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656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芜湖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芜湖市 2017-2018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 卷)1.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敕造 娴静 纨绔子弟 蘖根祸胎B. 咤异 诡秘 放浪形骸 惴惴不安C. 厮打 仓皇 直截了当 兴高采烈D. 嬉闹 遐想 璀灿夺目 川流不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题中 A 项,孽根祸胎;B 项,诧异;D 项,璀璨夺目。2.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

2、用正确的一项是A.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我们认识到,民间一些广为流传的俗语完全是不经之谈。B. 这些漠不关心他人疾苦的“看客”让我们窥见国民的劣根性,鲁迅先生在小说中对他们进行了强有力的批判。C. 企业以获得经验效益为目的,而效益的获得又与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技进步等一系列重要因素休戚相关。D. 这些科学家不会因为现实条件的约束而畏葸不前,他们决心以为所欲为的勇气,去探索浩瀚宇宙的无穷奥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 B 项, “漠不关心”后不能接宾语,可

3、改作“对漠不关心” ;C 项, “休戚相关”意为“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使用对象有误,可改成“息息相关” ;D 项, “为所欲为”感情色彩使用有误。3.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王夫人痛失长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她对宝玉都弥足珍贵。B. 阅读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能为我们的一生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而且能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C. 荀子中的专题论文论点明确,论证严谨,标志着古代说理文体制的成熟,对后世说理文影响深远。D. 星系包括气体、尘埃和由上千亿个恒星构成的恒星群组成,每个恒星对人类来说都可能是一个太阳。【答案】C点睛: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

4、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暗换主语表现为句子前面没有主语,而前句的主语不能作该句的主语。此题选项 D“包括”和“由组成”两个句式杂糅造成结构混乱。4. 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贾母因要带着刘妓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她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_。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是黑老鸽子,怎么又长出凤

5、头来,也会说话呢。 ”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A. 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B. 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C. 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D. 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题,首先应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根据下文中“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可知,是先变俊后会说话,故排除 BD。根据刘姥姥的身份特点, “既又”这样较为书面的语言风格与刘姥姥作为下层劳动人民的身份不符, “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的言外之意是雀儿到了其他地方不会这样,这更能突出

6、贾府的富贵,而“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故排除 A。【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在于,要反复研读横线前后的句子,辨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这种关系以及前后句的内容和形式来确定横线句子的内容和形式。题中这段话前后句有很强的逻辑关系,考生由上下文可以推出句子,答题是注意句式。视频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类有幸来到地球这个行星上。 。 。 , 。 , 。我们有人类百万年来用巨大的代价积累起来

7、的丰富知识。我们这个世界人才济济,人们 勤学好问。我们的时代以知识为荣,我们是很幸运的。但是,我们对它们的探索从这里开始必定有许多这样的星球散布在整个宇宙空间里这里有充满氧气的蓝天,有碧波荡漾的海洋,有凉爽的森林,还有柔软的草地从整个宇宙来看,它不但景色迷人,天下稀有这无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星球而且到目前为止,在我们的发现中,只有这个行星上的人类开始对宇宙进行探索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

8、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注意由描写地球到阐述从地球开始探索宇宙的写作顺序;句子中的关联词“但是” “而且”和内容点的照应;句子之间的标点符号。6. 下面是小明同学习作中的片段,其中运用了屈原、杜甫、贝多芬、霍金等四个例子。这四个例子中紧扣论点论证的一项是出淤泥而不染,需要坚守理想。屈原坚守理想,因而能够“举世皆浊我独清” ,遗世独立,成为爱国典范;杜甫坚守理想,因而能够“ 一览众山小” ,渡尽劫波,成为诗中圣人;贝多芬坚守理想,从而扼住“命运的咽喉” ,历尽艰辛,成

9、为音乐巨人;霍金坚守理想,从而验证“活着就有希望” ,战胜病魔,成为宇宙之王。坚守理想,可以让我们在污秽的环境中始终拥有属于自己的方向,避免同流合污。A. 屈原B. 杜甫C. 贝多芬D. 霍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论点和论据的关系的题目,首先明确句子的中心论点是“出淤泥而不染,需要坚守理想” ,材料中的“一览众山小” “命运的咽喉” “活着就有希望”没有强调“出淤泥而不染”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咏怀古迹(其三)(唐)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昭君曲(明)莫止但

10、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7. 请赏析“环珮空归夜月魂”中“空”字的妙处。8. 这两首诗中的王昭君形象有什么不同?【答案】7. “空”即“徒然” “白白地” 。即使昭君魂灵能在月明之夜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但这在诗人看来也是徒然的;一个“空”字,将诗人的伤悼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 致。 8. 杜诗中王昭君是一个孤寂凄凉、思念故土、不见知遇、怅恨悲苦的形象:莫诗中王昭君是一个为了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而甘愿牺牲自我、千古流芳的形象。【解析】7.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在炼字,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先

11、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注意从炼意的角度分析,首先明确“空”即“徒然” “白白地”,句意为,即使昭君魂灵能在月明之夜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但这在诗人看来也是徒然的;再从情感的角度分析,一个“空”字,将诗人的伤悼之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点睛:炼字的题目注意从炼意、炼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一般都有炼意的内容,如是写景的诗句往往有炼境的成分,炼结构主要是统领全诗或在诗歌的结构中起关键的作用,如转折、过渡、诗眼等,炼手法主要是修辞和表现手法。答题时先答出字的含义,然后从以上几个方面分析效果。此题主要从炼意和炼结构方面考虑。.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1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险峻的描写,转入对人事的关注。(2)杜甫登高中“_,_”两句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愁苦之情。(3)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写出了琵琶女出场时的矜持之美。(4)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道德经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劝学中说“_,_” 。【答案】 (1). (1)其险也如此 (2).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3). (2)万里悲秋常作客 (4). 百年多病独登台 (5). (3)千呼万唤始出來 (6). 犹抱琵琶半遮面 (7). (4) (故)不积跬步 (8). 无以至千里【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

13、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此题注意“嗟”“跬” “至”的写法。阅读下面相关文段,完成小题。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

14、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

15、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六合,指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即天地四方,与“宇内” “四海”一样,泛指天下。B. 胡人,秦汉时期主要指匈奴人,后用来泛指中国古代北方和西域的少数民族。C. 墨翟,是墨家学派创始人,在百家争呜中,墨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D. 七庙,古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而设,供奉天

16、地祌灵,后以此作为王朝的代称。1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 振长策而御宇内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B. 以弱天下之民 作师说以贻之C. 临不测之渊 申之以孝悌之义D. 余威震于殊俗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等到秦始皇的时候,他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秦国进而由“守”转入“攻” 。B. 秦始皇认为,人民如果手无寸铁就不会反抗。这与后文陈涉起义时人民“斩木为兵”的现实对比照应,颇具讽喻效果。C. 作者极力渲染秦国之强大,这与陈涉之弱小形成了对比,水到渠成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

17、异也。D.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却带有赋的恃点。它讲究铺排渲染,多用骈偶,且形式灵活,读来朗朗上口。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答案】10. D 11. B 12. A 13. (1)于是(秦始皇)废除前面帝王的施政策略,焚烧各学派的著作,来使百姓愚昧。(2)砍下树木作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样聚集起来,像回声那样应和着,担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随(陈涉)【解析】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18、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 D 项,应为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的,一句语段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题中 B 项, “以”都是连词,表目的;A 项,连词,表修

19、饰或表目的/连词,表假设;C 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指百姓;D 项,介词,在/介词,和。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题中 A 项,应为秦国进而由“攻”转入“守” 。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

20、道:施政策略;愚:使动用法,使愚昧;黔首:百姓;以:连词,表目的,来;兵:兵器;揭:举起;云、响、景:名词作状语,像云样,像回声那样,如影随形;赢:担着。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等到秦始皇即位,他发扬了六代君王遗留的功业,挥鞭用武力来征服各国,吞两周而失去诸侯,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

21、座而制服了天下,掌握各种刑具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撼四海。他向南攻取了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部落首领,低头系在脖子上,把自己的生命交给狱吏掌握。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并固守边境,把匈奴赶退七百余里;匈奴人不再敢南下放马,六国的勇士再也不敢拿起弓箭来复仇。在是废弃先王之道,焚毁了诸子百家的著作,用这种办法来愚化百姓;毁掉著名的城池,杀掉了许多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聚到咸阳,销熔兵刀箭头,铸成了十二尊铜人,用这种办法来削弱天下百姓的反抗力量。此后,依仗华山作为城墙,凭借黄河作为护城河,占据高达万丈的华山,又面对深不见底的黄河,把它作为固守的据点。良将劲弩把守险要的地

22、方,派可靠的臣子和精锐的士卒摆着锋利的兵器,盘问来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秦始皇的心意,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像是千里长的铜铁铸成的城垣,正是子孙称帝称王万代的基业。秦始皇死后,他余威还震慑着远方。陈涉,瓮窗绳枢的儿子,甿隶属的人,而迁徒的,他的才能还赶不上一般水平的人,不是有孔子,墨翟贤,又没有陶朱、猗顿那样的富有;投身在军队之中,突然奋起在田野之间,率领疲弊的士卒,指挥着数百名部众,转过身来就进攻秦王朝;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像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此后,觳山以东的六国豪杰于是一齐起来,终于推翻了秦朝。而且天下不是弱小的

23、,雍州土地之广,崤山、函谷关的坚固,自然与以前相同。陈涉的社会地位,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兵器锐利的;贬谪戍守的军队,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他的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战术,更不及先前九国的谋士高明。然而成功与失败却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功业呈现出相反的情况。试着使山东的国与陈涉大,较量一下权势,衡量一下军力,就不可以同年就对了。但是,秦国却凭靠当初小小的一块地盘,获得到了天子的权势,统辖了天下其他八个州,迫使原来同列的六国诸侯前来朝聘,已有一百多年了;然后以天下之家,函作官;一个普通百姓带头起义,却使秦朝宗庙被毁坏,皇帝自己也死在人家手里,为天下

24、人耻笑,为什么呢?由于不施仁义的政策,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14. 用 4 个“/”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节选自苏洵六国论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答案】有如此之势/而为泰人积成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

25、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而”表转折,前面断开;“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固定句式;“以趋于亡”表结果,前面断开;“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被动句。阅读小说老人与海中的选段,完成小题。大约在夜里十点的时候,他看见了城里的灯火映在天上的红光。最初只是辨认得出,如同月亮初升以前天上的光亮。然后,当渐渐猛烈的海风掀得波涛汹涌的时候,才能把灯光看得更清楚。他已经驶进红光里面,他想,现在他马上就要撞到海流的边上了。他想: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不过,也许它们还要向我扑来吧。可是,一个人在黑夜里,没有一件武器,怎么去对付它们呢? 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

26、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成群结队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所放出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时把船晃动的声音。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劈去。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子,随着棍子就丢掉了。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拥而上,当它们再一次折转身扑来的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

27、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上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进去,他也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鲨鱼放开鱼头就翻滚着沉下去。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最后的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间害怕起来。他担心了一会儿。不过那种味道并不多。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星鲨。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

28、弄死了一个人吧。 ”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儿补救的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走回船梢,发现舵把的断成有缺口的一头还可以安在舵的榫头上,让他凑合着掌舵。他又把麻袋围在肩膀上,然后按照原来的路线把船驶回去。现在他在轻松地驶着船了,他的脑子里不再去想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什么事都已过去,现在只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他自己的港口去。夜里,鲨鱼又来咬死鱼的残骸,像一个人从饭桌子上捡面包屑似的。老头儿睬也不睬它们,除了掌舵,什么事儿都不睬。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得多么轻快,多么顺当,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15. 第一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6. 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形象

29、特点?请作简要分析。(1)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17. 老人与海中老人在与鲨鱼斗争的第一个回合后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 , “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而上面选文的最后一段却写到:“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 。如何理解老人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5. 交代老人与鲨鱼最后个回合斗争的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写出了城市灯火的光亮总给困境中的老人带来航程即将结束的希望,引发老人矛盾的心理活动:在高潮来临之前舒缓行文节奏,使情节张弛有度。 16.

30、 (1)写老人在疲惫困顿中对斗争厌倦的心理,展现了 “硬汉”脆弱的一面。(2)老人在“知道斗也不会赢了”的情况下仍然与成群结队的鲨鱼斗争到底,表现了他勇猛、顽强、执着的形象特点。 17. “打不败”表达的是老人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知道终于给打败 了”表达的是老人在竭尽全力地与鲨鱼斗争后对失败结果的坦然接受。面对失败,老人 没有沮丧消沉,而是放下过去, “轻快” “顺当”地驾船回家,这种泰然自若的态度正是其永不屈服的精神的体现。【解析】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题目,要求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题时注意从环境的渲染和特征,和人物情节的关系,以及在文

31、章的开头的位置综合分析,从内容看,交代老人与鲨鱼最后个回合斗争的时间、地点和自然环境;从人物看,写出了城市灯火的光亮总给困境中的老人带来航程即将结束的希望,引发老人矛盾的心理活动:从情节的角度看,在高潮来临之前舒缓行文节奏,使情节张弛有度。点睛:此题考核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句子反应人物的性格特征的题目,注意抓住两个句子的特征分

32、析别为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第(1)句写老人在疲惫困顿中对斗争厌倦的心理,展现了 “硬汉”脆弱的一面;第(2)句子写老人在“知道斗也不会赢了”的情况下仍然与成群结队的鲨鱼斗争到底,表现了他勇猛、顽强、执着的形象特点。17.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探究的内容是如何理解老人这种前后矛盾的心理,答题时注意分析“打败” “打不败”的具体内涵, “打不败”表达的是老人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永不屈服的精神;“知道终于给打败 了”表达的是老人在竭尽全力地与鲨鱼斗争后对失败结果的坦然接受;面对失败,老人 没有沮丧消沉,而是放下过去, “轻快” “顺当”地驾船回家,这种泰然自若的态度正是其永不屈服的精神的体现。1

33、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富二代”曾颇受人们指摘。随着城市新中产的崛起及其对教育的重视,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百度“富二代”词条中这样阐述:“知识成功型和艰苦奋斗型是富二代的主体,当然,富二代中也有纨绔败家型和平庸型。 ”材料二:前不久,一篇现在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穷家富养出太多败家子的文章迅速走红网络,引发人们热议。文中写到一位公司管理人员的困惑:“以前我觉得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有责任心,现在简直不敢招家境不好的员工,穷人家的富二代大多了!”根据上面的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作。要求:自选文体(除诗歌外),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

34、得抄袭;规范书写,不少于 700 字。【答案】寒门再难出贵子?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许多的人拥有真才实学也难以成功,我不明白为什么那明明正确的道理却显得那么不堪一击,难以实现,我想明白,却也怕明白,我怕得到一个我不愿接受的冰冷现实,我怕一直以来所认同的“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理念变成谎言,变成笑话。寒门再难出贵子? 屏幕中响起了一个满含激情的声音,她说:“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出身豪门的,我们都要靠自己,所以你要相信,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独立、关于梦想、关于勇气、关于坚忍,它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间疾苦,这个故事是有志者

35、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个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屏幕前的我感到浑身微微发麻,感到了胸腔中沸腾的血液。不由得,我想起了我曾经参加过一场辩题为“家庭环境是不是个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的辩论赛,但那一次的比赛无论身为反方的我们讲出贝多芬虽家境贫寒,却依然奏响传世佳音,讲出雷锋虽幼年丧亲,却依然为社会奉献爱心,讲出这一切的一切,决定性因素都不是因为家庭环境,而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主观能动性” ,却都抵不过对方的一句“物质决定意识” ,我们输了。 赛后,我曾仔细地思考过我们失败的原因,我想也许我们并不是输在那句哲学课本上简短的理论解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

36、意识” 。也许更多的,我们是输在了人们的心理上,因为尽管我们的家庭环境并不优越,但丝毫不影响我们向往,羡慕,甚至是妒忌那些富有的家庭,我们总想自己要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该有多好,尽管我们一无所依只剩下努力拼搏才能改变命运,但到了竞争的时候我们依旧会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依旧会觉得我们前进的路上缺乏了些什么。 我不明白为什么有许多的人拥有真才实学也难以成功,我不明白为什么那明明正确的道理却显得那么不堪一击,难以实现,我想明白,却也怕明白,我怕得到一个我不愿接受的冰冷现实,我怕一直以来所认同的“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理念变成谎言,变成笑话。 所以,我抱着这个不清不楚的问题继续我的生活,时而逃避,

37、时而懒散,走着也迷茫着。 直到有一天,不知是偶然还是天意,一档开播至今近一年,我却从未看过的节目超级演说家 ,点醒了糊涂的我,一位叫刘媛媛的选手根据一篇叫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网帖,讲出了自己的想法。从她的演讲中,我得知她出身农村,但如今却是北大法学院的研究生,她,便是出身寒门的贵子。 我无法确定那种感觉是感动还是震撼,但我可以确定的是我明白了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当我们走在努力成功的路上时,我们也许并不缺乏能力,而是缺乏一种“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般的勇气,缺乏相信自己“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能力。缺乏一种昂首挺胸,大步向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豪气! 寒门再难出贵

38、子。寒门再难出贵子?也有命运手掌中的漏网之鱼,因为家境不好并没有斩断一个人他成功的所有的可能。只要怀揣梦想,拥有勇气,相信自己!寒门再难,依出贵子!【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材料一的重点是随着城市新中产的崛起及其对教育的重视,言正行端、吃苦耐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材料二的重点是现在不是寒门难出贵子,而是穷家富养出太多败家子,要求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既可以以其中的一则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如意以材料一立意,可以立意为,正视“富二代” ;从材料二立意为“寒门难出贵子” ,综合立意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行文时注意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现实逐层的论证,此话题和现实联系较紧,注意引用时新材料,是文章有针对性。点睛: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首先要分析材料的性质是相同或相反,如果相同,就从同一的角度立意,如果相反,首先提炼观点,可以选取其中的一个进行立意,最好是对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文章会显得深刻、全面,能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立意时首先抓住材料中的词语,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这道作文题属于相反的两个方面,注意辩证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