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XX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5247 上传时间:2019-02-0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XX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XX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XX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XX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8-2019学年江苏省盐城XX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江苏省盐城 XX 中学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张阳在学习了“声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为错误的(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 340m/sD声具有能量2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唱同学的声带在振动B歌声洪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3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长度4下

2、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给墨水瓶加盖B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C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D将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5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 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水中月 B灯光下的人影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 D湖水中群山的倒影8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 45o

3、 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A等于 90o B小于 90o C大于 90o D180 o9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A朝南 B朝北 C朝西 D朝东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变成了小虫的像B像的中间没有了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11利用凸透镜不能得到( )A放大的虚象 B放大的实象 C缩小的虚象 D缩小的实象12下列叙述中不是凸透镜的是( )A透过鱼缸看缸中的金鱼变大B雨后,小水滴下树

4、叶上的脉络变粗了C通过装满酒的酒瓶看酒瓶背后的物体变高了D透过近视眼镜片看书上的字变小了1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4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0cm B25cm C20cm D15cm14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 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A B C D1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 10 9 m,纳米技术是以 0.1nm100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 9nm 可能是(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

5、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16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 。17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选填“冷 ”、“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18光在 中传播最快,其速度为 m/s。从地球

6、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 2.56s 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m,月食形成时, (填“太阳”、“地球”或“月球”)在中间。19在距离平面镜 8cm 处点燃一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离镜 cm;若将蜡烛向镜移近 2cm,则蜡烛的像和蜡烛的距离将变为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如图所示,一入射光线以与平面镜成 35角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把平面镜顺时针转动 15,则反射角改变 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度,反射光线转动 度。21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选填“A”或“B”)端

7、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蜡烛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薄纸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看物与像时人眼都在圆筒右侧向左看)。2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度,AB 的 侧是空气(左/右)。23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 些(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从 射向 ,折射光线 法线引起的(选填“偏向

8、”或“远离”)。24在如图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25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 A 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 B 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 (选填“放大”、“缩小” 或“等大”)的像;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 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 A 间的距离为 L,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焦距 f L(选填“”、“”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 A、B 之间的距离 S (用 L0、L 表示)。三、简答题(作图每图 2 分,第 31 题

9、每空 2 分,其它每空 1 分,共 38 分)26如图是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试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27如图所示,其中 F 为透镜的焦点,试画出与已知光线对应的入、折射光线。28(10 分)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图乙中 A、B、C 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图丙是两个同学分别用相同的器材和初温相同的水进行实验,每隔 2min 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描绘出对应的温度时间图象(图上标注:上面小明下面小红)。由图象可知 (选填“小明”或“小

10、红”)先记录数据;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说明此时当地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个标准大气压;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4)老师看了两个同学的图象后,指出他们图象不符合实际,并指出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是 。(5)图丁是将装有液态海波的大试管放入室温的水中。根据温度计 A 和 B 的示数,绘制了海波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由图象可知,在第 2min 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在此过程中,海波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29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

11、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 和 B 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的关系;(3)移去蜡烛 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 A 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4)我们做这一实验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30(7 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同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1)实验前,首先调节光源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其目的是使 。(2)这个像的

12、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3)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若只移动光屏,这时需要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越来越短,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5)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

13、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31(10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眼睛如图 1 是我们人的眼睛的结构图,它很像一架照相机。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体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实像。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小,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厚,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大,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就可以看清近处的物体。若沉溺于上网或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看电视,容易使睫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不能使晶状体恢复原状,使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致使远处物体折射所形成的物

14、像落到了的前方,形成近视。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的眼镜加以矫正。近视程度越严重,戴的眼镜度数越大。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 表示,即 1/f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 0.5m,它的焦度就 1/0.5m2m 1,而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 100 的值,例如,400 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 4m1,它的焦距是 0.25m。通常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而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眼睛瞳孔的作用能改变大小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在弱光条件下开大,允许更多的光线进入,以便视物清楚。在强光条件下缩小,防止强光损伤视网膜,

15、起到保护视网膜作用。(1)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 ,视网膜相当于光屏。(2)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眼是一个真正的变焦系统,当人眼看近处物体时,焦距较 (填“大”或“小”)。(3)如图 2 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小明的眼睛需要佩戴图 3 中的 (填字母)透镜。(4)刚走进电影院时几乎什么也看不见,片刻后才可看见周围的人,这种变化是由于眼球中的瞳孔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5)某同学所戴眼镜镜片的度数为 500 度,该镜片的焦距为 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张阳在学习了“声是什么”以后,总结出以下四点,其中你认

16、为错误的(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 340m/sD声具有能量【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和介质有关。【解答】解:A、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B、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前传播,故 B 正确;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 340m/s,故 C 错误D、声音具有能量,故 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了解。2全班同学在齐声合唱同一首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唱同学的声带在振动B歌声洪亮时,说明声音的响度大C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

17、主要是因为音色不同D能分辨男、女同学的歌声,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唱歌时,人的声带在振动,故 A 正确。B、歌声洪亮,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 B 正确;CD、男、女生声带构造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分辨男女生同学的声音,主要是通过二者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分的,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

18、音色,其中的音调和响度比较容易混淆,要从句中的含义理解是指声音的高低还是指声音的大小。3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长度【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均可以传播,惟独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根据这一条件便可以选择合适的选项。【解答】解:A、海的深度,海水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月球周围有真空层,声音不可以传播,不能用声波测量,符合题意;D、很长的钢管长度,钢管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

19、】本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4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给墨水瓶加盖B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C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D将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方面:蒸发面积的大小、周围的温度、空气的流动情况,明确了这一点,再根据要求去判断每一个选项即可。【解答】解:A、给瓶子加盖既减小了蒸发面积,更控制了空气流动,能使蒸发变慢,不合题意;B、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冰箱,控制了上方空气的流动,能使蒸发变慢,不合题意;C、用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既可增加空气流动,同时也能提高温度和蒸发面积,能使蒸发变快,符合

20、题意;D、新鲜的柑橘装入塑料袋后减小了蒸发面积,同时控制了空气流动,能使蒸发变慢,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回答此类问题时,先要明确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再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出哪是加速蒸发,哪是减慢蒸发。5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分析】液化是指气体变为液体的现象;汽化是指液体变为气体的现象;液化和汽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汽化吸热,液化放热。【解答】解: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

21、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清晰起来。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了解和掌握,体现了由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6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形成的过程中,要吸收热量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 白气”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以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解答】解:A、春天,冰雪融化汇成的溪流,是熔化现象,吸热。故 A 符合题意。B、夏天,冰箱门口飘出的“ 白气”,是液化现象,放热。故 B 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丛之上晶莹的露珠,是液化现象,放热。

22、故 C 不符合题意。D、冬天,天上纷纷飘落的雪花,是凝华现象,放热。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判断生活中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以及这些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的掌握。7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水中月 B灯光下的人影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 D湖水中群山的倒影【分析】掌握三种光现象:首先要明确日、月食是一种影子现象,由于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物体的后方形成一个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影子,然后再对日月食的成因进行分析。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

23、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彩虹等。【解答】解:A、水中月是月亮在水中的像,是月光经水面反射进入我们眼睛形成的,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灯光下的人影是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不符合题意;C、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通过空气进入人的眼睛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虚像,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D、群山在湖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8一束光线跟水平面

24、成 45o 角,从空气中斜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是( )A等于 90o B小于 90o C大于 90o D180 o【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再画出反射光线。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分析图中入射角、反射角以及折射角的大小关系即可得

25、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解答】解:已知入射光线跟水面成 45,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以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再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两侧以及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从图中角的关系可知,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大于 45,因此BOC90,即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大于 90。故选:C。【点评】会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由入射光线画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而且要会根据入射角、反射角以及折射角的关系判断光线之间夹角的大小。9白天在室内照镜子(窗户南开),为了能较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面容,镜子的反射面应( )A朝南 B朝北 C朝西 D朝东【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

26、面镜成像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要看清楚自己的面容,自己应面向光线较强的方向。【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人的像是由人射向镜面的光经镜面反射而形成的。所以要能较清楚地看清自己的面容,自己应面对窗户,镜子的反射面应朝北。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原因,要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反射的光线越强,则像越清晰。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变成了小虫的像B像的中间没有了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物体通过凸透

27、镜成像的性质与是否残缺有关,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只是挡住了一部分光,对象的完整性没有影响,只是像会变暗。【解答】解:只要物体“发出的光线”透过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就能汇聚成像,而且是完整的,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只是被折射会聚成像的光线减少了,因此,影响到的是像的亮度,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因为整个物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有光透过透镜而折射后会聚成像。故选:C。【点评】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本题注意凸透镜是由很多个三棱镜组成的,光经过透镜折射后会聚成像,挡住一部分光不会影响所成的像,只是亮度变暗;此实验现象可以让学生做实验时动手操作一下,用不透明的纸遮住一部分透镜,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8、感性认识印象会更深,效果会更好。11利用凸透镜不能得到( )A放大的虚象 B放大的实象 C缩小的虚象 D缩小的实象【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 u2f 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 uf 时,不成像。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A、当 uf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 A 说法正确。B、当 fu2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 B 说法正确。CD、当 u2f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存在缩小的虚像,所以 C 说法错误,D 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定要知道实像都是倒立的;凸

29、透镜呈的实像有缩小的、等大的、放大的;凸透镜呈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12下列叙述中不是凸透镜的是( )A透过鱼缸看缸中的金鱼变大B雨后,小水滴下树叶上的脉络变粗了C通过装满酒的酒瓶看酒瓶背后的物体变高了D透过近视眼镜片看书上的字变小了【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当从鱼缸侧面看水中鱼时,球形鱼缸和水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圆形的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解答】解:A、缸中金鱼“变大”,此时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金鱼起到了放大的作用,故 A 不符合题意;B、圆形透明的露珠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草木的叶脉距

30、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叶脉在这个“凸透镜”下,叶脉看起来脉络变粗了,这是露珠产生放大镜功能的结果,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B 不符合题意;C、装满酒的酒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通过装满酒的酒瓶看酒瓶背后的物体,物体距离透镜很近,小于一倍焦距,形成了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看酒瓶背后的物体变高了,故 C 不符合题意;D、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凹透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则透过近视眼镜片看书上的字变小了,故 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有多种,要通过成像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其对应的应用。此题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理念,将自然界中的现象与对应的物理知识两者联系在

31、一起,是解决这种类型题目的关键。1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明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4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0cm B25cm C20cm D15cm【分析】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求出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解答】解:凸透镜成像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 40cm 处时,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 40cm2f,所以 20cm f。故选:D。【点评】由凸透镜成像情况,根据物距和焦距,或根据像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 vf。u2f,成倒立、等大

32、的实像,v2f2fu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14如图所示,有一个圆柱体 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状是( )A B C D【分析】本题要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去判断圆柱体 PQ 所成的像的形状。【解答】解:当 Uf 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圆柱体的左边在 2f 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圆柱体的右边在 2f 以内,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且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凸透镜知识的核心内容,要牢记住规律。15“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 10 9 m,纳米技术是以 0.1nm100

33、nm 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 9nm 可能是(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题意的答案。【解答】解:1.7610 9nm 1.76m176cm。A、成年人的平均身高在 170cm 左右,个别男性成年人的身高可以达到176cm1.76m 1.7610 9nm故 A 符合题意;B、一根筷子的长度在 25cm 左右,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 26cm 左右。故 B 不符合题意;C、一座山的高

34、度在几百甚至几千米。故 C 不符合题意;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在 28m 左右。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 10cm 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 18cm;成年人的身高在 170cm 左右,一步的步幅在 75cm 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 3m 左右,等等。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32 分)16如图所示,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 振动 发出声音,声音通过 空气 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

35、说明声音具有 能量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解答】解:当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扬声器的纸盆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到烛焰处,烛焰的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答案为:振动;空气;能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与能量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7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冷 (选填“冷”、“热”),这是

36、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汽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 吸收 (选填“吸收”、“放出”)大量的热。【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1)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两种;(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解答】解: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丁烷外泄后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冷;汽化;吸收。【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液化方法以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18光在 真空

37、 中传播最快,其速度为 310 8 m/s。从地球向月球发出激光信号,经 2.56s 后收到返回信号,则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 3.8410 8 m ,月食形成时, 地球 (填“太阳”、“地球”或“月球”)在中间。【分析】(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约为 3108m/s;知道了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求出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2)日食、月食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所以,解释时要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答】解:(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光速 v310 8m/s,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t 2.56s1.28s,因为 v ,所以月球到地球的距离:sv

38、t310 8m/s1.28s3.84 108m;(2)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在月球上的光线,月球处在地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月食。故答案为:真空;310 8;3.8410 8;地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光的传播速度和激光测距离的了解与掌握,求出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单趟时间),以及月食的形成。19在距离平面镜 8cm 处点燃一蜡烛,这时镜中的像距离镜 8 cm;若将蜡烛向镜移近 2cm,则蜡烛的像和蜡烛的距离将变为 12 cm,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

39、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在距离平面镜 8cm 处,点燃一只蜡烛,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蜡烛的像距离镜面也是 8cm,若只将蜡烛向镜移近 2cm,物与平面镜的距离是 6cm,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 6cm,则蜡烛的像和蜡烛的距离将变为 6cm+6cm12cm;移动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故答案为:8;12;不变。【点评】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20如图所示,一入射光线以与平面镜成 35角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把平面镜顺时针转动 15,

40、则反射角改变 15 度,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变为 140 度,反射光线转动 30 度。【分析】入射角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35,所以入射角为 90355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 55;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10,若入射光线方向不变,把平面镜顺时针转动 15,则入射角增大 15,则入射角为 55+157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增大 15,则反射角也为 70;此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变为 140,反射光线转动 30 度。故答案为

41、:15;140;3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21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圆筒的 A (选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蜡烛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像将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将蜡烛在孔前绕顺时针旋转,则它在薄纸上所成的像是 顺 (选填“顺”或“逆”)时针旋转的(看物与像时人眼都在圆筒右侧向左看)。【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

42、、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线沿直线传播,蜡烛顺时针旋转时,蜡烛各点成的像也顺时针旋转,所以成的像顺时针旋转。【解答】解:(1)由图知,易拉罐左端为小孔,圆筒从右端插入,为了减小外面光线的影响,看得更清楚,A端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2)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光屏上的像将变大;(3)光沿直线传播,蜡烛顺时针变化时,形成的像也顺时针变化。故答案为:A;变大;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原理,属于基础知识,知道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解题的关键。2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3、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反射光线是 OF ,折射角是 45 度,AB 的 右 侧是空气(左/右)。【分析】此题首先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找出法线,从而确定界面,然后根据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反射角的度数。【解答】解:由图可知,BOE60,所以COE906030,而COF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 CD 为法线,AB 为界面,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则 OG 一定为折射光线, EO 为入射光线,OF 为反射光线。由图可知,折射角为:GOD45因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这束光线是由玻璃进入空气。即分界面的右侧是空

44、气。故答案为:OF;45;右。【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法线,从而确定界面,则可首先确定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确定出入射光线,最后确定反射光线。23在空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内盛满水时,看上去碗底的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 浅 些(填“深”或“浅”),这是由于光从 水中 射向 空气 ,折射光线 远离 法线引起的(选填“偏向”或“远离”)。【分析】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解答】解:碗里

45、的硬币反射的光线经水进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所以看到的硬币的像比硬币的实际深度要浅些。故答案为:浅;水中;空气;远离。【点评】理解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24在如图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1mm ,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2.70 cm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2)起始端没从 0 开始,把 1.00cm 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 1.00cm 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 1cm 又分为 10 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 1mm;(2)

46、物体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1.00cm,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 3.70cm,物体长度为3.70cm1.00cm2.70cm。故答案为:1mm;2.70。【点评】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5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 A 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 B 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 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 L0,

47、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 A 间的距离为 L,如图所示,则该透镜焦距 f L(选填“ ”、“”或“”),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 A、B 之间的距离 S L 02L (用 L0、L 表示)。【分析】(1)当物距大于像距成实像时,应该成倒立缩小实像;(2)对比成像条件,结合烛焰和光屏之间距离不变,分析解答。【解答】解:(1)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 A 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图 1 可知此时物距小于像距,即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实像;在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 B 处(图中未标出),相当于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当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时,此时应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则所成像应该为倒立缩小的实像;(2)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 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 A 间的距离为 L,成倒立放大实像条件是 fu2f ,如图 2 所示,则该透镜焦距 fL;当凸透镜移至 B 位置时,因为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原理,可以假设蜡烛在光屏位置时,像应成在原蜡烛位置,因此,光屏到透镜位置 B 的距离应为 L,故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 A、B 之间的距离 sL 02L;故答案为:缩小;L 02L。【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熟记成像条件,灵活运用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三、简答题(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