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抽陀螺》教案及作业题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6692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抽陀螺》教案及作业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抽陀螺》教案及作业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抽陀螺》教案及作业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抽陀螺》教案及作业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抽陀螺教学要求1.研读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具。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作者感情,感悟游戏与玩具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重点难点合作完成课文研读与文本质疑。 体会玩具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1、导入新课: 有很多东西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例如:红宝书、红袖章、毛主席像章这是生活在我们的爸爸妈妈的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熟悉的东西,可今天的我们却只能偶尔从爸妈的嘴中听说这些名词。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几个吗? 学生自由举例,老师适当拓展,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东西因为他们强烈的时代性,从而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特性,对于生活

2、在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回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对那段生活的怀念,从而导入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交流自己所查到的金波及其生活的时代的相关资料。 金波:1935 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 年考入北进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多为儿童文学作品。 (让学生查找金波及他童年时的生活的相关资料,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文本探究质疑中能更深入地研读课文,真正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速读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可结合课文内容谈原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3、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分组研读

3、课文。 学生分组研读课文,各组确定研读的方向,并作出研读笔记,在全班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研读课文,来使学生对于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自主选定研读的方向又可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地进行自主阅读。2. 文本探究质疑。 1 作者对于这些玩具是何种感情?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2 这些玩具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文章的主题。 3 作者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应该很多,为什么他选择陀螺?这种玩具有什么代表性? 引导学生探究选材的问题,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3. 思考后教师总结:(1)抽陀螺的刺激不体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吗?(2)抽陀螺,抽汉奸,多么鲜明的让人

4、感动的民族感情。(3)在冰上抽打陀螺时的情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 (这些问题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三、 拓展延伸。 1.你小时候玩过些什么玩具?可曾亲手制作过玩具?谈谈你制作玩具的苦与乐。 2.你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和金波小时候玩过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由课内转向课外,并在研究中体会成长与玩具,时代与玩具的关系。)这篇回忆性散文,学生特别喜爱,因为这些玩具非常朴实有趣,并且作者所写的童年生活也适合青少年的心里,在描写过程中那些童真童趣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学习课文后,应该让学生

5、反思,评一评不同时代的玩具,不同时代的孩子。教师提示评议的角度:不同时代的玩具有不同的特点,你如何评价?玩具对孩子的教育和开发有没有作用?过去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过去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有没有让现代的孩子感到不如的?最后教师小结:阅读让我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交流又使我们思想得以升华。对那些土气,不起眼的玩具有了新的感悟,又促使自己对童年时光有关玩具的回忆、思考。玩具不仅是玩具,当它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就演变为一种经历,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所以作者说是一起长大的玩具。12. 抽陀螺制作:木头 圆珠 鞭子玩法1、辨字组词。摇( ) 断( ) 梢(

6、 ) 卖( )谣( ) 继( ) 稍( ) 读( )二、读选文,完成练习。在我的印象中,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现在想起来,大约是因为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你必须一下一下地去抽打。他才转;稍一怠慢他就会停转歪倒。抽陀螺,还可以玩儿得很有进攻性。几个人一起在冰上抽打,常常是扬鞭猛抽一下,让自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把别人的撞倒就算赢了。1.抽陀螺的游戏似乎只限于男孩子玩儿,是因为 。2.“进攻性”指的是 。参考答案:一、摇船 歌谣 不断 继续 树梢 稍微 买卖 读书1. 缠 按 拉 抽2. 更快:冰上3. 进攻性4. 抽汉奸二、1.这种游戏刺激性较强,女孩子不适应。2.让自

7、己的陀螺以极快的转速去撞击别人的陀螺一、作者金波金波,1935 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儿童文学作家。1957 年考入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在中文系、音乐系授课,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近 40 年来,结集出版的有诗歌、童话、散文、文学评论以及诗词歌曲集等 40 余种。选集有金波儿童诗选金波儿童诗集金波童话金波儿歌金波作品精选等。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第一、二届幼儿图书奖,第二届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大奖,第四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等。2、相关内容1.陀螺指的

8、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也作陀罗,闽南语称作“干乐”,北方叫做“冰尜”或“打老牛”。河北吴桥地区被称为 bo。形状上半部分为圆形,下方尖锐。从前多用木头制成,现代多为塑料或铁制。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或利用发条的弹力旋转。传统古陀螺大致是木或铁制的倒圆锥形,玩法是用鞭子劈。现代已有用发射器发射的陀螺。当然,还有一些“手捻陀螺”十分普及。陀螺,是青少年们十分熟悉的玩具。风靡全世界。中国是陀螺的老家。从中国山西夏县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发掘了石制的陀螺。可见,陀螺在我国最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2.汉奸:汉奸,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引申为背

9、叛中国投敌罪无可赦之人,不只限于汉族。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出现了大量为日本人卖命的汉奸伪军。大多情况下泛指背叛中华民族,投靠侵略者,充当其走狗,出卖中国的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败类,也即通敌或叛国的中国人。 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三、金波一起长大的玩具另外两节(一)猪蹄儿灯小时候过年,最大的乐趣莫过于三十晚上点燃“猪蹄儿灯”。那是一种自制的灯盏,点燃以后,高举过头,就像一支小小的火把。其实,玩猪蹄儿灯,最大的乐趣,还缘于它的制作过程。早在腊月二十几,不少人家就开始宰猪了。我们小孩子家对于宰猪吃肉,当然有兴

10、趣,但也早就巴望着得到那尖尖的猪蹄儿壳,觊觎着一小块猪油,好用来做一盏猪蹄儿灯。被宰了的大肥猪,浸在热汤里,刮去了鬃毛,白白胖胖地躺在案板上,它的四只尖尖的小猪蹄儿翘得高高的。我们拿一根长长的钉子,用钉子帽儿用力一勾,就把猪蹄儿壳勾了下来。大人们很慷慨,尽管你去勾,反正对他们来说也没用。但是,想要一块猪油可就难了。没有猪油是万万做不成猪蹄儿灯的。所以,我们总是死乞白赖地讨猪油。而他们又总是说,这样一块猪油,够炒一个菜的了。我们说,宁肯少吃一个菜,也愿得到一块猪油。快过年了,大人们也不愿拂了孩子们的面子,所以最后总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割下一块猪油送给我们。有了猪油,再去找妈妈要一根棉捻儿,裹在猪

11、油里,塞进猪蹄儿壳里,一盏灯就算做成了。最后一道工序简单多了,找一根高粱秆儿,劈开一端,把猪蹄儿灯夹紧,就算大功告成。到了三十晚上,把猪蹄儿灯点着,互相招呼着,一齐走到街上来。街上已有好多孩子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出来了。他们的灯只能提着,低低地照着脚下一小片土地;我们的猪蹄儿灯却总能举过头顶,照得很高很远。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的灯是自己做的。(二)兔儿爷小白兔向来是儿童的宠物,雪白的绒毛,通红的眼睛,尤其是温顺的性格,让我们格外爱怜。每年中秋节,市面上除了卖月饼、水果、干果外,最引起我们孩子家兴趣的,就数泥塑兔儿爷了。本是兔儿,偏又以“爷”相称,在别的动物中,绝无这种殊荣。“爷”字向来是与长辈、

12、与威严连在一起的。在人间不说,单就诸神而论,我小时候就知道有“灶王爷”、“土地爷”、“财神爷”,对这些“爷”们,须格外敬畏,以免招灾惹祸。这兔儿爷,虽然也算得上广寒宫里的“神兔”,即使称为“爷”,我们也并不惧怕它;相反,都觉得这兔儿爷和我们最平等,最亲近。每年的中秋节,都愿意“请”一尊兔儿爷来和我们玩耍。它带给我们的快乐,是别的玩具所不能代替的。对兔儿爷的喜爱,除了缘于对生活中真实小白兔的温情之外,还由于兔儿爷多了几分童话色彩。兔儿爷的外貌就很奇特,兔脸儿,人身子,那样子格外引人遐想。那时候,每逢买来一个兔儿爷,总是沉甸甸地抱在怀里,和它脸对脸地对视好久。兔儿爷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兔儿爷的穿着打

13、扮也很奇特,有的穿着大红袍,有的披着甲胄,有的背插令旗,样子很威武。兔儿爷可不是卧在那儿,而是骑着老虎,或者狮子,或者麒麟,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无往而不胜。在我买到的众多的兔儿爷中,我最喜欢的是一种叫“刮打刮打嘴”的兔儿爷。这种兔儿爷嘴唇会动,一动就发出“刮打刮打”的响声。原来有一根线连着嘴唇,从中空的体内伸到脚下,用手一拽,嘴巴一张一合,发出声响。说起兔儿爷,本是中秋祭月的象征;以兔代月,又是源于兔居月中捣药的神话。妇女拜月,供的是“月光码儿”;我们儿童仿效妇女,供的是兔儿爷。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拜月是游戏,兔儿爷就成了我们的玩具了。小时候,年年中秋节都要买一个兔儿爷。开始年龄小,买个二三寸高的,随着年龄增长,买的兔儿爷也越来越大,我买过的兔儿爷,最大的有身高一尺的。兔儿爷最大的有二三尺高。这么高的,我没买过,一来抱不动,二来也没地方摆。已经好多年没见过兔儿爷了;如果现在有卖兔儿爷的,我一定买一个大个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语文S版 > 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