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吆喝》教案及作业题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6688 上传时间:2019-02-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吆喝》教案及作业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吆喝》教案及作业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吆喝》教案及作业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吆喝》教案及作业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春语文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吆喝》教案及作业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吆喝教学要求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2.合作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表演能力等。3.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重点难点 了解带有地方特色的吆喝的作用及其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教学课时 二课时1.交流学生调查或搜集到的旧时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2.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1.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调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或旧时生意人调查过去人们吆喝的内容和声调,做好记录或录音。2.每人模仿一两句旧时的吆喝声。一、导入新课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吆喝。2.请同学们模仿昨天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旧时商人处学到的吆喝(教师可适时组织评点)3.如果时光倒

2、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要不是你们爷爷奶奶们还健在的话,它们就可能永远地消逝了。知道吗?你们昨天做了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啊!你们昨天做的,是抢救我们本土的文化遗产事啊!只不过我们昨天只做了第一步,如果将采集到的这些吆喝用文字整理下来,那才是大功一件呢。(讨论如何动笔?)4.看看着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动笔写吆喝的。二、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及音韵节奏等。介绍时充

3、满了美好的怀念之情和浓郁的情趣。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3.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技巧,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三、质疑解疑1.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四、作业布置:1.将昨天采集的本地旧式吆喝整理成文(自拟题

4、目、教师指导)2.以小组为单位,上集市搜集录音现时的吆喝,并将其排成简单的节目。 萧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基本上可以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1. 从不同的吆喝声中了解对所卖物品的介绍方法。2. 感受吆喝声的多样性。课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做好衔接。1.听写字词。2.指名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师生评价。二、导入本节学习内容。1.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显得非常杂乱的街

5、头叫卖,已经被作者清晰的两根线所穿起来了。那你说说,如果是你来介绍收集到的当地旧时候的吆喝,你打算怎么安排内容呢?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三、感受吆喝方法的多样性师:默读第 3 自然段,了解作者写到了四季中哪些货色,做上记号。生默读勾画。课件出示写秋天一段的文字。(秋天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怎么样,从这一段中,我们又学到了什么介绍的方法吗?对的,按照季节的顺序,把叫卖的货色介

6、绍出来。对,还要及时写出感情。师:全班一起读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再请四位同学分读春夏秋冬的句子。生读。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 4 自然段,看看哪种吆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自读。师:这些小贩运用了借甲物形容乙物、介绍制作过程的方法来吸引人。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呢?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如果去掉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好吗?师:看来这句话很重要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再次感受它的重要作用。生读。师:这些吆喝者只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没受过高等教育,却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对吆喝、对生活进行着艺术创造,吆喝真是语言的艺术。让我们再来回味那韵味十足的吆喝声。(课件播放)四

7、、了解吆喝的现状师:北京现在的吆喝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快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一下。预设生 1:有卖鱼的。“卖鱼啦,卖鱼啦”生 2:有磨剪刀的。(唱)“磨剪子咧,锵菜刀”生 3:“回收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生 4:“卤鸡蛋,一块钱一个,味道好的很!”师:大家可以继续了解家乡的吆喝,并做好记录。吆喝其实是一种民俗文化,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其他民俗文化。(观看课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各种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了解。师:这节课,我们从吆喝没个停和变着法儿吸引顾客这两方面了解了吆喝。一听到吆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群群走街串巷的身影;仿佛感受到了作者那愉悦的怀想;仿佛听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就让我

8、们在那吆喝声中结束这节课。(课件)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抓文本,在此基础之上再跃出文本。培养学生分析语言的能力,要有深度,还要多朗读。这篇文章很适于朗读,并适于口头表演,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表演能力好材料,为了利用好这一材料,也为了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我重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阅读的能力。课堂上我把时间充分的留给学生去阅读、概括、去体会、去感悟品味,去探究,尽管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我认为只要有计划、有目的的持之以恒地坚持去训练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会得以质的飞跃。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学生结果各种各样,但我觉得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他们的思路

9、清晰的过程。然后提醒学生找出语段之间的衔接过度语句和起概括作用的总起句,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句子分别承转了哪些内容,然后让学生思考文章的思路。最后师生共同梳理文章结构。学生的思考、概括、表达的能力在于老师的培养,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 一堂课承载的东西不能太多,否则学生没有能力去接受,一堂课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很肤浅。 吆 喝 从早到晚,一年四季-吆喝声不绝 馄饨喂开锅! 地方文化 吆喝声 喝了蜜的大柿子 魅力无穷 卤煮喂,炸豆腐哟 欣赏赞扬 葫芦儿刚蘸得 怀念关注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吆喝() 漏雨(lu) 拆除(chi) 小贩(fn)B.鼻涕(t) 白薯(sh) 揣着(

10、chui) 栗子(l)C.油炸(zh) 商店(shn) 失传(chun) 混沌(dn)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吸引顾客 馄沌 B.卖弄嗓门 叫卖C.简洁生动 形容 D.口头广告 夜宵三、阅读下文,完成练习。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吸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叫卖声也十分精彩。“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1. 第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

11、用?2.作者介绍的顺序是什么?3.“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这句话中,“这”指的是 。这个句子中还讲到 就像汤圆。答案:一、C. 二、A. 三、1.统领全文 2.时间 3.馄饨 馄饨1、作者萧乾萧乾(1910 年 1 月 27 日1999 年 2 月 11 日),原名萧秉乾、萧炳乾,蒙古族,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 央文史馆馆长,民盟第五届中央常委。1931 年到 1935 年,萧乾和美国人埃德加斯诺等人编译中国简报、活的中国等刊物和文学集。1935 年,进入大公报当记者。1939 年,

12、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战地记者,曾采访报道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审判纳粹战犯事件。1949 年后,主要从事文学翻译工作。1995 年,出版一个中国记者看二次大战,译作尤利西斯获第二届外国文学图书三等奖。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内容1.油炸果:俗称油条。油炸果藏语称“善纳” ,用精面、酥油、糖等原料揉合成 吉祥结状放入滚油中炸成,是待客和节庆日的最佳食品。 又称油炸鬼,是闽南福建等地的方言直译. 又称油炸果,是潮汕地区等地的方言直译;安徽地区有称油条为油果子;浙江地区有称油条为天罗筋的称法,天津地区一带称呼油条的方言,由“油炸果” 演化而来。天罗即丝

13、瓜,老丝瓜干燥后剥去壳会留下丝瓜筋,其形状与油条极像,遂称油条为天罗筋,此为浙江方言。2.卤煮:在北京是一道著名的的地方传统小吃,它是将火烧、炖好的猪肠和猪肺放在一起煮,买一碗主食副食和热汤都有了。卤煮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光绪年间因为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昂贵,所以人们就用猪头肉和猪下水代替。经过民间烹饪高手的传播,久而久之,造就了卤煮火烧。地道的北京人估计没几个不知道卤煮火烧的。三、吆喝原文一位二十年代在北京作寓公的英国诗人奥斯伯特.斯提维尔写过一篇北京的声与色,把当时走街串巷的小贩用以招徕顾客而做出的种种音响形容成街头管弦乐队,并还分别列举了哪是管乐、弦乐和打击乐器。他特别喜欢听

14、串街的理发师(“剃头的”) 手里那把钳形铁铉。用铁板从中间一抽,就会呲啦一声发出带点颤巍的金属声响,认为很像西洋乐师们用的定音叉。此外,布贩子手里的拨啷鼓和珠宝玉石收购商打的小鼓,也都给他以快感。当然还有磨剪子磨刀的吹的长号。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广播了阿隆 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很有味道。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听过相声卖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

15、子快,能随机应变。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鬼)的。然后是卖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也十分精彩。“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儿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着各种半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儿,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讲究皮要薄,馅儿要大

16、。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么。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 ,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

17、一会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 。春天一到 ,卖大小金鱼儿的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未成形的幼蛙)最有好感,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最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

18、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 烤白薯哇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

19、)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有的小贩吆喝起来声音细而高,有的低而深沉。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也许由于小时人家告诉我卖荷叶糕的是“ 拍花子的” 拐卖儿童的,我特别害怕。他先尖声尖气地喊一声“一包糖来”,然后放低至少八度,来一声“荷叶糕”。这么叫法的还有个卖荞麦皮的。有一回他在我身后“哟”了一声,把我吓了个马趴。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特别出色的是那种合辙押韵的吆喝。我在小说邓山东里写的那个卖炸食的确有其人,至于他替学生挨打,那纯是我瞎编的。有个卖萝卜的这么吆喝:“又不糠来又不辣,两捆萝卜一个大。”“大”就是一个铜板。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编起快板:“老太太(那个)真行好,给个饽饽吃不了。东屋里瞧(那么)西屋里看,没有饽饽赏碗饭。”现在北京城倒还剩一种吆喝,就是“冰棍儿三分啦”。语气间像是五分的减成三分了。其实就是三分一根儿。可见这种带戏剧性的叫卖艺术并没失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语文S版 > 三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