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92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与创作主体的品性、修养密切相关。诗品即人品、诗如其人的例证不胜枚举。一方面,伟大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精神感召力在诗歌中得到充分释放、展现;另一方面,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又可以激荡出动人的诗情,滋养诗歌乃至人类的文化品格。如此,才有了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今天步入“微时代” ,信息庞杂纷纭,泥沙俱下,商业娱乐日渐盛行,消费至上理念广受追捧,种种诱惑与压力之下,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失去了对诗歌精神和旷达志向的诉求,也失去了书写和表

2、达的价值标杆。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诗歌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肩负启蒙与救亡的使命,从“五四”伊始,诗人们执着于民族精魂的发掘。基于现代经验之上的民族精神,映射出个体担当历史的主体性行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群体的社会意识曰渐转向个体的生命意识,诗歌角色发生变化,民族精神的建构在历史化过程中流变延展。对诗歌创作而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矢志不渝的现实关怀,不该因时代的变迁而褪色。诗歌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中华民族把人类的文化创造归结为对天地法象的观熙,犯在这种观照下生成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称为文化,将文化的诗意抒发称为诗。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民族的天人和谐

3、观念已经演化为世界性的天人和谐,成为世界文化发展的共同职向。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类似于上古先民崇拜的一种沟通天地人神的圣树“建木” ,贴近世界存在的本相,接近人类心性的原初状态。诗性没有国界,这是诗职独募的质素,也是它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使命的缘由。近些年的文化交流现实表明,汉语诗歌愈来愈能融入东西方文化沟通、文明交汇的语境之中。立足世界诗歌版图,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审视并吸纳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这是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以前,我们常说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丧失了活力,就诗歌而言,其实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时下,相对于庞大的诗人群

4、体和诗歌产量来说,我们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缺少震撼人心、经得住历史淘洗的经典诗作,这是最值得思索的。综观那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诗歌,莫不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莫不凸显纯净的灵魂、坚定的信仰、充沛的生命力、真挚的情感经验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尤其不缺的是人性之美。在中华民族日新月异的发展中,诗歌精神已经播下传承不息的火种,而在今天多民族多元文化并存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当今,汉语诗歌创作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审慎地思考在渐变中如何发挥和增进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积极萃取世界诗歌的智慧,兼容中西诗艺的精彩。我们有理由相信,

5、构建诗歌精神,激活汉语诗歌创作的潜力,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摘编自孙晓娅构建当代汉语诗歌精神,诗人应秉持何种诗心 )1. 下列关于原文内窣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伟大诗人的高尚的人生价值观与诗歌境界碰撞出动人的诗情,就能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翔的佳作。B.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视野和魄力,吸收世界诗歌的精粹,传播和发扬诗歌经验,保持诗欧的创造力与求索精神。C. 植根于博大包容的精神境界和人类亘古延绵的母题,凸显深刻的批判精神和人性之美的诗歌,就具有国际影响力。D. 汉语诗歌创作目前正处于“变易”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发挥和增法传统诗歌“不易”的优长,同时,萃

6、取世界诗歌的智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围绕诗歌精神,文章逐层深入地论证了诗歌精神的内涵和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方向性及可行性。B. 在论述诗歌精神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时,文章揭示了当代很多诗人渐离诗心轨道的现状,指出了当今构建诗人主体精神的具体措施。C. 诗歌精神还是世界的,文章以上古先民作比形象地论述了诗歌跨语际、跨文化交流的情况。D. 文章指明了推进诗歌精神建设的努力方向,然后指出就诗歌而言我们真正丧失的是我们的创造力和与求索精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精神不仅是诗人精神世界的产物,也是一种民族精神,还是世界视野和

7、人类情怀的一种体现。B. 作为跨语际、跨文化交流最便捷直通的桥梁,诗歌的诗性没有国界,因此它能在世界文化中发挥先驱者的使命。C. 时下,相对于庞大的诗人群体和诗歌产量来说,我们仍然缺少能传播到世界的卓越的大诗人,缺少震撼人心、经得住历史淘洗的经典诗作。D. 诗歌精神传承不息,激活诗歌精神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了深远的空间。【答案】1. D 2. B 3. D【解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

8、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以偏概全, “滋养出蕴藉醇美、骨气端期的佳作” ,原文有两个原因,选项只提到了一个。B 项, “传播和发扬诗歌经验”不当,原文第四段说“传播和发扬当代汉语诗歌经验” 。C 项,原文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故选 D。【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

9、文中是否有依据。B 项,没有指出当今构建诗人主体精神的具体措施,只是指出“诗人主体精神的建构因而成为当下提振诗歌风气的关键” 。故选 B。【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混淆了未然已然,参见原文最后一段“激活诗歌精神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将为诗歌发展以及文化发展打开无限深远的空间” 。故选 D。【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

10、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

11、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胖子和瘦子(俄)契诃夫尼古拉铁路 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火车上下来,拿着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他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他背后站着一个长下巴的瘦女人,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高身量的中学生,眯细一只眼睛,是他的儿子。“波尔菲里!”胖子看见瘦子,叫起来, “真是你吗?我的朋友!有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了!” “哎呀!”瘦子惊奇地叫道, “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两个朋友互相拥抱,吻了三次,然后彼此打量着,眼睛里含满泪水。

12、两个人都感到愉快的惊讶。“我亲爱的!”瘦子吻过胖子后开口说, “这可没有料到!真是出其不意!嗯,那你就好好地看一看我!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结了婚吗?我呢,你看得明白,已经结婚了这就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娘家姓万采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这个人,纳法尼亚 ,是我小时候的朋友!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脱下帽子。“我们一块儿在中学里念过书!”瘦子继续说, “你还记得大家怎样拿你开玩笑吗?他们给你起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托斯 ,因为你用纸烟把课本烧穿一个洞。他们也给我起个外号叫厄菲阿尔

13、忒斯,因为我喜欢悄悄到老师那儿去打同学们的小报告。哈哈那时候咱们都是小孩子!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自管走过去,离他近点这是我妻子,娘家姓万采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想了一会儿,躲到父亲背后去了。“嗯,你的景况怎么样,朋友?”胖子问,热情地瞧着朋友, “你在哪儿当官?做到几品官了?”“我是在当官,我亲爱的!我已经做了两年八品文官,还得了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我的薪金不多哎,那也没关系!我妻子教音乐课,我呢,私下里用木头做烟盒。很精致的烟盒呢!我卖一卢布一个。要是有人要十个或者十个以上,那么你知道,我就给他打个折扣。我们好歹也混下来了。你知道,我原来在衙门里做科员,如今调到这儿同一类机关里做科长我往后

14、就在这儿工作了。嗯,那么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不,我亲爱的,你还要说得高一点才成, ”胖子说, “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 ”瘦子突然脸色变白,呆若木鸡,然而他的脸很快就往四下里扯开,做出顶畅快的笑容,仿佛他脸上和眼睛里不住迸出火星来似的。他把身体缩起来,哈着腰,显得矮了半截他的皮箱、包裹和硬纸盒也都收缩起来,好像现出皱纹来了他妻子的长下巴越发长了。纳法奈尔挺直身体,做出立正的姿势,把他制服的纽扣全都扣上“我,大人很愉快!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现在忽然间,青云直上,做了这么大的官,您老!嘻嘻。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眉头说, “何必用这种腔调讲话呢?你

15、我是小时候的朋友,哪里用得着官场的那套奉承!”“求上帝饶恕我您怎能这样说呢,您老”瘦子赔笑道,把身体缩得越发小了,“多承大人体恤关注有如使人再生的甘霖这一个,大人,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的妻子路易丝,在某种程度上说,是新教徒”胖子本来打算反驳他,可是瘦子脸上露出那么一副尊崇敬畏、阿谀谄媚、低首下心的丑相,弄得三品文官恶心得要呕。他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瘦子握了握那只手的三个手指头,弯下整个身子去深深一鞠躬,嘴里发出像中国人那样的笑声:“嘻嘻嘻。 ”他妻子微微一笑。纳法奈尔并拢脚跟立正,把制帽掉在地下了。三个人都感到愉快的震惊。1883 年【注】:在莫斯科和彼得堡之间的

16、一条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纳法奈尔的爱称。希腊人,公元前 356 年放火烧掉了以弗所城狄安娜神庙,因而闻名。希腊人,公元前 5 世纪,为波斯军队带路,出卖同胞,引敌入境。4.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小说通过两个老同学在车站邂逅的场景和对话,描绘了两个人的情绪变化,反映了俄国官场中的森严等级和小官吏的卑躬屈节,鞭挞伪善、庸俗的社会畸形心态。B. 这篇小说的开篇非常简洁:“尼古拉铁路一个火车站上,有两个朋友相遇: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 ”一句话就把小说的地点、人物、事件交代齐备了。C. 这篇小说着重描写的人物是瘦子,对他前后的态度变化取了对比的写法,这使人物

17、的形象加鲜明突出。D. 这篇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描绘和刻画,从中展现小说重要意象。5. 胖子后来说:“我已经做到三品文官。 ”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请找出来并做简要分析。6. 你认为文章讽刺的人物是谁?为什么?【答案】4. D 5. (1) “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 ”与瘦子的“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远好于瘦子。 (2)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这也隐隐约约暗示

18、了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 (3) “胖子” 。在那个时代,高官和财主的体形多肥胖。 6. 文章主要讽刺的对象是瘦子,原因是:开始与老同学见面时,他重视友情,热情大方,但当听到胖子宣布“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 ,他就变得奉承阿谀,卑躬屈膝了。文章通过瘦子前后的态度变化,折射出当时畸形的社会形态:官场上不平等的人际现状;鞭挞了人性丑恶的一面。【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

19、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D 项,作者只是截取了一个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情节并不离奇;“意象”常用于分析诗歌和散文。故选 D。【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要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规范回答:分两步走,第一步提取要点词句,第二步分点整合答案。围绕题干中“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这一提示,阅读文章,寻找有效的答题区间。三品的文官,从官职上要比八品的要高很多,在小说开头对胖子进行的一番描写就已经做了暗示:胖子刚在火车站上吃过饭,嘴唇上粘着油而发亮,就跟熟

20、透的樱桃一样。他身上冒出白葡萄酒和香橙花的气味。 ”看出他饮食很讲究。这与瘦子的“冒出火腿和咖啡渣的气味”对比,暗示胖子经济情况远远好于瘦子。瘦子说:“你还是从前那样的美男子!还是那么个风流才子,还是那么讲究穿戴!啊,天主!嗯,你怎么样?很阔气吗?”这里通过瘦子之口描述胖子的形貌穿戴,说明他的穿着打扮很讲究,而且本身也很气派,这也隐隐约约暗示了胖子的地位和身份不简单。再加上“胖子”本身的外形在那个时代,高官和财主的体形多肥胖。这也对胖子的身份作了伏笔暗示。综上分析,本题从三个方面回答。【6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作者观点的能力。该题是个开放性试题,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探究时立足文本,关

21、注人物的言行。回答该题时,观点要明确,论述的理由要充分合理。首先要明确回答出文章主要讽刺的对象是谁,然后从选材、主旨、效果几方面分析对人物讽刺的原因。阅读小说,从批判等级森严的社会的角度看,作者对待胖子和瘦子的态度是一样的。开始,两人都十分重视小时的友谊。变化是从胖子得意洋洋地宣布“已经做到三品文官有两枚星章了”开始的,尤其是最后胖子“扭过脸去不再看瘦子,光是对他伸出一只手来告别” 。小说对胖子口头上说不要官场奉承、行动上居然用这种居高临下的官场作派对待老同学作了重重的鞭挞。小说中瘦子遇到老同学胖子前后的态度的鲜明变化,鞭挞了人性丑恶的一面,折射出畸形的社会心态,易引起读者的心理共鸣;借小人物

22、的畸形心理来抨击官场上不平等的人际现状,由此可见当时俄国社会等级分明,批判了等级分明的社会导致小人物心理变态的社会现实,小人物的这种心理更具真实性、现实性和普遍性。这篇小说的写作意图主要是对丑恶人格进行刻画。人格的高下贵贱,与官阶的大小本无必然关系。但是两人从见面的三次拥抱接吻到告别的握三个指头的变化,正是由于官阶大小引起的。这种前后变化在小人物身上体现得更充分,更有戏剧性。因此,作者把讽刺的矛头集中在瘦子身上,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和对人物的真实描绘,折射出畸形的社会心态,鞭挞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具有深刻的审美意义。【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

23、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2 月 21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

24、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衣和路线图、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要求,从八个方面实化细化了相关路径和措施,各地按照这个规划,攻城拔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绩。2013 年至 2016 年 4 年间,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 1000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 2012年底的 10.2%下降到 2016 年底的 4.5%,下降 5.7 个百分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

25、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他认为,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发扬自力更生精神,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摘自新华社 2017 年 2 月 22 日,有删改)材料二: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产业是根本。巴中市巴州区曾口镇书台村张家大院安置点引进科技公司成立农民专合社,建立产业示范园 3000 亩,年人均可增收 1600 元。湖北省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引导各地走特色脱贫道路,如黄冈市形成了“罗田一只羊” “麻城一朵花” “

26、英山一片茶”等一批特色产业。另外,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搬迁户劳动技能,也是鼓起“钱袋子”的重要手段。(摘自 2017 年 9 月 18 日四川日报 ,有删改)材料三曲靖会泽易地扶贫搬迁起成效 贫困户建房无负担走进曲靖市会泽县大海乡观音岩村易地扶贫安置点,60 户安居房分成六七排,错落有致地坐落在一个小山坡上,旁边小山上的野菊花迎风盛开。这里安置了 55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 5 户随迁户。村民董兴淮高兴地说:“我用政府补助的 5 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 40 多平方米的安居房,没有增加建房负担,很是满意!”董兴淮介绍:“原来我们住的是土墙石板顶,一下大雨就不敢睡,怕水冲进房子来,害怕房后的山垮塌,现在

27、不出钱就住上了新房,孩子在外打工也不担心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的安全,他们回来交通也方便。 ”据村支书介绍:该村 269 户 689 人中,外出务工者达 186 户 546 人,占总人口的 79.2%,大部分均在东川区务工,务工成为了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之一。在安置点一侧的公路边,有致富头脑的人,已带领群众进行白芨等中药材种植,当地传统产业“老家洋芋”也越来越受外地消费者欢迎。(摘自 2017 年 4 月 27 日曲靖日报 ,有删改)材料四7.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8、贫困面貌明显改善。B. 2013 年至 2016 年 4 年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 1000 多万人,共脱贫 5564 万人。C. 材料三用村民董兴淮的例子,生动直观地展现了扶贫前后村民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巨大变化,可见云南曲靖易地扶贫工作取得了成效。D. 从材料四图表中可以看出,2013 年到 2016 年 4 年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呈逐步减少趋势。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简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有关扶贫工作的讲话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展现了中国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和目标规划。B. 各地的扶贫经验证明,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扶贫工

29、作中,广大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对象和致富的主体。C. 曲靖市会泽县己有村民在安置点附近种植中药材,发展“老家洋芋”产业,这与巴中市张家大院、黄冈市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D. 前三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同,但都体现了新闻媒体关注社会热点、关心国计民生的责任感,都探索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9.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的扶贫工作应该怎样有效展开。【答案】7. D 8. C 9. 中央出台系列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各级政府因地因人施策,发展脱贫产业,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搬迁户劳动技能。各级干部在扶贫工作中要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要发挥主体作用,自力更生,靠自

30、己的努力脱贫致富。【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 “脱贫人数呈逐步减少趋势”错。根据统计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人数 2014 年是 1232 万,而 2015 年是 1442 万,2016 年是1240 万。明显看出,2014 年至 2015 年脱贫人数不是逐步减少。故选 D。【8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概括不准确,无中生有。错在“材料一简要报道了国家主席习近平

31、有关扶贫工作的讲话及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 。原文中没有相关专家、学者的解读。B 项,曲解文意。错在“广大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对象和致富的主体” 。原文是“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D 项,无中生有,错在“前三则材料都探索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 ”第一则材料并未探索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措施。故选C。【9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概括我国的扶贫工作应该怎样有效展

32、开,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 “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另外,加强就业培训,提高搬迁户劳动技能,也是鼓起钱袋子的重要手段”根据以上有效大体区间,分店概括答题要点即可。【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根据题干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范围。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

33、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对材料进行比较辨别,分类整理选取关键词或句子(去否定,留肯定;去实例,留结论;去表象,留本质;分清主次,辨别有关和无关等) 。转化信息时,要紧扣题意,选择正确的句式作答,不可机械照抄原文的句子,也不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作答,可以再保留关键信息的前提下换一种表述方式(转侧面为正面) 。答题原则:列点分条陈述,依据分值答题。熟记一些常用的答题熟语,并合理利用。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 。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

34、“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离” ,遂决意南归。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

35、,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乾道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遂奏疏曰:“今朝廷清明,比年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相继窃发。皆能一呼啸聚千百,杀掠吏民,死且不顾,至烦大兵翦灭。田野之民,郡以聚敛害之,县以科率害之,吏以乞取害之,豪民以兼并害之,盗贼以剽夺害之,民不为盗,去将安之?夫民为国本,

36、而贪吏迫使为盗,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 ”诏奖谕之。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B.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C.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D.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37、 字:古人幼时命名,只有男了到 20 岁时才取字,称自己往往称字。B. 劳师:有“使军队疲劳”和“慰劳军队”之意,文中是慰劳军队之意。C. 辟:征召来授予官职。D. 长短句:洞的别名,又可称为“诗余”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辛弃疾年轻时师从蔡伯坚,与党怀英一起学习,他曾经占卜自己的仕途,自己得“离”卦,于是决定南归。B. 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党怀英,是在辛弃疾劝说下才投靠耿京的,所以耿京迁怒于辛弃疾。辛弃疾斩其首归报,耿京更加称赞他勇敢。C. 辛弃疾写美芹十论的起因是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但因为朝廷与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被实行。D.

38、 盗贼连起,辛弃疾在全部铲平了匪患之后,上书朝廷,分析盗贼起因,因此受到了皇上的褒奖。13.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欲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徒恃平盗之兵。【答案】10. D 11. A 12. B 13. (1)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2)希望陛下深人思考导致百姓做盗贼的缘由,探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依靠平息盗贼的军队。【解析】【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

39、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 “作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的意思是(辛弃疾)作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其中“言”是“论述”的意思,在句中作谓语,其后的“逆顺之理”作“言”的宾语,所以应在“言”之前停顿,排除 A、B 项。 “甚备”是说辛弃疾美芹十论中对“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这些方面论述的极为详细。所以应在“甚备”的前后停顿,排除 C 项。断句后说通语意为:(辛弃疾)作

40、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 (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故选 D。【11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A 项,错在“称自己往往称字” 。古代,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名是幼时起的,供长辈或自己称呼。故选 A。【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

41、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B 项,张冠李戴,错在“偷窃耿京大印而逃的党怀英” 。原文“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由此可知:是义端偷的,不是党怀英偷的。故选 B。【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42、,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缘”:“因,因为” ;“期”:“想到,料到” ;“何以”:“拿什么” 。第二句关键点:“致”:“导致” ;“弭”:“消除” ;“徒”:“只” ;“恃”:“依靠”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

43、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一起学习,并称“辛党” 。当初(辛、党)占仕途,用著草占来决断,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交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

44、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 (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在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期限,抓不到他,再杀我也不晚。 ”他推洲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虛实报告金帅,于是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说:“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会杀我。 ”辛弃疾(并不理会) ,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加称赞他勇敢。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犒劳军队,召见了他,嘉奖了他,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

45、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 (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 (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上商议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采纳。 (辛弃疾)作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 (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来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

46、竭力推荐充满正气谋略过人的辛弃疾。 (孝宗)召见了他。不久,辛弃疾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当时,盗贼在湖南接连兴起,辛弃疾全都把他们讨伐铲平。然后就上奏章说:“现在朝廷清察明审,可近年来李金、赖文政、陈子明、陈峒盗掠相继发生。他们都能一呼百应,杀掠官吏百姓,死尚且不顾及,以至于烦劳大军来消灭。田野中的老百姓,郡府用搜刮祸害他们,县衙用征收赋税祸害他们,官吏用索取祸害他们,有钱有势的人用兼并来祸害他们,盗贼用掠夺来祸害他们,老百姓不去做盗贼,离开这里将到哪里去呢?老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可是贪官污吏却迫使他们做盗贼,希望陛下深入思考导致百姓做盗贼的缘由,探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只依靠平息盗贼的军队

47、。 ”皇上诏令褒奖他。辛弃疾十分擅长长短句,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留传于世。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好事近悴春李清照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 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注】缸:灯。鴂: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B. 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C. “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

48、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D. 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股的秾丽娇娆,尤其是其高贵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15. 词的下阙是如何表现“幽怨”的?请简要阐述。【答案】14. B 15. 直接抒情或者直抒胸臆:“魂梦不堪幽怨”一句,直言“幽怨” 。借景抒情:酒阑、歌罢、空的酒杯、忽明忽暗的油灯以及窗外凄厉啼鸣的“鴂”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暗、凄清、空冷的氛围,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间接地抒发幽怨之情。【解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

49、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B 项,对诗人情感理解错误, “乐观之情”错误,应是“伤感之情” 。阅读全词,赏析首句“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词人由风住断定“帘外”定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与对美好事物的关注之情,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意味。此二句虽为状物,但诗人的伤感之情隐然可感。故选 B。【15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的考点是分析诗歌的抒情手法和诗人的思想情感。读懂全诗,根据具体诗句分析。阅读全词,精读词的下阙:“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词人在这里并没有直言其如何的孤寂,愁苦,而是通过四个极富象征意味的物体刻画酒阑、歌罢、空的酒杯以及忽明忽暗的油灯,整个画面幽暗、凄清、空冷。试想,一个闺中思妇置身于如此环境中,其心情该是怎样的凄怆孤寂,一切尽在不言之中了。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白日词人是惜花伤时,夜晚则借酒浇愁愁更愁,想在梦中得到一丝慰藉,然而梦中的情景,依旧使梦魂幽怨哀愁。醒来之时,听到窗外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