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语文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70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语文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语文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语文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语文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语文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测试卷1.下列选项中字形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妨碍 无尚光荣 国粹 并行不背B. 摩登 发扬国光 观摩 明察秋毫C. 辩白 急风劲草 辨识 磕头贺喜D. 追溯 勃然大怒 腥红 概莫能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中 A 项, “尚”应为“上” ,“背”应为“悖” ;C 项, “急”应为“疾” ;

2、D 项, “腥”应为“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自诩(x) 肖像(xio) 虔诚(qin) 残羹冷炙(zh)B. 玄虚(xun) 孱头(cn) 冠冕(min) 弦外之音(xun)C. 羡慕(xin) 连累(li) 脑髓(su) 礼尚往来(shng)D. 出售(shu) 给与(j) 剔除(t) 潜移默化(qin)【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 ,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 “肖”应读“xio”;B 项,

3、“弦”应读“xin”;C 项, “累”应读“li”。3.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杂剧的语言由曲词、宾白、科介三部分组成。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四折之外还可以加一两个楔子。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B.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哈姆莱特 李尔王 麦克白 罗密欧与朱丽叶被公认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C. 柳永,原名柳三变,是北宋中期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的词人,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D. 词按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大致把 58 字以内的词划为小令,把 5

4、9-90 字的词划为中调,91 字以上的词划为长调。所有的慢词都是长调。【答案】A【解析】B 罗密欧与朱丽叶换成奥赛罗 ;C 柳永是北宋初期的词人;D 慢词不一定都是长调。4.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 召有司案图B.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C.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D. 遂乃研核阴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考核的重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高考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 ,平时注意积累。题中 A 项, “案”通 “按” ;B

5、项, “畔”同“” ;C 项,“去“同“弆” (j)。5.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口舌:能言善辩B.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C.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鄙贱:见识浅薄D.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孰:熟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D 项,孰:哪一个、谁。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6、B. 以精铜铸成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C. 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 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D. 宦官惧其毁己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 B 项, “以”皆为介词,用;A 项, “乃”分别为“于是,就” “才” ;C 项, “而”分别为 “连词,表顺承” “表转折” ;D 项, “其”分别为“代

7、词,代张衡” “代地动仪” 。7.下列各组语句中,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戍卒叫,函谷举B.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C. 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师不必贤于弟子D.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古之人不余欺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主要考核文言句式,题中B 项中省略句,定语后置句; A 均为被动句,C 项中均为状语后置句,D 项中均为宾语前置句。点睛:古汉语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

8、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 “也” ,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 “于” ,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 ,介宾短语后置句经常用“于” “以”引导。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 分)(1)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虚设别后情景,把离别伤痛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_,_”。(2)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 。(3) 定风波(苏轼) 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 。(4

9、)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_,_”,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5)李清照醉花阴中形容人极度悲伤、愁苦的千古名句是:“_,帘卷西风,_” 。【答案】 (1). (1)此去经年 , (2).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3). (2)人生如梦, (4). 一尊还酹江月。 (5). (3)莫听穿林打叶声, (6). 何妨吟啸且徐行 (7). (4)楚天千里清秋, (8). 水随天去秋无际 (9). ( 5)莫道不销魂, (10). 人比黄花瘦。【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

10、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樽”“酹”的写法。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 )9. 作者写孙权,目的是( )A. 评价历史人物,表达自己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B. 借怀念古人,来表现自己对英雄业绩的向往,同时讽刺南宋王朝的庸碌无能。C. 否定孙权隔江而治

11、,主张北伐,以实现灭金收复北方失地的理想。D. 赞颂古人,以叹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无成。10. 具体赏析词上阕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11. 结合全词说说“一片神鸦社鼓”的情景,引发了词人哪些思考?【答案】9. B 10. 词人登北固亭所见眼前之景“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等多是实写,登北固亭所抒怀古之思“千古英雄” “金戈铁马”等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对前人功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含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 11. 全词以千古英雄功业开篇,借以表现词人渴望收复山河;眼前沦陷区民众安于异族统治,似不再指望恢复,词人颇感不安。眼前的苟安与南宋小朝廷的草率用兵,让词人很是

12、忧患,也感伤自己的壮志难酬。【解析】【9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分析写孙权的目的,注意本诗是咏史怀古,A 项, “表达自己对古代英雄人物的崇敬 ”和主旨无关;C 项, “否定孙权隔江而治”文中无据;D 项, “以叹自己年事已高,功业无成 ”和“尚能否否”矛盾。【10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

13、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此题要求分析虚实结合的手法,答题时答出哪些是虚,哪些是实,然后分析效果,词人登北固亭所见眼前之景“舞榭歌台” “斜阳草树”等多是实写,登北固亭所抒怀古之思“千古英雄” “金戈铁马”等是虚写。然后结合词的主旨分析效果。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

14、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11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诗歌内容的题目,要求结合全词说说“一片神鸦社鼓”的情景,引发了词人哪些思考, “一片神鸦社鼓 ”写沦陷区民众安于异族统治,似不再指望恢复,词人颇感不安,眼前的苟安与南宋小朝廷的草率用兵,让词人很是忧患,也感伤自己的壮志难酬。阅读下面苏武传节选文段,回答问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15、”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16、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节选自苏武传1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

17、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当:应当B. 副有罪,当相坐 坐:治罪C. 反欲斗两主 斗:使 争斗D. 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13.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B.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C.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D.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14. 下列叙述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第一、二段写由于苏武副使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从而也

18、累及苏武。B. 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匈奴的所有人,连单于也对他佩服不已。C. 从文章内容看,卫律原是汉朝官员,后投降匈奴,但一直有归汉之心。D. 本文段主要叙述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的经过,通过人物的行动和语言来刻画苏武的浩然正气。15.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答案】12. A 13. B 14. D 15.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被(匈奴)侵犯了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或“一起”)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使苏武投降。【解析】【12 题详

19、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 A 项,当:判处。【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自抱持武”“驰召毉”“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是五个单独的事件,中间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

20、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4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A 项, “张胜的唆使,匈奴产生内讧 ”错误,应是“虞常”;B 项, “感动了匈奴的所有人”错误,文中没有依据

21、;C 项, “但一直有归汉之心”错误,文中没有依据,他死心投靠匈奴。【1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必:一定;及:牵连;见:被;乃:才;重:更加;会:会同;论:判定;降:使动用法,使投降,第(1)句被动句。参考译文:单于正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归汉,适逢缑王与长水人虞常等人在匈奴内部谋反。缑王是昆邪王姐姐的儿子,与昆邪王一起降汉,后来又跟随浞野侯赵破奴重新陷胡地,在卫律统率的那些投降者中,暗中共同策划绑架单于的母亲阏氏归汉。正好碰上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的时候,一向与副使张胜有交往,私下拜访

22、张胜,说:“听说汉天子很怨恨卫律,我虞常能为汉廷埋伏弩弓将他射死。我的母亲与弟弟都在汉,希望受到汉廷的照顾。 ”张胜许诺了他,把财物送给了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外出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余人将要起事,其中一人夜晚逃走,把他们的计划报告了阏氏及其子弟。单于子弟发兵与他们交战,缑王等都战死;虞常被活捉。单于派卫律审处这一案件。张胜听到这个消息,担心他和虞常私下所说的那些话被揭发,便把事情经过告诉了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样一定会牵连到我们。受到侮辱才去死,更对不起国家!”因此想自杀。张胜、常惠一起制止了他。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许多贵族前来商议,想杀掉汉

23、使者。左伊秩訾说:“假如是谋杀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应当都叫他们投降。 ”单于派卫律召唤苏武来受审讯。苏武对常惠说:“丧失气节、玷辱使命,即使活着,还有什么脸面回到汉廷去呢!”说着拔出佩带的刀自刎,卫律大吃一惊,自己抱住、扶好苏武,派人骑快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一个坑,在坑中点燃微火,然后把苏武脸朝下放在坑上,轻轻地敲打他的背部,让淤血流出来。苏武本来已经断了气,这样过了好半天才重新呼吸。常惠等人哭泣着,用车子把苏武拉回营帐。单于钦佩苏武的节操,早晚派人探望、询问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苏武的伤势逐渐好了。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一起来审处虞常,想借这个机会使苏武投降。剑斩虞常后,卫律

24、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应当处死。单于招降的人,赦免他们的罪。 ”举剑要击杀张胜,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应该连坐到你。 ”苏武说:“我本来就没有参予谋划,又不是他的亲属,怎么谈得上连坐?”卫律又举剑对准苏武,苏武岿然不动。卫律说:“苏君!我卫律以前背弃汉廷,归顺匈奴,幸运地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让我称王;拥有奴隶数万、马和其他牲畜满山,如此富贵!苏君你今日投降,明日也是这样。白白地用身体给草地做肥料,又有谁知道你呢!”苏武毫无反应。卫律说:“你顺着我而投降,我与你结为兄弟;今天不听我的安排,以后再想见我,还能得到机会吗?”苏武痛骂卫律说:“你做人家的臣下和儿子

25、,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亲人,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况且单于信任你,让你决定别人的死活,而你却居心不平,不主持公道,反而想要使汉皇帝和匈奴单于二主相斗,旁观两国的灾祸和损失!匈奴灭亡的灾祸,将从我开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拿来主义鲁 迅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

26、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

27、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 (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 ,得

28、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 “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

29、,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 “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6.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选文第 1、2 段着重揭露“ 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媚外

30、行径,目的是引出“拿来主义” 。B. “抛给”与“抛来”有着本质的不同 :“抛给”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附加条件;而“抛来”是有目的的,定会有附加条件。C. 文章说:“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 ,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可见,“拿来”与“送去”是紧密相连的。D. “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的原因,正是那些洋货“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 。E. 节选部分着重揭露“送去”的本质和“送来”的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提出“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观点。17. 文中的“大宅子”指代_,这里用的是_论证方法,批判了_。18. 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

31、,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义是什么?19. 作者将“尼采” “发了疯”和“中国也不是”放在一起批判“送去主义”,“尼采”和“中国”之间是怎样的关系?20.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意思是什么?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本段的理解。【答案】16. BC 17. (1). 文化遗产 (2). 比喻论证 (3).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18. 这一句话是反语,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 19. 尼采的“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与中国的“送去主义”一样,都是荒谬的。作者举尼采的例子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的,即自诩富有的送去主义是没有好结果的,尼采发疯就是一个

32、典型。尼采的例子与中国的“送去主义”具有相似点,“尼采” “发了疯”,中国的“送去主义”也是荒谬的,此处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 20. (1)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先驱,一个时代的伟人,他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这篇深刻的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3)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地球村意识,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之广阔,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 (4)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 “不薄洋人爱古

33、人”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首先要拿来。然后再进行挑选、创新。 (5) 、我们要沐浴在古今中外文化圣贤的光辉里学会成长。【解析】【16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B 项, 理解错误, “抛来”是没有目的的,不会有附加条件;而“抛给 ”是有目的的, 定会有附加条件。 C 项,理解错误,“拿来”与“送去”是相对而言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17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论证法方法和重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题目,要求分析“大宅子”含义和手法,文中“大宅子”和“鸦

34、片” “鱼翅”等都指文化遗产,运用的是比喻论证,表达的是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18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重点句子的含义的题目,要求分析“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答题时注意句不离段的原则,同时注意自己句子的手法和重点词语分析,文段批判的是“送去主义” ,句中“可以算的”是反语,综合分析这句的意思是“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 而是媚外求宠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点睛:此题考核理解文中的句子含义的能力,分析语句的含义注意抓住语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然后还要考虑语句的位置,在文章的开头应该是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下文和阅读兴趣、照

35、应标题,文章的结尾应该是升华主旨、照应标题和开头等,文中的中间是承上启下等作用。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句子主要是文章的线索或文章的中心主旨有关。【19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论据和论证方法的题目,要求分析文中“尼采”和“中国”的关系,尼采的“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与中国的“送去主义 ”一样, 都是荒谬的。作者举尼采的例子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用的是类比推理的方法。【20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的内容和自己的看法的题目,文章最后一段主要意思和对此段内容的理解,首先概括文段的意思,文中“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

36、艺” 提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条件,以及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然后谈自己的理解,手下概括其现实意义鲁迅先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先驱,一个时代的伟人,他思想的光芒照亮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这篇深刻的文章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强烈的现实意义。然后举例说明:历史的车轮碾过岁月,今天我们已经迈入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地球村意识,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是如此之广阔,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在瞩目中国。2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杜甫由于自身的坎坷遭遇,对百姓的苦难往往感同身受,发为歌吟,家国之痛与个人的悲哀也就融为一体。B. 不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以一

37、连串的问与答贯穿课堂教学始终,长此以往,学生自然是目无全牛了。C.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一路上遭到许多魔怪袭击,他们历经坎坷,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真是大快人心。D.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可以各自为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感同身受:心里感激得就像自己亲身受到(恩惠)一样。目无全牛:比喻技艺高超,文中误用“没有整体把握”。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不和语境。各自为政:比喻不顾整体利益,各搞一套。贬义词。

38、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B. 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C. 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D. 为了防止腮腺炎疫情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解决和发现不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应调换。B、 “养活”与生活搭配不当,应去掉的生活C、 “通过”“使”同时出现,句子没有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

39、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2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刚才所谈只是拙见,希望能对你有帮助。B. 在下才疏学浅,年纪又轻, 经验更少,今后一定不耻下问。C. 鄙人听闻令尊是一位围棋宿将,在棋坛里小有名气。D. 阁下德高望重,知识渊博, 待人和气,这件事我一定鼎力相助。【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

40、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 B 项, “不耻下问” ,指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此处错在使用对象不当。C 项, “小有名气” ,指稍微有点名声了,谦辞误用。D 项,“鼎力相助”为敬辞,是请人帮助时的客气话。2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苦难,是人格的试金石,它能够测试出人在苦难中的成色。因为苦难能够磨钝人的心灵,也能够使心灵变得更加坚韧。【答案】真实,是生活的过滤器,它能够过滤出生活中真正的自我。因为真实能够检验人的虚伪,也能够使虚伪得到转

41、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能力,主要考核仿写,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 “意谐” 。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此题注意是“自选话题” ,注意运用“是,它能够,因为,也能够”的句式,同时注意前面是比喻,

42、后面是喻解。25.下图是宁夏六盘山高中校徽的图案,请分点指出该校徽的构成元素及寓意 。要求语言简明,逻辑清楚。(注:原校徽主色调与学校主楼、教学楼主体色彩一致,属枣红色。 )【答案】 (1)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校徽以长城、书山、学海为主体形象,色调与校园主体建筑色彩相匹配;(2) “2003”是建校时间;(3) “六盘山”三字采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手写体;(4)下弧用英文拼写校名;(5)中心部分的六个书梯,寓意“六盘山” ,书梯图案象征知识,书卷台阶式排列,寓意六盘学子踏着知识的阶梯,走向智慧之门;书梯看似帆船,航行在蔚蓝的大海,寓意六盘学子怀揣梦想,志存高远;(6)上弧顶设计了长城图案,寓意六盘学

43、子沿书梯一步一步奋勇攀登,体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常见的题目是写出构图要素和分析寓意,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如此题注意“2003”是建校时间“六盘山”三字采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手写体;中心部分的六个书梯,寓意“六盘山” ;上弧顶设计了长城图案,寓意六盘学子沿书梯一步一步奋勇攀登,体现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六盘山精神。26.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一只老鹰从峰顶俯冲下

44、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运用横向或纵向展开议论的方式(或两者结合)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 800 字。【答案】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傲然挺立于飞沙走石的沙漠之中的胡

45、杨,创造了“三百年不死,三百年不倒,三百年不朽”的奇迹,它们追求的是与沙漠抗争的坚强与不屈,却从不向往微风吹拂、细雨飘落的江南水乡。在不屈信念的追求中,它们保持了最真的自我,认清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所在。人生亦如此。人应该有所追求,但不是盲目地追求。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认清自我,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的价值。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人生中能保持最真实的追求。他没有在尔虞我诈的官场中同流合污,而是发出了“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感慨;他没有在污浊的官场中“随其流而扬其波,哺其糟而啜其醴” ,宁愿投身汨罗,也不愿污其追求。他在人生的追求中,从不忘自我的真正价值,在现实的考验面前,他留给我们的

46、是流芳百世的美名。人生的追求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就像婀娜多姿的杨柳向往多姿多彩的春天,鸟儿向往蓝天白云一样,应永远记住自己最真实的身份,认清自我价值,而不可以超越这个极限,去做不自量力的事。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留给我们无穷的财富和智慧。他没有因为仕途失意而忘却自我的价值。他那“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与豪放,是他内心品质的真正写照。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安静与闲适淡远,带给我们无穷的享受。他们在自己的追求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价值,并没有在失意中迷失自我。 找到适合自己的价值取向,才能更好地体味人生的情趣,而不应该盲目地追求,不应该忘却自己的真实身份。我们在苏轼的

4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情当中感受雄浑壮志。在追求中认清自我价值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的选择。人们都说,人生的追求不应该是一样的,要不然,每个人都会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本应有的丰富多彩。 人生的漫漫征程需要我们用奋斗去闯荡,在人生的追求当中,清醒地认识自我的价值,才能在人生旅途创造生命的辉煌!【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的内容是一则寓言,寓言的内容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抓山羊,结果爪子又被羊毛缠住,被牧羊人抓住了,后面有评价,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可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从牧羊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认清自己”“做事要量力而行” ;从乌鸦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要一味的模” ;从小孩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可爱并不等于 可行”等。行文时首先从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按着题干的要求展开横向或纵向的议论,论证时注意结合现实,让文章有深度。点睛: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它具有三个特点即:隐喻性,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多义性,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哲理性,寓言在于讽喻、劝戒、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寓言类材料的审题(1)把握整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