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吕 亨 金 奥斯维辛图片展示 二 奥斯维辛(Auschwitz)集中营 简介 四 1940年4月27日,德国法西斯头子希姆莱下令在此修 建最大的灭绝人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 1941年对集中营进行了扩建,二战结束时,整个集 中营占地面积达4040平方公里平方公里。 除斯塔姆拉格、布热金卡、莫诺维采三个主要集中 营外,还有4545个个分营。营内采用毒气室等各种方法 屠杀、虐待囚犯,5个焚尸炉平均每天焚尸1 1万具万具。 包括中国人在内的2828个民族个民族的400400万人万人死于集中营, 其中犹太人最多,达250250万万。 1947年被开辟为国家博物
2、馆。1979年被列入联合国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一一 文文 本本 感感 知知 三 1、结合图片资料和课文,你们对奥斯维辛集中营有什么印象? 可怕、惨绝人寰、恐怖 2、作者有没有直接描写集中营如 何残害“犯人”的?你是怎么体会到 它的可怕的呢? 作者没有直接描写纳粹刑罚的残酷, 它的可怕是通过作者和参观者的感受表现 出来的。 3.参观者在集中营里看见了哪些东 西?有什么反应? 毒气室 焚 尸炉 牢房 照片墙 绞刑室 表情茫然 惊惧万分 浑身发抖 跪下祷告 4.参观者的反应说明了什么? 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 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纳粹 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 发指!
3、二、文本分析之题材 1. 新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本文作为一篇新闻,有哪些特点? 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 、 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 、经过、 结果 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 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 打破“零零 度写作度写作” 传统传统 文本分析之结构文本分析之结构 1.文章开头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 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 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这其中深层含 义是什么? “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 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 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 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
4、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 到沉重、压抑。 2.开头写集中营所在地“阳光明媚温暖, 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 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结尾又写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 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内容上,以明快的景物,欢乐的 小孩反衬集中营当年的暗无天日惨绝人 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遇难者的怀念。 如果他们能活到今天,就能享受到这一 切,物非人非,悲上加悲。 (2)结构上,使文章更加完整,同时 也照应了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没有新闻,乃愤激之言,首尾写平静的 景物,暗示作者内心汹涌澎湃。 文本分析之细
5、节对比 1.第八段写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津卡毒 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种反差 和对比有什么作用? 作用 毒气室和焚尸炉 雏菊花 怒放 揭露了法西斯摧残美好生命的罪行,暗示生命是不会被 彻底摧毁的,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纳粹灭绝生命的 地方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 的绽放 2.“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 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暖和地微笑着”, 写这位女孩要表达什么? 温和的微笑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 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被践踏和毁灭的,活
6、着的 人应该永远铭记纳粹的罪恶。 作 用 问题探究 为什么作者反复说“奥斯维辛没有什 么新闻”?记者为什么又要写?这个题目取得好不 好? “没有什么新闻”-奥斯维辛早就因它的那段沉重、血腥 的历史而出名。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对于追求 新闻时效性的记者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新的东西可供报 道了。 “为什么又要写”-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 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取得好,充满悬念的否定句,欲擒故纵,引起读者兴 趣。 2.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 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 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欣赏: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 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 纪念馆. 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 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 省. 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 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三、小 结 归 纳 对法西斯残暴行为的愤怒控诉。 对受害者的哀悼,对历史的反思。 提醒大家“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