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0564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选择题(2019遵义调研)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如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景观图。读图回答 13 题。1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 )A海上风能平稳 B降低投资成本C岛国海岸线漫长 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2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 )A气压低 B气温高C摩擦力小 D气压梯度力大3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改变大气环流 B改变大气降水C干扰海上航运 D干扰 GPS 定位解析:1.B 2.C 3.C 第 1 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英国

2、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吹偏西风,加上海上风能平稳,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克服海水的侵蚀等问题,投资成本高;英国为岛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空间广阔,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海上发展风电可以减小土地利用压力。第 2 题,海洋下垫面单一;而陆地的下垫面高低起伏,加之植被分布等因素,导致风在陆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等的情况下,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故 C 项正确。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海洋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压有时高于陆地,有时低于陆地,故 A 项错误;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温各有高低,故 B 项错误;海洋上的气压梯度力不一定

3、大于陆地,故 D 项错误。第 3 题,英国在海上进行风力发电利用的是盛行西风,并没有改变大气环流,故 A 项错误;海上风力发电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故 B 项错误;在海面上建设了风力发电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上航运,故 C 项正确;海上风力发电场对 GPS 定位没有影响,故 D 项错误。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读大庆市地图,回答 46 题。4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 )带状分布 分散分布 居采油区 靠近铁路A B C D 5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 )A石油储量丰富 B国内市场庞大C铁路交通便利 D科技力量雄厚6由于石油

4、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的转型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 )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 B C D 解析:4.C 5.A 6.A 第 4 题,读图可知,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第 5 题,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丰富的石油资源。第 6 题,面临石油枯竭的形势,大庆市应利用技术优势延长工业链,发展相关石油装备等制造业;并且利用其广阔的地理区域,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2019九江模拟)如图为德国煤炭巨头鲁尔集团将某煤

5、矿地下采空区改造成抽水蓄能设施的示意图。该煤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被用作储能设施的废弃煤矿。读图完成 78 题。7图示抽水蓄能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矿产开采效率 B恢复地表生态环境C促进矿产开发利用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8我国西北矿区如果借鉴该模式,需要调整的是( )A封闭露天水库 B降低发电功率C废除太阳能和风力发电 D缩小水库和蓄水池容量解析:7.D 8.A 第 7 题,抽水蓄能设施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图示地区为地下采空区,没有矿产可开采利用;抽水蓄能设施在地下采空区,对恢复地表生态环境影响不大。故 D 正确。第 8 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如果借鉴该模式,应

6、封闭露天水库,A 正确;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和风能丰富,不需要废除太阳能和风力发电;也不用降低发电率、缩小水库和蓄水池容量,故 B、 C、D 错误。(2019石家庄一模)巴西(如图所示)光照资源丰富,近年来光伏产业快速发展,但光伏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极低,目前巴西的发电结构仍以水电为主。从最新的上网电价(电网购买发电企业电力和电量的计量价格)来看,水电约为 100 雷亚尔/兆瓦,风电约为 200雷亚尔/ 兆瓦,光伏发电约为 300 雷亚尔/ 兆瓦( 雷亚尔为巴西流通货币)。据此完成 911 题。9巴西光照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 )A国土大多处于低纬度地区B巴西高原海拔较高且面积广阔C植被覆盖率高

7、,空气洁净D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光照强烈10巴西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条件是( )A巴西工业基础薄弱 B水力发电供应充足C巴西科技发展缓慢 D光伏发电成本较高11推测促进巴西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河流年径流量减少巴西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用电量大量增加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干旱灾害频率增加巴西对环境保护日趋重视,大量水电站面临拆除A B C D解析:9.A 10.D 11.C 第 9 题,巴西国土大多位于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终年较大,所以光照资源丰富。第 10 题,巴西属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发展较快;水力发电不是限制其光伏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巴西作为新兴的

8、工业化国家,高新技术发展也较快;由材料可知,巴西光伏发电与水电和风电相比,成本较高,这是限制其光伏产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第 11 题,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大面积热带雨林被砍伐,会使河流的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但河流的年径流量不一定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巴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这是促进其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因素之一;全球变暖导致干旱灾害频率增加,旱灾会严重影响水力发电,在此情况下,光伏产业得以发展;光伏产业迎合了人们保护环境的需要,但巴西作为发展中国家,发电结构仍以水力发电为主,不可能大量拆除水电站。二、非选择题12(2019泉州模拟)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9、。锂在电动汽车、储能、受控热核反应等领域应用广泛。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是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岩石形式,含量较高,锂辉石提锂工艺成熟;另一种是以盐湖卤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形式。甲盐湖位于智利东北某高原,海拔 2 300 m。盐湖中的钾、锂等离子含量高,锂资源丰富。当地某企业在湖区修建盐田,将盐湖卤水灌入盐田进行多日的日晒蒸发,产生高浓度卤水,同时还会遗留一些难以直接利用的“尾卤” ,晒盐场通常会将尾卤注回到盐湖干盐壳之下,不暴露于空气中。该企业将经浓缩后的富锂卤水,运往 240 km 以外的智利第二大港口城市乙港加工成碳酸锂,再运往发达国家进一步深加工。(1)简析该企业在甲盐湖周

10、边修建盐田的原因。(2)说明该企业晒制盐湖卤水后,将尾卤注回盐湖干盐壳之下的原因。(3)简述该企业将浓缩后富含锂的卤水运往乙港进行加工的理由。(4)目前有多家公司在当地开采富含锂的矿石,但当地对此有不同的意见,你是否赞成这种做法,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利用湖水则要接近湖泊;晒盐( 锂)则要光照强,该地海拔 2 300 m,则光照强。第(2) 题, “尾卤”对该公司来说,就是废弃物,同时也是没有利用的资源;则该处理方式一方面利于资源循环再利用,另一方面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第(3)题,可从两地环境容量、加工的技术、劳动力条件,以及运输条件角度分析。第(4)题,可从区位条件与可持续

11、发展内涵角度分析,注意观点与理由要一致。答案:(1)靠近盐湖,便于提取卤水;盐湖所在地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有利于晒盐(高原地区风力较大,有利于晒盐) 。(2)经再自然化过程(与原有湖水混合,循环再利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覆盖在干盐壳之下( 隔绝空气),减轻对大气的污染(避免随意排放在地表,污染大气及地表环境,破坏生态环境) 。(3)甲地自然条件恶劣;浓缩后的卤水重量减轻,便于运输;有公路连接海港,距离较近,便于外运;港口基础设施较完善(高原的工业基础条件较差) ;劳动力较丰富,技术水平较高( 高原劳动力缺乏);地处沿海地区,环境容量大(在高原加工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4)反对:高海拔

12、地区,开采基础设施差;只开采锂矿,易造成其他矿产资源的浪费;矿石开采,开挖地表,破坏植被;固体废弃物堆积,污染环境,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耗能大,开采成本较高(初级产品出口,附加值低) 。赞成:矿石锂的含量高(含锂的矿石品位较高 ),工艺成熟;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较高;锂应用广泛,国际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资源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可带动加工、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智利目前是全球铜矿储量最丰、产量最大、出口最多的国家,被誉为“铜矿之国” 。位于智利北部地区的丘基卡玛塔铜矿(位置如图所示)

13、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它由岩浆侵入而成。铜工业是智利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智利人每创造 5 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有 1 美元与铜矿相关;智利每出口 5 美元商品,其中 3 美元是铜产品;智利经济增速如果达到 5%,那么铜业的贡献率在 70%(1)简述丘基卡玛塔形成世界上最大露天铜矿的地质条件。(2)分析智利成为“铜矿之国”的有利条件。(3)如果智利在卡拉马建设铜矿冶炼工业,需要克服哪些不利地理条件?(4)你是否赞同“铜矿之国”的危机即将来临这种观点?请阐述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由岩浆侵入而成” ,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描述丘基卡玛塔形成世界上最大露天铜矿的

14、地质过程。第(2)题,结合图文材料,从资源条件、交通、政策、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智利成为“铜矿之国”的有利条件。第(3)题,注意 “不利地理条件”的限定,应结合区域特征从水资源、能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环境等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来分析。第(4)题,为开放性问题,注意观点与理由的统一。赞同危机即将来临,应从资源枯竭、产业结构等角度分析。不赞同危机即将来临,可从储量大、可持续开发、延长产业链等方面论证。答案:(1)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岩浆侵入后冷凝形成铜矿;矿床上覆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被侵蚀,使铜矿出露。(2)智利铜矿资源储量丰富,产量大;智利西海岸有港口,海运条件便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劳动力资源丰富;国际市场广阔。(3)卡拉马水资源短缺;能源缺乏;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环境污染严重;当地市场狭小。(4)赞同。理由:铜矿为非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智利产业结构单一,对铜矿产业依赖严重。不赞同。理由:智利铜矿储量大,坚持可持续开发可解除危机;提高技术水平,延长铜矿产业链可确保铜矿持久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