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4760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4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20 分,每小题 2 分)1芜湖市繁昌窑被称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混合 B 成型C 干燥 D 烧结2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健康 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B 化学与环境 使用化石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PM2.5 是造成雾霾天气的 “元凶”之一C 化学与安全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 化学与生活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棉花和羊毛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

2、硬水软化AA BB CC DD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 O2 占 21%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液态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A 过滤 B 铁丝燃烧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 pH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肥皂遇到硬水容易起大量泡沫B盐酸中加入铁锈后,溶液呈黄色C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放入烘干的木炭不褪色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6葡萄糖(C 6H12O6) 属于( )A盐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7双氧水是过氧化氢(H 2O2)的无色透明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工业漂白、外科消

3、毒等领域。下列关于 H2O2 的说法正确的是( )AH 2O2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B1 个 H2O2 分子中含 1 个氢分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 34gD氢元素与氧元的质量比为 1:168几种常见物质的 pH 范围如表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 A 酸奶 B 鸡蛋清 C 牙膏 D 肥皂水pH 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AA BB CC DD9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 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 2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 t2时 A

4、、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CAD将 t1时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10使用木条或火柴梗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 B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满分 25 分)11(5 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的元素符号 。(2)两个亚铁离子 。(3)标出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2(8 分)下表是前 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

5、)请画出第 16 号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前 18 号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3)13 号元素的氧化物与 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 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足量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除第 1 周期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 。13(6 分)某同学按下列操作流程除去了铜粉中的少量铁粉,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X 的名称是 。(2)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所得液体呈浅绿色,这是由于液体中含有(写离子符号)。14(6 分)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 MgSO4 和 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 NaOH 溶液调节废水的

6、 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已知:Mg(OH) 2、Fe(OH) 3 均不溶于水,加热会发生分解。分析该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的名称是 ;操作 时,当出现 现象即可停止加热。(2)固体 A 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 B 加热得到 Fe2O3 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溶液 a 除了可能含有 NaOH 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三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满分 15 分)15(7 分)某同学要帮学校实验室配制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 的盐酸三种溶液。(1)配制

7、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如果敞口久置容易 还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 ,不可放置在纸上称量,而应该把氢氧化钠放置在 里称量。(2)配制 10%的盐酸的步骤: 稀释混匀计算 装瓶并贴标签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如果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读数,最终所得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10%(填“大于”或“小于”),与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比,用浓盐酸配制 10%的稀盐酸用不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A量筒 B药匙 C天平 D烧杯 E胶头滴管(3)该同学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

8、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量筒和胶头滴管,首先分别取三种溶液适量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再分别加入等量的几滴酚酞,酚酞变红的是 溶液,请你设计方案把其余两种溶液鉴别出来。16(8 分)某废液 M 可能含有 NaCl、NaOH、Na 2CO3、Na 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资料信息】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2SO4常温下溶液的 pH 7 13 11 7【探究过程】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一: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红色 有同学认为废液 M 中一定含有 NaOH。请你对该结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步骤二:重新取适量废

9、液 M 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废液 M 中一定含有 。判断依据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步骤三:再重新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过量的 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由步骤三、步骤四可知:废液 M 中一定有 。步骤四:取步骤三中的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实验反思】步骤三空中滴加的溶液一定要过量的原因是 。四计算题(共 1 小题,满分 10 分,每小题 10 分)17(10 分)某公司生产的新型融雪剂的成分是无水 CaCl2 和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融雪剂中氯化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样品 12g,加水充分溶

10、解,得到溶液50g,然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 100g 平均分五次加入,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表。请你分析数据并进行有关计算。次 数 1 2 3 4 5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生成沉淀的质量/g 2.5 x 7.5 10 10(1)上表中 x 的数值为 。第 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2019 年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20 分,每小题 2 分)1芜湖市繁昌窑被称为中国青白瓷的发源地。在

11、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混合 B 成型C 干燥 D 烧结【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混合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成型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干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烧结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化学与健康 人

12、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可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B 化学与环境 使用化石燃料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PM2.5 是造成雾霾天气的 “元凶”之一C 化学与安全 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D 化学与生活 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能鉴别棉花和羊毛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AA BB CC DD【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分析;B、根据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D、根据棉花和羊毛区别、硬水的软化方法分析判断。【解答】解:A、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由于甲醛有毒,不能用于浸泡海产品。故 A 错误;B、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

13、化碳、烟尘等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故 B 错误;C、二氧化碳灭火时,没有液体留下,图书、档案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 C 错误;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花和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时,根据所学知识,找出选项中一处错误即可,这样可以提高答题速度。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 O2 占 21%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一定要加催化剂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液态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分析】A、

14、按质量体积计算空气中 O2 占 21%;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一定要加催化剂;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根据氧气的助燃性考虑。【解答】解:A、按质量体积计算空气中 O2 占 21%,故 A 错;B、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不一定要加催化剂,例如高锰酸钾制氧气,故 B 错;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 C 错;D、氧气具有助燃性,液态氧可作火箭的助燃剂,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空气的组成及其性质。4如图所示实验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A 过滤 B 铁丝燃烧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 pH【分析】A、过滤液体时,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B、根据

1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 “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

16、正确。D、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肥皂遇到硬水容易起大量泡沫B盐酸中加入铁锈后,溶液呈黄色C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放入烘干的木炭不褪色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铜【分析】A、根据肥皂水鉴别硬软水的方法分析;B、根据盐酸和氧化

17、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D、根据描述物质颜色时不能出现物质名称分析;【解答】解:A、肥皂遇到硬水产生少量泡沫, A 错误;B、盐酸和铁锈生成氯化铁,氯化铁的水溶液是黄色的,B 正确;C、紫红色高锰酸钾溶液中放入烘干的木炭会褪色,C 错误;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红色的粉末; D 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现象是看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不能出现物质名称。6葡萄糖(C 6H12O6) 属于( )A盐 B氧化物 C单质 D有机物【分析】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解: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D。【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物质分类的知

18、识等即可顺利解答。7双氧水是过氧化氢(H 2O2)的无色透明水溶液,广泛应用于工业漂白、外科消毒等领域。下列关于 H2O2 的说法正确的是( )AH 2O2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B1 个 H2O2 分子中含 1 个氢分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 34gD氢元素与氧元的质量比为 1:16【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在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 +1 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氧元素显1 价,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 1 个 H2O2 分子中含 2 个氢原子,

19、不含氢分子,故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DH 2O2 中氢元素与氧元的质量比为(12):(162)1:16,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8几种常见物质的 pH 范围如表 1,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物质 A 酸奶 B 鸡蛋清 C 牙膏 D 肥皂水pH 范围(常温) 45 78 89 1011AA BB CC DD【分析】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 小于

20、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解:A、酸奶 pH 为 45,小于 7,呈酸性;B、鸡蛋清的 pH 为 78,大于 7,呈碱性;C、牙膏的 pH 为 89,大于 7,呈碱性;D、肥皂水的 pH 为 1011,大于 7,呈碱性;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 1时,A、C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 2时,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21、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C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BCAD将 t1时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t 1时,A、 C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 A

22、 错误;B、t 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把 50gA 放入 50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 25g:75g1:3,故 B 正确;C、t 1时,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 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 t2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故 C 错误;D、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 t1时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低温度,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

23、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使用木条或火柴梗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电解水的产物 B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 D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分析】A、电解水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火柴梗碳化越快,温度越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解水的产物是氢气和氧气,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进行检验,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B、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24、、不能支持燃烧,均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将浓硫酸滴到木条上,木条变黑,可以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D、火柴梗碳化越快,温度越高,根据火柴梗碳化的快慢,可以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满分 25 分)11(5 分)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氩的元素符号 Ar 。(2)两个亚铁离子 2Fe 2+ 。(3)标出碳酸钾中碳

25、元素的化合价 K 2 O3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O 。【分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书写元素符号注意“一大二小”,氩的元素符号是 Ar。(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

26、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 2+。(3)碳酸钾中钾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碳元素显+4 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碳酸钾碳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K 2 O3。(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其化学式为:O 。故答案为:(1)Ar ;(2)2Fe 2+;(3)K 2 O3;(4)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

27、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8 分)下表是前 18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填元素符号)。(2)请画出第 16 号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前 18 号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C (填元素符号)。(3)13 号元素的氧化物与 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 2O3+3H2SO4Al 2(SO 4)3+3H2O ,6 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足量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2NaOHNa 2CO3+H2O 。(4)除第 1 周期外,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 电子层数相同 。【分

28、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进行分析解答。(2)第 16 号为硫元素,硫离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8 个电子。前 18 号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进行分析解答。(3)13 号元素的氧化物是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6 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Al。(2)第 16 号为硫元素,硫离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9、 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8 个电子,其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前 18 号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元素,其元素符号为 C。(3)13 号元素的氧化物是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2O3+3H2SO4Al 2(SO 4) 3+3H2O。6 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2+2NaOHNa 2CO3+H2O。(4)同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的相同点是电子层数相同。故答案为:(1)Al;(2) ;C;(3)Al 2O3+3H2SO4Al 2(SO 4) 3+3H2O;CO 2+2N

30、aOHNa 2CO3+H2O;(4)电子层数相同【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与排列规律、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6 分)某同学按下列操作流程除去了铜粉中的少量铁粉,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X 的名称是 过滤 。(2)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式是 H 2 :所得液体呈浅绿色,这是由于液体中含有Fe 2+ (写离子符号)。【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1)操作 X 的名称是过滤,通过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铜。故填:过滤。(

31、2)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是因为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氢气的化学式是 H2:所得液体呈浅绿色,这是由于液体中含有 Fe2+。故填:H 2;Fe 2+。【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4(6 分)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 MgSO4 和 FeCl3,技术人员逐渐加入 NaOH 溶液调节废水的 pH,先后分离出两种沉淀,并通过系列处理得到有价值的产品。已知:Mg(OH) 2、Fe(OH) 3 均不溶于水,加热会发生分解。分析该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的名称

32、是 过滤 ;操作 时,当出现 较多量晶体 现象即可停止加热。(2)固体 A 与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 2SO4+Mg(OH ) 2MgSO 4+2H2O 。(3)固体 B 加热得到 Fe2O3 反应前后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是 不变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溶液 a 除了可能含有 NaOH 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NaCl、Na 2SO4 (填化学式)。【分析】(1)根据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来分析;(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3)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4)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1)操作实现固液分离,为过滤;操作是蒸

33、发操作,当析出较多量晶体时停止加热,故填:过滤;较多量晶体;(2)固体 A 与某酸反应,由于生成硫酸镁,所以是和硫酸反应,所以对应的反应为氢氧化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H )2+H2SO4MgSO 4+2H2O,故填:H 2SO4+Mg(OH) 2MgSO 4+2H2O;(3)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受热分解为氧化铁和水,氢氧化铁与氧化铁中铁元素均显+3 价;故填:不变;(4)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镁沉淀,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溶液 a 除了可能含有剩余的 NaOH 外,还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4、生成的 NaCl 和 Na2SO4故填: NaCl、Na 2SO4。【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制备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三实验探究题(共 2 小题,满分 15 分)15(7 分)某同学要帮学校实验室配制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 的盐酸三种溶液。(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如果敞口久置容易 潮解 还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 2CO3+H2O ,不可放置在纸上称量,而应该把氢氧化钠放置在 小烧杯(或表面皿) 里称量。(2)配制 10%的盐酸的步骤: 稀释混匀计算 装瓶并贴

35、标签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 (填序号),如果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读数,最终所得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于 10%(填“大于”或“小于”),与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比,用浓盐酸配制 10%的稀盐酸用不到的仪器是 B C (填字母序号)A量筒 B药匙 C天平 D烧杯 E胶头滴管(3)该同学忘记了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老师只提供了无色酚酞试液、试管、量筒和胶头滴管,首先分别取三种溶液适量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再分别加入等量的几滴酚酞,酚酞变红的是 NaOH 溶液,请你设计方案把其余两种溶液鉴别出来。【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分析回

36、答有关的问题;(2)根据溶液配制的操作顺序和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即可;(3)根据酸碱指示剂的特点和溶液的浓度不同分析即可。【解答】解:(1)配制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固体如果敞口久置容易潮解,还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钠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Na 2CO3+H2O,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放置在纸上称量,而应该把氢氧化钠放置在小烧杯(或表面皿)里称量。(2)配制 10%的盐酸的步骤:应先计算需要浓盐酸和水的体积,再量取浓盐酸和水,然后稀释混匀,最后装瓶并贴标签,所以正确的顺序为 ,如果量取浓盐酸时俯视量筒读

37、数,实际量取的浓盐酸的量少了,最终所得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10%,与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比,用浓盐酸配制 10%的稀盐酸用不到的仪器是:药匙、天平;(3)要鉴别 10% 的氢氧化钠溶液、5%的盐酸,10%的盐酸三种溶液,首先分别取三种溶液适量于三支试管中,然后再分别加入等量的几滴酚酞,酚酞变红的是 NaOH 溶液;由于溶液的浓度不同,分别用量筒量取等量的 10% 的 NaOH 溶液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向两支试管中滴入等量的酚酞试液,酚酞变红,分别用滴管取待测的稀盐酸滴入 10%的 NaOH 溶液中,酚酞红色恰好褪去时所用量少的为 10%的盐酸,滴入盐酸多的为 5%的盐酸。故答案为

38、:(1)潮解,2NaOH+CO 2Na 2CO3+H2O,小烧杯(或表面皿);(2),小于,B C ;(3)NaOH,分别用量筒量取等量的 10% 的 NaOH 溶液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向两支试管中滴入等量的酚酞试液,酚酞变红,分别用滴管取待测的稀盐酸滴入 10%的 NaOH 溶液中,酚酞红色恰好褪去时所用量少的为 10%的盐酸,滴入盐酸多的为 5%的盐酸。【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会造成所量液体体积比实际值小,若仰视读数会造成所量液体体积比实际值大,正确读数方法为: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6(8 分)某废液 M 可能含有 NaCl、NaOH、Na 2CO3、Na

39、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资料信息】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2SO4常温下溶液的 pH 7 13 11 7【探究过程】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一: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红色 有同学认为废液 M 中一定含有 NaOH。请你对该结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 。步骤二:重新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废液 M 中一定含有 Na 2CO3 。判断依据是 Na2CO3+2HCl2NaCl+H 2O+CO2 (用化学方程式

40、表示)步骤三:再重新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过量的 Ba(NO 3) 2 溶液,静置。有白色沉淀步骤四:取步骤三中的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的 AgN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由步骤三、步骤四可知:废液 M 中一定有 Na 2SO4、NaCl 。【实验反思】步骤三空中滴加的溶液一定要过量的原因是 检验并除尽溶液中的Na2SO4,防止其干扰 NaCl 的检验 。【分析】步骤一:根据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来分析;步骤二:根据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来分析;步骤三:根据硫酸根离子与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来分析;【实验反思】根据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防止干扰的方法来分析。【解答】解:步

41、骤一: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该结论不正确;故填:不正确,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步骤二: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重新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说明含有碳酸钠;故填:Na 2CO3;Na 2CO3+2HCl2NaCl+H 2O+CO2;步骤三:步骤三:再重新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静置,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硫酸钠;步骤四:取步骤三中的上层清液,滴加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氯化钠;故填:Ba

42、(NO 3) 2;AgNO 3;Na 2SO4、NaCl;【实验反思】步骤三中滴加的硝酸钡溶液一定要过量,这是为了检验并除尽溶液中的 Na2SO4,防止其干扰 NaCl 的检验;故填:检验并除尽溶液中的 Na2SO4,防止其干扰 NaCl 的检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四计算题(共 1 小题,满分 10 分,每小题 10 分)17(10 分)某公司生产的新型融雪剂的成分是无水 CaCl2 和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融雪剂中氯化钙的含量,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该样品 12g,加水充分溶解,得到溶液50g,然后取一

43、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 100g 平均分五次加入,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表。请你分析数据并进行有关计算。次 数 1 2 3 4 5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生成沉淀的质量/g 2.5 x 7.5 10 10(1)上表中 x 的数值为 5 。第 4 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分析】第一次和第三次以及第四次都是增加了 2.5g,所以第二次也是增加 2.5g,可知x 为 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据此结合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对应的物质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44、。【解答】解:第一次和第三次以及第四次都是增加了 2.5g,所以第二次也是增加 2.5g,可知 x 为 5,且第四次为恰好完全反应设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 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CO3+CaCl2CaCO 3+2NaCl111 100 117x 10 g y x11.1gy11.7 g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92.5%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10.5%答:(1)上表中 x 的数值为 5第 4 次加入的碳酸钠与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 92.5%。(3)所得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10.5%。【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二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