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数理化网)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7041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3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数理化网)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数理化网)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数理化网)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数理化网)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课件:第四单元 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 (数理化网)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走进奥妙的科学世界,第12课 作为生物的社会,目标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 2.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3.掌握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方法技巧。,栏目索引,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6)蜂窠( ) (7)筹划( ) (8)霎时( ) (9)阈值( ) (10)梗节( ),1.读准字音 (1)聚集( ) (2)乱窜( ) (3)巢穴( ) (4)梭子( ) (5)蚁冢(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语言积累,一,答案,(11)积累( ) (12)毗邻( ) (13)鳟鱼( ) (14)木屑(

2、) (15)拱券( ),li p zn xi n xun,j cun cho xu su zhn,k chu sh yn,答案,2.理解词义 (1)苦口婆心:(2)天衣无缝: (3)庞然大物: (4)富丽堂皇:,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破绽。 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华丽而又宏大。,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品读感悟,二,答案,1.文章第二段中,作者说到生物学界对“人与动物相似”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 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

3、自外星的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 也就是说,传统生物学界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是毫不相干、甚至是水火不容的。,答案,2.作者将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相比时常用这样的句子“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最让我们不安的是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我们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体性的社会,能够像一个个生物一样进行活动”,等等。这些句子反映了人类一种怎样的心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倾向? 答案 (1)这些句子表明,人在与大自然相处时,不是以一种平等的心态来对待自然中的万事万物,而是把自己凌驾于它们之上。人类对大自然颐指气使的行为,表明了人的

4、一种自尊自大的狂妄心态。正如评论所说,人这种生物圈的后来者,在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抛弃了对神的信仰,嘲弄了原始的神话,却编造了并坚持着自己的神话。 (2)情感倾向:作者通过人类自尊自大心态的自我暴露,含蓄地批判了人类的沙文主义心态。,答案,3.本文细腻的描写、生动的文笔、幽默的语言,令人叹服。请结合具体的语境,说说下列语句的幽默效果。 (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2)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3)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4)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 (5)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

5、现就大叫起来。,答案 (1)讽刺怕遭到非难的作者(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极端保守的心态,他们恨不得把昆虫看作是天外来客,完全有异于人类,甚至是“非生物的”,像“魔魔道道的小机器”一样。 (2)讽刺人类的自大心理,渺小的蚂蚁的很多行为与我们相似,我们却不愿意或不敢承认这一事实,真是有些为难。 (3)用夸张的语言说明蚂蚁的社会行为太接近人类了恐怕离看电视也不远了吧! (4)以“轻蔑”的口气评论一只“独行的蚂蚁”,强调它们个体智慧的微不足道。 (5)以夸张的笔法,将人类的行为“原始化”,暗中与动物行为混同,意在说明两者之间的某些相似性。,1.作者简介 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1),生于美国纽约

6、,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和内科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相关链接,2.背景展示 1970年,刘易斯托马斯任耶鲁大学医学院院长,应邀在一个关于炎症的学术讨论会上作“定调演说”。他轻松幽默的泛泛之谈被录音、整理,传到了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编辑手中,主编并不同意他的看法,却喜欢他的格调,便以朋友的名义请他为月刊写一系列短文,兼是诗人、散文家的刘易斯托马斯欣然从命,一发而不可收,于是四年之后,就有了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

7、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畅行不衰。,返回,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交流释疑,1,1.怎样理解本文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 答案 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

8、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的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答案,2.本文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打破禁忌,将生物的行为与人类进行比较,幽默风趣的语言背后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答案 本文是一篇论述生物社会行为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独特的视角,将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为与人类的行为进行比较,描述了它们在集体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高度组织性,提出了“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对传统生物学

9、过分强调个体行为和动物本能的观点进行了反思,也对人类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做出了警示。,答案,深度研读,2,答案,1.有人认为本文结构比较松散,是这样吗?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纵观全文,文章结构既灵活自如,又环环相扣,让人一目了然。(1)第二段开始“用这种话来描绘人类是可以的”承接上段聚集而来的像昆虫一样的医学家们的年会内容。指代词“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内容浑然一体。 (2)第三段起始句用“不过,让一个旁观者不这样看是很难的”紧密衔接第二段最后一句(假如)的内容。 (3)第四段用“最让我们不安的是”这一句承上段“蚂蚁行为的社会属性”内容,启本段由单独的蚂蚁到蜜

10、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的双重生活属性内容。 (4)第五段以“不管怎么说,这些东西还是存在”中的“这些”承接上段,在说明叙述完前面列举的昆虫的生活习性之后,第九段开头又承上启下地概括“多个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的现象并不是昆虫所独有”,以此引出下文论述的“黏菌的细胞”等话题来。 (5)第十一段用“虽然”一词过渡到对群居性动物中最具社会性的人的说明介绍等内容上去。,2.整篇课文作者探讨了生物的社会性,但作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呢? 答案 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

11、种种困境之中。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后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返回,答案,绝妙的错误 美刘易斯托马斯大自然迄今取得的唯一最伟大的成就,当然要数DNA分子的发明。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了它。它装在第一个细胞之中,那个细胞带着膜和其他东西,在大约30亿年前这个行星渐渐冷却时出现在某个地方的浓汤似的水中。今天贯穿地球上所有细胞的DNA,只不过是那第一个DNA扩展和惨淡经营的结果。从某种本质意义上说,我们不能声称自己取得了什么进步,因为生长和繁衍的技术基本没有变。 联系文章倒数第二段可知,DNA内部的不稳定会促

12、使物种不断进化,也正是这一不稳定性,引发了DNA的一次次变异;联系文章第四段可知突变的“意外性”,结合全文可知取名为“绝妙的错误”很准确。,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提示,可是,我们在其他方面却取得了进步。尽管今天再来谈论进化方面的进步已经不时髦了,因为如果你用那个词去指称任何类似改进的东西,会隐含某种让科学无能为力的价值判断,可我还是想不出一个更好的术语来描述已经发生的事情。毕竟,从一个仅仅拥有一种原始微生物细胞的生命系统中一路走来,从沼地藻丛的无色生涯中脱颖而出,演进到今天我们周围所见的一切巴黎城,依阿华州,剑桥大学我后院里的马栗树,还有脊椎动物大脑皮层模块中那一排排的神经元从那一个古老的分子至

13、今,我们真的已经走得很远了。,我们绝不可能通过人类智慧做到这一点。即使有分子生物学家从一开始就乘卫星飞来,带着实验室等等一切,从另外某个太阳系来到这里,也是白搭。没错!我们进化出了科学家,因此知道了许多关于DNA的事,但假如我们这种心智遇到挑战,要我们从零开始,设计一个类似的会繁殖的分子,我们是绝不会成功的。我们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我们设计的分子会过于完美。假以时日,我们终于会想出怎样做这事,核苷酸啦,酶啦等等一切,做成完美无瑕的一模一样的复本,可我们怎么想也不会想到,那玩意儿还必须能出差错。 玩意儿:运用口语词,赋予DNA小巧可爱的意味,通俗有趣,使读者对其“出差错”的功能深为叹服。,提示,

14、能够稍微有些失误,乃是DNA的真正奇迹。没有这个特有的品性,我们将至今还只是厌气菌,也绝不会有音乐。一个个地加以单独观察,把我们一路带过来的每一个突变,都是某种随机的全然自发的意外。然而,突变的发生又绝不是意外,因为DNA分子从一开始就命中注定要犯些小小的错误。假如由我们来干这事,我们会寻求某种途径去改正这些错误,那样,进化就会半路停止了。试想,一些科学家正在专注地从事于繁殖文本完全正确的、像细菌一样的无核原生细胞,而有核细胞却突然出现,那时,他们会怎样地惊慌失措。我们讲,犯错误的是人,可我们并不怎么喜欢这个想法。而让我们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犯错误也是所有生物的本性,那就更难了。我们更喜欢立场坚

15、定,确保不变。可事情还是这样的:我们来到这儿,就是由于纯粹的机遇,也可以说是由于错误。在进化路上的某处,核苷酸旁移,让进了新成员;也可能还有病毒迁移进来,随身带来一些小小的异己的基因组;还有来自太阳或外层空间的辐射在分子中引起了小小的裂缝,于是就孕育出人类。,不管怎样,只要DNA分子有这种根本的不稳定性,事情的结果大概只能如此。说到底,假如你有个机制,按其设计是用来不断改变生活方式的;假如所有新的形式都必须像它们先前那样互相适配,结成一体;假如每一个即兴生成的、能对个体进行修饰润色的新基因,很有可能为这一物种所选择;假如你也有足够的时间,那么,这个系统注定要迟早发育出大脑,还有知觉。生物学实在需要有一个比“错误”更好的词来指称这种进化的推动力。或者,“错误”一词也毕竟用得。只要你记住,它来自一个古老的词根。那词根意为四处游荡,寻寻觅觅。 选自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续),有删改,返回,文章主要说明了DNA内部的不稳定性是物种进化的“推动力”。正是这一不稳定性,引发了DNA的一次次变异,决定了地球物种的进化,而生物学上又找不到更完美的词来准确表述它,只好用“错误”一词。DNA的这种“错误”在产生变异的过程中,又因外因的不同充满了各种偶然性,而且人类的智慧很难设计这种“错误”,因此,它具有人类难以掌控的绝妙特性。,赏析,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