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66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惠州市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增加古诗文背诵不是负担是捷径唐晓敏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 14 篇增加到了 72 篇。有声音说,这为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如果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从现代语文教育本身看,背诵篇目增加的幅度很大,但若与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及民国时期的私塾教育相比,则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是很少的。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也能够背诵数十万字。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 孟子 书经

2、仪礼 左传等 40 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甚至背诵的更多,如顾炎武、戴震都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他们也都有出色的背诵功夫。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谈到,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 ,而王国维则当即背诵了西京赋 。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至少包括如下几点:多感官参加背诵活动过程。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即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还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早就指出:“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

3、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因此,如果一个教师想使学生牢牢记住什么东西,那么他就应该注意尽可能让儿童更多的感觉器官,如眼、耳、口、肌肉运动的感觉来参加识记。最大限度发挥儿童时期听觉记忆的作用。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 。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而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 左传 。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

4、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 ”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 。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 ”他们都是通过“听”而记住了这些作品。重视最初的记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背诵的量是逐渐加大的。最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已经滚瓜烂熟的记忆内容,在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巩固基础。心理学家对此也早有研究,如乌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那么,以后的

5、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 ”中国传统语文教育有一大特点: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记得非常牢靠。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 , “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 ,将成为后来背诵的基础。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就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增加了不少古诗文的背诵篇目,作者认为加大古诗文背诵的力度不是负担而是捷径。B. 此次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虽然大幅度增加了古诗文背诵篇目,但与

6、我国自有教育以来就要求考生必须把 40 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相比,还是很少的。C. 教师要有意识去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朗读活动,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背诵效率。D. “背诵诗文,需要从娃娃抓起 、 “要重视最初的记忆” ,这些都是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探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文章举顾炎武、戴震、梁启超、王国维的事例意在说明我国传统教育对背诵很重视,学生背诵水平高。B. 文章第四自然段引用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话强调教师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背诵活动,这样做有助于提高背诵效率。C. 朱光潜、赵元任的学习经历都有力说明儿童时期的“听觉”记忆要最大限

7、度地发挥出来,儿童只有通过“听” ,才能背诵优美古诗文。D.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如果最初的记忆与后来的形象有关联,最初的东西记得越牢固,以后的形象就会越容易记住。3. 下列对原文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高中课程标准增加的古诗文背诵篇目越多,学生长远的学习就越轻松。B. 参与背诵活动的感觉器官越多,背诵的效率就越高。C. 儿童时期听觉记忆的作用发挥得越大,儿童的背诵潜能就发掘得越深。D. 最初的记忆越牢靠,往后记忆的基础就越牢固。【答案】1. B 2. C 3. A【解析】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8、。题中 B 项,“我国自有教育以来”表述有误,原文“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必须将论语 孟子 书经 仪礼 左传等40 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 ,划定的时间是“唐宋以来”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C 项, “儿童只有通过听 ,才能背诵优美古诗文”的表述过于绝对,文中第五自然段其实讲到了“念”和“听”

9、互为补充。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A 项,没有顾及可行性。要求也不等于践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一篇小说,完成下列小题。银行里的男孩美国 菲利普罗斯一天,我到西大街某银行的一个小型储蓄所准备开个新账户。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 40 岁的黑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位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 V 字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

10、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位初中生,而不是一位银行的顾客。男孩继续引起我的兴趣的是下面所发生的事。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的表情。 “但是我不明白, ”他对银行职员说, “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 ”职员对他说, “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 14 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 ”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 “这是我的钱。我把钱存进去。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 ”职员说, “但规定就是那样。现在需要我再讲一遍吗?”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 “先生,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在这

11、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 ”我说。“为什么?”他说。“就因为你说的话。 ”我说, “如果我理解的没错的话,您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够年龄把钱存入你们的银行,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 ”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 “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_4_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我想我反驳的机会来

12、了。“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取过。 ”他说。我一笑,转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他看起来发火了。 “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对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应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应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 “就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 ”

13、他平静地说。“那么这个人是谁呢?”“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 “瞧, ”我揶揄道, “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解释银行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 ”“当然, ”他说道, “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那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太过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那才是他为什么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你还需要开户吗?”4. 下面对

14、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准确的两项是A. 小说开篇第 2、3 自然段分别对银行职员和男孩进行了外貌和衣着描写,突出了职员的细心谨慎和男孩的年幼胆小、与众不同。B. 在小说中, “我”是主要人物,小说通过“我”的眼睛,塑造了“我”这个爱打抱不平,成功维护了男孩利益的形象。运用第一人称展开叙述,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可信的感觉。C. 一开始,男孩是个受害者,但幸运的是他后来得到银行职员和警察的保护。他的经历启示青少年朋友,当你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和侵害的时候要诉诸法律和求助家庭、社会。D. 银行职员坚决不让男孩取到钱,用心良苦,采用的是激将法,是想使男孩最后不得不去把自己被勒索的事情

15、告诉父母和警察。E. 小说构思别具匠心,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银行职员这一个性鲜明的形象,而伏笔的自然运用又让小说情节发展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当中。5. 画横线的语句在文中有何作用?6. 结合文章,简要分析银行职员的形象性格特征。【答案】4. C 5. 所交代的男孩存折上的结余、存取款信息,一方面为“我”进一步反驳银行职员提供了“依据” ,另一方面,为下文银行职员解释不给男孩取款的原因,交代男孩被多次勒索的实情埋下伏笔。 6. (1)细心谨慎。从小说对他的外貌衣着描写可以看出。(2)责任心强。从他保护男孩的行动可以看出。(3)有很高的职业素养。热情为顾客服务,不卑不亢,从银行的角度巧妙而

16、安全地保护了男孩,还为银行提高了声誉。(4)果断勇敢、坚毅智慧。坚持以男孩不到取款年龄为由不给男孩取款,保护了男孩。面对我的责难和反驳,不为所动,最后通过解释让我心悦诚服。【解析】4.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手法,B 项考核人称,CD 项考核内容,E 项考核结构,其中 A 项, “胆小”于小说第三自然段无据。B 项, “我是主要人物”的说法不贴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银行职员。 “我”不明就里,谈不上维护了男孩利益。D 项, “把自己被勒索的事情告诉父母和警察”错误,因为事先警察已经

17、得到消息,银行职员的初衷是不想让男孩的生命和财产再受到不法分子的威胁和侵害。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语句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作答,此题“突然我注意到,在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 1_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这句话,从内容看,所交代的男孩存折上的结余、存取款信息,为“我”进一步反驳银行职员提供了“依据” ;从结构看,为下文银行职员解释不给男孩取款的原因,交代男孩被多次勒索的实情埋下伏笔。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特征的题目,要求分析银行职员的形象性格特征,答题时注意梳理文章的情节,然后根据文章的情节

18、概括,此题可根据文章的“对他的外貌衣着描写” “他保护男孩的行动” “热情为顾客服务,不卑不亢,从银行的角度巧妙而安全地保护了男孩,还为银行提高了声誉” “坚持以男孩不到取款年龄为由不给男孩取款,保护了男孩。面对我的责难和反驳,不为所动,最后通过解释让我心悦诚服”等情节概括其“细心谨慎” “责任心强” “有很高的职业素养” “果断勇敢、坚毅智慧”的性格特征。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的题目,考核的重点是性格特征,答题时根据文中对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和他人的评价等概括,答题时先答出性格特征,后面列出文中的依据,注意答主要的形象特征,各项之间不要包含。(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

19、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G7 就这么“解体”了吗?6 月 9 日,第 44 届西方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惨淡落幕。作为东道主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峰会达成了一份呼吁自由、公平和互利贸易的联合公报。提前离场、急忙飞往新加坡的特朗普几乎在第一时间反击,宣称将不会签署该公报。早在先于领导人峰会召开的 G7 财长会议上,美国征收钢铝关税做法就已经引发了众怒。法国财长勒梅尔还公开提出了目前的 G7 沦为所谓“G6+1” ,即西方六国对阵美国的分裂局面。客观而言,如果将所谓“G6”和美国分别放在国际关系天平的两端的话,美国仍掌握着更多的砝码。无论是经济总量大于其他六国综合的绝对优势,还是为其他六

20、国提供的安全保障,特朗普政府的确握有最大的话语权。因此,并不是所谓“G6+1”的问题,反而是“G1+6”的问题;并不是西方各国合力制衡美国,而是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正在拖累西方,为西方乃至全世界的发展与秩序制造着不确定性。虽然在面对特朗普的贸易大棒时的 G6 或许可以“同仇敌忾” ,但出于国际议题以及国内事务上的不同诉求,很难想象 G6 或者更为广泛的西方世界会“铁板一块” ,比如日本或者刚刚组建新政府的意大利在对美态度上一定不同于英法德,而英法德内部也存在微妙而致命的差异。(选摘自 2018 年 06 月 11 日新京报 ,作者刁大明)7. “G6+1”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请作分析。8. 作者提

21、出“G1+6”命题,其根据是什么?请作简述。【答案】7. G7(西方七国集团)面临分裂局面。G7(西方七国集团)中的其他六国联合为一方,对阵美国。 8. G7 当中的其他六国各有不同诉求,不是铁板一块(并非联合一致) 。美国在 G7 当中分量最重(经济总量大于其他六国综合,为其他六国提供安全保障) ,话语权最大。 (意思对即可。 )【解析】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概念的含义的题目,要求回答“G6+1”在文中的含意,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即西方六国对阵美国的分裂局面”概括。点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

22、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瑭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后太宗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 ”上顾通事高彦英曰:“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乃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遂杖彦英而谢砺。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入汴,诸

23、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 ”上不听。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汝何故于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使?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趣令锁之。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愤卒。(辽史张砺传 )注:解里:人名,辽宗室,曾参加与反辽太祖的诸弟之乱,后被绞杀。9. 对下列句

24、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而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B. 遂杖彦英而谢砺。 谢:感谢C. 今大辽始得中国 中国:最早指西周京畿地区,后演变为黄河流域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D. 至栾城崩 崩:指古代帝王死。10. 下列对原文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B.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C.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

25、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D. 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汝何故亡/砺对曰/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张砺在后唐任职时,颇受后唐主的重用,曾跟随赵德钧赴河东援助张敬达,后来张敬达兵败,张砺归顺了契丹。B. 张砺遇事总是讲直话,辽太宗非常器重他。他曾要逃走,当辽太宗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后,不但没有惩罚他,还向他道歉。C. 张砺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时,曾上奏辽太宗要用中原人来治理中原,但辽太宗没有听从他的忠言。D. 辽太宗去世后,张砺正在恒州,萧翰等将领乘机报复,杀害张砺。虽经麻答抢救,张砺仍

26、然伤重致死。12.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乃使失所而亡?砺去,可再得耶? (2)砺抗声曰:“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答案】9. B 10. D 11. D 12. (1)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对待这个人,怎么竟然弄到让他失去安身之所而逃跑的地步呢?张砺走了,还能再得到他吗? (2)张砺高声说:“用人之事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我确实说过那些话。你想杀就杀,还用得着锁拷吗?”【解析】9.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

27、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B 项,谢,道歉。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谋”的内容是“亡归” ,不要断开;“土俗” “饮食” “居处”并列,作“不习”的宾语,“居处”后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

28、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D 项, “抢救” “伤重致死”不合原文意思,原文“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

29、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戒:告诫;遇:对待;何乃:怎么竟然;所:安身之所;大体:大政方针;之:代词,那些话;锁:锁拷;为:句尾语气词,表反问;奚以为:反问句式,还用得着吗?参考译文:张砺,磁州人,开始在后唐为官,职务为掌书记,升任翰林学士,遇上石敬塘起兵,后唐君主便任命张砺为招讨判官,跟随赵德钧去河东援助张敬达,张敬达兵败之后,张砺便归顺了契丹。后来,辽太宗见张砺为人刚直,富于文才,便提拔他为翰林学士。张砺遇事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完全表达出来,无所顾忌,太宗更加器重他。没过多久张砺打算逃回后唐,被太宗的骑兵追回。太宗责问张砺说:“你为何要逃跑

30、呢?”张砺回答说:“我不习惯北方的习俗、饮食和居处,常常闷闷不乐,因此想逃跑。 ”太宗回头对通事高彦英说:“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对待这个人,怎么会到让他无法生活而逃跑的地步呢?张砺走了,还能再得到他吗?”因此,太宗杖罚高彦英而向张砺道歉。会同初年,张砺被提升为翰林承旨,兼任吏部尚书,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进到汴地,降临萧翰、耶律郎五、麻答等人大肆屠杀、抢劫。张砺上奏说:“如今辽国刚刚占领中原地区,应该让中原的人来治理此地,不能专门使用辽人和你身旁的亲信。倘若政令出现差错,那么人心就会不服,即使是得到中原之地也将会失去。 ”太宗没有听从他的话。不久,太宗的车驾返回北方,到达栾城时,太宗去世了。当时张

31、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率兵包围了张砺的住所。张砺正卧病在床,便出来会见萧翰等人。萧翰指责他说:“你为何要在太宗面前说辽人不能做中原之地的节度使?我凭着国舅这种亲缘关系,加上征战之功,太宗才留下我驻守汴地,任命我为宣武军节度使,而只有你认为我不行。你还诽谤我与解里喜欢掠夺他人的财物及子女。今天一定要杀掉你!”急令将张砺锁拷起来。张砺高声说:“用人之事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我确实说过那些话。你想杀就杀,还用得着锁拷吗?”麻答认为张砺是大臣,不能随便杀戮,便出面制止了萧翰。这天晚上,张砺愤激而死。(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东都送郑处诲校书归上都注杜牧悠悠渠水清,

32、雨霁洛阳城。槿堕初开艳,蝉闻第一声。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注太和九年,杜牧被授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八月赴东都洛阳上任。因此逃过了十一月的甘露之变的险恶风波。此诗作于他到洛阳上任后的第二年。郑处诲:太和八年登进士第。上都:今陕西西安。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标题点明送别地点、对象及其归处,首联扣题交代送友的地点与环境。B. “悠悠” “清”写出渠水之绵长、清澈, “雨霁”点出雨后洛阳城风景宜人。C. 颔联中“初” “第一”呼应“霁”字,突出景之清丽,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D. 颔联分别从视觉与听觉角度写景,叶落、花开、蝉声点出时序变换,为

33、颈联伏笔。E. 全诗先写景后抒情,层次明晰,写景虚实结合,遣词造句浅淡而有韵致,耐人玩味。14. 诗的颈联、尾联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答案】13. CE 14. 颈联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意思对即可)尾联表达了对友人的真诚劝诫。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抱朴守拙以全身远祸。(意思对即可)【解析】13.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诗歌鉴赏的综合考查,主要考查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C 项, “表达了诗人归隐之念想”这一分析牵强附会,脱离诗歌的内容实际。E 项, “写景虚实结合”这一分析与诗歌不符合。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每个

34、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诗的颈联“故人容易去,白发等闲生” ,意思是为“老朋友马上要离去,白发不经意生成” ,诗人抒发了朋友难长守、人生易老的感慨。尾联“此别无多语,期君晦盛名” ,意思是“这次分别无多话说,盼君转运天下闻” ,诗人希望友人隐匿盛名,韬光养晦,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劝勉之情,情真意切。分析诗人情感时,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

35、。15. 依据所提示的情境,补齐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蜀道难中借鸟儿惊飞林中悲鸣来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诗句是:“_,_。 ”(2)李商隐在锦瑟中“_,_”两句诗,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写出了自己理想的最终幻灭。(3) 劝学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_,_;_,_。(4) 琵琶行中“_,_” 。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答案】 (1). 但见悲鸟号古木 (2). 雄飞雌从绕林间 (3). 沧海月明珠有泪 (4). 蓝田日暖玉生烟 (5). 锲而舍之 (6). 朽木不折 (7). 锲而不舍 (8). 金石可镂 (9). 同是天涯沦落人 (10). 相逢何必曾相识【

36、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锲”“镂” “沦” 。三、语言文字运用16.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一些经营者借助微信渠道来发展下线成员,暴露出微商管理仍存不足,传销披着微商的外衣大行其道,消费者应提高警惕。近年来,一些新闻热点事件,常常发生“舆论反转”现象。公布后的事件的真相,往往与此前引发热议的说法南辕北辙。没有“明心见性”的澄明理性,不具备“知人论世”的能力,自然不能有如林

37、先生这样光风霁月的洒脱磊落的胸怀。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成明日黄花。不同国度的写书人、译书人和读书人,形同陌路,因为一场场朗诵会、座谈会、读书会和签售会而聚到一起,丰富了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科技改变生活,力度惊人,电子商务正方兴未艾,学习方式亦逐渐变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大行其道: 原指某种学术、道术正在盛行、流行。现指某种新潮事物流行、盛行,成为一种风尚。一般为贬义词

38、或中性词。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光风霁月: 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逐渐萎谢的花,后多比喻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使用正确。形同陌路:指本来很熟悉的朋友或别的人,因为一些事情而不再联系或交往,如同成为陌生人一般。方兴未艾,正在兴起,还没有停止, “正”与“方”重复。1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声临其境中那些匠心独具的演员给浮躁的娱乐圈扎扎实实上了一课为作品添彩增色的,不是浮华的形式,而是内在的魅力。B. 太阳岛国际雪雕艺术博览会在完成了冰雪艺术画廊的施工后,来自国内外的游客

39、兴奋地徜徉其间,犹如置身于北国童话世界。C. 网瘾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他们一旦罹患网瘾,不仅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还会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D. 我们不否认这项革新没有可取之处,而是说还有美中不足之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 B 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前句的主语是“博览会” ,尚无谓语部分,后面就改成了以“游客”为主语。C项,语序不当。 “生理和心理健康会受到严重损害”与“消耗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轻重颠倒,应互换位置。D 项,多重否定引起表意不明

40、。应该删去“没” 。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A 中途易辙造成结构混乱。18.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这张松鹤图真的太贵重了,虽然受之有愧,但因家父渴慕已久,我也就笑纳了。B. 小张啊,凭咱们这么近的关系,你就不要客气,有什么要请教的,可以随时来找我。C. 您的这盆兔型根雕,惟妙惟肖,实在招人喜欢,如肯割爱,价钱上我一定不亏待您。D. 小明同学对老师

41、说:“可能是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畅的语句,我斗胆作了斧正。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 A 项, “笑纳”是请人收受礼物的敬辞,不宜用于自身收礼物;B项, “请教”意思是向对方求教,本项中不合乎人物身份;D 项,斧正,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野以至对立,不过是两个多世纪的“” ,并不是“” ;其未来的“”将诞生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亲密对话,进而渐渐融

42、合之中。在自然科学中,医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地最为密切。二者力图解决的都是“人”之自体, “”地需要二者相互配合、渗透;而二者的核心都是民族的哲思在现象层面“心” “物”似乎是二分的,而到了形而上层面即完美地合一了。 A 已然 必然 当然 本然 天然B 当然 本然 必然 天然 已然C 已然 当然 必然 天然 本然D 当然 必然 本然 已然 天然A. A B. B C. C D. D【答案】C四、写作(20.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今年 6 月 17 日及其前夜,翻开报纸,打开微信群、微信朋友圈等各种社交媒体,满目可见关于父亲、父爱的赞美、感激、纪念、祝福的文章、语句

43、、表情符号。然而也有这样一则文字说:大家所过的父亲节其实是美国的父亲节。它是由住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的,目的是纪念自己劳累而死的父亲威廉斯马特。1972 年,美国总统正式签署文件,将每年 6 月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美的父亲节。中国人过这样一个洋节并不合适。请你写一封信给喜欢过父亲节的人,或给认为过父亲节不合适的人,谈谈你的见解。【答案】父亲节之我见某某:您好!一年一度的父亲节又到了,对于父亲节,我发表一点自己的愚见。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诞生 1910 年,是由美国人布鲁斯多德夫人倡导。多德夫人的母亲在生育第六个孩子时因难产而死。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曾参加过南北战争,妻子过世后,独自一

44、人在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承担起抚养、教育六个孩子的重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多年的过度劳累于 1909 年辞世。多德夫人特别想念父亲。她明白自己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和艰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她将感受告诉给教会的瑞马士牧师,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她的想法得到了牧师的赞许,同时得到了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多德夫人随即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以她父亲的生日每年的 6 月5 日作为父亲节,斯波坎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州政府采纳这一建议的同时,把节期改为

45、6 月的第三个星期日。父亲节的由来不言而喻为了纪念父亲的伟大。随着 100 多年的发展,父亲节的意义也在不断的拓宽着外延爱的提醒,提醒子女多多关心照看父亲;提醒父亲,特别是年轻的父亲们,给孩子多些陪伴。第一重提醒自然不必赘述,大凡为人子女都会有所感触。笔者愿意在第二重提醒上多些看法。“十年以后,你会因为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后悔。 ”在一次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吉尔博特聊天时,杨澜问他手头事情太多,常分不清主次怎么办?吉尔博特教授给了杨澜这样的答复。第一次当选总统时,奥巴马说竞选中有一件事他很自豪,在长达 21 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几天前

46、听米歇尔演说,她谈到做总统的丈夫,至今仍每晚和女儿一起吃晚餐,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为她们在学校交朋友的事儿出谋划策。想想身边那些天天嚷着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比奥巴马忙很多吗?孩子成长路上,父亲的陪伴不可缺。男主外、女主内是传统的观念,父亲扮演的角色就是一家之主,所以对父亲而言,工作占了很长时间,再加上现在劳动条件比较不理想,必须用更多时间,才能达到以往的经济水平,因此有越来越多的父亲会因为工作,使得在家时间明显缩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自然越来越少。也正因如此,父亲在家庭教育的层面上对于自身的角色意识会有弱化。试着和周围的年轻母亲聊聊,多半会打趣孩子父亲,父爱如山父亲就像山一样,只会在那儿杵着。最

47、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包括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发现,父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包括社会、发育、经济、心理等多个层面)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美国记者 Paul Raeburn 在为什么父亲很重要?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父亲与婴儿(一岁以内)关系疏远的家庭,婴儿在长大后攻击性行为的概率更高,无论母亲与他们的交互方式如何。瑞典的研究者也发现,有父亲参与照顾、玩耍、出游的家庭,孩子在幼年时期的行为问题更少,青春期犯罪行为的概率也更低。心理学家罗斯帕克跟踪调查了美国加州 390 个家庭,详细记录了父亲和母亲与孩子玩耍时的细节差异。他发现,母亲跟孩子玩的方式更模式化,较少

48、兴奋度,父亲则更容易带孩子玩激烈的运动,比如摔跤、捉迷藏等,并由此教他们如何处理自己的身体与调控情绪。还有研究显示,一个孩子与父亲相处的时间,是预测他将来长大之后情商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以上研究结果无一不说明父亲对孩子的重要性。我只想借着父亲节的话题,向广大年轻的父亲发出倡议,不要做影子爸爸,给孩子最好的陪伴,用自己的爱参与生命的成长!父亲节可以是和父亲、和孩子共度的特殊时光,感恩父爱、给予父爱,在父亲节爱的提醒中实现共同成长。顺祝:身体健康,一切顺利!某某年月日【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是相关父亲节的内容,主要内容是中国人过父亲节,但未必了解父亲节的来历,任务从文体上是书信,内容上是给“喜欢过父亲节的人,或给认为过父亲节不合适的人”写信,谈自己对父亲节的看法,由此可以立意为“中国人不适宜过父亲节,因为中国的国情和父亲节的产生不一致” ,也可以谈如何过父亲节, “要知道感恩,感谢父亲的操劳” 。行文时注意根据材料的分析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逐层的论证,论证中注意结合“文化自信“的角度进行分析,会让文章深刻,有现实意义。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 (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