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44815 上传时间:2019-01-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辽宁省凌源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试题高三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 钟 试题分数:150 分卷 I 阅读题 (70 分)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 “宫斗剧”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 “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

2、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从本质上看, “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 ,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

3、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事实上, “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以雍正王朝 、 康熙王朝 、 汉武大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 、 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 ,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 ,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就其审美接受效应的本质看

4、, “宫斗剧”中所呈现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暗合了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例如,商业社会中越来越强大的男性话语权,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 ,促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而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则与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颇为相似,甚至其“高明”的手段可资借鉴。至于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无论是情场还是职场,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这些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1.下列对于“宫斗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5、3 分) ( )A “宫斗剧”就是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的,是以后宫为背景的,以“斗”为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的剧种。B “宫斗剧”是以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为主角,把皇帝的雨露和恩宠作为她们拼死争斗的唯一目标,而进行厮杀的剧种。C “宫斗剧”中,无论是尊贵的皇后、贵妃,还是渺小的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D “宫斗剧”中,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都表现出一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看作是合理的。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宫斗剧”属于“戏说历史”

6、,娱乐至上,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很多剧情也可以虚构。B “宫斗剧”题材不断重复出现,不只是因为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原因,则是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C “帝王系列”的历史剧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D虽然还珠格格还在一直备受人们争议,剧情虚构的成份过多,但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所以从艺术上还是可以借鉴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当今社会成功至上、唯金钱论、男性中心等潜在的社会心理,可以从“宫斗剧”所呈现的文化

7、心态和价值观念中,找到合理的解读。B随着男性在商业社会中的权力越来越强大,男性就有意无意地鼓励女性学习后宫嫔妃的“隐忍”与“奉献” ,迫使她们按照男性的意愿,而不是女性的独立意识来塑造自己。C当下社会中复杂的男女关系和“宫斗剧”后妃娘娘们施展各种手段去争宠,颇为相似;而剧中那些人情算计和权利博弈,又有和所谓职场政治对号入座的可能。D古代的后宫纷争一旦和现今社会的情场或职场这样现实情境挂钩,一系列“宫斗”作品,也就顺理成章地转变为白领女性的“心灵鸡汤”和人生教科书了。二、古典诗文阅读(36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19 分)芋老人传 周容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独与

8、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命妪煮芋以进。尽一器,再进,生为之饱,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 ”雨止,别去。 十余年,书生用甲第为相国,偶命厨者进芋,辍箸叹曰:“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丞、尉闻之,谓老人与相国有旧,邀见,讲钧礼,子不佣矣。至京,相国慰劳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烦尔妪一煮芋也。 ”已而,妪煮芋进,相国亦辍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犹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调和之有异,时、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数十里,困于雨,不择食矣;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犹喜相

9、公之止于芋也。老人老矣,所闻实多:村南有夫妇守贫者,织纺井臼,佐读勤苦,幸获名成,遂宠妾媵,弃其妇,致郁郁而死,是芋视乃妇也。城东有甲、乙同学者,一砚、一灯、一窗、一榻,晨起不辩衣履,乙先得举,登仕路,闻甲落魄,笑不顾,交以绝,是芋视乃友也。更闻谁氏子,读书时,愿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为吏,以污贿不饬罢,是芋视乃学也。是犹可言也;老人邻有西塾,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有将相、有卿、尹,有剌史、守、令,或绾黄纡紫,或揽辔褰帷,一旦事变中起,衅孽外乘,辄屈膝叩首迎款,惟恐落后,竟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然则世之以今日而忘其昔日者,岂独一箸间哉!”老人语未毕,相国遽惊

10、谢曰:“老人知道者!”厚资而遣之。于是,芋老人之名大著。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B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C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D子佣出/独与妪居渡口/一日/有书生避雨檐下/衣湿袖单/影乃益瘦/老人延入

11、/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老人略知书/与语久/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芋老人与老伴度日,儿子不在身边。其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能急人之困,文中帮助了一位书生。B芋老人帮助的那个书生后来官至相国,恩惠老人,并让郡县的官员帮老人孩子摆脱了打工的困境。

12、C芋老人用村南贫困夫妻、同学甲乙的故事来影射一些人地位身份变了,内心也就变异了,忘了本。D芋老人乡野粗鄙之人,竟能通明大道理。所以宰相优厚的赏赐了他,并派人送他回家,老人名声显扬。7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 分)(1)今日堂有炼珍,朝分尚食,张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5 分)(2)嗟夫!天下有缙绅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之者,往往而然。 (5 分)(二)阅读下面一首明诗,回答 8-9 题。 (11 分)朝耕 袁中道荷锄出茅屋,月色白如素。过林滴水声,一天好雾露。东方犹未光,灿灿动霞路。不觉叱牛声,惊起双白鹭。8.诗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

13、(5 分)9.从整首诗来看,诗人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每小题 2 分)(1)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文笔豪迈奔放,有江河一泻千里的气概,词中表达作者渴望得到重用的愿望,于豪迈之外,稍含不满之请的两句是 , 。(2)屈原在离骚中以“鸷鸟”为喻说明自己绝不同流合污的两句是“_,_。 ”(3) 阿房宫陚中概括秦疯狂掠夺六国却挥霍无度不知珍惜的语句是 , 。选考题(任选三、四作答,多选无效)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窗棂上挂串红辣椒王长元

14、村长带着那拨儿人进屋的时候,老太太正在扫地。灰尘沸沸扬扬,仿佛是鲜活的跳蚤在空气中上下跳动,弄得人眼睛迷迷茫茫。“那啥,顶子哪?”“下甸子打草去啦。 ”“啥时走的?”“小半个月啦。 ”“回来过没?”“没。 ”村长吸溜一下鼻子, “二婶,还不知道吧,顶子出事了。 ”二婶就一惊:“出了啥事?”“杀人啦,顶子。这不,官家正寻他哪!”“啥?”老太太便呆在那里,眼睛就直直地看着炕沿边上的那几个人。她这才发现其中一个戴大沿帽的已经带了绑绳和黑亮亮的枪。立马她心一颤动,眼仁儿就朝上翻过去,人便跟着向门框斜过去。几个人惊恐地奔了过去,将老太太放到炕上。一忽儿,老太太的鼻翅儿便扇动一下,翻转的眸子虽归了原位,但

15、依旧是愣愣向上看着。“二婶,你看你啥个身板还不知道,上甚火?既是杀了人,顶子就不是原先的顶子了,那便是犯了王法。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麻溜缓缓,人家公安局还有事情跟你说。”老太太眸子这才转了一轮儿,一汪亮亮的湿润便映在里面。看着老太太有了活气,警察就轻轻一笑,说:“老人家,您的心情我们是理解的,但是儿子杀了人,犯了罪,如今又跑掉了。这,国法是不能容的。我们希望您控制住感情,配合我们来抓凶犯。否则,比如说包庇儿子、袒护儿子,那样您老人家也有罪了。按我们的经验,您的儿子还会回家来的,那时您必须报告我们。 ”“顶子真若是回家,你可得说呀!”村长眼睛觑觑着,冲着她说, “要不,那叫什么?对,叫窝

16、藏。二婶,咱可不能糊涂啊!”她痴痴地点着头,两行老泪缓缓漫过面颊的褶皱,整个面庞已经全是泪水了,闪着亮晶晶的光芒。村长最费思索的是:她儿子若回来,她怎么告诉他们哪?他猝然发现了粮囤上那串红辣椒,眼睛立时闪出光亮,便指着红辣椒说:“对,就用它。二婶,他若是回来,您就将这串红辣椒挂到窗户上。 ”她又痴痴点点头,看了一眼红辣椒。顶子伏在高梁地垅沟里已经三天了。事情来得太突兀了,突兀得他只有逃到高梁地之后才想起后悔,悔自己不该为小事冲动,悔自己冲动时不该抡那镰刀。战战兢兢挨了三天,吃喝现在全成了问题,最讨厌的是那垅上的风,哗啦哗啦吹得叶子直响,仿佛有无数个脚步向他走来,把他弄得一惊一乍的可是一想到出逃

17、,他又茫然了,天下这么大,地面这么广,去哪里呢?可是,不管去哪里,在要走之前,他一定要回家看一眼老娘。老太太送走了那些公家的人之后,就把家里仅有的二十几斤白面都烙成饼,然后就一张一张地折叠,用纸包好,一沓一沓塞进帆布口袋里。又包了二斤盐巴,塞在缝隙处。她早已谋算好,顶子若回来,就让他躲进小南山的石洞里,过个十天半月的,看看风声,她再想办法。她相信,办法总是有的。记得,她刚十岁那会儿,还扎着羊角辫呢,就给八路军伤病员往那山洞里送过饭,想想那会儿她都从没断过伤病员的一顿饭。如今,为了儿子,她还会没有办法?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老太太迷迷怔怔刚要闩门的当儿,突然间,门“吱呀”一声开

18、了,顶子站在了她的面前。老太太眼泪马上就下来了。顶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饼,眼睛贼溜溜地寻觑着,待最后一口食物从喉咙处咕噜一声咽下之后,他才急急地说:“娘,我看你一眼就得走了,有没有钱啥的,给我准备点。 ”老太太赶忙把裤腰子拽开,从里面掏出厚厚的一沓钱,递给顶子,说:“就这些了,都拿着吧!顶子,你要去哪里?”“娘,这您就不要管了。 ”“顶子,你把饼带上,到小南山的石洞里躲躲。 ”“娘,您就别管我了,我这一走,是死是活,真的不好说,啥年月能见到您,也都不敢想。娘,只求您自己保重啦!”“顶子, ”老太太整个抖动起来,亮亮的泪珠向脸颊处滚动。“娘,还有一事,把咱家那把菜刀给我。 ”老太太抹了眼泪,愣了,说

19、:“干啥?”顶子咬了下嘴唇说:“娘,我手头怎么也得有个应手的家伙呀。 ”“啥?”老太太倒吸了一口冷气。“娘,我现在已经想好,谁真若是抓我逮我,我已没有别的路了,就得拼了,反正我已是有人命的人啦,杀一个够本,杀俩就赚一个。 ”“轰”地一声,老太太就觉得脑袋像被谁猛然击打了一样,眼前金光四射,她颤颤地向前走了一步。“娘,快快给我取刀来。 ”老太太表面应允着他,脚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儿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选自小说月报 ,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村长在老太太苏醒后,劝慰她说“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 ,这句话为老太太在

20、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B “小风轻轻拍打着窗棂,蟋蟀在墙角嘟嘟地叫”的环境描写,不仅渲染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更暗示了老太太苦痛难受的心情,也为顶子回家提供背景。C老太太希望顶子躲进小南山的石洞,可是顶子不要老太太管他,因为顶子觉得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不安全,还不如逃到外面更容易活下来。D作品叙述了经历儿子杀人这一生活变故后老太太复杂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老太太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农民式的质朴而不愚昧的母爱的赞美。E作品的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大量使用一句一段的结构形式,语言朴实简练,富于生活化、口语化,这样写切合表现农民生活的题材内容。(2)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

21、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分)(3)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6 分)(4)作品以老太太“把那串红辣椒牢牢地挂在了窗户上”为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四、文本类文章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当代新儒家的先驱梁漱溟 1893 年梁漱溟出生在一个笃信儒学的仕宦之家。梁家虽无高官显宦和名家大儒,但教养却极好。梁漱溟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皆具有儒家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1917 年 10 月梁漱溟就任北大教 习。当时新文化运动已掀起,政治和学术空气活跃的北京大学开始了“反传统”的批旧活动。北大校园里到

22、处贴着批判孔子的大字报、小字报,这使梁漱溟分外别扭。文化界出现了一个最时髦的口号:“打倒孔家店!”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代表中国当时的多种主义和学派,形成了“与儒家传统彻底决裂的联合阵线”。梁漱溟决心为孔子 讨个公道,开始研究儒学。他日夜苦钻,上自春秋孔孟,中经王陆、朱子,下至明清诸儒的著作他都从头看起。他还研究相关学派,道家、佛家及“三教九流” ,研究西方的哲学和科学。将这些文化加以比较,阐明优长。1921 年以“复兴儒学”为已任的梁漱溟撰写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出版后连续再版七次,大批读者成群结队追逐他,使他一下子成了举国知名人物,不久他又成了世界级的名儒。在书中,梁漱溟反对全盘西化,对

23、国故保守不屑一顾,也不同意梁启超为代表的中西调和,重点阐述了儒家文化的优点。他高扬孔子的“人生哲学” ,归宗儒家的人生观和方法论。这本书成为当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梁漱溟归宗儒家,在激烈的思想论争中独树一帜,尤其与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观点歧异。尽管分歧很大,争斗也激烈,梁漱溟与他们的个人关系仍旧较好。李大钊遇难后,梁漱溟亲自为之装殓、筹办丧事,还一直关心照顾李大钊的家属。据梁漱溟自己表露,这是他按孔子的人生态度处理的结果。他说,自按孔家不计较的直觉处理问题,即使有人反对自己,又明显错误,也不要迫他,人人心中皆有善性;但是是非曲直,尤其事关大的道理,即使豁出性命也要说清楚。他没有什么个人的仇家

24、和对头。梁漱溟归宗儒家后,即开始用儒家的思想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两个问题合起来就是梁漱溟终生为之奋斗的“救国救世”的问题,他立志将儒家的社会理想付诸中国的社会改造。1924 年他辞去北大教职,踏上一条能实践自己的文化理想、然而前途并不明朗的实验道路。他模仿古代儒家,组织广大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创办各类学校、成立乡村农民自治自卫政权,发展农业生产。以儒家思想教育知识分子,再用这些知识去教育、 “拖带”农民大众。他的这一做法被称为“乡村建设” 。1928 年,梁漱溟去南京考察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学校,1929 年整年到全国各地考察,为开

25、辟乡村建设工作积累材料。1930 年,他根据考察和研究所得的经验,至河南辉县百泉搞“村治学院” 。不料不久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三派军阀爆发中原大战,仅办一年的村治学院不得已停办。1931 年初,梁漱溟等人会聚济南,商讨如何在山东继续他们在河南未能完成的事业。3 月,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在邹平开办,随后,在邹平各乡村普遍开办“乡农学校” 。建立乡村自治组织。这期间,梁漱溟发表乡治十讲 ,阐发“乡村建设”理论。到1937 年,邹平一县建起乡农学校 258 所,有 60 余县被开辟为实验区,乡农学校遍及山东全境,梁漱溟成为“乡村建设派”的首脑人物。正当他踌躇满志,以为筹划的乡村建设计划在全国推行有日

26、、 “中国问题”可得“彻底解决”之时,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阻碍了他的步伐。在其后的岁月里,梁漱溟依然对邹平不能忘怀。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两次返回邹平访问故旧。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立足于民族的苦难与危机,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摘编自马东玉梁漱溟传 )【相关链接】梁漱溟(18931988)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一生著述颇丰,存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乡村建设理论 中国文化要义 人心与人生等。八十年代后期,以九十多岁高龄仍然著文、演讲,

27、继续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摘自百度百科)父亲梁济是恪守儒家传统的典范,他终生按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人生哲学行事。自儿子幼年,梁济就把自己的笃实秉性一点一滴传给他,强调受教育对象独立思考。梁漱溟从 14 岁开始心里便形成了一个价值标准,那就是“凡事看他与人与社会有无好处” ,他立志救国救世。 (摘自丛日云世界著名思想家传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 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A梁漱溟出生在笃信儒学的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使他从少年时期便形成了自己的价值标准,就是凡事要看对民众与社会有无好处,他立志要救国救世。B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梁漱溟

28、表明了自己的文化立场,重点阐述了儒家文化的优点,此书广受读者欢迎,影响巨大,也使他成为世界级的名儒。C梁漱溟与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观点分歧很大,争斗也颇激烈,在如此激烈的思想论争中能独树一帜,是梁漱溟按孔子的人生态度处理的结果。D从在山东邹平开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开始,梁漱溟先后在山东搞了近七年乡村建设,有 60余县被开辟为实验区,他因此成为“乡村建设派”的首脑人物。E梁漱溟积极推进的乡村建设运动,没有什么经验能够借鉴,又先后受到战争的影响,过程坎坷,但却是对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一种积极有益的探索尝试。(2)梁漱溟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即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6分)(3)

29、梁漱溟为儒学的复兴做了哪些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 分)(4)梁漱溟被誉为“当代新儒家的先驱” ,他身上有许多优秀的精神品格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 分)卷 II 语言运用(80 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 , “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才完成了前八十回。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要想让“公务员热”真正实现降温,不是 的事,关键还是要看能不能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能不能

30、真正赋权于民还权于民。A呕心沥血 星罗棋布 一蹴而就 B呕心沥血 俯拾即是 一挥而就C处心积虑 星罗棋布 一挥而就 D处心积虑 俯拾即是 一蹴而就1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B李克强表示,中国政府一向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发展对日关系,继续克服政治障碍,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C日子总是像指尖滑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会,在似水流年的涤荡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越发历久弥新。D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

31、人” ,这两句诗正是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欲避世遁俗,又因不忘国运民生最终没能归隐山林的真实写照。15.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清人项鸿祚说:“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这似乎是有意要对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唱一点反调,_:_,_;_,_。在我迄今为止的“有涯之生”里,所干的“无益之事”只是读书;东翻西看了些年以后,我想定我这一辈子至少也要仔仔细细地读一本书。应该是那样的一本书,它由得我不计光阴地反复体味,而其价值或魅力不在这一过程中有所减损,也就是说,这件“无益之事”真的能够成为我“有涯之生”的对应物;我选定的是庄子 。不过一

32、个是从生命的终点往回看 如果不做这些事情则一生根本无法度过觉得所做过的事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而在我看来他们说的原本是一回事一个是从生命的起点往前看A B C D16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5 分)(1)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不超过 10 个字,不能以“无题”为题)(2 分)标题:(2)针对漫画的命名,结合画面,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3 分)17下面是关于“成才与道德教育”的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 15 字。 (6 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是亿万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心愿。亿万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牵动

33、着亿万家长的心,关系到亿万家庭幸福。为人父母, ?(1)而仅仅在生活上关心他们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提高鉴别力,增强免疫力,养成自制力,防止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侵蚀,抵制色情、暴力、赌博、毒品等丑恶现象的诱惑,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避免危害。为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 , (2)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让他们学会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适应市场竞争,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自立于社会,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成为高素质人才。孩子有出息,家庭才幸福; , (3)社会才安定和谐。五、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

34、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有一个小孩走到杂货店的电话亭里,因为电话亭的门没有关好,所以店员可以听到他的话:“几天前,你们不是在报上登广告要招聘一个男孩子吗噢,已经找到了? 这个孩子的工作还合适吗?谢谢你,再见!”那个店员看见那孩子走出电话亭,就说:“运气很坏吧,没得到这份工作。 ”那孩子说:“你想错了,三天前我已经获得这份工作。我只是想知道,他们对我满意不满意。 ”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作文,不得抄袭。语文参考答案1A 解析:原文为“几乎所有” ,这里属扩大了范围。2D 解析:“一直备受”的说法在原文无据,此外,第二段未谈艺术上的借

35、鉴,因果判断不妥。3B 解析:应为“社会”有意无意地鼓励。4C 解析 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知道对方是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要回家去的读书人。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5A 解析 文中意思应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一等。6B 解析 “并让郡县的官员帮老人孩子摆脱了打工的困境”错。7 (1)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赏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炼珍” “张筳” “列鼎” “尚乎”各 1 分,句意 1 分)(2) “唉!天下道理,有些

36、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嗟夫” “缙绅” “士大夫” “野老鄙夫”各 1 分,句意 1 分)【翻译】芋老人,他是慈水县祝家渡人。儿子出外当佣工赚钱,自己和老妻住在渡口边。有一天,有名书生在他家屋檐下躲雨,衣袖单薄而且都湿透了,身影非常瘦弱憔悴。芋老人请他进屋里坐坐, (闲聊中)知道对方是刚到郡城参加童生考试完,要回家去的读书人。芋老人略懂诗书,和书生聊得很久,就叫老妻煮芋头拿来请书生吃,书生吃光了满满的一碗;芋老人又为他盛一碗,书生吃得肚子饱饱的。笑着说:“我以后一定不会忘记老人家您请芋头的温情啊!”雨停了后,书生就告别离

37、开。十多年后,书生由考取一甲进士而官至宰相。偶尔一次,他吩咐厨师煮芋头给他吃,吃了吃,他放下手中的筷子而感叹说:“为什么从前祝家渡那老人家的芋头是那么香,那么甜呢!”于是就派人去找那渡口边的老夫妇,用车马载他们来。当地郡县的官员听到这事情之后,都以为老人和宰相有旧交情,纷纷邀请芋老夫妇来见面,和他们行平等的礼节;芋老人的儿子也不再到外面当佣工赚钱了。到京城后,宰相慰劳他们说:“我一直忘不了老人家您以前请的那顿芋头,今天还想再麻烦您妻子为我煮一次芋头呢!”不久,芋老妻煮好芋头端给宰相吃,宰相吃了吃,又放下手中的筷子,说:“为什么从前吃的芋头就那么香,那么甜呢!”芋老人向前说:“都是同样的芋头啊!

38、从前芋头之所以那么香甜,并不是烹调有什么两样,而是时势地位改变人的口味啊!从前(那时候) ,相国您从郡城出来,走了几十里路,又被雨淋得湿透了, (又饿又冷),吃东西是不会挑剔的。现在您的厨房多的是精美的食物,又有朝廷赏赐的膳食,经常摆设酒席,陈列食物,哪里还吃得出芋头的甘甜呢?(不过)我还是很高兴相国您的改变仅仅止于芋头而已呢!我的年纪老了,听到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我村子南边有对贫苦的夫妻,妻子每天织布纺纱,取水舂米,勤苦地帮助丈夫读书;丈夫幸运地考中科举,得到功名后,就宠爱其它的姬妾,抛弃家里的妻子,以致妻子忧伤过度,郁郁而终。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妻子看成像芋头一样啊!城东边有甲、乙两名同

39、学,共享一方砚台,一盏灯火,住的地方只有一扇窗户,一张床铺,连早晨起来穿的衣服,鞋子都不分彼此。后来乙先考中及第,进入官场当了官,听说甲落魄潦倒,还讥笑他,不管他。两人的交情因此断绝了。这种情形,就是把他的朋友看成像芋头一样了。我更听说过某某家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立志说未来自己如果得志显达的话,就要廉洁干练如某某古人,就要忠孝如某某古人。可是真的做了官后,却因为贪污不检点,操守不佳而被罢官。这种情形,就是把他所学的道理看成像芋头一样了。这些还说的过去。我老人家邻居有家私塾,听里头的老师向学生讲述前代(明朝末年)的事情,有将相,卿相,卿尹,刺史,太守,县令,他们有人腰佩紫绶金印,有人上下轿由仆从

40、折帘撩幔。然而一旦国内发生事变,异族自外入侵,他们往往就下跪叩头,争先恐后地投降了,竟然把宗庙、社稷(整个国家) 、自己的名誉、君王的荣宠,统统等同于芋头了。这么说来,世人由于眼前(的遭遇)而忘掉了过去,哪里单单只是一双筷子之间而已呢!”老人话没说完,宰相赶紧向他道歉说:“老人家您真是个明白道理的人啊!”宰相就优厚地赏赐芋老人,派人护送他回去,于是芋老人的名声大为显扬。我结尾赞许说:“芋老人能够在无意中遇到宰相,一见如故,进而和他结缘,真是奇特的事情哪!不知道宰相如何能否不愧对老人家的话呢?不过,从他能够不忘怀那顿芋头看来,应该是好过那些连老人都把他看成像芋头一样的人吧!只是芋老人虽然读过些书

41、,又怎么擅长说话到这样的地步了吧!难道他真是名明白道理的人吗?唉!天下道理,有些是达官贵人与读书人所说不出来的,然而乡下老人,粗鄙百姓却能够说得出来,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8.(5 分) 诗歌描写出一幅清新、美丽、自然的乡村晨景图(2 分) ,表现了作者对纯朴自然的乡村自然景色与田园生活的热爱、赞美之情,同时表现出农家生活的快乐、闲适之情(2 分) 。9 (6 分) 诗人采用动静结合(以动写静)的手法来写景(2 分) 。农村的早晨极为清静,路过小树林,能听到树叶上滴落水珠的声音;早起耕耘的农人吆喝耕牛的声音,惊起一双白鹭。突出表现了乡村的自然宁静。 (具体分析 2 分)评分标准:手法 2 分,

42、分析 2 分。 (答到借景抒情酌情给分)10、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11.(1)DE (D 给 3 分,E 给 2 分,B 给 1 分。A 项“犯了王法的顶子你还伤心个甚”这句话是村长在开导老太太,让她正确面对这件事,而不是“为老太太在最后把红辣椒挂在了窗户上作了伏笔” 。B 项环境描写的作用,不能暗示老太太的苦痛难受的心情。C 项“那个地方村里人都知道” ,于文无据)(2)以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故事,这样写更能全面细致地描述老太太的形象,展开故事情节。以“儿子杀人”事件为线索,展现了老太太思想、心理变化的过程,在前

43、后对比中突出了人物性格。多用对话形式,以人物之间的对话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写能够使叙述的故事更加集中。 (每点 2 分) (3)淳朴善良。得知儿子杀人的消息后,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承受;小时候给八路军伤病员往山洞里送过饭。爱子情深。老太太在警察和村长走后为顶子躲藏做了诸多准备。 深明大义。在儿子因杀人后变得心理扭曲、口出狂言、有可能走上极端时,毅然挂上了红辣椒,举报了自己的儿子。 (每点 2 分)(4)在人物形象上,这样结尾标志着老太太由“包庇儿子”到“举报儿子”思想、心理发生的重大转变,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在情节结构上,这样结尾使情节突转,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令人深思,

44、回味无穷。在主题表现上,这样结尾不仅表现了母爱的淳朴与伟大,更表现了人性的淳朴和理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在思想情感上,这样结尾寄托了作者对平凡人物身上折射出的精神光辉的赞美,流露了作者对底层人物的关爱情怀。 (每点 2 分)12(1)A B ( C 项“是他按孔子的人生态度处理的结果”分析不准确,这是“梁漱溟与他们的个人关系仍旧较好”的原因。D 项分析不全面,梁漱溟成为“乡村建设派”的首脑人物还有其理论建树方面的原因。E 项“没有什么经验能够借鉴”与原文不符,文中介绍了梁漱溟到全国各地考察之事。 ) (选 A 项给 3 分,B 项给 2 分,写对两个给 5 分) (5 分)(2)现实因素:新文

45、化运动中文化界展开“反传统”的批旧活动,甚至出现与儒家传统彻底决裂的联合阵线。思想基础:出生在笃信儒学的仕宦之家,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价值标准,立志要救国救世。(6 分)(3)潜心钻研,著书立说,宣传儒家文化:苦钻古代诸儒的著作,广泛研究中国的相关学派和西方的哲学、科学,撰写专著,身体力行地宣扬传统的儒家思想,九十高龄仍著文、演讲。创办学校,建设乡村,用儒家的社会理想改造中国社会:组织知识分子去农村创办各类学校、成立乡村农民自治自卫政权,发展农业生产,以儒家思想教育农民,开展乡村建设。(6分)(4)心忧天下、救国救世的崇高理想:从小立志要救国救世,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

46、条恰当的途径,并一生为之努力奋斗。重视实践、唯真唯实的务实态度: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诸具体行动,他多方考察,到农村进行长期的社会改造活动。独立思考、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对中西文化,不人云亦云,而是潜心苦读、认真钻研中外著作,始终坚持独立思考、坚持己见。 宽容待人、客观对事的处世原则:与人为善,没有个人的仇家和对头,但有关是非曲直的大道理,即使豁出性命也要说清楚。(8 分)13A 解析:呕心沥血:用尽心思,褒义。处心积虑:用尽心思地谋划,贬义;星罗棋布: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罗列着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一蹴而

47、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14. D 解析: A 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是“采取天马行空般的叙述和陌生化的处理” ; B 句式杂糅, “以的原则”应该为“本着的原则”或“以为原则” ;C 语义重复, “越发”和“弥”重复。15. C 分析:定首句,根据横线前“似乎” “唱一点反调”可读出“实际不是”的暗示,应该接第句;比较句,先后。故而 C 选项正确。16题目:愿望。 内涵:时间是个不可逆的人生历程。少年时源于一种对生命的好奇与挥霍,老希望把时间前移;老年感慨于“夕阳无限好” ,希望时间为自己倒流,抓住生命的美丽,弥补人生的遗憾。这两种愿望都是人之常情,但又是不可实现的,所以要把握当下,珍惜人生的每个过程;以一种平和、坦然的心态面对时间的流逝。17女作者步非烟放言要以自己的作品“革”前辈作家金庸的“命” ,创作出颠覆传统的新武侠小说。此番“壮志”并不被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看好。 18写作指导:立意角度举例:(1)借助别人的评价来省察自己;(2)人要追求最好的自我;(3)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4)正确选择处理问题的方式;(5)不要盲目下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高三上