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第9课 劝学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815 上传时间:2018-08-15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68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第9课 劝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第9课 劝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第9课 劝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第9课 劝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课件:第三单元 第9课 劝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课 劝学,第三单元 古代议论性散文,目标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常用实、虚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栏目索引,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点击主题 积累素材,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6)跬步( ) (7)骐骥( ) (8)驽马( ) (9)须臾( ) (10)舆马( ),1.读准字音 (1)靛青( ) (2)蓼蓝( ) (3)槁暴( ) (4)砺石( ) (5)舟楫( ),自知自疑 自学在前,语言积累,答案,(11)二螯( ) (12)蛇鳝( )

2、 (13)跂而望( ) (14)锲而不舍( ) (15)金石可镂( ),din,lio,o,l,j,ku,q j,n,y,y,o,shn,q,qi,lu,2.理解词义 (1)通假字 使之然也: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答案,通“煣”,使弯曲,通“又”,通“智”,智慧,通“性”,资质、禀赋,答案,生,君子生非异也: 蛟龙生焉:,(2)一词多义,一,骐骥一跃: 用心一也:,利,非利足也: 金就砺则利:,名词,通“性”,资质、禀赋,动词,生长,数词,一,形容词,专一,形容词,敏捷、快,形容词,锐利、锋利,答案,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而神明自得:,于,青,取之于蓝: 冰,水为

3、之,而寒于水: 善假于物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受任于败军之际: 黄鸟于飞:,形容词,明达,名词,智慧,介词,从,介词,表比较,介词,引入动作的对象,向,介词,表被动,介词,在,动词词头,不译,答案,而,蟹六跪而二螯: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吾尝终日而思矣/顺风而呼: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表并列,和、与,表顺承,于是、就,表递进,并且、而且,表转折,然而、可是,表修饰,表假设,如果,(3)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古义: 今义: 声非加疾也 古义: 今义:,答案,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学问广

4、博精深。,验、检查。,参加,参考。,强,文中指声音宏大。,疾病;快。,答案,假舆马者 古义: 今义: 金就砺则利 古义: 今义: 蚓无爪牙之利 古义: 今义:,借助,利用。,与“真”相对。,金属制的刀剑等。,金银。,爪子和牙齿。,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党羽。,答案,蟹六跪而二螯 古义: 今义: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 今义:,蟹腿。,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容身,托身。,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答案,(4)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故木受绳则直: 用心一也

5、:,名词作状语,每天,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名词用作动词,游水,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形容词用作动词,变直,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答案,3.特殊句式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蟹六跪而二螯:,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语意被动,省略句,省略谓语“有”,品读感悟,答案,一、图表知全局 朗读全文,用图表的形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细读析文本 1.本文题为“劝学”,其中,“劝”为何意?以此为题,有何作用? 答案 “劝”是“劝勉”的意思,在文中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作者

6、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答案,2.课文用“君子曰”引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它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案 (1)作者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指的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作者是借助在学问品行上成功的人士的话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这比自己直接说更有力量,更令人信服,使观点更具权威性。 (2)这个观点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因为学习的意义和作用重大,所以不能停止;二是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就是不能停止学习。 (3)中心论点与各部分之间是总领和分述的关系。,答案,3.朗读第二段分析:

7、本段运用了五组比喻句,这几组比喻句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答案 (1)五组比喻句分三层意思:“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推论出人只要肯下功夫学习和参省就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这三层意思呈递进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学习的重要性。,答案,4.朗读第三段思考:本段使用五个比喻句谈到了与学习紧密相关的哪几个方面的问题? 答案 (1)作者先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

8、。 (2)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要善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的重要性。,答案,5.朗读第四段思考:本段使用了十个比喻句,这十个句子,从意思上来看,可以分为几层? 答案 这十个句子可以分为三层意思:(1)作者用“积土”“积水”“不积跬步”“不积小流”四个比喻反复说明积累的重要性; (2)作者用“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四个比喻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 (3)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强调做到积累还要专一。,答案,1.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 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9、、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是继孔、 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最大的代表 人物。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 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相关链接,返回,2.背景剖析 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

10、,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互动互学 交流深化,答案,交流释疑,1,课文第三段除了比喻论证这一典型特点外,在语言运用上还有什么特色?有何作用? 答案 (1)多用对偶,夹用排比。本段一共四句话,前三句都是对偶句的形式,整个前三句又构成了排比的句群。 (2)排比句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流畅。排比句与大量对偶句的穿插使用,使文章既整齐对仗、节奏和谐,又参差错落、变化流畅。,答案,深度研读,2,1.课文最后一段除比喻论证之外,还运用了正反

11、对比论证的方法来强调“学不可以已”,请找出这些对比,并体会其作用。,答案 (1)对比:,(2)作用:通过对比,作者形象鲜明、深刻透彻地阐明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从而论证了“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返回,答案,2.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则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人的观点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 两位儒家大师的观点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学思结合。荀子并没有否定思考,他反对的是单靠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的做法。他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他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雄辩地证明了空想

12、不如“善假于物”的学习。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点击主题 积累素材,一、文本素材,主题:学习,学不可以已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高自身学识修养的过程。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的观点“学不可以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注重各种形式的学习,也留下了很多成语、古训,如勤能补拙、天道酬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等,再如“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都是劝人勤奋、积累、学习要专心的名句。对此,文中,有许多经典的论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讲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讲坚持不懈;“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讲用心专一。,“学习”之名言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太宗 4.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二、名言积累,寒门如何出贵子? 一位从业15

14、年的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发帖教师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同一时间,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也引起社会关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可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在努力程度近似、智商相同的条件下,名师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贵子”的几率,显然要大于贫困学生。人们不禁发问:穷孩子没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名校越来越远?,三、相关链接,返回,贫困学生唯一的“武器”是借助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实现翻身。但这个“武器”在他们接受基础教育时就被

15、打折了。“重点高校里,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这个现实背后,隐藏着多少寒门子弟的无奈、悲观与失望。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展开了实力悬殊的闯关,但从求学到升学,从毕业到就业,中间无数道关口,任何一道都可能让他们梦碎。在这个背景下,就不难明白,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有着多么沉甸甸的分量。,读书使人优美 毕淑敏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个优美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要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在眉眼间注射,让面部

16、微小的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文苑氧吧 生成素养,提示,这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强调使用化妆品或整容是一件很离谱的事,连身为医生的“我”都胆战心惊了,又可以引出接下来“我”要表达的意思:读书能使人变美。,提示,其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言自语,就会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长久的读书可以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视

17、,而每一个生命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会降临在你的双眸。 读书其实就是在聆听一个人的自白,书的作者将他的所想所思完美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能不使我们聚精会神,和用谦逊的态度去对待它吗?,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装点,微笑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握面容的技术性问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不够广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子,当你静夜抚卷的时候(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

18、,中了蛊似的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呢!哭,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瞬间舒展,尽情宣泄。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欢乐累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多么的简单和利于储存啊,物美价廉重复使用,且永不磨损。,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无休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彩夺目。 在图书馆有很多书都是那些已逝的哲学家所著,虽然他们已经逝去,但是他们的精神还在延续,他们的思想都记载在他们的书上,为世人所看到所了解。,提示,提示,返回,你想美好吗?那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就可以获得优美,还可以帮助我们获得知识。让我们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颈间。, 运用设问、对比、比喻、拟人多种修辞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地点明读书使人优美的主旨,在结构上画龙点睛,总结全文。,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