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0556 上传时间:2019-05-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一、选择题(2019武汉模拟)黄河三角洲是我国三大河口三角洲之一,是我国暖温带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如图示意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位置。河水、地下水、雨水和海水复杂的相互作用主导了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和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系统中磷主要是陆源磷,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据此完成 13 题。1黄河三角洲湿地成为世界上土地面积自然增长最快的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成因是( )A黄河径流量大 B黄河输沙量大C地壳上升运动 D沿海海平面上升2黄河三角洲湿地盐分的空间分异规律有( )含盐量整

2、体上由河道两岸向外侧递增高值区多集中于近海沿岸和地势较高的地区 在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滩涂,土壤盐分含量较低1996 年黄河人为改道后新生湿地含盐量明显低于改道前形成的湿地A BC D3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分布特点是( )A总氮含量整体上呈现出由河道两侧向外递增B总氮含量低值区集中在近海滩涂地区C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海向陆递减D总磷含量整体上由河道向外递增解析:1.B 2.C 3.B 第 1 题,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带来的泥沙在河口堆积而成,则土地面积增长最快的原因是输沙量大。第 2 题,盐分主要来自海水,河水、雨水、地下水对盐分有稀释作用。则受河水影响,河道两岸、入海口附近盐分较低;新生

3、湿地受河水补给地下水较多而盐分较低。第 3 题, “氮主要来自植物的分解输入” ,则植物较多的区域氮含量较高,近海滩涂等盐分高的区域,因植物少,而总氮含量值较低;河道两侧水分条件好,植被较多,总氮含量较高,整体呈现由河道向外递减;“陆源磷”说明磷主要来自陆地,则必然是河水带来的;总磷含量应由河道向外、由陆向海递减。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 世纪 80 年代的银川周边的湖泊所剩无几。1999 年,银川市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如图示意银川周边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回答 45 题。420 世纪 80 年代的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 )A泥

4、沙淤积 B气候变暖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5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C D解析:4.C 5.B 第 4 题,20 世纪 80 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排水造田。第 5 题,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的湿度和美化环境。玛纳斯绿洲是新疆最大的绿洲农耕区和国

5、内第四大灌溉农业区,在玛纳斯河冲积扇边缘有一条狭长的泉水溢出带,有“千泉”之称。人们以这里湿地中的湖泊或洼地为库址,修建多个水库,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湿地水库群,它上接大河、下通灌区。如图为玛纳斯冲积扇及玛纳斯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 68 题。6冲积扇边缘“千泉”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A高山冰雪融水 B玛纳斯河水C大气降水 D地下水7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的特点,直接反映了( )A湿地水库群的调节作用 B泉水流量年际变化小C天山冰雪融水补给稳定 D流域内气温年较差小8湿地水库群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体现在( )A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减少旱涝灾害B保护生物多样性C温差变小,湿度增

6、大,降水增多D减轻土地荒漠化解析:6.D 7.B 8.C 第 6 题,根据材料,图示位于新疆,是我国西北干旱区,降水少,C 项错误。 “千泉”位于冲积扇边缘,是泉水,所以直接补给水源是地下水,D 项正确,不是高山冰雪融水或玛纳斯河水,A 、B 项错误。第 7 题,该地的泉水具有“天旱年水不少,多雨年水不多”的特点,直接反映了泉水流量年际变化小,B 项正确。湿地水库群的调节作用对地表径流明显,对地下水调节不明显,A 项错误。结合前面分析,天山冰雪融水补给影响小,C 项错误。流域内气温年较差大, D 项错误。第 8 题,湿地水库群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体现在温差变小,湿度增大,降水增多,C 项正确。该地

7、径流量少,调节径流,不是主要作用,且不属于对气候的影响,A 项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土地荒漠化不是对气候的影响,B、D 项错误。(2019青岛一模)森林巨大的水文生态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大量观测与研究所证实。森林郁闭度是指林地内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主要受郁闭度和林分因子(树高、胸径、林龄、密度等 )的影响。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不同林型内有较大差异。如图示意小兴安岭林区条件相近的某区域不同森林类型积雪融雪过程。据此完成 911 题。9与林外空地相比较,3 月 15 日前林内积雪薄的原因最可能是( )A林外风速较小 B林外降雪较多C林内气温较

8、高 D林内郁闭度大10与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相比,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及原因是( )A慢,风速较小 B先快后慢,气温先高后低 C快,太阳辐射较强 D先慢后快,降水量增多11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的水文生态效益更高,主要是由于( )A春季融雪量增加 B融雪速度降低C融雪时长缩短 D河流汛期提前解析:9.D 10.C 11.B 第 9 题,林区森林郁闭度明显大于林外空地,由于森林对降雪的截留作用明显,故林内积雪薄。因森林能降低风速,则林内风速一般要小于林外。第10 题,图示落叶松人工林内的融雪速度比云冷杉常绿原始林快。根据“积雪融化速度主要与气温、降水和风速有关” ,再结合此时落叶林郁闭度较小而太阳辐射

9、较强,可知落叶松区气温较高;同时落叶松区风速要大于常绿林区,也使融雪速度加快。第 11 题,图示云冷杉常绿原始林春季融雪速度较慢,所以融雪时间长,而利于水的下渗与保持水土,生态效益较高;由于融雪时间长而河流汛期滞后;图示云冷杉常绿原始林积雪厚度较小,则春季融雪量较小。二、非选择题12(2019陕西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卓乃湖位于青藏高原可可西里腹地,南岸是藏羚羊的重要产羔地。在第四纪时期,湖泊退缩,湖水不能外流;近 30 年来,湖泊面积不断扩大。 2011 年 89 月,由于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卓乃湖东岸发生溃决,十几亿立方米的湖水溢出,在高原面上冲出一道深宽的洪沟,流进了库赛湖。

10、卓乃湖的面积也因此由 280 km2缩减到 165 km2。随后库赛湖湖水外溢,与其东边的海丁诺尔湖及盐湖相连并迅速扩大,湖水最终有可能通过清水河汇入长江北源楚玛尔河而成为长江最北源。如图为卓乃湖决堤引发的水道变化示意图。(1)分析卓乃湖溃决外溢的主要原因。(2)推测卓乃湖湖水外泄、面积骤减给藏羚羊迁徙及生存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3)为防止湖水通过狭窄的清水河外泄时毁坏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请提出防治措施。(4)有学者认为库赛湖、海丁诺尔湖、盐湖扩大并相连成为一个大湖会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并阐述理由。解析:第(1)题,卓乃湖溃决外溢的原因应主要从气候变暖、降水集中且持续时间长

11、、冻土融化、东部土质疏松等方面分析。第(2)题,主要从影响藏羚羊的迁徙通道、草地退化以及饮用水源变化等方面分析。第(3)题,主要从泄洪和加固交通设施角度分析。第 (4)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如果赞同,主要从湿地面积扩大可使蒸发量增加、湿度增加以及植被增加等角度进行分析;如果不赞同,主要从湿地面积增加导致草地被淹没、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等方面分析。答案:(1)由于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和冻土中的水分释放增多;持续较强的降雨天气,导致湖泊面积扩大、水位上升;湖岸冻土融化,地表塌陷;卓乃湖湖面较高且东岸与库赛河之间有( 比降较大的)古河床( 或古河床岩土疏松,易被侵蚀崩塌)。(2

12、)卓乃湖湖水外泄可能淹没或冲毁藏羚羊的迁徙通道;卓乃湖面积骤减可能导致湖床裸露,湖岸草地退化(沙化),食物短缺;藏羚羊饮水变得困难。(3)开挖加深、加宽河道引流行洪;加固跨河桥梁和路基。(4)赞同。理由:湖泊湿地面积扩大,蒸发量增大,空气湿度增大,降水量可能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或生物多样性增加 )(或有利于缓解当地气候变暖、冰川退缩的趋势)。或不赞同。理由:湖泊面积扩大,淹没沿岸草地;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加剧;可能导致湖水外溢,通过清水河汇入长江并使清水河加宽加深,使当地地表水分急剧流失,导致气候变干,植被退化。( 任答 2 点即可)13(2019普宁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速

13、生桉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雨林,其特点之一是“疯长” ,快速生长期可达 10 年,国外桉树轮伐周期一般超过 8 年。我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引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速生桉人工林遍布于山坡,该区也建立了大规模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工业生产基地。但近年来,该区各地却掀起了“禁桉”风潮,认为大规模种植速生桉可能引发生态灾难。如图为我国桉树主要种植区分布及广西某地速生桉产业模式图。(1)指出我国桉树种植区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2)大规模、高密度速生桉种植常致林下“寸草不生” ,试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3)近年来,广西多地掀起了“禁桉”风潮,但也有人反对 “禁桉” ,请你为反对“禁桉”阐述

14、理由。解析:第(1)题,分布情况主要从分布范围、集中区域等方面分析;原因要结合气候和地形( 山区适宜发展林业)两方面来分析。第(2)题,主要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来分析。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方面植物群落本身存在竞争关系,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不同优势植物种类也不同。第(3) 题,主要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方面来分析。答案:(1)特点:主要分布于南岭及其以南地区;分布集中;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种植范围广。原因:该区域多低山丘陵地形,宜林土地面积广;气候适宜(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与原产地气候条件相似),适合桉树生长。(2) 种植密度大,林下光照条件差;在该区域桉树是优势物种,竞争力强,其他植物种类难以成群;轮伐周期短(速生桉初期生长旺盛)、种植密度大,耗水、耗肥量大;大量施用除草剂,抑制林下灌草生长;炼山烧荒,破坏原生灌草植被。(任答四点)(3)理由:控制种植密度,延长轮伐周期,生态可良性发展;林牧结合,多种经营,可保障经济收入;相关产业基础好,林纸浆产业链完善,社会效益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