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9248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9.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课时作业(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第十课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1(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 )A甲骨文 B楷书C小篆 D隶书解析 商代的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故选 A 项。2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大家,其书法具有一种抽象之美。右图是其只有 17 字的名帖妹至帖 ,本帖的字体特点是( B )A笔画详备,结构严整 B笔画简约,线条流畅C法度森严,清峻刚健 D横平竖直,规矩整齐解析 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此帖是草书,而 A、C、D 三项都是楷书的特点,只有 B 项是草书的特点。3

2、(2018浙江学业水平测试)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李白的上述诗句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应是( B )A柳公权 B怀素 C欧阳询 D颜真卿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草书的书写特点,故选 B 项。4(2018北京学业水平测试)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字体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A楷书篆书隶书 B 隶书篆书楷书C篆书隶书楷书 D篆书楷书隶书解析 中国古代文字演变的历程是甲骨文金文篆书 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故选 C 项。5苏轼是文学、艺术大家,他的诗句“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揭示出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之一为( A )A

3、注重诗意 B强调法度C重视技法 D追求个性解析 据材料“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可知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特点之一为注重诗意,故 A 项正确。6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 ”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B )A写意画 B风俗画 C山水画 D宫廷画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知该画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场景,属于民间风俗

4、画。故选 B 项。7(2019南平高二检测)清代郑板桥擅长画竹 (如下图),由此画可知,他的绘画艺术( B )A追求神形具备 B意在借物抒情C旨在以形写神 D体现得意忘形解析 “形神具备”指的是作品既有精神上的寄托,又有艺术上的优美,在图中没有体现出,故 A 项错误;“ 借物抒情”指的是在作品中,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借事物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图中郑板桥借竹枝弯而不折,表达自己高风亮节、正直清高的做人原则,故 B 项正确; “以形写神”指的是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相对而言,B 项更能体现意境之美,故 C 项错误;“得意忘形”

5、这个成语意境用错,故 D 项错误。8历史上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无路,于是“以其有用之才,而一寓之乎声歌之末,以舒其拂郁感慨之怀” ,从而推动了中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这批文人”的主要成就是( B )A文人画 B元杂剧 C京剧 D小说解析 文人画的意境主要体现在画中,不符合材料中“ 声歌”的信息,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一寓之乎声歌之末”说明与歌剧有关,结合元代的时代背景可知当时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常用元杂剧来抒发其愁闷情怀,故 B 项正确;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不符合材料中信息,故 C 项错误;小说不符合材料中 “声歌”的信息,故 D 项错误。9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其

6、他戏曲剧种的优点,乾隆时期进入北京,正式形成于道光年间。 “它”是指( D )A昆曲 B秦腔 C川剧 D京剧解析 京剧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故选 D 项。10某学者指出:“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剧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 ”这说明京剧产生的重要前提是( C )A北京的贵族、官员十分多 B各地商人在北京建立会馆C北京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D四大徽班相继到北京汇报演出解析 根据材料“戏剧与城市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市具有最先进的有关戏剧发展的各种理念和资源”可知,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京剧的

7、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故选 C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 年) 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 ,会上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即 兰亭序 。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颜真卿所作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雍容大度。他创制的“颜体” ,是丰裕的盛唐气息、忠贞的个人品格以及高超艺术手段的完美统一,成为后世师法的楷模。材料三 苏轼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也主张书法

8、“入神” ,对学习古人要“离迹师神” 。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一说王羲之的书法特点。(10 分)解析 本问要注意结合王羲之所处的时代特点分析、归纳。答案 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 ,其所书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2)楷书字形方正,规矩严整。颜真卿又渗入了怎样的时代气息?其原因是什么?(10分)解析 本问要注意紧扣材料,并结合唐朝的时代特点来分析、归纳。答案 时代气息:讲究法度与规范。原因:封建王朝鼎盛,社会需要法度和规范。(3)据材料三,分析宋代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0 分)解析 本问要注意紧扣材料,并结合宋朝的时代特

9、点来分析、归纳。答案 特点:宋朝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原因:统治者重视文人,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代以后士风颓靡。诸多士大夫狂荡不羁,沉溺声色,其中一个主要表现就是迷恋戏曲。 旷园杂志说,嘉靖四年(1525 年) 有一位解元周诗,当乡试发榜时,别人都争去省门看榜,他却在戏园里演戏, “门外呼周解元者声百沸,周若弗闻,歌竟下场,始归”。材料二 戏曲通过参与祭祀社火等民俗活动,成为一种与民众的宗教仪式、年节庆典、春祈秋报、红白喜事浑融一体的民俗艺术,成为民间文化娱乐方式的主要承载物。清人焦循说:“郭外各村,于二八月间,递相演唱,农樵渔夫,聚以为欢,由来久矣。

10、 ”这是对当时平民戏曲生活的生动写照。材料三 乾隆五十五年,三庆徽班进京,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独擅梨园,因此京剧的前身即为徽剧。道光年间汉调进京,于是形成徽、汉合流,促成湖北的汉调与安徽的徽调融合,京剧逐渐形成。京剧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化装、脸谱等各个方面,经过几辈优秀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执着探索,最终成为代表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材料四 京剧被称为“国剧” “国粹” ,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

11、归纳明清时期戏曲艺术繁荣的原因。(6 分)解析 本问可从材料一中的“士大夫”及材料二中的“ 民俗”归纳其繁荣的原因。答案 原因:士大夫的推动;戏曲的平民化。(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京剧形成的条件。(12 分)解析 本问可以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和京剧本身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概括。答案 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文化:传统戏剧和文学为其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各种戏剧的交融发展为其提供了艺术借鉴。(3)结合材料四,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简要说明理由。(12 分)解析 本问属于开放性设问,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看法: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合适的。理由:作为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国家应当珍惜和保护京剧;京剧应当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更好地适应时代的潮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教版 > 必修3 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