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50359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 共 20 页浙教版初中科学九年级一轮复习声音与光专题一、单选题1.关于人听觉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人耳的听小骨断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B.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C.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2.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 A.均在手指受伤处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C.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D.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的神经末梢3.如图所示,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 A.B.C.D.4.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象和形成视觉的部位

2、分别是( ) A.视网膜、视网膜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C.视网膜、大脑皮层D.大脑皮层、视网膜5.如图,让一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玻璃,则白屏上其他颜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红色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则白屏上蓝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颜色的光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红纸上看到彩色光带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则在绿纸上看到除绿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第 2 页 共 20 页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呈 “无色 ”是因为它能透过一切色光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能发出白光C.衣服呈红

3、色是因为它吸引红光D.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能反射一切色光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透过树丛的光束 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 C.用鱼叉叉水中的鱼 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 8.这张试卷是白纸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我们能看清这些字主要原因是(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B.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出白光和黑光进入眼睛C.白光照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的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9.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 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 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 在 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

4、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光的传播需要介质B.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第 3 页 共 20 页C.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10.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闪电 B.萤火虫 C.月亮 D.霓虹灯 11.一般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会被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形状,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加快声音传播速度D.仅为了装饰12.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 甲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

5、 R1 的电流增加 a 安,则通过 R2 的电流也增加 a 安 B. 乙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 b 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 b 厘米C. 丙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 c 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 c 牛 D. 丁图:保持天平平衡,若左侧增加 d 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 d 个钩码13.小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另一侧的光屏移动到距凸透镜 10 厘米处时,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接着把光源换成蜡烛,调整好相关器材的高度,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5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蜡烛到光具座的左端并点燃,再移动光屏至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中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6、。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通过移动蜡烛及光屏的位置,下列成像情况符合实际的是( )A. 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清晰的像 B. 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缩小的像C. 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D. 若蜡烛放置在 45 厘米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14.岸上景物在湖水中形成清晰的倒影(如图),下列有关“ 水中倒影”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20 页A.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B.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 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D. “水中倒彩 ”比岸上景

7、物大一些15.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实验应该选用较薄的玻璃板 B. 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像的大小随物距的变化而改变C. 该实验选用两个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D. 实验中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16.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镜中花 B. 镜中人C. 水中月 D. 月全食17.如图装置可用来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过程中,若将入射光线由原来的沿 A0 改为沿 B0 方向射入,再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这是为了研究( )第 5 页 共 20 页A. 光路是否是可逆的

8、B. 入射角是否等于反射角C. 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 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18.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尽可能延长,便于观察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9.如图所示,A 为信号源,B 为接收器,AB 之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 A 分别发射出次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 B 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 超声波 B. 紫外线 C. 可见光 D. 无线电波20.为了探究音调

9、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宇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 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第 6 页 共 20 页21.如图所示,小宇同学正在用“自拍神器”摄影留念。与用手直接拿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 A. 增大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B. 减小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减小取景范围C. 增大物距,减小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D. 减小物距,增大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二、填空题22.眼睛健康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请回答下列与眼睛有关的光学问题: (1 )如

10、图甲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这不可能是同一个人的眼 B. 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 距)的系统C. 看远处的物体常常需要眯起眼睛看 D. 看近处的物体晶状体应扁平一些(2 )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 55.22%,且急剧低龄化。如图所示,_(填“乙”或“ 丙”) 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 23.二维码( 如图) 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条形码,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可快速登录网页,访问网络数据。二

11、维码_(填“是”或“ 不是”)光源,当手机扫描二维码(实际是手机红外线探头抓取图形 )时,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将光_(填“反射” 或“吸收 ”),白色部分将光_(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专门的解码器解码就可以获取网络相关信息。第 7 页 共 20 页24.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逐渐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听到铃声逐渐_,这个实验说明_。 25.2018 年足球世界杯正在俄罗斯如火如荼的进行,作为球迷的小科同学也在家观看比赛, 当小科支持的球队进球时,小科会兴奋的跳起来。(1 )完成

12、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_,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眼 传入神经大脑脊髓传出神经 肌肉,其中“ 眼”属于组成该神经结构基础的_部分。(2 )妈妈提醒小科不要长时间电视观看比赛,不然会加速近视眼的形成。下图中能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_。 (3 )除了足球,小科对科学探究也有浓厚的兴趣。如图所示是他模拟探究有关视力缺陷的部分活动,在凸透镜的前方放置老花眼镜,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取下老花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靠近” 或“远离” )凸透镜。26.如图所示,小明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表演“蜡烛在水中燃烧”的魔术时,把一块玻璃板

13、竖立在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前方竖放一根蜡烛,在玻璃板的后方,放一只盛水的玻璃杯,点燃蜡烛,从蜡烛这边向玻璃板望去,会看到“蜡烛在水中燃烧”。第 8 页 共 20 页(1 )要使该魔术现象要明显,最好在较_(选填 “明”或“ 暗”)的环境中进行。 (2 )水中的“蜡烛”是由前方蜡烛通过玻璃板形成的 (选填)。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虚像 D. 正立、等大的虚像27.如图为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 )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移动光屏,恰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 )小金在做该实验

14、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中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将凸透镜往上移 B. 将光屏往下移 C. 将蜡烛往上移 D. 将蜡烛往下移三、解答题28.小娟因淋雨感觉不适去医院检查,一位老医生用手背触摸了一会她的额头后便告诉她患了感冒,开了处方。挂盐水时一阵疼痛令小娟差点哭了出来。晚饭时,面对母亲辛辛苦苦准备的一桌好菜,小娟没有闻到阵阵香味,也没有胃口。请问: (1 )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_比较敏感。 (2 )小娟娟想:“ 如果没有痛觉,那该多好啊!”你认为好不好?说明理由。_ 。 (3 )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_。

15、 29.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光的全反射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 1 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 0.2),当入射角增大到 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做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1 )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 。 (2 )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 第 9 页 共 20 页(3 )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 )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

16、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 2 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30.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 (1 )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的影响,设计了四种开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如图所示,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合乎要求的是_。 (2 )研究距离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时,用开有尺寸大小为 1 厘米的菱形孔的卡片甲对着太阳,当卡片距地面 30 厘米时,光斑呈_形,将卡片逐渐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 _(填“亮” 或“暗”)。 (3 )活动中太阳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现象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现象说明了_。 31.通过

17、玻璃门(如图甲)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1 )先在房间 A 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到房间 B,若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_(填序号)方向移动 (2 )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 B 的亮度要比房间 A_ (3 )对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 ) A. 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B. 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C. 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32.小苛同学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第 10 页 共 20 页(1 )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

18、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cm。 (2 )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已经在光屏上呈清晰的像,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凸透镜左侧附近安装一个焦距适当的_透镜(选填“凸” 或“凹”)。 (3 )在图乙中的光屏上已经呈清晰像的情况下,若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对光屏上的像会造成什么影响? (选填)。 A. 像变成原来的一半大小,但变亮 B. 像的大小、亮度均不变C. 像变成原来的一半,但变暗 D. 像大小不变,但变暗33.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

19、示,具体数据如下表: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甲 钢丝 10cm 0.2mm2 紧乙 钢丝 10cm 0.1mm2 紧丙 钢丝 5cm 0.1mm2 紧丁 钢丝 5cm 0.1mm2 松(1 )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 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有关。 (2 )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钢丝。 (3 )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第 11 页 共 20 页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C 【考点】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

20、据听觉形成的过程知识解题,听觉形成的过程为: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振动经听小骨进行放大,然后传到内耳的耳蜗,内耳的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够将听到的信息经听神经传到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解答】解:A、人耳的听小骨断裂,声波的放大功能失效,人的听力会减弱,但不是永远听不到声音,故 A 错误;B、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只要是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故 B 正确;C、若只是传导障碍,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经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故 C 正确;D、A、B 错误,C 正确,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2.【答案】 C 【考点】人的感觉 【解析】【

21、分析】根据反射的结构及其功能解题。【解答】解: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是受伤的部位,痛觉是在大脑皮质形成的;故答案为:C。3.【答案】 C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近视与远视的原理解题。【解答】解:近视是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需要通过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是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需要通过凸透镜进行矫正;故答案为:C。4.【答案】 C 【考点】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解析】【分析】根据眼球的结构及视觉形成的过程知识解题。【解答】解:视网膜是视觉感受器,能够感知图像信息,形成物像;然后通过视神经将图像信息传到大脑皮质

22、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故答案为:C。5.【答案】 A 【考点】物体的颜色,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太阳光经三棱镜折射后会发生色散,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无色透明的物体透过所有的色光,彩色的透明物体只透过和物体相同颜色的光;第 12 页 共 20 页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色的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彩色物体只反射与物体颜色相同的光。 【解答】由于不同的色光的波长不同,通过三棱镜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经三棱镜折射后,白屏上会从上而下出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说明太阳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A、如果

23、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红色的玻璃,则只有红光透过,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了,白屏上只留下了红色,故 A 正确;B、如果在白屏与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的玻璃,则只有蓝光透过,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了,白屏上只留下了蓝色,故 B 错误;C、如果把一张红纸贴在白屏上,只反射红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只能看到红色,故 C 错误;D、如果把一张绿纸贴在白屏上,只反射绿光,其它颜色的光被吸收,只能看到绿色,故 D 错误;故选 A。6.【答案】 A 【考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A、玻璃将所有的色光都透过了,呈现”无色

24、“ ,故 A 正确;B、衣服呈白色是因为它反射所有的色光,故 B 错误;C、衣服呈红色是因为它反射红光,故 C 错误;D、不透明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反射一切色光,透明物体呈黑色是因为它透过一切色光,故 D 错误;故选 A。7.【答案】 D 【考点】光的色散 【解析】【分析】白光是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A、透过树丛的光束是光的直线传播,不属于光的色散,故 A 不符合题意;B、平面镜中蜡烛的像是光的反射,不属于光的色散,故 B 不符合题意;C、用鱼叉叉水中的鱼时,要向下叉一些,是由于光的折射,不属于光的色散,故 C

25、 不符合题意;D、透过三棱镜的太阳光是七色的,是光的色散,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D。8.【答案】 C 【考点】物体的颜色 【解析】【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白光照到试卷上,将所有的色光都反射进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所以我们能够看清楚白纸黑字;故选 C。9.【答案】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相关现象 【解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均匀的透明介质中,光线会发生弯曲。 第 13 页 共 20 页【解答】 光在水中可以沿直线传播;由可知,在水和海波的不均匀介质中,光的传播会发生弯曲,由可知,光在水和海波的混合均匀的介质中,仍沿直线传播;故选

26、 D。10.【 答案】 C 【考点】光源 【解析】【分析】光源是指能够发光的物体。 【解答】A、闪电能够发光,属于光源,故 A 不符合题意;B、萤火虫能够发光,属于光源,故 A 不符合题意;C、月亮本身不能够发光,它反射太阳的光线,不属于光源,故 C 符合题意;D、霓虹灯能够发光,属于光源,故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1.【 答案】 A 【考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如果房屋的面积过大,就会产生回声,影响听觉的效果。 【解答】大礼堂四周的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形状,可以减小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墙面的时候,被反射到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27、故答案为:A。12.【 答案】A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分析】串联电路的特点: 1、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3、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电阻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5、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功率之比等于电阻之比。【解答】A、甲电路图是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通过过两个电阻器上的电流都会增大相同的量;故 A 正确;B、 由图可知,物距等于相距呈清晰的像时,u

28、=2f;当物距增加 b 厘米时,u2f,相距不变时也可以呈清晰的像,所以相距不用增加 b 厘米;故 B 错误;C、 丙,加水升高液面时,大球排开的体积大于小球排开的液体体积,所以大球受到的浮力比小球大;故 C 错误;D、 丁图中,左侧重力大于右侧,左侧力臂小于右侧;所以当左右各增加 d 个砝码时,肯定不会平衡,故 D 错误;故答案为:A13.【 答案】C 【考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 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第 14 页 共 20 页【解答】A、若蜡烛放置在 10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10cm=40cm,满足 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

29、的实像。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呈清晰的像,故 A 错误;B、若蜡烛放置在 30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30cm=20cm,满足 u=2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故 B 错误;C、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35cm,满足 2fuf,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故 C 正确;D、若蜡烛放置在 35 厘米刻度线处,物距 u=50cm45cm=5cm,满足 uf ,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14.【 答案】A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

30、定律 【解析】【分析】倒影是光照射在平静的水面上所成的等大虚像。成像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A B 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 A 正确,B C 错误;D、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 D 错误;故答案为:A。15.【 答案】B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相对平面镜具有对称性。【解答】A、选用较薄的玻璃板能有效的减弱玻璃板两面分别成像的干扰,便于观察,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在该实验中像的大小始终等于物的大小,不会随物距的改变而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该实验选用两个

31、等大的蜡烛是为了使像能与无恰好重合,从而比较出像与物的大小,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实验中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6.【 答案】 D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相关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像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插原理。【解答】A、镜中花,B 、镜中人, C、水中月,三者都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 月全食是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中,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7.【 答案】 A 第 15 页 共 20 页【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解析】【分析】反

32、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上是相等的。【解答】实验是为了验证什么,主要对比前后实验的操作,改变了什么即可找到,该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由题干可知,光线由 AO 进入,OB 反射出去;改变操作,让光线从 BO 进入,来观察光线是否由 OA 反射出去;这很明显是为了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的;故答案为:A。18.【 答案】 B 【考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1)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

33、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解答】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实验时,需要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物体的振动,但由于物体的振动微小不能直接观测,所以可通过轻质小球将这种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B 选项正确。故选 B19.【 答案】A 【考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2 )光在真空中可以传播,且传播速度最快;(3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也可在真空中传播。【解答】A、超声波,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 不能接收到信号,A 正确;B、紫外线,是光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

34、能接收到信号,B 错误;C、可见光,是光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 能接收到信号,C 错误;D、无线电波,属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B 能接收到信号, D 错误。故选 A20.【 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1)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频率越慢音调越低;(2 )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需要改变发声物体的振动快慢。【解答】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改变了硬纸板振动的快慢,能够完成探究目的,A 错误;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长度不同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B 错误;C、改变薄塑料尺滑过梳子的速度,滑过梳子的速度不同,物体振动快慢不同,能够完成

35、探究目的,C 错误;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改变力度能是发声的响度发生变化,不改变音调,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D 正确。故选 D第 16 页 共 20 页21.【 答案】C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解析】【分析】 “自拍神器”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越大,所成像越小。【解答】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越大,成像越小,则用“自拍神器” 与用手直接拿手机自拍,增大了物距,减小像的的大小,从而增大了取景的范围,故 C 正确;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22.【 答案】 (1)B(2 )丙;凹透镜 【考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

36、【分析】根据近视与远视的原理解题,近视是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需要通过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是指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不能落在视网膜上,需要通过凸透镜进行矫正,据图可知,乙是远视、丙是近视。【解答】解:(1)如图甲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眼睛的自动调节,主要是因为晶状体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这说明眼睛是一个自动变焦(距) 的系统;(2)如图所示,丙图表示近视眼折光系统的光路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带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片;故答案为:(1)B;(2 )丙、凹透镜。23.【 答案】 不是;吸收;反射 【考点】物体的颜色,看不见的光 【解析】【分析】(1)光源是指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2)

37、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光;白色是反射任何颜色的光。 【解答】二维码本身不发光,所以它不是光源;因为黑色能够吸收任何颜色的光,而白色能够反射任何颜色的光;所以二维码中黑色部分将光吸收,而白色部分将光反射,再通过专门的解码器解码即可获取网络相关的信息;故答案为:不是;吸收;反射。24.【 答案】 减小;变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考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解答】因为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罩内的空气变稀薄,铃声会逐渐减小;停止抽气,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会逐渐变大,这

38、个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答案为:减小;变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25.【 答案】(1)反射弧;感受器(2 ) (3 )远离 第 17 页 共 20 页【考点】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凸透镜成像的应用,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解析】【分析】(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的过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活动那样的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而且,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2 )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

39、或晶状体曲度过大,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像模糊不清,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远视的原因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的后面。要矫正远视,可配戴相应的凸透镜,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能偏折而聚焦在视网膜上。(3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而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解答】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所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在该反射活动的途径是:眼传入神经 大脑脊髓传出神经肌肉,其中“眼” 的作用是感受外界刺激,属于组成该神经结构基础的感受器部分。(2 )近视是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前,使物

40、像模糊不清,所以正确;我们可以借助相应的凹透镜,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聚焦在视网膜上,所以正确。(3 )老花镜是凸透镜,它对光线由会聚作用,当在凸透镜的前方放置老花眼镜,由于光线会更加的会聚,所以此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要比没有放置老花镜时要靠近凸透镜,所以当取下老花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为了在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1)反射弧;感受器;( 2);(3 )远离26.【 答案】(1)暗(2 ) D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物体和环境对比度越大,并且物体越亮,物体的像越清晰;(2)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

41、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物像大小相等,像的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解答】(1)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2)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蜡烛通过玻璃板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暗;(2)D27.【 答案】 (1)10(2 ) C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解析】【分析】凸透镜主要对光具有会聚作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之外时,物体在透镜的异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时,物体在透

42、镜的异侧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物体在透镜的异侧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处时不成像;当物体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物体在透镜的同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第 18 页 共 20 页【解答】(1)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20cm 时,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即 2f=2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2)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方,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蜡烛应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所以可以将蜡烛向上移或将凸透镜向下移或将光屏向上移;故 A、B、D 错误,C 正确;故答案为:(1)10 ;(2)C。三、解答题28.【 答案】

43、 (1)冷热(2 )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3 )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 【考点】人的感觉 【解析】【分析】根据皮肤的功能知识解题。【解答】解:(1)人体的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功能,而人的手背部热觉神经末梢丰富,对热觉比较敏感;故老医生用手背去触摸额头,这主要是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冷热比较敏感;(2)痛觉使人体感知一定的疼痛,从而使人体躲避有害刺激,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故没有痛觉并不好;(3)小娟面对好菜没有胃口的原因是: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故答案为:(1)冷热;(2)不好,痛觉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3)感冒使嗅觉失灵,而味觉

44、是各种感觉的综合感觉。29.【 答案】(1)41.8(2 )反射光(3 )不会(4 )解:如图所示:【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光的折射现象及应用 【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和光的反射分析解答。【 解答】(1)由题意可知,当入射角增大到引 41.8时,折射光线消失,故临界角为 41.8;(2 )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几乎全部变成了反射光;(3 )由于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是小于入射角的,所以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4 )光线与玻璃的直角边垂直入射,此时光沿直线传播;当照射到斜边时,此时入射角是 45,大于临界角 41.8,故只发生反射而不会发生折射,故光路图如下:第 19 页 共 20 页故答案为

45、:(1)41.8 ;(2)反射光;( 3)不会;(4)见上图四、实验探究题30.【 答案】 (1)A(2 )菱;暗(3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考点】光的直线传播及相关现象 【解析】【分析】(1)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在探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必须控制孔的形状不变,只改变孔的大小;(2)小孔与光屏比较近的时候,不再是小孔成像,而是影子的形成;(3)小孔成像成的是一个倒立的实像。 【解答】(1)图 A 中,卡片乙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孔的形状始终是三角形的,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故A 符合题意;图 BCD 中,当卡片乙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孔的形状都发生了变化,故 BCD 不符合题意;(2)当卡片距离地面 30 厘米时,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菱形的,将卡片远离地面时,光斑逐渐变暗;(3)小孔成像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答案为:(1)A ;(2)菱;暗;(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31.【 答案】(1)(2 )亮(大)(3 ) B,C 【考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现象 【解析】【分析】平面镜成像是一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