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系列五)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56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系列五)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系列五)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系列五)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系列五)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课件(系列五)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人教版 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短新闻两篇,1、知识和能力:了解新闻的特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了解文章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写作特点。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香港回归与纳粹罪恶的史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程资源生成新的课程资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理解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作用。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受情倾向。,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

2、抵制暴力与罪恶。,重点:欣赏文学作品语言,品味文中蕴涵的丰富感情。 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审美情趣。 难点: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跨进温暖的家门,别了,“不列颠尼亚”,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体裁简介,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电影“特定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强、篇幅短小精悍的消息文体。 特写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

3、,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课文朗读(3分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标题创意, 构思创意, 回归之路,1、旧题新用 意味深长;,2、句式倒装,重在突出、强调;,3、寓虚境于实境,匠心独运, 了无痕迹。,回归、雪耻,告别,实境,虚境,借鉴价值:,极强的实录性,一、清晰的可视性,二、生动的可听性,三、清新强烈的动态感,四、对比强烈的色彩感,描述现实场景时,兼顾历史的回顾, 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场景一,场景二,场景三,场景四,场景五,一、清晰的可视性,捕捉镜头,环境音响,二、生动的可听性(环境描写烘托气氛),旗落,

4、雨声,讲话声,乐曲声,三、清新强烈的动态感,背景与现场对比,米字旗插上港岛,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四、对比强烈的色彩感,画面色彩交错 色彩明快,黑色“劳斯莱斯” 广场上灯光渐暗 绿树丛 白色建筑 南海的夜幕 巨幅紫荆花图案 五星红旗,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这句话表面上说的是港督的建筑,实际上是在告诉人们,香港已经回归祖,末代港督已经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

5、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这句话平实的语言,对比的鲜明,其中之一饱含了中国人民对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的欣喜之情。,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午夜将至,英国旗徐徐降下,米字旗徐徐降下,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彭定康神情黯然,1997年7月1日英军卷旗走人,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游轮与邻近大厦上的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日落仪式”的背景,7月1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港湾,消失在南海夜幕中,当你了解到经过156年5个月零4天

6、,中国国旗重新飘扬在上空,你有何感想?,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环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白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课堂小结:本课是一篇新闻特写,它以平实、含蓄、庄重的语言向我们再现了香港回归时的四个交接场景,写法反映事实。,前港督府,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庭院,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

7、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大胆地在反映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着力表现作为一名有使命感的记者的在场的主观印象,激情洋溢地抒发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无比珍惜之情。这篇新闻强烈的情感冲击力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是借助于结构、细节、语言的精心安排。,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当年纳粹奥斯威辛集中营管理局控制的地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包括3个集中营:奥斯威辛主营、布热津卡营、莫诺维策营。莫诺维策营又包括40个小集中营,分布在波兰南部整个西里西亚地区。194

8、0年到1944年,奥诺维斯威辛集中希特勒的杀人中心,大约有400万人在这里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的,其余的则被有计划地残杀了。,集中营的第一批受害者是波兰的政治犯。从1941年起,盖世太保向集中营运送了捷克人、斯洛伐克人、俄国人、法国人等24个国家的囚犯,其中包括反对第三帝国的德国人,以及所有被占领国的大批犹太人和吉卜赛人。 1939年9月,德军占领波兰。1940年4月,开始建造奥斯威辛集中营主营。它是整个奥斯威辛地区集中营的管理部门所在地。1941年10月,德国侵略者驱使主营的囚徒建造了布热津卡营。,布热津卡营比主营大好几倍。一条专用门铁路从南边大门一直通到集中营的北端。铁路尽头原是

9、集中营的两座配有两座配有毒气室的焚尸炉。这个集中营共有4个这样的杀人装置。当年,希特勒匪徒把从欧洲各国抓来的人用闷罐子货车尸旁的月台上,从中挑出极少数身强力壮者去做苦役,其他的,包括儿童甚至初生婴儿都被子送进毒气室杀死,然后送入焚尸炉焚化。这个集中营存在的3年半时间内,被希特勒匪徒从铁路货车上直接驱赶到毒气室一焚尸消灭的大约有350万人。1945年初,纳粹德国面临失败,为消灭罪证,他们把这些大规模杀人装置炸毁了。,消息的结构具体表现为 :,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1945年1月被苏联红军解放时的集中营内的犯人(编译:杨晨),站台上等待挑选的犹太人(编译:杨晨) ,犯人在

10、劳动(编译:杨晨),奥斯维辛集中营入口,集中营内高高的电网,纳粹分子污蔑犹太人,受难女囚群雕,纳粹分子往毒气室搬运死尸,巨大的焚尸炉,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博物馆,展示多达7、8吨重的女囚头发、犯人遗留下来的皮箱、眼镜、假牙、衣物等等,还有图中看到堆积如山的空瓦斯罐。据说,一罐毒气可毒死400人。,集中营内的绞刑架,1947年4月,杀人如麻的前奥斯维辛集中营长官鲁道夫盖斯被判在此执行绞刑。,先看标题,它是一个充满悬念的否定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新闻内容的首要特点是“新鲜”,要求报道新近发生的事;而标题竟然劈头就说“没有什么新闻”,从受众心理讲,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再看导语,1-3自

11、然段是本篇导语。先用对比手法突出如今阳光明媚、花香鸟语的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现在“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再用一组排比句点出布热金卡是一个世人瞩目的地方。导语部分用如诗般的语言渲染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接着看主体,4-13自然段是这篇新闻的主干。大致按先整体概述后局部分说的顺序展开。4-5自然段介绍集中营的方位、居民、环境、历史等概况。作者援引具体数据与个人回忆录要点等确凿事实证明这里曾经是“杀人工厂”。,第6自然段交代写作动机,“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一句呼应标题,强调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出于记者职业的神圣使命感,出于对

12、遇难者在天之灵的告慰,他不能不向世人报道他所见到的一切。这就再次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8-13自然段叙述参观者的见闻感受,大体依照参观地点的转换,即“毒气室焚尸炉死囚牢女牢房灰砖房长廊地下室”的顺序,择要记录参观者的印象。,这里作者运用了多重视角,不仅写历史遗迹(物)的特征,而且刻画参观者的表情反应;不仅写参观者的观感印象,也写自己对参观者反应的反应。尽管第一人称“我”在文中并没有出现,但我们可真切地体验到作为一名特殊的参观者的记者,他那犀利的目光、深沉的情感。,最后看结语。“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一句再次点题,呼应第6自然段首句,这不仅使全文结构收尾圆合,而且激发读者旧事重

13、拾,温故知新。“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呼应首段,反复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的安谧、秀丽的风景,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要百倍珍惜今天的自由与幸福。,恰当的细节描写对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极为重要。本文细节刻画细致传神。有对历史遗迹、遗物的细节特征的描画,如“在德国人在怒放”,这个细节象征着正义是邪恶镇压不了的,自由与光明之花必将灿烂地开放。再如“这是一个又在想什么呢?”来“放大”“加深”这一细节印象,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活着的人,要永远牢记法西斯的罪恶,警惕法西斯幽灵的复活。,还有对参观者表情

14、反应细节的摹写,如用“张大了嘴巴”表现参观者的惊惧莫名,用“浑身发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用“跪了下来”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这篇新闻用词简练准确,意味隽永;造句明快流畅,情感浓郁。全文写参观者的话就一句,两个字“够了”这一句临近文章结尾,点到为止,却余音袅袅。它包孕着丰富的感情:对受难者苦痛的目不忍睹,耳不忍闻;对法西斯刽子手的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对历史悲剧不再重演的祈望;对和平自由长存的美好祝福这是用词上的简而味永。,还有很多语句精警有力,发人深省。如 “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一句深刻地揭露了法西斯的灭绝人性。又如“

15、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一句造语新巧,本应说参观者观看长廊两边墙上的照片,但作者却说照片上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视点的倒置更加逼真地创设了真实的现场感,有助于引导读者与历史对话。,还有用反讽的语句表达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如“在布热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最可怕”“居然”“还有”这些修饰语越是极化人们的“难以置信”(“噩梦”的消释),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又如“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冷嘲热讽中寄托着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恶,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总之,罗森塔尔巧妙地将对比、象征、多样化修辞、散文式笔调等文学叙事手法借用于新闻写作,使客观事实的描述投影着主观的印象,别具匠心地制造出历史与现实、恐怖与欢乐、战争与和平的剧烈反差,从而使文本产生出巨大的张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