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5《水的电离和溶液pH》教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8419 上传时间:2019-04-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5《水的电离和溶液pH》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5《水的电离和溶液pH》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5《水的电离和溶液pH》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5《水的电离和溶液pH》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5《水的电离和溶液pH》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 15 水的电离和溶液 pH高考试题对本讲能力点的考查以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能力、以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能力等为主,试题难度适中。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关于溶液 pH 的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运用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的试题在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一、水的电离(一) 、理清水的电离(1)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H2OH OH 。(2)25 时,纯水中H OH 110 7 _molL1 ;任何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 与OH 都相等。(二)明晰水的离子积常数(三)掌握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体系变化条件平衡移动方向 KW水的电离程度OH H 酸 逆向 不变 减小 减小

2、 增大碱 逆向 不变 减小 增大 减小Na2CO3 正向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可水解的盐 NH4Cl 正向 不变 增大 减小 增大升温 正向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温度降温 逆向 减小 减小 减小 减小其他,如加入 Na 正向 不变 增大 增大 减小1、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例 1一定温度下,水存在 H2OH OH H Q(Q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 KW减小B将水加热, KW 增大,pH 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 Na,平衡逆向移动,H 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H 和 KW均不变【答案】D 【解析】A 项,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

3、,平衡逆向移动,温度不变, KW不变,错误;B 项,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 KW增大,H 增大,pH 减小,错误;C 项,向水中加入少量金属钠,反应消耗 H ,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H 降低,错误;D 项,向水中加入硫酸钠固体后,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H 和KW均不变,正确。例 2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 H 和 OH 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 c 向 b 的变化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1.01013C该温度下,加入 FeCl3可能引起由 b 向 a 的变化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 c 向 d 的变化【答案】C 2、水电离出的H 和OH 的计

4、算例 3在 25 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 浓度为 11013 molL1 ,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可能呈酸性B该溶液一定呈碱性C该溶液的 pH 一定是 1D该溶液的 pH 不可能为 13【答案】A【解析】在 25 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 为 11013 molL1 OH H 1107 molL1 7(二)掌握溶液的 pH 及其测定方法1溶液的 pH (1)定义式:pHlg_H 。(2)溶液的酸碱性跟 pH 的关系(室温下):2pH 的测定方法(1)pH 试纸测定适用范围:014使用方法把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

5、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确定溶液的 pH。注意事项:pH 试纸使用前不能用蒸馏水润湿,否则待测液因被稀释可能产生误差。广泛 pH 试纸只能测出整数值。(2)酸度计测定:可精确测定溶液的 pH。(三)溶液 pH 的计算方法1总体原则(1)若溶液为酸性,先求H 再求 pHlg H 。(2)若溶液为碱性,先求OH 再求H KW/OH 最后求 pH。2单一类的计算方法(1)浓度为 c 的强酸(H nA):由H nc 可求 pH。(2)浓度为 c 的强碱B(OH) n:由OH nc 可推H 再求 pH。10 14nc3混合类的计算方法(1)同性混合:若为酸的溶液混合,则先求H 混 H 1V1H

6、2V2/(V1 V2)再求 pH。若为碱的溶液混合,则先求OH 混 OH 1V1OH 2V2/(V1 V2)再求H KW/OH 混 最后求 pH。(2)异性混合:若酸过量,则先求H 过 H 酸 V 酸 OH 碱 V 碱 /(V 酸 V 碱 )再求 pH。若碱过量,则先求OH 过 OH 碱 V 碱 H 酸 V 酸 /(V 酸 V 碱 )再求H KW/OH 过 最后求 pH。1、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例 5.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 pH 一定小于 7 的是( )ApH3 的醋酸和 pH11 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B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CpH3 的盐酸和 pH11 的

7、氨水等体积混合DpH3 的硫酸和 pH11 的氨水等体积混合【答案】A 例 6.已知温度 T 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 a molL1 的一元酸 HA 与 b molL1 一元碱 BOH 等体积混合,可判定该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A a bB混合溶液的 pH7C混合溶液中,H molL1KWD混合溶液中,H B OH A 【答案 】C 【解析】A 项,因酸碱的强弱未知, a b,只能说明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但如为强酸弱碱盐或强碱弱酸盐,则溶液不呈中性,错误;B 项,因温度未知,则 pH7 不一定为中性,错误;C 项,混合溶液中,H molL1 ,根据H OH KW可知,溶

8、液中 H OH molL1 ,溶液呈中性,KW KW正确;D 项,任何溶液都存在电荷守恒,即H B OH A ,但不能由此确定溶液的酸碱性,错误。1等浓度等体积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溶液的酸碱性中和反应 混合溶液的酸碱性强酸与强碱 中性强酸与弱碱 酸性弱酸与强碱 碱性简记为: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2室温下,已知酸和碱 pH 之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1)两强混合若 pH 之和等于 14,则混合后溶液显中性,pH7。若 pH 之和大于 14,则混合后溶液显碱性,pH7。若 pH 之和小于 14,则混合后溶液显酸性,pH7。(2)一强一弱混合pH 之和等于 14 时,一元强酸和一元弱碱等体

9、积混合呈碱性;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等体积混合呈酸性。简记为:谁弱显谁性。2、有关 pH 的计算例 7. 求下列常温条件下溶液的 pH(已知 lg 1.30.1,lg 20.3,混合溶液忽略体积的变化)。(1)0.005 molL1 的 H2SO4溶液。(2)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已知 CH3COOH 的电离常数 Ka1.810 5 )。(3)0.001 molL1 的 NaOH 溶液。(4)pH2 的盐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5)pH2 的盐酸加水稀释到 1 000 倍。(6)将 pH8 的 NaOH 与 pH10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7)将 pH3 的 HCl

10、 与 pH3 的 H2SO4等体积混合。(8)常温下,将 pH5 的盐酸与 pH9 的 NaOH 溶液以体积比 119 混合。【答案】(1)2 (2)2.9 (3)11 (4)2.3 (5)5 (6)9.7 (7)3 (8)6溶液 pH 计算的一般思维模型例 8.常温下,若使 pH3 的盐酸与 pH9 的 Ba(OH)2溶液混合使其成为 pH7 的溶液,混合时盐酸和Ba(OH)2溶液的体积比为( )A160 B31C1100 D1001【答案】C 例 9.将 pH1 的盐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加入适量水,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NaOH 溶液,pH 都升高了 1,则加入的水与 N

11、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 )A9 B10 C11 D12【答案】C 【解析】将 pH1 的盐酸加适量水,pH 升高了 1,说明所加的水是原溶液的 9 倍;另一份加入与该盐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适量 NaOH 溶液后,pH 升高了 1,则 101 110 1 x10 2 (1 x),解得 x,则加入的水与 NaOH 溶液的体积比为 9 111。911 911525 时,将体积 Va,pH a 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 Vb,pH b 的某二元强酸混合。(1)若所得溶液的 pH11,且 a13, b2,则 Va Vb_。(2)若所得溶液的 pH7,且已知 Va Vb, b0.5 a, b 值是否可以等于

12、 4_(填“是”或“否”)。【答案】(1)19 (2)是【解析】(1)混合后溶液 pH 为 11,说明碱过量,则 103 ,可得 19。10 1Va 10 2VbVa Vb VaVb(2)由 pH a,得H 10 a,OH 10 14 a,再由 pH b,得H 10 b,强酸强碱恰好中和时1014 aVa10 bVb, 10 14( a b),由于 VaVb,故 a b14,又由于 b0.5 a,可推知 b ,故VaVb 143b 值可以等于 4。三、酸碱中和滴定(一)理清实验原理1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酸碱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2以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13、待测的 NaOH 溶液,待测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aOH。HClV HClV NaOH3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1)准确测定标准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滴定终点。(二)熟记实验用品1仪器酸式滴定管(如图 A)、碱式滴定管(如图 B)、滴定管夹、铁架台、锥形瓶。2试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 pH石蕊 8.0 蓝色甲基橙 4.4 黄色酚酞 10.0 红色3滴定管的使用试剂性质 滴定管 原因酸性、氧化性 酸式滴定管 氧化性物质易腐蚀橡胶管碱性 碱式滴定管 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三)掌握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 NaOH 溶液为例)1滴定前的准备2滴定3终点判断等

14、到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二至三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NaOH 计算。HClV HClV NaOH(四)辨清酸碱中和滴定中常见误差原因1误差分析的方法依据原理 c(标准) V(标准) c(待测) V(待测) ,得 c(待测) ,因为 c(标c 标 准 V 标 准 V 待 测 准)与 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 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2常见误差分析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步骤 操作 V(标

15、准) c(待测)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小 偏低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洗涤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 变小 偏低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变大 偏高10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变小11 偏低12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变大13 偏高14 滴定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反加一滴NaOH 溶液无变化变大15 偏高16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变小17 偏低18 读数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16、变大19 偏高20 例 10某学生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时,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 NaOH 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 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 NaOH 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答案】D 1、滴定仪器、指示剂的选择例 11实验室现有 3 种酸碱指示剂,其 pH 变色范围如下: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用 0.100 0 molL1 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

17、的 CH3COOH 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答案】D 【解析】NaOH 溶液和 CH3COOH 溶液恰好反应生成 CH3COONa 时,CH 3COO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 8.210.0,故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3、滴定曲线分析例 14.室温下向 10 mL 0.1 molL1 NaOH 溶液中加入 0.1 molL1 的一元酸 HA,溶液 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所示溶液中

18、Na A H HAB a、 b 两点所示溶 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 时,Na A HAD b 点所示溶液中A HA【答案】D 滴定曲线分析的方法(1)分析步骤:首先看纵坐标,搞清楚是酸加入碱中,还是碱加入酸中;其次看起点,起点可以看出酸性或碱性的强弱,这在判断滴定终点时至关重要;再次找滴定终点和 pH7 的中性点,判断滴定终点的酸碱性,然后确定中性点(pH7)的位置;最后分析其他的特殊点(如滴定一半点,过量一半点等),分析酸、碱过量情况。(2)滴定过程中的定量关系:电荷守恒关系在任何时候均存在;物料守恒可以根据加入酸的物质的量和加入碱的物质的量进行确定,但不一定为等量关系。例 15.室温

19、下,向 a 点(pHa)的 20.00 mL 1.000 molL1 氨水中滴入 1.000 molL1 盐酸,溶液pH 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此氨水稀释,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Bb 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可能存在:NH Cl OH H 4Cc 点时消耗盐酸体积 V(HCl)20.00 mLDa、d 两点的溶液,水的离子积 KW(a) KW(d)【答案】D 【解析】A 项,稀释氨水,虽然促进一水合氨的电离,但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降低,正确;B 项,b 点 pH7,OH H ,溶液中电荷守恒为NH H Cl OH ,则NH Cl , 4 4即NH

20、Cl OH H ,正确;C 项,溶液显中性时,HCl 的物质的量小于一水合氨,所以 c 点 4消耗盐酸体积 V(HCl)20.00 mL,正确;D 项,d 点温度高于 a 点,水的离子积 KW(a) KW(d),错误。 例 16.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乙为 0.1 molL1 的HCl 溶液,丙为 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1)甲溶液的 pH_。(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_(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3)常温下,用水稀释 0.1 molL1 的 CH3COOH 溶液时,下列各量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

21、的是_(填序号)。 n(H ) H OH CH3COOHCH3COO (4)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 的大小关系为_。(5)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乙溶液和 20.00 mL 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的两条滴定曲线,请回答有关问题: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填“图 1”或“图 2”)曲线。 a_。【答案】(1)13 (2)CH 3COOHCH 3COO H 、H 2OOH H (3) (4)丙甲乙 (5)图 2 20.00例 17.醋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弱酸。.常温下在 pH5 的醋酸稀溶液中,醋酸电离出的H 的精确值是_molL 1 。.某同学用 0.100 0

22、molL1 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某浓度的 CH3COOH 溶液。(1)部分操作如下:取一支用蒸馏水洗净的碱式滴定管,加入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记录初始读数用酸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待测液,置于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入 2 滴甲基橙滴定时,边滴加边振荡,同时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请选出上述操作过程中存在错误的序号:_。上述实验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实验中用到的相同仪器_。(2)某次滴定前滴定管液面如图所示,读数为_ mL。(3)根据正确实验结果所绘制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其中点所示溶液中CH3COO 1.7CH 3COOH,点所示溶液中CH 3COO C H3COOHNa 。计算

23、醋酸的电离常数:_,该 CH3CO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 molL 1 。【答案】.10 5 10 9.(1) 烧杯和胶头滴管(2)0.29(或 0.28)(3)1.7105 0.100 7四、中和滴定原理在定量实验中的拓展应用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及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也可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沉淀反应等。近几年全国卷和各地方高考中,频繁出现涉及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的综合性试题,侧重考查滴定原理的分析与应用,指示剂的选择,终点判断,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等,成为定量实验中考查的热点。1、氧化还原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的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1)原理: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

24、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或 者间接滴定一些本身并没有还原性或氧化性,但能与某些还原剂或氧化剂反应的物质。(2)试剂:常见用于滴定的氧化剂有 KMnO4、K 2Cr2O7、I 2等;常见用于滴定的还原剂有亚铁盐、草酸、Na2S2O3等。(3)指示剂: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有三类:氧化还原指示剂;专用指示剂,如在碘量法滴定中,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标准溶液变蓝;自身指示剂,如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时,滴定终点为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4)实例:酸性 KMnO4溶液滴定 H2C2O4溶液:原理:2MnO 6H 5H 2C2O4=10CO22Mn 2 8H 2O。 4指示剂:酸性 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

25、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 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Na 2S2O3溶液滴定碘 液原理:2Na 2S2O3I 2=Na2S4O62NaI。指示剂:用淀粉作指示剂,当滴入最后一滴 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退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例 18.用 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 为 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 )。饮 2用水中的 ClO2、ClO 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ClO 2被 I 还原为 ClO 、Cl 的转化率与溶液 pH 的 2 2关系如图所示。当 pH2.0 时,Cl

26、O 也能被 I 完全还原为 Cl 。反应生成的 I2用标准 Na2S2O3溶液滴定: 22Na2S2O3I 2=Na2S4O62NaI 。(1)请写出 pH2.0 时 ClO 与 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2(2)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步骤 1:准确量取 V mL 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步骤 2:调节水样的 pH 为 7.08.0;步骤 3:加入足量的 KI 晶体;步骤 4: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 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Na2S2O3溶液 V1 mL;步骤 5:_;步骤 6:再用 c molL1 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又消耗 Na2S2O3溶液 V2 mL。

27、(3)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中 ClO 的浓度为_ molL 1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2【答案】(1)ClO 4H 4I =Cl 2I 22H 2O 2(2)调节溶液的 pH2.0 (3)V2 4V14V例 19.乙二酸(HOOCCOOH)俗名草酸,是一种有还原性的有机弱酸,在化学上有广泛应用。(1)小刚在做“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他往 A、B 两支试管中均加入 4 mL 0.01 molL1 的酸性 KMnO4溶液和 2 mL 0.1 molL1 H2C2O4(乙二酸)溶液,振荡,A 试管置于热水中,B 试管置于冷水中,记录溶液退色所需的时间。退色所需时间 t

28、A_tB(填“” “”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实验室有一瓶混有泥沙的乙二酸样品,小刚利用上述反应的原理来测定其含量,具体操作为:配制 250 mL 溶液:准确称量 5.000 g 乙二酸样品,配成 250 mL 溶液。配制溶液需要的计量仪器有_。滴定:准确量取 25.00 mL 所配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少量酸酸化,将 0.100 0 molL1 KMnO4标准溶液装入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操作。在滴定过程中发现,刚滴下少量 KMnO4标准溶液时,溶液紫红色并没有马上退去。将锥形瓶摇动一段时间后,紫红色才慢慢消失;再继续滴加时,紫红色就很快退去,可能的原因是

29、_;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_。计算:重复上述操作 2 次,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则消耗 KMnO4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_ mL,此样品的纯度为_。序号 滴定前读数 滴定后读数1 0.00 20.012 1.00 20.993 0.00 21.10误差分析: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A未用 KMnO4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B滴定前锥形瓶内有少量水C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答案】(1) 2MnO 5H 2C2O46H =10CO22Mn 2 8H 2O 4(2)电子天平、250 mL 容量瓶 酸式 反应生成的 Mn2 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滴

30、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紫色,且半分钟内不退色 20.00 90.00% AC2、沉淀滴定(1)概念: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 Ag 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 Cl 、Br 、I 浓度。(2)原理: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如用 AgNO3溶液测定溶液中 Cl 的含量时常以 CrO 为指示剂,这是因为 AgCl 比 Ag2CrO4更难溶的缘故。24例 20.莫尔法是一种沉淀滴定 法

31、,以 K2CrO4为指示剂,用标准硝酸银溶液滴定待测液,进而测定溶液中 Cl 的浓度。已知:银盐性质 AgCl AgBr AgCN Ag2CrO4 AgSCN颜色 白 浅黄 白 砖红 白溶解度(molL1 )1.34106 7.1107 1.1108 6.5105 1.0106(1)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2)若用 AgNO3溶液滴定 NaSCN 溶液,可选为滴定指示剂的是_。ANaCl BBaBr 2 CNa 2CrO4刚好达到滴定终点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生成砖红色沉淀(2)C 2Ag CrO =Ag2CrO424例 21.某小组以 CoCl26H

32、2O、NH 4Cl、H 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 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氨的测定:精确称取 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 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 V1 mL c1 molL1 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 c2 molL1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HCl,到终点时消耗 V2 mL NaOH 溶液。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 X,配成溶液后用 AgNO3标准溶液滴定,K 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 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

33、:(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2)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 HCl 时,应使用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_;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Ag 2.010 5 molL1 ,CrO 为_molL 1 。已知: Ksp(Ag2CrO4)1.1210 12 24(6)经测定,样品 X 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63,钴的化合价为_。制备 X 的化学方程式为_;X 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答案】(1)当 A 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 A 瓶中压力稳定 (2)碱 酚酞(或甲基红)(3) 100% (4)偏低 c1V1 c2V2 10 317w(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 2.810 3(6)3 2CoCl 22NH 4Cl10NH 3H 2O2=2Co(NH3)6Cl32H 2O 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