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共 47 分;1-19 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2 分,20-22 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 2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2 分)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炖排骨 B凉拌菠菜 C蒸鸡蛋羹 D大米饭2(2 分)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氩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煤燃烧排放的 SO2、NO 2 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碳可作大棚温室的气体肥料3(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测定溶液 pHC 稀释浓硫酸 D 过滤4(
2、2 分)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是 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5 D原子核外有 6 个电子5(2 分)把一定质量的 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92.0 8.0 0 1.0反应后的质量(g)95.6 1.2 3.2 xAc 是反应的生成物 Bd 可能是催化剂Cb 一定是化合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6(2 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
3、操作A 鉴别 NaOH 和 NaCl 两种固体 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B 除去 NaCl 溶液中少量 Na2SO4 先加入适量的 BaCl2 溶液,后过滤C 鉴别纯碱和烧碱 分别滴几滴酚酞试剂D 鉴别化肥 KCl 和 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AA BB CC DD7(2 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表示向 NaOH 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B 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C 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D 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8(2 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4、 )A燃放烟花爆竹,增添节日气氛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C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9(2 分)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 B石油分馏C菜刀放置后生锈 D葡萄酿酒10(2 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可以做制冷剂B铁制品表面涂“银粉”(即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C钨丝的熔点高,用作灯丝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玻璃11(2 分)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食物腐败一分子本身发生改变B铁块很难被压缩一分子间存在斥力C物体热胀冷缩一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5、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一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12(2 分)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书包带要做宽一些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B菜刀使用过后应立即擦干存放C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D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液化石油气是否泄露13(2 分)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都是绝缘体B有一定熔点的固体都是晶体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化合物14(2 分)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如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说明二氧化碳能使
6、紫色石蕊变红D图丁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二、非选择题(共 6 小题,满分 0 分)15我国中医上常用“拔火罐”来驱寒治疗病痛,“拔火罐”时将蘸有酒精的棉球点燃后放入火罐中,片刻后取出棉球并迅速将罐倒扣在病患处,罐就牢牢地吸在皮肤上,这是由于关内的气体压强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酒精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16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一定量硫酸溶液,闭合开关后。(1)图中电磁铁的上端为 极。(2)逐滴往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过量,灵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3)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7、。(1)园丁定期给花草施用肥料硝酸钾,它所含有的营养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既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也可用作为糕点“发酵粉”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3)纯棉布与涤纶布的鉴别方法是 。(4)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质。(5)蜂窝煤是一种常见燃料,如图所示。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科学道理是 。18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甲是木炭燃烧的实验。红热的木炭应由上至下缓慢插入集气瓶中,理由是 。(2)乙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中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制得的氧气不纯,
8、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3)如图丙所示向 B 试管中加入 (写出一种情况),即可探究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19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物质 B,反应是化合反应且 G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F、G、H 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1)物质 B 的化学式是 ;(2)反应 的基本类型应是 ;(3)写出符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 G 的一种应用实例 。20小明的大爷是种植蔬菜专业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装上的字迹看不清,只记得是硫酸钾、碳酸氢铵、氯化铵中的一
9、种,大爷正为此烦恼。(1)小明利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帮助鉴别化肥。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嗅到 。 该化肥不是硫酸钾(2)小明假期到农田施肥时,发现撒落在地上的碳酸氢铵在阳光的照射下很快会消失,同时闻到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他很好奇,返校后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提出问题】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能分解吗?产物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收集资料: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实验设计: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省略)。根据现象: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证明
10、实验后生成了 。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改为 NaOH 溶液,再通过实验验证 B 中产物,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并完成验证 B 中产物的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取装置 B 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写一条)。通过探究找到了鉴别化肥的方法。四、计算应用题21小丽同学取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mg 置于烧杯中,并向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不断搅拌,测
11、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当加入 51.6g 稀硫酸溶液是恰好完全反应,求:(1)mg 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是 克;(2)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9 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2 个小题,共 47 分;1-19 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2 分,20-22 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 2 分,选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解:A、炖排骨中富含蛋白质、油脂等,故选项错误。B、凉拌菠菜中富含维生
12、素,故选项正确。C、蒸鸡蛋羹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错误。D、大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分析】A、氮气、氩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正确,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错误,因为物质得有可燃性;C、煤燃烧排放的 SO2、NO 2 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正确;D、二氧化碳可作大棚温室的气体肥料正确,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解答】解:A、氮气、氩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正确,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错
13、误,因为物质得有可燃性,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煤燃烧排放的 SO2、NO 2 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可作大棚温室的气体肥料正确,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气体的性质和用途等,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解答】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不能用内焰加热,应该用外焰加热,故 A 错;B、测 pH 值时将 p
14、H 试纸放在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再滴到 pH 试纸上,故 B 正确;C、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故 C 错;D、过滤时必须用玻璃棒引流,漏斗尖嘴处要紧贴烧杯内壁,故 D 错。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4【分析】由上图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说明示意图,可得的信息为: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种类等。【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 10.81,没有单位 g,故说法错误;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
15、类,可知硼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故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5【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 a 质量增加了 3.6 克,是生成物;c 质量增加了 3.2 克,是生成物;b 质量减少了 6.8g,是反应物,所以 d 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反应物是
16、 b,生成物是 ac,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从而可以解答。【解答】解:A、c 质量增加了 3.2 克,是生成物,正确;B、d 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正确;C、反应物是 b,生成物是 ac,D、反应物是 b,生成物是 ac,属于分解反应,错误;故选:D。【点评】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仔细推敲,即可求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认真分析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分析】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不能放热;硫酸钡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氯化铵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解答】解:A
17、、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放热的是氢氧化钠,不能放热的是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先加入适量的 BaCl2 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后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滴加酚酞试液不能鉴别纯碱和烧碱,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氯化铵,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钾,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分析】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 pH 的关系来分析;
18、B根据电解水的现象来分析;C根据催化剂的作用来分析;D根据金属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pH 大于 7,加水时碱性不断变弱,但其始终显碱性,pH 始终大于 7,故此图示错误;B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 2:1,而不是质量比,故此图示错误;C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催化剂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此图示正确;D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最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对,故此图示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象分析问题
19、。8【分析】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是: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解答】解:A、燃放烟花爆竹会污染空气,不符合要求;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要求C、加强植树造林,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要求;D、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可减少空气污染,符合要求;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9【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
20、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B、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属于物理变化,故 B 正确;C、菜刀放置后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D、葡萄酿酒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10【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
21、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升华吸热,可以做制冷剂,说法正确;B、铁制品表面涂“银粉”(即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的薄膜,说法不正确;C、钨丝的熔点高,用作灯丝,说法正确;D、金刚石硬度大,可切割玻璃,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11【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食物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此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故选项解释正确。B、铁块很难被压缩是
22、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故选项解释正确。C、物质的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是因为两者都是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分析】A根据减小压强的方法来分析;B根据铁的锈蚀原理来分析;C根据用电安全来分析;D根据发生爆炸的危险来分析。【解答】解:A书包带要做宽一些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压强,故正确;B铁与氧气、水共存时易生锈,所以菜刀使用过后应立即擦干存放,故正确;C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以
23、防发生触电,故正确;D检验燃气泄漏时,不可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以防发生爆炸,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的判断,通过该题,对一些操作不当的做法需要引起注意,加以修改。13【分析】A、碳属非金属但能导电B、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C、含有氧元素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虽含碳但不是有机物【解答】解:A、碳属非金属但能导电,非金属都是绝缘体的说法错误,故此选项错误。B、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与凝固点,非晶体没有,故此选项正确。C、含有氧元素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故此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虽含碳但不是有机物,故
24、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一些概念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概念范围的特例有所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4【分析】A、根据帕斯卡裂桶实验的结论分析;B、根据低压下水的沸点低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二氧化碳不行;D、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解: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A 正确;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B 正确;C、二氧化碳不能是石蕊变红,C 错误;D、图丁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 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二氧化碳通入水中不能使石蕊变色,
25、因为要考虑,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非选择题(共 6 小题,满分 0 分)15【分析】拨火罐“粘”在皮肤上,是利用了大气压外界大气压远大于瓶内气压,大气压力将“拔火罐”紧紧压在皮肤表面酒精(其化学式为:C 2H5OH)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解答】解:先把酒精在罐内烧一下,罐内空气受热排出,此时迅速把罐扣在皮肤上,使罐内气体温度升高,等到罐内的空气冷却后压强降低,小于外面的大气压,外面的大气压就将罐紧紧地压在皮肤上酒精属可再生能源;酒精(其化学式为:C 2H5OH)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 2H5OH+3O2 2CO2+3H2O故答案为:小
26、于;可再生;C 2H5OH+3O2 2CO2+3H2O【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与生活相联系,体现了学以致用16【分析】(1)根据电流方向,利用安培定则可判出螺线管 N 极方向,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导线中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的 N 极。(2)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移动电子,溶液导电是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当接通电源时,溶液中离子数越多导电性越强,则电磁铁磁性也就越强,弹簧秤示数越大。(3)稀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解答】解:(1)由图可见,螺线管中电流由上端流入,右手握住导线,四指指向电流方向,大拇指指向下方,即电磁铁的下端为 N 极,上端为 S 极,
27、(2)随着氢氧化钡的滴加,硫酸减少,而生成的水不导电,硫酸钡是不溶于水的沉淀,溶液的导电性变弱电流变小,电磁铁磁性减弱,弹簧秤示数变小。直至两物质恰好反应,再滴加氢氧化钡时,这是溶液中增加了自由的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导致溶液的导电性又在不断变强,情况与开始的过程正好相反。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为:大小大;(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 2+H2SO4BaSO 4+2H 2O。故答案为:(1)S;(2)先变小后变大;(3)H 2SO4+Ba(OH) 2BaSO 4+2H 2O。【点评】本题考查安培(右手螺旋)定则的应用,这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及热点,应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此题是一道跨学科
28、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溶液导电的原因,以及化学反应对离子浓度的影响。17【分析】(1)根据农作物补充 N、P 、K 及硝酸钾中含有的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分析回答;(2)根据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3)根据纯棉属于天然纤维而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灼烧气味不同分析;(4)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5)根据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分析。【解答】解:(1)硝酸钾中含有农作物需要的氮元素和钾元素,符号分别为:N、K ;(2)既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又可作为焙制糕点的是碳酸氢钠,故填:NaHCO 3;(3)纯棉布与涤纶布的鉴别方法是灼烧,棉布燃烧时有烧纸的味道,涤纶布燃烧有刺激难闻的气体生成,所以取样品点燃闻
29、气味可以鉴别棉布与涤纶布;(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常用作装修后吸附有毒气体;(5)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把煤做成蜂窝状的科学道理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故答案为:(1)K、N;(2)NaHCO 3;(3)灼烧闻气味;(4)吸附;(5)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点评】本题考查了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18【分析】(1)把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可以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2)根据乙图结合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3)根据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
30、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温度高、颗粒小,则溶解的快,依据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1)如果把红热的木炭很快地插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下部,燃烧生成的热和二氧化碳会将中上部尚未起反应的氧气排出,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为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把加热至红热的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故填: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2)乙图试管口塞有棉花,属于固固加热装置,所以采用的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 K2MnO4+MnO2+O2;排水法收集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集气瓶未装满水、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导致收集的氧气中混入空气;故填:2KMnO4
31、K2MnO4+MnO2+O2;未等导气管口连续冒气泡就收集了氧气;(3)AC 试管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要证明溶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需在B 试管加入中需加入 10mL 冷水和 5g 块状冰糖;探究实验中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有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两个因素,因此研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故填:10mL 冷水和 5g 块状冰糖;控制变量法。【点评】该题是对常规实验的操作考查题,解题时要对相关实验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要有明确的认识。19【分析】根据 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物质 B,则推测 B 为氧气
32、,而 A 可能为甲烷,则 D 为二氧化碳;根据反应是化合反应且 G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推测 C 为水,E 为氧化钙,G 为氢氧化钙;根据“E、F、G、H 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 ”,结合图框,则推测 F、H 分别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I 可能为碳酸钙,代入检验。【解答】解:根据 AI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人和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物质 B,则推测 B 为氧气,而 A 可能为甲烷,则 D 为二氧化碳;根据反应是化合反应且 G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则推测 C 为水,E 为氧化钙,G 为氢氧化钙;根据 F、G、H 中滴加酚酞溶液都显红色,再结合图
33、,可推测 F、H 分别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而 I 为碳酸钙,代入检验,符合题意。(1)物质 B 的化学式是 O2;(2)反应 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3)符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 2Na 2CO3+H2O;(4)物质 G 为氢氧化钙,故其一种应用实例为配制农药。故答案为:(1)O 2;(2)复分解反应;( 3)2NaOH+CO 2Na 2CO3+H2O;(4)配制农药(答案合理即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催化剂的相关知识,解答时首先要通过与基础知识对号入座,找到推断的突破口,
34、进而根据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得到相关的答案。20【分析】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和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显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1)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嗅到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氨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上述化肥少量于一容器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嗅到刺激性气味 该化肥不是硫酸钾(2)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
35、纸变蓝,是因为水和氨气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能使石蕊变蓝色,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氨气和水。装置 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 2+CO2CaCO 3+H 2O。取装置 B 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取装置 B 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气泡【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 NH3+H 2O+CO2。【实验反思】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碳酸
36、氢铵化肥在存放时应注意的问题:应该避光、低温、密封保存。故填:刺激性气味;氨气和水;变浑浊;Ca(OH) 2+CO2CaCO 3+H 2O;产生气泡;NH4HCO3 NH3+H 2O+CO2;避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计算应用题21【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2)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氧化铜质量60 克51.6 克8.4 克故填:8.4;(2)解:设 8.4 克氧化铜与足量的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铜质量为 XH2SO4+CuOCuSO 4+H2O80 1608.4g x x16.8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8%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点评】利用烧杯中溶液增加的质量的分析,判断反应进行情况,此为此问题解答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