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 14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2019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 展 (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必然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区域的含义不同区域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差异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中国省级行政区划难度系数中低难度建议学习方法 识图为主,补充一些我国基本区域地图。重点关注我国几大重点区域,及你考试所在的省份的行政区划图第一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一、 基本的区域常识(一)区域
2、的含义1.含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 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的。注意:一定的指标唯一的指标2.区域特点:区域是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形状或界线;区域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划分指标:可采用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可按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也可按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划分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个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二)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举例: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2.差异性:举例:我国三大自然区之间的差异3.开放性:举例:经济全球化、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二、我国的区域差 异.划分依据
3、:地形、气候名称:A.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青藏高寒区,C.东部季风区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吻合,大致以横断山脉、祁连山、阿尔金山和昆仑山为界。三、大自然区特点: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地形海拔较低,以平原、丘陵、高原为主海拔较高,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较高,主要是高原、高山气候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高原和高山气候,气温较低水文外流河 多属内流河西北部属内流河,东部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生物植被以森林为主,有熊、松鼠、熊猫、梅花鹿等植被为草原、荒漠,有骆驼、黄羊
4、等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及高山草甸灌丛,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农业农耕发达畜牧业为主,有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高寒牧业,河谷农业人口稠密 较少 很少城市众多 较少 很少其他重要农耕区 牧业、绿 洲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三个经济地带的位置、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及其相互协调。地带 位置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东部濒临海洋,是中国开放的门户,基础设施最好,城市化、科技水平最高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文化水平高;国际化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充分发挥区位 优势,成为人才信息基地,参与国际竞争;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发
5、展中部位于中国腹地,担负承东启西的作用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重工业发达,对俄罗斯和蒙古的边贸有优势山西煤炭外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通信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位于西部边远地 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 70%的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利资源充足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土地荒漠化严重,西南交通困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水利、交通、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三线建设形成的基础和能力协调 加强东部与
6、西部的联合,协调三个地带互补发展;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二、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初期阶1.特点:区域内城镇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案例:“钢都”匹兹堡发展1.有利条件:接近煤铁资源 水陆交通便利(铁矿向东运输;煤炭向西运输)开发历史较早。段2.特点: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和工业发展空间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1.特点:城市和工业向外扩展;区域内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呈现由点到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2.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案例: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1.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2.形成城市带:交通枢
7、纽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城匹兹堡3.特点: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人地关系紧张。转型阶段1.特点: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止;产品商场竞争力下降,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2.主要问题:失业率高、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如: 20 世纪 70 年代,人口由五大湖区向西部和南方迁移:东北部地区经济衰退,环境污染严重南方和西部地区发展新兴工业和旅游业,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再生阶段1.特点:采取措施使经济复苏,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2.主要措施:(1)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2)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人地关系:由紧
8、张走向协调如:“知识城” 匹兹堡1.复兴计划:进行环境政治,压缩传统产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结果: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科技力量强,被誉为“知识城” 。【考试时,一定要写我在工业部分给出的那个产业升级的措施,这里的表述略有些简单】四、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初期1.特点:区域内城镇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2.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案例:“钢都”匹兹堡发展1.有利条件:接近煤铁资源 水陆交通便利阶段(铁矿向东运输;煤炭向西运输)开发历史较早。2.特点:资源充裕,环境良好,城市和工 业发展空间大,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成长阶段1.特点:城市和工业向外扩展;区域内产业结构和
9、空间结构渐趋 复杂,呈现由点到面,产业由集聚走向扩散2.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人地关系:开始不协调。案例: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1.产业由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西方向扩展。2.形成城市带:交通枢纽芝加哥、汽车城底特律、钢城匹兹堡3.特点:出现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等,人地关系紧张。转型阶段1.特点: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止;产品商场竞争力下降,区域经济整体呈现衰败、萎缩状态。2.主要问题:失业率高、人口减少等社会问题。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如: 20 世纪 70 年代,人口由五大湖区向西部和南方迁移:东北部地区经济衰退,环境污染严重南方和西部地区发展新兴工业和旅游业,就业机会
10、多,环境优美。再生阶段1.特点:采取措施使经济复苏,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2.主要措施:(1)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多样化(2)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人地关系:由紧张走向协调如:“知识城” 匹兹堡1.复兴计划:进行环境政治,压缩传统产业规模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结果: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科技力量强,被誉为“知识城” 。【考试时,一定要写我在工业部分给出的那个产业升级的措施,这里的表述略有些简单】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一、理解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定义:既满足 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1、构成危害 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经济持续发展是条 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和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3.可持续发展图示: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 公平 性原则:包括时间上的公平(代际公平) 、空间上的公平(代内公平) 。2. 持续 性原则:核心是指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相互协调。3. 共同 性原则:全球建立良好的国际秩序和合作关系。4. 阶段 性原则:发展中国家:初级阶段,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发达国家:高级阶段,以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应承担更多责任。三、可持续发展历程1.19
12、72 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 ,提出社会发展、环境、生态协调问题。2.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世界自然保护大纲 ,第一次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3.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 ,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4.1992 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 ,通过 21 世纪议程 ,可持续发展由概念走向行动,是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5.2002 年,联合国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 ,审议通过里约宣言 、 21 世纪议程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战略措施。公众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和管理者;应积极接受可持续
13、发展的观念和参与,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工厂清洁生产、社会公众选购带环境标志产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再生纸、自备篮子购物、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节水等等。四、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走可持续的必要性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生存和发展的压力):a、庞大的人口压力;b、资源短缺(人均少、资源利用率低、用量增长过快) ;c、深刻的环境危机(城市中的环境污染日益加重;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1.中国 21 世纪议程 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总战略,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
14、世纪议程;2.解决中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一)人口战略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 实行“全面二胎”,合理利用资源人口素质低 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贫困人口多 坚持开发式扶贫人口结构不合理 完善养老体系;禁止性别人工选择(二)资源战略资源问题 解决措施人均资源少 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经济发 展迅速,资源需求量大 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体系科技水平低,资源利用率低 提高科技水平,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三)环境战略1.面临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2.环境战略:搞好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建立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环境保护体制(四)稳定战略1.经济发展是
15、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它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归宿点。2.稳定战略:把发展经济摆在首位,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坚持社会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附: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的新的实践模式 循环经济工业经济结构调整 实施清洁生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 发展生态农业公众参与、绿色消费中国地形地势图中国流域分布图流域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中国行政区划图说明:本部分将从“命题视角”剖析题目成型的过程,希望同学们可以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点,熟悉套路。命题过程:1.确立考点:2.找背景材料:3.删减材料:4.画示意图,形成题目。往往这项内容与其他知识合考,故而不再单独列出。试题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