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890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浙江省衢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高一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案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1-5 题每小题 3 分,6-17 每小题 4 分,共 63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黏合 (zhn) 脊骨 (j) 隽秀 (jn) 捋虎须 (lu)B. 猝然 (c) 胡诌 (zu) 颠簸 (b) 字纸篓 (lu)C. 尽管 (jng) 椋鸟 (ling) 敛裾 (j) 安捺不住(n)D. 忖度 (cn) 迁徙 (x) 赭色 (zh) 亘古不变(gn)【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

2、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本题,A 项, “黏合”的“黏”读 nin, B 项, “胡诌”的“诌”读zhu ;C 项, “尽管”的“尽”读 jn ;D 项注音全部正确。故选 D。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真正的教养一如真正体育,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重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在与宇宙共震,生存与永恒之中。B. 我的故乡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静谧侵肌的湖泊,没有悲剧般幽深奇诡的城堡,没有绿得能荣华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C. “官宣” “杠精” “

3、佛系”都是汉语中的新结构, “退群” “巨婴” “锦鲤” “店小二”虽然是旧词,但其流行语义是崭新的。D. 前方使他们兴奋,使他们行动,使他们陷入如痴如醉的状态,他们仿佛从苍茫的前方,听到了呼唤他们前往的钟声和激动人心的鼓乐。【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和书写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和成语中的易错字,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可以运用同音归类法、形近比较法、形义结合法进行识记、辨析。本题,A 项, “共震”应为“共振” ;B 项, “荣华”应为“融化” ;C 项, “语义”应为“语意” ;D 项没有错别字。故选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

4、项是A. 为了改善生活条件,大批农民安土重迁,告别家乡,外出打工,在异地他乡过着漂泊不定的艰辛的生活。B. 面对晚唐政治上的败落以及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现状,杜牧替古人担忧,写出了流传千古的阿房宫赋 。C. 1945 年,声名显赫的贝尔森集中营,在纳粹溃逃后,宁静的中午,一个孩子走在遍布尸体的营地的路上。D. 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

5、是关键。A 项, “安土重迁”指在一个地方住习惯了,不愿轻易搬迁,形容留恋故乡。这里属于望文生义,使用错误。B 项, “替古人担忧”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含有贬义。此处使用不合语境,可改为“忧国忧民” ;C 项, “声名显赫”形容名声盛大。D 项, “告诫”指警告劝诫。此处使用恰当。故选 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B. 在朱清时看来,落后的机制是中国大学的教学质量不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只有把学校推向市场,就能提高大学的办学积

6、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C. 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此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D. 因发热患者增多,我院已进入门诊超负荷状态,为使就诊更有序,我院决定采取分时段挂号,如果由此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A 项没有语病;B 项,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只有就”搭配不当,应把“就”改为“才” ;C 项表意

7、不明, “部分”应移到“福利院”之后;D 项语序不当, “门诊”移到“我院”之后。故选 A。【点睛】主语残缺的三种类型: 1、偷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例如: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改为:“艺术团的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热烈的欢迎, (观众)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 2、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例如:从这件小事,说明了一个大道理。 主语因介词结构的掩盖而残缺了。 3、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例如:通过丰富的实践,使他接触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去掉“通过”或“使” 。5.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

8、的感知却不是这样。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感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的关键就是要把握语段的话题与中心,理清语段的结构层次以及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选文是一个议论性的

9、语段,阐述的是“生成整体论”中“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生成整体论”强调两点,一是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之和,可以大于或小于部分之和;二是仅仅通过分解来了解整体是不充分的,因为部分与部分之间有相互作用。借助句中 “然而” 、 “所以” 、 “虽然”等明显表逻辑关系的词语,以及“例如”等有较强提示作用的词语,不难选出。6.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中国地图在清朝也患过重病/只一夜/它就瘦了一百万平方公里(张锋本草纲目 )B. 依稀记得你目光闪烁/眼睛里薄冰隐现,似灵魂漂楚出(王自亮舟欲行时 )C. 思念是半轮峨眉月/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渝水(沈绍裘思念 )D. 一粒大的

10、白色的陨星/如一滴冷泪流向辽远的夜(何其芳爱情 )【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这类题,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常见修辞手法的基本特征和使用规范,也需要学生具有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的能力。A 项, “中国地图”也“患病” ,还会“瘦”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 项, “泪水”喻为“薄冰”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 项, “思念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 项,陨星如一滴冷泪,运用了比喻手法。以上分析可知,A 项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故选 A。7.下列诗词描写的季节,不是春天的一项是A.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B.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11、花开。 (岑参)C. 砌下落梅如雪乱,佛了一身还满。 (李煜)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诗句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内容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A 项,诗句出自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描写的季节是春天; B 项,诗句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描写的季节是冬天;C 项,诗句出自李煜的清平乐别来春半 ,描写的季节是春天;D 项,诗句出自杜牧的江南春 ,描写的季节是春天。分析可知 B 项描写的季节不

12、是春天。故选 B。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B. 日与其徒上高山C. 顺流而东也 D. 樯虏灰飞烟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在古代汉语里,常见的活用类型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会归类。A 项, “上”,向上,名词作状语;B 项, “日” ,每日,名词作状语;C 项, “东” ,向东行驶,名词作动词;D 项, “灰” ,像灰尘一样,名词作状语。分析可知,C 项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

13、不同。故选 C。【点睛】名词活用作动词的几种情况:1、两个名词连用,或名词和代词连用,它们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驴不胜怒,蹄之。2、如果名词放在助动词、副词的后面或助词“所” “者”的前面,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例如: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3、谓语后面的介词结构通常作主语,名词后面如果接上了介词结构,那么这个名词就要活用为动词。例如: 树之以桑。 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4、名词与连词“而”连接时,活用为动词。例如: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

14、归国。5、名词还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识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要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例如: 阙秦以利晋。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9.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洎牧以馋诛 B. 苟以天下之大C. 蚓无爪牙之利 D. 客有吹洞箫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可结合着常见的文言文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分析判断。A 项,被动句式, “诛”意思是“被诛” ;B 项,定语后置句, “大”是“天下”的定语;C 项, “利”是“爪牙”的定语;D 项, “有吹洞箫者”是“客”的定语。分析可知,

15、A 项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故选 A。【点睛】定语后置句的五种类型: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成分,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放在中心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要把它放到中心语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 定语后置句是文言文的一种重要句式,它一般有五种形式。1、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后置定语+者”的格式。2、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上“之” ,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的格式。3、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 ,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4、在中心语和后置定语之间加“而” ,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

16、心语+而+后置定语+者”的格式。5、数量词用作定语,大多放在中心语的后面,格式为“中心语+数(量)词。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把荆卿刺秦当做计策,才加快祸患的到来。B. 鼎铛玉石,金块珠硕把保定看做铁锅,把美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做石子。C. 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连退却。D.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逝去的人如同东去的江水,再也不能平常过往(的人生)了。【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翻译句子需要做到,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

17、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 ,意译求“文从字顺” (调、补、变) 。A 项翻译错误, “速”是“招致”的意思。B 项翻译正确。C 项翻译错误“却”是“使(秦军)退却”的意思。D 项翻译错误,“往”意思是“流走” 。故选 B。11.下列对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

18、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A. 上片即景抒情,借孙仲谋和刘寄奴之典表达英雄不在、时光易逝的伤感。B. 下片追书历史,抒写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慨和对朝廷的警示告诫。C. “烽火扬州路”和“佛狸祠下”用今夕场景对比愤斥偏安之举。D. 全词语言沈郁顿挫,意境深宏博大,用典意韵深远,情感真切深沉。【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诗歌的赏析能力。这类综合考核诗歌的题目,涉及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

19、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 项分析错误,上片借孙仲谋、刘寄奴之典故歌咏英雄人物的伟大功绩,表达词人的无限景仰之情。故选A。【点睛】鉴赏诗歌情感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抓住情语;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12.下列对林黛玉进贾府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宝玉便走进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A)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

20、。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 。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 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 ”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B)又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众人不解其语,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顾问我有也无,因答道:“我没有那个。想来那玉是一件罕物,岂能人人有的。 ”宝玉听了,登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C)吓的众人一拥争去拾玉。贾母急

21、的楼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 ”贾母忙哄他道:“你这妹妹原有这个来的,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妹妹,无法处,遂将他的玉带了去了:一则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之孝心;二则你姑妈之灵,亦可全作见了女儿之意。因此他只说没有这个,不便自己夸张之意。你如今怎比得他?还不好生慎重带上,仔细你娘知道了。 ”说着,便向丫鬟手中接来,亲与他带上。 (D)宝玉听如此说,想一想大有情理,也就不生别论了。A. 黛玉的回答既写出了她的谨小慎微、留心在意,也写出了她的敏感自尊、讨

22、好取巧。B. 宝玉的话表现了他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反叛,也表现了他的叛逆性格。C. “摔玉”既表现了宝玉在家中所受的娇惯,也透露出要寻求知音的迫切心情。D. 贾母的先“楼”后“哄” ,后来的“亲与他带上” ,体现了贾母对宝玉的无比疼爱和娇纵。【答案】A【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错误多集中在分析、印证环节。命题者一般采用曲解词义、改变时间地点、改变对象、改变原因条件等方式设置错误。此类题解决的方法就是“题文对照” ,就是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认真比对,从而

23、找到对应的成语。发现错误,确认答案。A 项, “自尊”“讨好取巧”说法不妥。黛玉回答宝玉的话与之前回答贾母的话不同,说明她很谨慎细心,也是寄人篱下的一种敏感,生怕说错了话,所以当贾母说姐姐妹妹们没读什么书,只认得几个字时,她便知道这位决定自己命运的外婆是不大支持女孩子博学的。她就改变了说法,不敢表露自己的真才实学了。故选 A。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甲】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

24、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乙】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

25、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 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是二者,余未信之。1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望西山,始指异之 异:感到奇异。B. 不

26、与培 为类 类:类似。C. 有积石横当其垠 垠:尽头,边界。D.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 箭:箭竹。14.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 不知日之入 B.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C. 寻之无所得 D. 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15.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始得西山宴游记立意与布局都与题目“始得”关系密切,多次或明或暗点出“始得”之意。B. 小石城山记描写了小石城山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感叹这样奇妙优美的山水景色却北弃置在偏远的地方。C. 选文都通过对景物的描述与议论,将自己怀才不遇、被贬在外的愤懑之情表现出来。D. 选文都把现实生活中无法排遣的矛盾向造物者询

27、问,故而不免有颓废消极的色彩。【答案】13. B 14. C 15. D【解析】【13 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B 项解释错误, “类” ,种类,类别。故选 B。【14 题详解】此题考查文言虚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平时学生中要注意积累虚词的用法和意义。ABD 三项,之,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 项,

28、之,代词,代指寻找的东西。分析可知,C 项“之”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故选 C。【15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 项分析有误, “不免有颓废消极的色彩”分析错误,选文都通过对景物的描述与议论,主要是表现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和傲世的情怀。故选 D。【点睛】 始得西山宴游记参考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

29、,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

30、,像洞穴, (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 (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 (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

31、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小石城山记参考译文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而后向东,走了不到四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人特意布置的。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

32、为造物者确实是有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 ”也有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 ”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儒学与科学儒学与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近代以来,一些学者认为,儒学排斥科学、阻碍科学,与科

33、学和现代势同水火。对这种观点,有必要予以辨析。对于儒学与科学的关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在儒学作为中国哲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传统文华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在儒学作为人文科学要素的意义上,二者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果再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儒学与科学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儒学和科学的旨趣,当然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但从本质上说,儒学市一种追求以人为核心的善的哲学;而在科学的价值取向中,求真是基础性的。从这个角度说,儒学与科学不是互斥的,而是相容、互促的。儒学所求之善以科学之真为前提之一。在求善的问题上,尽管儒学一巷重视言

34、传身教的作用,但也强调从求真的角度对什么是善、为什么要善以及求善的方式方法有准确深入的认知。儒学的可信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但同时认为鼻血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市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儒家历来强调以德摄知。孔子明确主张“未知,焉得仁” “知者利仁” ,把知作为得仁的手段,视利仁为知的目的。孔子所确立的以德摄知传统,为历代儒家所继承和发扬。孟子认为:“仁之实,事实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 ”董仲舒认为:“仁而不知,则爱而不别也;知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 ”二者都强调知为仁和义服务。朱熹认为:“学者功夫唯在居敬穷理二事,此二事互相发,能穷理则居敬功夫日益进,能居敬则穷理

35、功夫日益密” ,强调穷理之知与居敬之德相辅相成,以及知服于德。王夫之强调见闻之知,认为“人与所谓见闻者不能生其心” 。戴震则提出了“德行资于学问”的命题,明确把学问置于德行的基础地位。儒学把明道的之善作为知的基本方向,但并没有否定和忽视对自然万物的认知,而是把自然万物之知主要限定在德兴之知的范围内,视知为实现善的手段。所以,儒学并非与求真绝缘,也绝不反科学。只不过在儒学看来,求真主要是“穷天理、明人伦” ,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正因为如此,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譬如,敬授民时,需要天文历法;“安民富而教之” ,需要农学;“疗君亲之疾,救贫贱之厄” ,需要医学

36、;治国安邦,需要地理学;等等。儒学所求之善可以为科学之求真提供向导和规范。求真有端正目的、提高效率的问题,二者均需要善的导向和规范。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目的,大都深深打上了儒学的烙印。其最常见的目的有;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扫除儒家经典所包含科技知识的阅读障碍,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儒学对现代科学家端正研究目的,也有一定助益。爱因斯坦认为,现代科学家应树立崇尚真理的价值观。其基本价值取向不是官本位,也不是金钱本位、名誉本位,而是事实本位、真理本位。树立冲上真理的价值观,离不开人文素养的支撑。尽管离殇上儒学在培育王国科学家冲上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

37、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敬事而信的作风以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城市态度等。科学的求真要提高效率,也离不开善的规范。为了 提高研究效率,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适当起手儒家伦理必将大有裨益。儒学所倡导的许多道德规范,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 “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信”能够引导科学家坚守诺言,保持信誉;“怒”能够引导科学家推已及人,团结同事;等等。(选自人民日报2014 年 7 月 18 日)16.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在儒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要素的意义

38、上,儒学和科学是传统文华与现代科学的关系。B. 在儒学看来,正是因为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所以,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C. 儒家认为,儒学的可信价值取向是尊德性,丹同时认为必须道问学。在一定意义上说,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前提。所以,孔子曾明确提出“未知,焉得仁” “知者利仁”等主张,来强调以德摄知的重要。D. 儒学和科学的旨趣都涵盖真、善、美三个领域。对儒学与科学的关系进一步提炼和概括,则可以说,二者之间是善与真的关系。17. 下列关于“儒学所求之善对科学之求真的影响”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如儒

39、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B. 我国古代科学家的研究最常见的目的:追求儒学所提倡的富国安民,实践儒学的忠、孝道德,准确理解儒家经典的本义,等等。C. 儒学可以为现代科学研究提供有效的伦理基础,例如, “诚”能够引导科学家实事求是,不作伪。D. 科学家必须恰当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科学界与社会以及事业与名利等方面的关系,已达到提高研究效率的目的。【答案】16. B 17. A【解析】【16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能快速找出题目各选项在文章中的对应句子并进行比对,得出正确结论。B 项说法错误,因果倒置,根据选文第段, “

40、儒学对于科学具有内在的需求”是果, “自然之真必须从属和服务于伦理与性命之理以及政治之真”是因。故选 B。【17 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原文内容和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每一个选项的内容都来自原文,只有找到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间,然后从关键词、关键语句等入手,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加以比较,辨析其细微差别。A 项,曲解文意,原文第段表述:“尽管历史上儒学在培育我国科学家崇尚真理的价值观方面存在局限性,但可用的思想资源还是不少的,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 。 “如儒家提倡的天下为公的理想”不是用来证明存在局限性的,而是反面的例子。故选 A。【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提炼概括观点的方法:注意辨析文本中

41、不同的论点(区分“我论” 、 “他论” )如何辨析?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关注“在排他中提出自己看法(观点) ”的情况,即在带有某种否定意味的表述中包含性地提出自己的说法(观点) 。学会利用“反思”的方式进行筛选、整合信息,即抓住否定意味的词语、利用“正反相对”原理的判断推想,或者可以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反思” 。二、名句默写,文言文断句题(共 10 分)1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1)_,不能十步;驽马十驾,_。 (荀子劝学 ) (2)_,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_。 (苏轼赤壁赋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_,_。 (苏洵六国论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 (杜牧阿房

42、宫赋 )【答案】 (1). 骐骥一跃 (2). 功在不舍 (3). 驾一叶之扁舟 (4). 渺沧海之一粟 (5). 能守其土 (6). 义不赂秦 (7).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能力。此题属于句子默写。考查名篇名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以下易错字的书写:骐、扁、渺、赂、鉴。19.用“/”给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 4 处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

43、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遣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曾巩)【答案】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要根据常见的句首句尾语气词、句式、修辞、意思进行断句。本题可以根据句中动词、虚词、句子结构,抓住关键词,然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此句的意思是: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句中“岂邪”是典型的

44、反问句式,句前与句后都要断开;其后的“其亦邪”是紧跟前句之后的一个反问句。根据句意以及以上分析,即可断句。【点睛】参考译文:墨池的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盛先生担心墨池不能出名,写了“晋王右军墨池”六个字挂在屋前两柱之间,又请求我说:“希望有一篇(墨池)记。 ”推测王先生的用心,是不是喜爱别人的优点,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让它埋没,因而推广到王羲之的遗迹呢?莫非也想推广王羲之的事迹来勉励那些学员吧?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能使后人像这样尊重他;何况那些品德高尚、行为端庄的人,遗留下来令人思慕的美好风范,对于后世的影响那就更不用说了!三、阅读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17 分)阅读下面的小说

45、,完成各题柳先生的正骨膏刘玲海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

46、,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

47、,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一味味地抓药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 ”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 “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

48、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 ”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柳先生一脸淡然。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