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即事感怀类(含答案)

上传人:雪**** 文档编号:249512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即事感怀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即事感怀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即事感怀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即事感怀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练习-古代诗歌阅读:即事感怀类(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即事感怀类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感兴宋杨万里去国还家一岁阴,凤山锦水更登临。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升沉。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注释蛮触:庄子一书中记载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左角上的叫触氏,双方常为争地而战,伏尸数万。后以“蛮触”比喻因小事争吵的双方。无藉在:犹言无聊赖或无顾忌。松醪lo: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1从题材上来判断,本诗最接近以下哪种类型的诗歌()A山水田园诗B登临咏怀诗C政治讽喻诗D闲情适志诗2以下各项对诗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远离祖国回到家乡已经一年有余。B作者身经百战,历

2、经战火沧桑的洗礼。C作者顺适所遇,安于百无聊赖的生活。D作者心怀怨诽,冷眼旁观现实的政治。3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听蜀僧濬弹琴【唐】李白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4下列对联与本诗作者无关的一项是()A诗中无敌,酒里称仙,才气公然笼一代;殿上脱靴,江头披锦,狂名直欲占千秋。B犹是陇西布衣,不吾欺也;或谓山东李白,其谁信之。C把酒问青天,放眼已无高力士;登舟望秋月,旷怀犹忆谢将军。D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路,千秋永祀老诗翁。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

3、句用简短十个字表明琴师携名琴自峨眉山而来,抒发了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B“一挥手”描摹出蜀僧弹琴的潇洒姿态,“万壑松”则以雄风松涛比喻琴声清越宏远。C颈联化用“高山流水”典故,直白地表现自己通过音乐媒介和蜀僧建立的知己之感。D本诗对琴声具体描写着墨不多,着重表现听者的感受和弹者、听者之间心灵的交流。6本诗尾联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均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请简要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4、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注释】漫劳:劳驾您。7律诗讲求押韵,这两首律诗押韵的字分别是()A四个四个B五个四个C五个五个D四个五个8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客至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从空间上看,从外到内;从时间上看,则写了迎客、待客的全过程。B客至颔联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C宾至“幽栖地僻经过少”一句写自己住所偏僻,少人来访,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

5、凄凉之感。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9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阅读诗词,完成下面小题。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注】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在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摛:音ch,铺开。漙漙:音tun,形容露水多。指

6、西晋陆机、陆云。太康末年,陆家兄弟都来到都城洛阳,因才华横溢深受张华推重。10下列关于这首词的体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沁园春”是这首词的词牌。B词的全篇字数、句数、平仄都是固定的,从篇幅看该词应为中调。C词来自民间文学,后成为诗的别体谓“诗余”,但该词仍可吟唱。D词一般都分段(也称片或阕),这首词有上下两段,故称为双调。11以下各项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三句描绘了出发时清晨冷清萧瑟的环境。B“世路无穷,劳生有限”抒发了作者因人生遭遇坎坷而感到的无可奈何之感。C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景色中同时融入了作者乐观旷

7、达的情怀。D“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表明作者想悠然度日,不被俗务困扰的超然态度。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注解】岑:远山。吴钩:古代吴地制造的一种宝刀。红巾翠袖:女子衣物装饰

8、。12关于这两首作品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书愤从诗歌体裁角度来看是一首律诗。B书愤一诗中有三个韵脚。C水龙吟按照字数分类是一首长调。D水龙吟从风格上分类属于婉约词。13结合这两首作品的具体内容,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书愤虚实结合,既回忆了过往的战争岁月,又抒发了必将必收复失地的雄心。B书愤尾联感叹诸葛亮出师雄文,表达自己虽年老亦渴望报效国家的赤诚之心。C水龙吟上阕“玉簪螺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秀美山河。D水龙吟下阕连用张季鹰和刘备的典故,表达愿躬身入局,护守河山的雄心壮志。E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和水龙吟中“倩何人”一句都运用了借代的手法。F书愤中“塞上长

9、城空自许”和水龙吟中“把吴钩看了”一句,都流露出壮志未酬之感。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浣溪沙(宋)苏轼十二月二日,雨后微雪,太守徐君猷携酒见过,坐上作浣溪沙三首。明日酒醒,雪大作,又作二首。时元丰五年也。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注苏:苏醒(一说指苏轼自己)镊:拔去。14下列关于本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内容上看,本词写于酒醒之后。B从词牌体式来看,本词属于小令。C从时间顺序看,本词采用了倒叙。D从押韵看,押平声韵,中途换韵。15下列对本词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上片明快,下片深婉,相反相成,艺术表达富于

10、变化。B“翠袖”一句运用比拟,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C“不记”二字以幽默风趣的笔法表现了词人醉意朦胧的状态。D“雪晴”一句转入虚写,表现了词人由雪景引发的美好愿望。16画线句通过酒宴中呵手拔去白须的动作描写,(也可视为_描写),塑造了一个既衰老忧愁,又乐观豁达的词人形象,与酒席上明艳美丽的_女子形象形成对比,表现了词人“_”(填入文中一句诗句)的忧民情怀和对人生老迈的感慨。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田家行(唐)王建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回家衣食无

11、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17选出与所给作品体裁相同的一项()A蝶恋花(柳永)B卖炭翁(白居易)C登高(杜甫)D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8以下对这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用互文手法,男女音容都显出喜乐自得的样子。B诗中用叠词“索索”,写出了一派丰收的忙碌场景。C诗中“卖黄犊”一句是以典型事件来突出喜悦心情。D本诗由欢乐转到苦乐,文势跌宕又增强了鞭挞的深度。19结合全诗,任选一个角度,简析画线句的妙处。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赠兄秀才从军嵇康良马既闲,丽服有晖。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凌厉中原,顾盼生姿。【注】嵇康:魏晋时音乐家、文学家。闲:娴熟。繁弱:神话中的一把弓

12、。忘归:良箭名。20这首诗会被编入以下哪本书()A乐府诗选B古诗菁华C诗余选集D律诗集粹21下列关于这首作品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用“既”、“又”在口吻上造成气势。B三四两句用“左”、“右”对举加强力量。C诗中形象表现着作者对某种人生境界的向往。D全词不事雕琢,用语质朴,情思宛转。22作品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李凭箜篌引(唐)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

13、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听颖师弹琴(唐)韩愈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23下列选项中,可将两首诗一并收录的一项是()A乐府古题菁华B格律诗精粹C古体诗精编D曲子词精选24下列对两首诗共性的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想象丰富B层次分明C以形写声D意象怪诞25两首诗皆写音乐,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唐多令刘过安远楼小集,侑觞歌板之姬黄其姓者,乞词于龙洲

14、道人,为赋此唐多令。同柳阜之、刘去非、石民瞻、周嘉仲、陈孟参、孟容。时八月五日也。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注】刘过作为辛派词人,与辛弃疾、陆游、陈亮等人有着较深的交往,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南楼,在武昌黄鹤山上。南宋时武昌系与敌分争之地,很多词人登临黄鹤楼时都留下了深沉的作品。26选出无法根据词作内容推知的一项()A刘过号龙洲道人B作者二十岁时曾到过南楼C安远楼即黄鹤楼D本词是应黄姓歌姬请求而作27对词作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起首两句写居高临下的眺望之感,“满”字

15、和“寒”字把萧疏的外景同低徊的心境交融在一起,统摄全篇。B“能几日,又中秋”,意谓不消几天,中秋又来到了,表达了作者对与故人将在南楼重聚的期盼。C下片写情,“故人”“旧江山”“新愁”“不似”都照应了上阕的“重过”,章法精严。D整首词借重过武昌南楼之机,感慨时事,抒写昔是今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注】作者曾跟随武则天在东都洛阳居住,并结识了许多文臣武将,成为知己和好友。第二年春天,他又伴驾回到西都长安。游秦,此处指游长安。南桥:

16、指洛水上的天津桥,洛阳城中一游览处。西第:东汉外戚梁冀为大将军,府第在洛阳城西。因马融曾为之写大将军第颂,后人称之为西第。这里泛指豪华府第。留宾:汉游侠陈遵,豪饮好客,宴会时常取客人车辖投入井中,以防客人中途离去。道:说。28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中的“游寓”与“看春”。B第三、四句中的“上林苑里”与“细柳营前”。C第五、六句中的“尽兴”与“留宾”。D第七、八句中的“风日道”与“倍还人”。29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错落有致地巧用重字“游”和“春”,使气韵回环、节奏和谐。B第三句写长安景色,描绘上林苑里鲜花盛开,表达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C颔联以“徒”和“漫”

17、,形象巧妙地表现诗人睹物感怀的惆怅心绪。D尾联超出了一般感怀诗表达孤独伤感之情的局限,将思念化为祝愿。30颈联中诗人转入想象,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此联加以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宾至(唐)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注释】钟惺评曰:首联第二句,“惫语,尽傲尽狂。”沈德潜评曰:颔联第一句,“自谦实自任也。”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释】黄生评曰:首联“经时无客过

18、,日日有鸥来,语中虽见寂寞,意内愈形高旷。”钟惺评曰:颔联“二语严,门无杂宾,意在言外矣。31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诗均采用情景交融、景中融情的写作手法。B二诗皆包含见客而喜以及主客相得两个层次。C宾至来客身份尊而客至来客关系近。D客至较宾至更含蓄自然、语意蕴藉。32两首诗歌字里行间隐藏着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与相关注释作多角度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夜游宫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33下列合适做这首词题目的一项是()A怀乡B归隐C言

19、志D讽劝34对这首词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清笳”“铁骑”表现沙场征战的特有情景。B用“寒灯”“月斜”画面表现了人物孤独的心理。C用“不知”这个问句表明“我”处于恍惚的梦中。D用“夜游宫”象征词人深夜讽劝君王抗敌的题旨。35比较这首词的末尾一句与辛弃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异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示三子(宋)陈师道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注陈师道家贫,妻儿们随岳父西行成都,陈因母老不能同行。此诗作于分别近四年时。36下列对标题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作诗赠予儿女们。B写诗送给三个儿子。C写诗给儿

20、女们看。D展示儿子写的诗作。37下列诗句与尾联语意不相似的一项是()A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晏几道)B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C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李清照)D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杜甫)38以首联为例,赏析本诗刻画人物心理的“反常之笔”。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注】公元845年(唐会昌五年)张祜到池州拜访杜牧,二人皆是怀才不遇,杜牧在登齐山时有感写下此诗。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景公游于牛山,北临

21、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39文学社准备出一期古代诗歌的刊物,本诗所在的栏目名称合适的一项是()A怀古幽思B古风大雅C羁旅遗韵D诗余新章40下列对本诗风格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平易通俗B俊朗洒脱C清新自然D沉郁顿挫4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合适的一项是()A江涵秋影,携壶上山,共赏秋景有雅兴。B世事惟艰,难逢一笑,欲仿渊明归隐赏菊。C时值佳节,不妨大醉,无需哀叹伤迟暮。D看穿世事,登临抒怀,不效齐景泪涟涟。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回乡偶书(其二)(唐)贺知章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过家(宋)黄庭坚络纬声转急,田车寒不运。儿时手种柳,上与

22、云雨近。舍旁旧佣保,少换老欲尽。宰木郁苍苍,田园变畦畛。招延屈父党,劳问走婚亲。归来翻作客,顾影良自哂。一生萍托水,万事雪侵鬓。夜阑风陨霜,干叶落成阵。灯花何故喜?大是报书信。亲年当喜惧,儿齿欲毁龀。系船三百里,去梦无一寸。注:络纬:蟋蟀。宰木:坟墓上的树木。毁龀:儿童换牙。42下列关于两篇作品的体裁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绝句 律诗B曲子词 歌行体C近体诗 古体诗D绝句 诗余43下列对过家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作品先以蟋蟀叫声急促写气候转凉,渲染出落寞萧索的氛围。B作品接着再以柳树、雇工、宰木的明显变化写出了家乡变迁。C作品接着写作者因为亲戚盛情相邀反而生出到乡似客的感慨。D作品笔锋一转,以

23、浮萍、风霜、灯花喻指人生境遇喜忧参半。44上述两篇作品的画线部分在表达情感时哪一个更具有艺术感染力?请对此加以评析。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4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世事艰”即世事的艰难,暗指宋朝内部投降派对抗金事业的阻挠。B“中原北望”即“北望中原”之意,诗中因为平仄、韵律,情感表达等需要,往往采用倒置语序,本句即为一例。C“伯仲”即兄弟,这句的意思是说,千年以来谁也不能跟我们陆氏兄弟相比。D“塞上长城”指能守边的将领,语出南史檀道济传。

24、46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本诗写于作者61岁时,大意是追述诗人早年的抱负,并抒发壮志未酬而产生的失落之感,感情低沉哀怨。B诗分两层,前四句写“早岁”,后四句写现在,前后对比,感情强烈。C本诗颈联和尾联各用一个典故,贴切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表现了陆游诗善于用典的特点。D颔联两句追述了宋军两次胜利的战斗,也是诗人收复中原之志的具体化,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领土,并收复失地。47如何理解“书愤”之“愤”?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它是通过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呈现出来的?48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49陆游诗作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

25、,言征伐恢复事”。本诗哪两句最能体现这个特点,试加以分析。书愤宋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注:该诗为淳熙十三年(1186)春于会稽石帆别业所作,当时诗人62岁。楼船夜雪瓜洲渡指陆游40岁任镇江通判时的事。铁马秋风大散关指陆游48岁时在陕南汉中的经历。塞上长城化用南朝宋名将檀道济的事迹。伯仲间指不相上下。50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A3B4C5D651以下赏析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看到中原故土杀气冲天,浩浩如山。B颔联描述作者亲历的瓜洲渡、大散关两次难以忘怀的抵

26、抗金兵战斗。C颈联写自己大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D尾联用典,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52本诗的颔联全是名词组合,起到异常奇妙的艺术效果,请对这种写法加以赏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甲)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伏:服气。(乙)戏赠友人贾岛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笔砚为辘轳,吟咏作縻绠。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

27、冷。书赠同怀人,词中多苦辛。53从题材和体裁看,下列对甲诗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送别、绝句B咏物、楚辞C讽喻、乐府D抒怀、律诗54下面对两首诗的判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一二句中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诗歌创作的代表之作。B甲诗五六句虽包含着作者对于自身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C乙诗词浅意深,以易喻难,把抽象的行为具体化,鲜明生动又通俗自然。D乙诗五六句中作者感慨自己虽坚持作诗,有时仍得“清冷”,没有灵感。55请从“戏赠”入手,分析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异同。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招吕望之使君王安石潮沟直上两牛鸣,十亩涟漪一草亭。委质山林如许国,寄怀鱼鸟欲忘形。纷纷易变浮云白,落

28、落谁钟老柏青?尚有使君同好恶,想随秋水肯扬舲?注本诗作于作者第二次罢相后,退居钟山期间。潮沟,江宁城外所开引水道。56从题材上看,这首诗可以归为()A山水田园类B送别类C咏怀类D咏物类57本诗没有用到的表现手法是()A虚实结合B借物喻人C对比映衬D直抒胸臆58联系全诗,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参考答案:1B2D3尾联通过描写了荷花盛开、莲蓬正嫩时分,主人公月下独酌的闲适自得场景,与前文中写世人为了蜗角蝇头的小利而彼此争斗形成对比,凸显了作者厌倦勾心斗角、不愿参与世俗纷争的清高情怀,和冷眼看尽世事纷扰后,对超脱名利的闲适平和的生活状态的追慕和肯定,又承接了颈联与现实的政治浮沉保持疏离、冷眼旁观的意旨

29、,而以一个归隐田园之后的具体的生活场景作为全诗收尾,含义隽永,余味悠长。【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诗歌题材的能力。杨万里无力改变南宋政坛的风气,对外妥协,内部权贵把持朝政,乌烟瘴气。所以,他忍无可忍,告老还乡。回到家乡之后,站在家乡的山水间,去反思时代和自己。“凤山锦水更登临”写了诗人在故乡的山水登临,平复心中的郁气。所以此诗应该是“登临咏怀诗”。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去国还家一岁阴”的意思是“离开朝堂,辞官回家已经一年有余”,并不是“作者远离祖国”。B.结合注释可知,“蛮触”比喻因小事争吵的双方,所以此处是指世人为了蜗角蝇头的小利而彼此争斗,而并非是

30、真正的身经百战。C.“何似”是“看似”的意思,并不是诗人顺适所遇,安于百无聊赖的生活,其实诗人还是心系国家安危。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作用的能力。首先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那荷花正是盛开热闹的季节,无数的荷花,无数的小嫩莲蓬,摇曳在自然的山水间,那是真正生命的元气。诗人站在月下荷塘边,就着月光下酒,喝着山野美酒,去感受荷花的蓬勃之美,看无尽的小莲蓬摇曳。然后从内容和结构角度分析此句与前文的联系。在内容上,前文写到“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的社会状态,世人为了蜗角蝇头的小利而彼此争斗,尾联以作者站在月下荷塘边喝着美酒,感受自然的之美与之形成对比,凸显了作者厌倦勾心斗角、不愿参与世俗纷

31、争的清高情怀,和冷眼看尽世事纷扰后,对超脱名利的闲适平和的生活状态的追慕和肯定。在结构上承接了颈联,颈联“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升沉”写了与现实的政治浮沉保持疏离、冷眼旁观,作者此时心怀怨诽,冷眼旁观现实的政治。以一个归隐田园之后的具体的生活场景作为全诗收尾,含义隽永,余味悠长。4D5C6两首诗都写出了听者沉醉于乐曲之中的状态,从侧面表现了乐曲的魅力(引人入胜,感人肺腑)。这首诗中诗人沉醉乐曲,感觉时间过得真快;琵琶行中乐曲结束了,听众却意犹未尽,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如痴如醉。(意思对即可)【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D.结合“笔诤时政”“新乐府”“堤建西湖”“诗翁”等分析,应

32、为白居易,不是李白。故选D。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C.“直白地表现自己通过音乐媒介和蜀僧建立的知己之感”说法错误,此处是用典,应该是含蓄地表现。故选C。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听蜀僧浚弹琴后两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意思是不知不觉,暮色已笼罩青山,秋云黯淡,布满黄昏天空。写琴声结束,诗人向四周望去看到的景色。写琴声结束后诗人陶醉于琴声中,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侧面衬托音乐的美好动听。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意思是东船西舫的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那江心倒映着皎洁的秋月。写琵琶声终了后所见的景色。这两句写琵琶曲结束后周围很安静,人们沉浸

33、在音乐声中,如痴如醉,侧面衬托乐曲的动听。两首诗都写出了听者沉醉于乐曲之中的状态,从侧面表现了乐曲的引人入胜,感人肺腑,衬托演奏者的技艺高超。7B8C9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掌握文学常识的能力。作诗词曲赋等韵文时在句末或联末用同韵的字相押,称为押韵。诗歌押韵,使作品声韵和谐,便于吟诵和记忆,具有节奏和声调美。旧时押韵,要求韵

34、部相同或相通,也有少数变格。客至一诗押韵的字有五个,分别为“来”“开”“味”“醅”“杯”;宾至一诗押韵的字有四个,分别为“难”“干”“餐”“栏”。故选B。8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C.“表达诗人受到冷落的孤独与凄凉之感”错误。草堂初建,居幽而地辟,很少有造访之人,此句暗含突然有贵客来访,诗人没有想到。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和分析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

35、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干”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10B11C【解析】10本题考查理解和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宋词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

36、、乐章、琴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词牌不同,字数不同。同一个词牌,字数固定。B.“从篇幅看该词应为中调”错,按长短规模,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以内)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这首词有114个字,属于长调。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上阕景色中同时融入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错。本词头几句写景,以“孤”、“青”、“野”、“残”等字眼传神地渲染出早行途中孤寂、凄清的环境和心境,并非是表达词人乐观旷达的情怀。故选C。12AC13BCDF【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B.“三个韵脚”错误。

37、应为五个韵脚。即:艰、山、关、斑、间。D.“婉约词”错误,水龙吟从风格上分类属于豪放词。故选AC。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A.“必将必收复失地的雄心”错误。应为壮志难酬的感慨。E.“都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错误,“楼船夜雪瓜洲渡”没有借代。故选BCDF。14D15B16 细节 年轻 但愿人饱我愁无【解析】14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中途换韵”,表述错误。本诗中韵脚分别为苏、车(旧读j)、无、絮、珠、须。这几个字用韵一致,都押U韵。故选D。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B.“翠袖一句运用比拟”,表述错误,“翠袖”,指穿翠绿衣裳的歌女,此

38、处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翠袖倚风萦柳絮”这句是说歌女的舞袖上萦绕着随风飘来如同柳絮般的雪花,写出了酒席上女子婀娜柔美的姿态。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及情感的能力。“尊前呵手镊霜须”,词人在酒筵歌席间呵着发冻的手,镊着已经变白了的胡须,这是动作描写或者细节描写;“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歌伎的翠袖在柳絮般洁白、轻盈的雪花萦绕中摇曳,她那红润的嘴唇酒后更加鲜艳,就像熟透了的樱桃。这是一位年轻美丽的明艳动人的女子,与词人的形象形成对比;能够体现词人忧民情怀的句子是“但愿人饱我愁无”。昨日醉中,风涛大作,醒来已不大记得了,只见江上雪晴,眼前一片银装世界。词人立刻从雪兆丰年的联想

39、中,想象到麦千车的丰收景象,而为人民能够饱食感到庆幸。17B18C19侧面描写:野蚕结茧无人来顾及,化了蛾,在桑叶上飞来飞去,从侧面写出农人忙于农事丰收(无暇收野茧);为下文农民把丰收成果都用于官家缴纳赋税自己无法享用、鞭挞统治者的对百姓的贪婪盘剥做铺垫。【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了解诗歌基本常识的能力。根据标题“田家行”可知这是乐府诗中的歌行体,只有B卖炭翁是乐府诗。A.为词;C.为律诗;D.为元曲。故选B。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重要内容的能力。C.“以典型事件来突出喜悦心情”错误,诗中“且免向城卖黄犊”这句话意思“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横敛之灾就行了”,突出农民丰年却衣食无着的客观

40、表现,有力地控诉中唐时期的黑暗现实。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赏析句子要先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艺术手法、思想内容、情感内涵,这是赏析诗歌的前提。“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意思是:野蚕做的茧再也没有人来收取,于是这些茧在树上就变成了秋蛾,在树叶间扑扑地飞舞着。野蚕作茧无人收取,自生自灭,可见夏茧的确获得大丰收,所以这两句从侧面写出农人忙于农事丰收,无暇收野茧。结构上,画线诗句位于中间部分,其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为下文农民把丰收成果都用于官家缴纳赋税自己无法享用、鞭挞统治者的对百姓的贪婪盘剥做铺垫。下文“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写麦、茧丰收的结果。

41、丰收本来应该给田家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事实却非如此。麦打成粮,蚕茧织成绢丝,农民却无法自己享受这些劳动成果,而不得不把粮、绢的大部分送给官家缴纳赋税。“不望”两句,更为沉痛。农民在丰收的年景里,并不指望打下的粮食自己吃,织好的绢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卖黄犊,以缴纳横敛之灾就行了。这种对农民丰年却衣食无着的客观表现,有力地控诉了中唐时期的黑暗现实。最后两句借农民之口,揭露了封建剥削的残酷。农民说自家并不计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认为只要不进县衙门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这种以不因横征暴敛而吃官司为幸福的幸福观,恰恰从另一个角度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凶残。20B21D22先用“丽服有晖”的外貌描写,

42、表现主人公身着丽服的英姿勃勃(意气风发)。然后用连续的动作描写“揽”“接”“驰”“蹑”“追”“凌厉”“顾盼”等描写主人公乘着良马,拉弓射箭,在中原上奔腾驰骋,左顾右盼,尽显英姿。同时“风驰电逝,蹑景追飞”句还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极力渲染主人公良马飞奔像风驰电掣,速度之快可以追上光的影子。全诗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强健有力的从军将士的形象。【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由注释可知,作者嵇康是魏晋时文学家;从诗歌字数形式来堪,每句是四言。由此可知,这是古体诗。古体诗,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从年代来看,以唐代为分界线,唐代以后,称为

43、近体诗,唐代之前为古体诗。A乐府诗选收录的应是乐府诗,主要指从两汉到南北朝由当时的乐府机关所采集或编制的用来入乐的歌诗。B古诗菁华收录的是古体诗。C诗余选集收录的是词,词别称诗余。D律诗集粹收录的是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故选B。2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以及手法的能力。D“全词不事雕琢”错误,如形容主人公纵马奔驰的状态时,使用比喻、夸张,如迅风,如闪电,紧随掠过的影子追逐天上的飞鸟,极尽渲染夸张之能事。故选D。2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以及塑造形象技巧的能力。如诗歌中先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丽服有晖”是说诗中主人公穿一身鲜丽生晖的衣服,展现人物意气风发之态;接着对人物的动作进行描写,“左揽繁弱,右接忘归。风驰电逝,蹑景追飞”,这是说主人公左手持弓,右手搭箭,纵马奔驰,追逐天上飞鸟,奋行在广大的平原上,这里使用一连串表示动作迅急的词汇,展现出主人公纵马如飞、英姿勃发的形象;其中“风驰电逝,蹑景追飞”是说主人公纵马飞奔如同迅风,如同闪电,紧随掠过的影子追逐天上的飞鸟,使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现主人公良马飞奔速度之快,可谓凌厉奔驰。结合诗歌标题“赠兄秀才从军”以及诗中主人公的一系列行为可知,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从军的将军,所以作者借助外貌、动作以及比喻夸张的修辞塑造了一位英姿勃发、强健有力的将军形象。23C24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