切身感受到的一个现实。一个村落如果没有了原住民,保护得再好也只是一具空洞的躯壳。村落的灵魂是祖祖辈辈生活在

18、那里的人。这是郎还可归的“鄉” 。若是连村落也没有了呢?真就应了周易的象数之学,简化的“乡”字,从此乡无郎!金华的古村落虽也显寂寥,却还有人自然以老人和孩子居多。这是眼下中国乡村的一个普遍现象:青壮年背井离乡去遥远的城市求学打工,独独留下年纪尚幼的孩童和蹒跚老人相伴厮守。村落空壳化、乡村人口老龄化成了一段时间来频频被聚焦的话题。近年来,全国自然村在锐减、消失,其中包含大量传统村落。伴随村落消逝的,是村庄的凋敝以及村落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消逝。当年李清照登上金华八咏楼,留下诗文:“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前后沈约、崔颢、刘禹锡、赵孟、张志和多少文人

19、留下登八咏楼的诗文,八咏楼之于金华,好比枫桥、寒山寺之于苏州,黄鹤楼之于武汉,曲水流觞之于绍兴兰亭“人已非,风依然”那些使古迹、建筑熠熠生辉的,原是“风”里绵延生长的文脉。“风”是什么呢?是礼节习俗,是文采风格,是一地一时的风尚,是千古风流的气象、风骨我确是在金华古村落里感受到了“风” ,比如塘雅镇的木版年画、江东镇的古婺窑火、岭下坡阳古街上的老人之家。祈愿民间的“风”更多流传。惟其如此,方能“礼失求诸野” 。(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作者描写寄养在表哥家的大狗阿黄艰辛生活的境况,易于引起读者共鸣,从而体会到作者返乡时的哀伤与失落之情。B作者

20、巧妙地用繁体的“鄉 ”字,并对其字形加以解说,借以表达对“村落荒芜少人烟”现状的担忧,使文章构思独具匠心。C文章提及金华八咏楼,意在表明“风”具有超越时空、千载传承的特性, “风”的缺失会直接导致村落有“乡”无“郎”的困境。D文章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情理兼具,既有对“家园”凋敝的痛心无奈,也有对守护、复兴“家园”的期盼与思考。解析 根据文中“人已非,风依然”的表述可知,八咏楼的“风”并未缺失;且从文中可以看出,应是城市化进程导致有“乡”无“郎”的困境,而非“风”的缺失直接导致的。2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答案 故乡的房屋被夷为平地,至亲已离乡,物质意义上的“家”已不

21、在;作为集体记忆的故乡没有了一个个“家”的支撑,精神意义上的“家”也已不存在。解析 回答问题一要注重联系上下文,二要注重把握语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这句话,从字面意思看指的是“我”还有故乡,但故乡的房屋已被夷为平地;从全文的意思看, “家”不仅指居住的房屋,还指能够让游子有精神归属的“家” 。由此可以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是物质意义上的“家” ,一是精神意义上的“家” 。3作者期盼的“家园”是怎样的?针对现状,你认为应该如何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请结合全文分析。答案 作者期盼的“家园”:既有传统民居建筑、公共活动场所这些留存集体记忆的物质文化场所,也有家训、族谱等非物质文化记忆;村落还要有原住民。

22、应该在以下方面挽救:采取措施,鼓励村民回村生活,特别是年轻人;修复古民居,呵护乡村原有风貌;保护民间“风” ,使其更好流传。_解析 回答问题首先找出文中描写有关“家园”的内容。比如第二段, “我”的家成为瓦砾、乡村没有人烟的“静” ;第四、五段,写金华古村落的状态,古建筑保存完好,有家训、族谱、人伦秩序等与古老的建筑构成的一个信仰的空间;第七、八段,写城市化进程中村落的没落以及村落没落带来的结果;第十段写民间的“风”的延续等。由此可以看出,回答第一个问题,应联系金华的古村落的特色谈作者期盼的“家园” ;回答第二个问题,应联系作者的故乡以及其他村落出现的问题,比如村落无“郎” 、 “风”不能延续等谈怎样挽救日益凋敝的“家园”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