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92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芮城县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宋词的文化品格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 ,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 、 “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

2、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 ”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 、 “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

3、”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治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赖以发展的土壤,

4、而成为纯粹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的“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 ,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的“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的“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1. 下列关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在早期是与燕乐相配的歌词,燕乐对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的形成产生了影响。B. 词的句法参差,词牌丰富,能够没有顾

5、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C. 词的语言向俚俗靠拢,语句浅显易懂,有一定程度的口语化。D. 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就体现了词的市井文化品格。2. 下列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诗的句式较为整齐,而词的句式变化错落,适于倚声弦歌与抒发复杂的情感。B. “诗庄词媚” “词为艳科”之说,表明诗和词在所表现的情感内容方面存在不同。C.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是说诗长于反映社会生活,词善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D. 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而词较为浅显易懂,既能满足文人的欣赏,又能娱悦听众。3. 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互相影响的双重品

6、格,决定了宋词的荣耀与辉煌。B. 词又被称作“诗余” ,这标明词是沿着诗的文体脉络,通过演变而形成的。C. 词的音乐属性,影响了词的创作方式和接收方式,是词形成市井文化品格的基础。D. 词在咏史言志时,具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是因为其表现情感更有深度和广度。【答案】1. B 2. D 3. D【解析】【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概念注意“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等。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关于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 项,“能够没有顾忌地表现复杂隐秘的内心世

7、界”中“没有顾忌”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应为“较少顾忌” 。故选 B。【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诗与词不同特征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D 项, “诗的语言晦涩艰深”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信息表述,文中只是说“要求词的写作不宣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 。故选 D。【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

8、“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D 项, “是因为其表现表现情感更有深度和广度”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没有相关信息陈述,于文无据。故选 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

9、取义)、 “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 “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 “所有” “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 “大概” “必定” “可能” “似乎” “已经” “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

10、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

11、(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 “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 “

12、棒打萝卜” ,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 、卖百合(大如拳) 、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

13、,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

14、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 ”“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15、”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 。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

16、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 季陶

17、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这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季陶民率性脾气,也为叶三送果的情节做了铺垫。B. “紫藤有风” , “花是乱的”一段,借助白描语言的神力,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C. 从情节和结构来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D. 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形成了一种独到的文风。5. 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本文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这个“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6. 小说的题目

18、是“鉴赏家” ,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D 5. 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地方正是画家的得意之笔。叶三能看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叶三与画共存亡。 6. 体现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他能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说明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生活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为下文品评季陶民之画能一语中的做铺垫,为他是个懂艺术的鉴赏家做出铺垫;他所卖的新鲜的果子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也可传达出他对画家季陶民的知己之情。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正是卖

19、果子生活中乐观、热情、智慧、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解析】【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恰当的” “一项” ,立足考查“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D 项, “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中“不失华丽”说法错误,本文语言没有华丽的特点。故选 D。【5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

20、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本,圈画出涉题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回答问题。本题要求结合文本简要概括情节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本文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这个“鉴赏家”形象的。答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的是概括小说用来塑造叶三形象的情节。因此,应先在小说中筛选出相关情节,再对此情节加以概括。结合文本内容“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等内容分析,如叶三看画时,惊呼吸气的情节、叶三看

21、出季陶民紫藤画里有风的情节、叶三能指出荷花画中的错误的情节和叶三与画共存亡的情节等。【6 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回归文本,圈画出涉题信息,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回答问题。比如本题要求结合全文谈谈小说的题目是“鉴赏家” ,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的看法。回答此题,应仔细揣摩“鉴赏家”同叶三卖果子这件事的关联。文本关于叶三卖果子的描叙,可以体现叶三脱俗的生活情趣;另外,叶三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正是在卖果子的经历中逐渐获得和养成的,因而写叶三卖

22、果子是为下文品评季陶民之画,能一语中的做铺垫;同时,叶三所卖的新鲜果子,其实是作者安排的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叶三卖果子这个情节也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除此之外,从叶三卖果子这个情节,还可体现他作为“鉴赏家”的品质的形成过程。本文的主人公就是叶三,鉴赏家指的也是叶三,季陶民只是起到衬托叶三的作用。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的情节是为了刻画他的形象,即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有生活见闻积累和高超的审美能力。也是为下文的品评季陶民的画做铺垫,同时是为了揭示主旨:他作为“鉴赏家”的对美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的品质,正是卖果子生活中乐观的、热情的、智慧的、诚实

23、的人生态度的反映。【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 ,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

24、东方小四随手翻开一本书,是沈从文的书信集,其中有些是他生前没想到会发表的自呓般的文字。自 1949 年 1 月到 8 月,正是他被人认为“精神失常”的一段岁月。他在妻子张兆和的信上胡乱圈点,内容大致为:我的痛苦这个世界上没人知晓,生活已经失去意义。那时他因郭沫若的一句“反动文人”的定论而否定自我,直觉自己的写作时代已经过去。精神压力巨大的他应梁思成与林徽因之邀住在他们清华园的家里,以疗养身心。许多真挚的朋友盼望他早日康复,他反复自语:没人知道,其实我根本没有病。他也感觉到,有些人其实是在等着看笑话。在痛苦无法排遣的许多年后,他还挂念着她。我终于有点理解了他对张兆和的爱恋,有许多无法言述的情愫。

25、其中有许多映照着对翠翠的憧憬:美丽、忠诚、纯真、微黑。而张兆和还多了翠翠所没有的大家闺秀的才气。沈张二人的恋爱,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却可恒久。因为他对自己的懂,因为她的纯粹高洁。幸好,他有她。那个虽然不太懂得他,却一直用自己温暖坚定的爱心去支持和抚慰他的妻子。后来他曾在家自杀,也幸亏担心着他的她匆匆从干校返回,及时发现而救了他一命。从此以后,沈从文开始了另一条命。他的痛苦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他丢掉了那支光彩夺目的文学之笔,开始托生为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的沈从文,不论什么文物入了他的眼,所有的来龙去脉都清晰起来。许多人都震惊于他惊人的记忆力以及渊博深厚的古文及文物功底

26、。他只是微微一笑,甚至对于“故宫解说员”的工作,也做得十分尽心尽责。在文物面前,讷于言的他,随时可以口若悬河。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无法言说、无处排解的痛苦,开成了一朵朵奇葩。看到那些一丝不苟的文字,与之前的文学之笔截然不同,但也同样圆润、朴素、悠远,印着他个人的标记。只是,我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有些人的有些转身,即便与世无争,即便毫无声响,即便当事人一直微笑,也让旁人难以释怀。一个死过一次的人,还畏惧什么,还有什么不可失去的呢?还有哪种痛苦,无法化成春泥?故而,在一次批斗中,他与老舍等作家被逼跪成一圈,中间是熊熊燃烧着的他们从前的作品。在灼人的热浪与辱骂、鞭打面前

27、,沈从文安之若素。事后拍拍灰回家,依然进行自己的文物研究。老舍在此事后,却不能从身心深重的痛苦与屈辱中解脱,当天自沉湖底。在北京一个小巷里的一间斗室,沈从文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给了文物研究。他美丽忠诚的妻子,每天给他送饭。有时,上顿的饭菜都凉了,他还在不辞劳苦地涂抹写画。张兆和只能倚门无奈地一笑,不能理解这个人为了什么要如此自苦。她只能安慰自己,毕竟他已经“正常”了。这个世间只有一个沈从文,天分过人,外表温和,内心倔犟。当年郁达夫好心劝慰这个在小旅馆流着鼻血写文章、几近饿死的文学青年放弃文学之路时,年轻的沈从文带着湖南人的“一根筋”和走投无路的无奈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当鲁迅在报纸上痛斥他的时候,

28、他保持了冷静与克制,仍不改文风;当郭沫若代表一种新环境全盘否定他的时候,他差点放弃了生命,但重新站起来时,他更加骄傲谁都知道,郭本人对于文物有着相当的造诣。后来,时为社科院领导者的郭沫若也不得不高度评价了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并撰写了序言。沈从文自始至终,没有说过郭的一句不是,哪怕 1949 年时自己都快被这个强势的人逼疯了。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真的,这个世界一点儿也不可怕。黑暗也不会黑得真让你走投无路。只要内心够强大,性情够执着,苦难不过是露珠,迟早会在阳光下化为轻雾。它可能会改变你的轨迹,却不能摧毁你的尊严与傲气。当然,它也可能是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一切由你

29、自己决定。张兆和在沈从文逝后,轻声说道:斯人可贵。她的妹妹张充和补充: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选自读者 ,有删改)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1949 年沈从文被代表一种新环境的郭沫若全盘否定了,那个“反动文人”的定性,宣告了沈从文写作时代已经结束。B. 面对批斗,沈从文与老舍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从中可以看出,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C. 面对沈从文文物研究的文字,作者“依然会有流泪的冲动” ,主要是为沈从文与世无争,毫无声响的转身而感动。D. 郭沫若高度评价了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还为之撰写了序言,以此来对沈从文的文物研究予

30、以肯定。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文章以“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为标题,语言生动形象,对比强烈,能起到吸引读者的作用,也有统摄全文的作用。B. 文章以作者随手翻看沈从文的书信集开篇,引出对沈从文在“精神失常”时期的情况的交代,显得十分自然。C. 沈从文喜欢妻子张兆和的美丽、忠诚、纯真、微黑、大家闺秀的才气,虽然他们彼此并不能懂得对方,但他们却能相守一生,令人夸赞。D. 沈从文骨子里有一股倔劲。面对郁达夫的泼冷水,面对鲁迅的痛斥,他坚持自己的写作之路。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轻易被苦难打倒的。9. 文章末尾张兆和评价沈从文:斯人可贵。请结合文本概括沈从文的可贵品质。【答案

31、】7. A 8. C 9. 他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就坚持不放弃;面对鲁迅、郭沫若的批评打击,他宽容忍让;面对批斗中的辱骂、鞭打,他安之若素,不绝望;在文学道路走不通后,他懂得转身,在痛苦中取得文物研究成就。【解析】【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A 项, “宣告了沈从文写作时代已经结束”说法错误,根据原文,这只是沈从文的“直觉” 。故选 A。【8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

32、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 “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 项, “他们彼此并不能懂得对方”说法不符合原文,原文是“未必为对方完全懂得” 。故选 C。【9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属于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

33、,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本题题干是“文章末尾张兆和评价沈从文:斯人可贵。请结合文本概括沈从文的可贵品质。 ”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答题时,可以从沈从文对人对事的态度上来进行分析总结。沈从文经历了巨大的压力,但并没有被压垮,无论是面对鲁迅、郭沫若的指责还是在批斗中经受的屈辱,哪怕快被逼疯,他都能坚持自己的文风,用冷静、克制、坦然来面对一切。他“埋葬了文学世界里的沈从文,成就了文物专家沈从文” ,他悄然转身,用微笑开辟人生的另一条路,并做出了巨大的成绩。综上分析,沈从文的可贵品质便可从坚持、忍让、冷静、用微笑面对苦难这些角

34、度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概括分析。【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省。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

35、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六国论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秦以攻取之外

3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

37、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盖失

38、强援,不能独完 完:完整B. 思厥先祖父 祖父:祖辈与父辈C.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决定D. 当与秦相较 当:如果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不赂者以赂者丧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B. 暴秦之欲无厌 奈何取之尽锱铢C.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D.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段作者先否定而后肯定,从正反两面作判断,直截了当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B. 第三段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秦受赂所得的疆土比战胜所得的要高百倍,诸侯

39、赂秦失去的土地也比战败失去的多百倍。C. 第四段指出如果三国爱惜自己的土地,齐人不依附于秦国,燕国不派刺客,赵国不杀李牧,团结一致与秦抗衡,一定能够取得胜利。D. 本文中,作者除了运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外,还使用了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2)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答案】10. A 11. C 12. C 13. (1)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

40、的祸患。(2)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解析】【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 项,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意思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 ,所以“完”的意思是“保全,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 A。【11 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能力。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 “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

41、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常用的文言文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本题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A 项,以:介词,因为/以:介词,用。B 项,之:结构助词,的/之:代词,代珍宝。C 项,两个“而” ,都是连词,表转折。D 项,于:介词,引出宾语/于:介词,比。故选 C。【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C 项,

42、“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说法曲解文意。根据原文,应是“说不定谁胜谁负” 。故选 C。【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是故” ,因此;“而” ,连词,表转折,却;“斯用兵之效也” ,判断句,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以” ,介词,用;“至丹以荆卿为计” ,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始” ,才;“速” ,招致;“始速祸焉” ,才招致灭亡的祸患

43、。 (2)中“苟” ,如果;“以” ,凭借;“天下之大” ,定语后置,偌大的国家;“故事” ,旧例;“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指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是” ,这;“是又在六国下矣” ,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

44、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 ,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

45、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 ”这话说得在理啊!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

46、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

47、许还不容易估量呢。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西江月遣兴辛弃疾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

48、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题目是“遣兴” ,从字面上来看,本词好象是抒写悠闲的心情,但其实不然。B. “要愁那得功夫”的意思是“现在哪有工夫发愁啊” ,直抒胸臆,表达情感。C.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两句是词人对当时现实不满的愤激之词。D. 这首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风格独特。15.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 B 15. 词中通过描写醉态十足,醉话连连,暂且贪得醉中欢乐的醉者情态,塑造了一个借酒浇愁,醉中隐含着太多的悲愤、痛苦、

49、无奈、满腹牢骚、壮志难酬而又倔强的形象。【解析】【1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B 项, “直抒胸臆”说法错误,此处不是“直抒胸臆” ,而是运用“反语” 。故选 B。【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人物形象能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抓诗中所写景物。人物形象鉴赏题答案一般由三部分构成: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思想性格);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有时可省去) ;指出表达了什么感情或有什么意义。本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词的上片“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