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2) 练案(含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6506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2) 练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2) 练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2) 练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2) 练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短新闻两篇(2) 练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练案 20 短新闻两篇 (2)本练案共 2 页,共 7 题,满分为 30 分,用时 40 分钟一、打牢语言基础(18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D )导 学 号 42454380美学大师朱光潜通过一篇随笔短文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出了硕果,给那些目无全牛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环境恶化的目光短浅者上了生动的一课。年月日开学第一课中,董卿向许渊冲老先生三次下跪,这三次的摧眉折腰实际上也是在向尊老敬老的文化精神致敬。打虎拍蝇猎狐,保持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必将让那些腐败分子成为涸辙之鲋,并形成

2、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南唐后主李煜,从帝王沦为阶下囚,整日以泪洗面,形影相吊,梦中回忆过去的繁华与美好,醒后更添无尽悲凉与辛酸。豆蔻年华的队员们,虽青春年少却早已经是国家队的主力,曾经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男子体操大赛,并已经获得多块金牌。A BC D【解析】 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和物质本质,现指认真推敲某一个字,此处用后者意,正确。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此处属于望文生义。摧眉折腰:形容低头弯腰阿谀逢迎的媚态。贬义词,此处褒贬误用。涸辙之鲋:干枯的车辙里的鲫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援的人,此处属于用错对象。形影相吊: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

3、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此处用法正确。豆蔻年华:形容女子十三四岁。此处属于用错对象。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 )导 学 号 42454381A这些从地方“车改”中冒出来的问题有的是技术性的,有的则是体制性的。随着“车改”的深入推进,更多的利益会被触动,困难也会更多。B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C在广大群众的支持、理解和配合下,已经结束了的四次国庆演练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筹备工作中的有关问题。D矿难发生后,大批子弟兵在前往救援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

4、人员也赶赴救援现场,第一时间对获救矿工及遇难旷工家属进行心理治疗。【解析】 A 项没有语病;B 项,句式杂糅,可改为“突出表现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C 项,语序不当,应将 “支持、理解和配合” 改为“理解、支持和配合” ;D 项,中途易辙,应将“在”提到“大批子弟兵”前面。3下列各种表述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6 分) ( C )导 学 号 42454382A明天我准时到府上拜望,请务必在家恭候。B文学社的成立得到了专家的鼎力支持,王蒙、贾平凹等知名作家忝列其间。C获悉老师将来讲学,甚是翘首。学生恭迎台驾。D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特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哂纳了。【解析】 A

5、项, “恭候”是敬辞,恭敬地等候。 B 项, “忝”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D 项, “哂纳”是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 分) 导 学 号 42454383体育只是教育的一个部分。体育就是身体教育,以身体健康为目标。_如果一个人只是身体健康_,却不懂得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享受生命,健康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体育, _更要重视生命教育_。生命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尊重生命的意识。怎样才算尊重生命呢? _一是要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_。不要把生命看得太轻,一时想不开就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二是要懂得享受

6、生命。上天给了你唯一的一次生命,干吗不享受啊!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欲望都不是罪过。有健康的生命本能,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乐趣,这是人生的强大动力。二、提高阅读能力(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12 分) 导 学 号 42454251材料一:本报讯(记者李贞) 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可谓是难得的同时收获了收视率与好口碑的综艺节目。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飞速飙升。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 V”也出言点评, 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收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

7、,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同时,这样的节目也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曝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 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 “圈粉”无数,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 。而除了武亦妹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 ,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

8、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 解放日报 、 人民日报 、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无论是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还是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实际上都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

9、一种文化自信。网友“美好好”表示, “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网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 “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摘编自 2017 年 2 月 10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早在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 “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

10、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摘编自 2017 年 02 月 08 日湖南日报)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佛经 、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涉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摘编自 2017 年 02 月 09 日长江日报)材料四: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

11、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 2000 名 1835 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0% 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受访青年的建议有: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0%);在网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 ;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 等。(节选自人民周刊 2016 年第

12、 12 期,有删改)5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A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收视率超过第一季,再创历史新高,其成功根源在于利用央视这一平台和春节黄金档期。B在电视人眼中荧屏是一种资源, 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产生了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C武亦姝、白茹云和王海军均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深度挖掘,这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认识。D作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解析】 A 内外因理解错误,选项所显示的信息是 “收视率”这一方面,但创收视率历史新高的根源不在于“平台”和“黄

13、金档期” ,原文说的是“好口碑的综艺节目”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 ,比起“平台”和“黄金档期” ,更有理由成为根源。B 错误,“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产生了思考”属于作者的观点,而不是电视人的观点。C 项正确,分析符合文章实际。D 指代对象错误, “中国诗词大会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的叙述, “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 ,“这些”指的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中国成语大会 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 ,而不仅是中国诗词大会 。6下列对上述材料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D )A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 中国诗词大会受

14、到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质是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B第二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但第二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C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 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D第四则材料具有新闻调查的性质,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数据表达观点,即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E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的来龙去脉。【解析】 每答对一项给 2 分。A 正确,是对这则新闻事实的因果关系的推断和解释。B 错误, “第二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

15、为全面 ”应改为“ 第一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因为第一则说到了平台、档期、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需求、形式创新等方面,更为全面。C 错误, “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 ”不符合原文“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所说的这一导向。D 正确,分析符合原文实际。E 错误,材料四并未提到新闻背景。7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形式的理解。(5 分)答:示例: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或利用电视平台和黄金档期;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或多种多样的竞赛方式;注重内容的选择和深度加工;利用电子媒体和大数据等新工具。【解析】 每点 1 分,答出两点得 3 分,答出三点得 5 分,给满 5 分为止,言之成理即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举办、传承和传播等方面究竟应该如何进行,需要深入思考,进而建言献策。回答时从方法、方式和思路等方面写出一些内容即可。若答“课堂教学”不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