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2350 上传时间:2019-05-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28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9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12 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 D冰雪融化2下列实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称量 NaOH 固体C 倾倒液体 D 稀释浓硫酸3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热固性塑料成

2、型后再受热不会软化,可用于制造电源插座、开关B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人们可以大量摄入,多吃无害D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人们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5小明要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7.0g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选用 20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A B

3、 C D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在做蒸发结晶的实验时,不停用玻璃棒搅拌溶液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7小明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的错误的是( )A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能乳化油污B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空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C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可以放心食用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8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下列事实不能解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A自然界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B“真金不怕火炼”C黄金质地比较软D黄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9(2 分)下表是某同学用多

4、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氯化铁溶液 用 pH 试纸检验B 碳酸钙和硫酸钡 加入稀盐酸 加入足量水C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滴加氯化钡溶液D 水和双氧水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AA BB CC DD10(2 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炭粉B 鉴别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四种固体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C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D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

5、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满分 14 分)11(3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 ;(2)2 个氮气分子 ;(3)2 个氢原子 ;(4)+6 价的硫元素 ;(5)氢氧化铁 ;(6)缺少 元素会得佝偻病;(7)2 个二氧化碳分子 ;(8)5 个硫酸根离子 ;(9)4 个铵根离子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2(2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冰水共存物 液氧 空气 纯碱 硫酸 火碱 过氧化氢 高锰酸钾13(5 分)图 1 中甲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乙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硒元素位

6、于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2)图乙中 m 表示 ,m 的值为 ,n 的值为 (3)硒元素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当 n8 时,该粒子带有 个单位的负电荷图 2 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对此反应叙述正确的有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D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2)物质 C 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3)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14(4 分)t 1时,向盛有 10mL 水的 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 1 所示的现象。

7、请回答:(1)t 1时, 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 2 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4)关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1时,试管 A 上层清液溶质质量分数试管 B 中溶质质量分数B保持温度不变,向试管 A 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若温度升高到 t2,两支试管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分蒸发)D蒸发一定质量的水,两支试管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三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13 分)15(4 分)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8、:煤、 、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这种新能源是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在日常生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 进行检验。16(4 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1)根据图 1 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答两点)(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 。(4)某课外小组用废弃白铜(Cu、Ni)粉末分

9、离得到 Cu、Ni 两种金属,其主要流程如图 2(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已知:Ni 与 Fe 化学性质相似,常见化合价为+2 价。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由上述流程得出 Cu、Ni、Zn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17(5 分)图中 A、B、C、D、E、F 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 A 为单质,C 和 E 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C、E 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 ,E 。(2)AB 反

10、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3)写出 A 与 C 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15 分)18(4 分)根据下列所示图回答问题。(1)将图一实验所得液体静置,说明乙醇能溶于水的现象是 。(2)图二实验中,若观察到 U 形管右端液面 (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三实验中,若观察到 ,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19(5 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1、,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 装置 B 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20(6 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利用海水可以获取许多物质,如蒸发海水可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除氯化钠外,还含有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若按如图流程进行操作,可把粗盐提炼成精盐。请回答: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 。请设计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准确控制在少量溶液乙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最后氯化钠溶液中所含的氯化钠与提纯前原粗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相比较,结果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少”)。五计算题(共 1 小题,满分 6 分,每小题 6 分

12、)21(6 分)在质量为 150g 的烧杯中加入 100g 过氧化氢溶液,再向其中加入 2g 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和剩余物质总质量为 250.4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反应后它的质量为 g;(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 H2O2的质量。2019 年辽宁省锦州市第七中学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满分 12 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 B玻璃破碎 C车胎爆炸 D冰雪融化【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

13、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食物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正确;B、玻璃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错;C、车胎爆炸是由于压强大造成爆炸,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 错;D、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D 错。故选:A。【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下列实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 B 称量 NaOH 固体C

14、 倾倒液体 D 稀释浓硫酸【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

15、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16、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缉毒犬闻到毒品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B、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C、水降温会结冰,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石块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7、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注意就会发现。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热固性塑料成型后再受热不会软化,可用于制造电源插座、开关B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轮胎和制鞋工业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人们可以大量摄入,多吃无害D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人们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分析】A根据塑料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B根据合成橡胶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C根据均衡膳食来分析;D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解答】解:A热固性塑料成型后再受热不会软化,可用于制造电源插座、开关,故正确;B合成橡胶的弹性、耐磨性、绝缘性等性能优良,广泛应用

18、于轮胎和制鞋工业,故正确;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单丝应该合理摄入,多吃有害健康,故错误;D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人们可以食用加入铁强化剂的酱油来预防,故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可见学习化学对我们来说多么重要。5小明要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制作“叶脉书签”,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7.0g用托盘天平称氢氧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选用 20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和试剂瓶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

19、质量分数偏小A B C D【分析】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水的质量,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实验室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根据各操作所需要使用的仪器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50g14%7.0g,故选项说法正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0、,则所需水的质量50g7g43g(合 43mL),应选用 50mL 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实验室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4%的氢氧化钠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溶解,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玻璃棒用于溶解时的搅拌、试剂瓶用于盛放氢氧化钠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某同学在做蒸发结晶的实验时,不停用玻璃棒搅拌溶

21、液B服用适量的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生活污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流中D为使农作物高产,鼓励农民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分析】A、根据蒸发结晶时的操作要求作答即可;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C、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D、农药和化肥对人体也是有害的。【解答】解:A、某同学在做蒸发结晶的实验时,不停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故 A 正确,B、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会是人的食管受到伤害,故 B 错误,C、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直接排入河水中,会产生富营养化,故 C 错误,D、农药和化肥在增产的同时也会有残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水的污

22、染与防治、碱的性质、环境保护等,考查的知识点很多,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要记牢。本题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的理念,本考点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小明同学对所学的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的错误的是( )A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能乳化油污B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空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C用甲醛溶液浸泡的海产品,可以放心食用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分析】A根据去污原理来分析;B根据乙醇汽油的优点来分析;C根据甲醛有毒来分析;D根据防治水污染的措施来分析。【解答】解:A汽油能溶解油污,洗洁精能乳化油污,故正确;B乙醇具有可燃性,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

23、以大力推广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空气污染,节约石油资源,故正确;C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海产品,故错误;D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这样可以防治水体污染,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只要能够细心就可做好。8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下列事实不能解释金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是( )A自然界黄金能以单质形式存在B“真金不怕火炼”C黄金质地比较软D黄金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锈蚀【分析】根据金的性质分析判断,金的性质很稳定。【解答】解:A、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在自然界中,因为性质稳定,不与水、空气、土壤中成分反应,能以单质形式存在,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于黄金的性质很稳定,

24、即使在高温时也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所以“真金不怕火炼”,故 B 不符合题意;C、黄金的质地软是其物理性质,不是化学性质,故 C 符合题意;D、因为黄金性质稳定,在潮湿的空气中黄金都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准确理解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即可分析判断。9(2 分)下表是某同学用多种方法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要鉴别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加入氯化铁溶液 用 pH 试纸检验B 碳酸钙和硫酸钡 加入稀盐酸 加入足量水C 稀盐酸和稀硫酸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滴加氯化钡溶液D 水和双氧水 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观

25、察颜色AA BB CC DD【分析】根据物质所具有的不同的性质选择不同的试剂和方法使出现的现象不同进行鉴别A、根据酸和碱在 pH 试纸上会显不同的颜色,碱会和氯化铁生成沉淀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钙和硫酸钡都不溶于水进行判断;C、根据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判断;D、根据双氧水和水都是无色的液体进行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钠会和氯化铁生成红褐色的沉淀而盐酸不会和氯化铁反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用 pH 试纸测出的盐酸的 pH 小于 7,氢氧化钠的 pH 大于 7,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B、碳酸钙和硫酸钡都不会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够鉴别;加入盐酸后碳酸钙能够溶解产生气泡,而硫酸钡不反应,

26、可以区分,故不符合题意;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会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滴加氯化钡,稀硫酸可以生成白色沉淀而稀盐酸不能,该方法能区分两者,故不符合题意;D、双氧水能够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快速产生氧气,而水不能,可以鉴别;双氧水和水都是无色的液体,不能鉴别,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0(2 分)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通过灼热的炭粉B 鉴别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四种固体加入适量的水,观察

27、并感知温度变化C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物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D 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观察现象AA BB CC DD【分析】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根据四种固体的溶解性、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酸、硫酸钠均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灼热的炭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B、加入适量的水,难溶于

28、水的是氢氧化镁,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溶于水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溶解、过滤、蒸发、洗涤、烘干,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D、硫酸、硫酸钠均能与硝酸钡溶液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溶液,不能用于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满分 14

29、分)11(3 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 Mg ;(2)2 个氮气分子 2N 2 ;(3)2 个氢原子 2H ;(4)+6 价的硫元素 ;(5)氢氧化铁 Fe(OH) 3 ;(6)缺少 Ca 元素会得佝偻病;(7)2 个二氧化碳分子 2CO 2 ;(8)5 个硫酸根离子 5SO 42 ;(9)4 个铵根离子 4NH 4+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 2O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

30、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镁的化学式为 Mg,故填:Mg;(2)2 个氮气分子就是在氮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 2,故填:2N 2;(3)2 个氢原子就是在氢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 2,故填:2H;(4)+6 价的硫元素就是在硫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6,故填: ;(5)氢氧化铁中铁元素为+3 价,氢氧根为1 价,其化学式为 Fe(OH) 3,故填:Fe(OH) 3;(6)缺少 Ca 元素会得佝偻病,故填:Ca;(7)2 个二氧化碳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碳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 2,故填:2CO 2;(8)5 个硫酸根离子就是在硫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 5,故填:5SO 42 ;(9)4 个铵根离

31、子就是在铵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 4,故填:4NH 4+;(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故填:H 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2 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填序号)冰水共存物 液氧 空气 纯碱 硫酸 火碱 过氧化氢 高锰酸钾【分析】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冰水共存物过氧化氢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

32、物; 纯碱高锰酸钾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物质类别的判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类别的知识进行。13(5 分)图 1 中甲是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的部分信息,乙是硒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硒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第 四 周期(2)图乙中 m 表示 核电荷数 ,m 的值为 34 ,n 的值为 6 (3)硒元素属于 非金属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 (4)当 n8 时,该粒子带有 2 个单位的负电荷图 2 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1)对此反应叙述正确的有

33、 BD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产物质量 D利用此反应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2)物质 C 由 分子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3)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 4CO+2NO 2 N2+4CO2 【分析】(1)根据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分析回答;(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获取的信息有: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解答即可(4)根据核内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回答根据图 2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

34、】解:(1)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硒原子的核外有 4 个电子层,则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34,表示原子序数为 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图 2 中 m 为核电荷数,值为 34;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则 342+8+18+n,n6;(3)硒元素是“石”字旁,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4)由于硒的最外层电子书是 6,当 n8 时,该粒子是原子得到了 2 个电子带有 2 个单位的负电荷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4CO+2

35、NO 2 N2+4CO2(1)A该反应有单质生成,反应前后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故 A 错误;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故 B 正确;C加入催化剂可提高反应的速率,但不能提高产物质量,故 C 错误;D利用此反应将有毒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可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故 D 正确(2)物质 C 是二氧化碳,是由分二氧化碳分子构成(3)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为:4CO+2NO 2 N2+4CO2故答为:(1)四;(2)核电荷数,34,6;(3)非金属,78.96;(4)2、(1)BD(2)分子;(3)4CO+2NO 2 N2+4CO2【点评】本题难

36、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微粒的观点和模型图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4 分)t 1时,向盛有 10mL 水的 A、B 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 1 所示的现象。请回答:(1)t 1时, 甲 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 2 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b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关于两支试管中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D 。At 1时,试管 A 上层清液溶质质量分数试管 B 中溶质质量分数B保

37、持温度不变,向试管 A 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C若温度升高到 t2,两支试管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分蒸发)D蒸发一定质量的水,两支试管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甲试管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 t1时,甲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t 1时,a 物质的溶解度小于 b 物质的溶解度,所以图 2

38、 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b;(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提纯甲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4)A、t 1时,溶剂质量相等,加入等质量的固体,试管 A 中有固体剩余,所以试管A 上层清液溶质质量分数试管 B 中溶质质量分数,故 A 正确;B、保持温度不变,向试管 A 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水,加入水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变大,故 B 错误;C、若温度升高到 t2,溶解度相等,固体全部溶解,溶剂质量相等,溶质相等,所以两支试管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不考虑水分蒸发),故 C 正确;D、蒸发一定质量的水,水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两支

39、试管中不一定有固体析出,故 D错误。故选:BD。故答案为:(1)甲;(2)b;(3)降温结晶;(4)B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13 分)15(4 分)人类的活动离不开能源,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资源。(1)目前,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是:煤、 石油 、天然气。近年来,科学家陆续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将来可能会代替化石燃料的新能源,这种新能源是 可燃冰 。(2)我国部分地区的饮用水来自河水,河水在净化处理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 。在日常生

40、活中,若要鉴别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最简单的方法是加入 肥皂水 进行检验。【分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海底埋藏着丰富的可燃冰,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净化水的原理以及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将来替代化石能源并埋藏于海底的新能源是可燃冰。故填:石油;可燃冰;(2)明矾加入水中能形成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若水中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烧杯中有大量浮渣,说明水是硬水,若泡沫丰富则是软水;故填: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沉降;肥皂水。【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新能源的种类、水的净化原理与方法

41、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6(4 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十分广泛(1)根据图 1 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 (答两点)(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不同的原因是 含碳量不同 ;(3)写出工业上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过程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2O3+3CO 2Fe+3CO2 ;每年因腐蚀而消费掉的金属材料数量惊人,铁生锈的条件是 铁与水和氧气并存 。(4)某课外小组用废弃白铜(Cu、Ni)粉末分离得到 Cu、Ni 两种金属,其主要流程如图 2(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已知:Ni 与 Fe 化学性质相似,常见化合价为+2

42、价。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i+H 2SO4NiSO 4+H2 。由上述流程得出 Cu、Ni、Zn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n、Ni、Cu 。【分析】(1)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来分析;(2)根据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是二者的含碳量不同进行解答;(3)根据铁的冶炼和金属铁锈蚀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根据反应的原理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实验流程以及金属的活动性来分析判断。【解答】解:(1)金属制电缆,说明金属具有导电性;制热水壶说明金属具有导热性;制成金属丝说明金属具有延展性;故填:导电性、导热性(或延展性);(2)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是 2%至 4.3%,钢

43、的含碳量是 0.03%至 2%之间,故答案为:含碳量不同;(3)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故填:Fe 2O3+3CO 2Fe+3CO2;铁与水和氧气并存;(4)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氢气和硫酸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i+H2SO4NiSO4+H2故填:Ni+H 2SO4NiSO 4+H2;由上述流程可知,铜不与硫酸反应,镍能与稀硫酸反应,锌能将镍从气溶液中置换出来,可得出 Cu、Ni、Zn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n、Ni、Cu;故填:Zn、Ni、Cu。【点评】此题以实验设计流程的形式让学生去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问题

44、,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意义。17(5 分)图中 A、B、C、D、E、F 分别是铁、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其中 A 为单质,C 和 E 的物质类别相同。图中用“”或“”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或“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C、E 物质(或溶质)的化学式:C HCl ,E H 2SO4 。(2)A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AgNO 3Fe(NO 3) 2+2Ag ;F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OCa(OH) 2 ,该反应的基本类

45、型为 化合反应 。(3)写出 A 与 C 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 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 。【分析】根据 A 是单质,所以 A 是铁,C 和 E 的物质类别相同,故 C 和 E 是盐酸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铁能与 B 反应,故 B 表示硝酸银;硝酸银能与 C 反应,E 能转化为 C,故C 是盐酸,E 是硫酸;硫酸能转化为 F,F 能转化为 D,故 F 是水,D 是氢氧化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 是单质,所以 A 是铁,C 和 E 的物质类别相同,故 C 和 E 是盐酸和稀硫酸中的一种;铁能与 B 反应,故 B 表示硝酸银;硝酸银能与 C 反应,E 能转化

46、为 C,故C 是盐酸,E 是硫酸;硫酸能转化为 F,F 能转化为 D,故 F 是水,D 是氢氧化钙,带入框图,推断合理;(1)C 是盐酸,E 是硫酸,故填:HCl;H 2SO4;(2)A 与 B 的反应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填:Fe+2AgNO 3Fe(NO 3)2+2Ag;F 生成 D 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属于化合反应,故填:CaO+H 2OCa(OH)2;化合反应;(3)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会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故填:固体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最终得到浅绿色溶液。【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

47、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四实验探究题(共 3 小题,满分 15 分)18(4 分)根据下列所示图回答问题。(1)将图一实验所得液体静置,说明乙醇能溶于水的现象是 红色均匀,不分层 。(2)图二实验中,若观察到 U 形管右端液面 降低 (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 2CO3+H2O 。(3)图三实验中,若观察到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分析】(1)依据乙醇能够和水互溶分析解答;(2)根据 U 型管两端的气压变化进行分析;(3)依据显碱性的物质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分析解答。【解答】解:(1)乙醇能溶于水,则是形成溶液,溶液均一稳定,会观察到红色均匀,不分层。(2)CO 2与 NaOH 能反应也能够和 H2O 反应,但氢氧化钠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且与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导致 U 型管左端的气压更小,这样 U 型管右端液面降低,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 2Na 2CO3+H2O;(3)铵态氮肥能和氢氧化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